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已与中国文化融然一体。
而我们却对佛教一无所知,甚至有着种种的误解和偏见。
你想知道佛教怎样看待世界和人生吗?
你想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信仰佛教吗?
你想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吗?
你想获得人生真实的快乐和幸福吗?
你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却不能不了解佛教!
走近佛教,改善生命!
一部分信众对受三皈五戒存在顾虑,怕受戒后行为受到约束,给日常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明了佛教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恶,成就道业”。
口渴见了水却不喝:过去有这样的一个人,在沙漠里走得非常口渴,很想弄些水来,以解除这个苦痛,看到远处热雾,当作是水,可是走过去一看,却又不是。后来东找西寻,终于给他找到一条河流,河水滔滔不绝地流著,而且很是清洁。然而,这个人却只是呆望著,并不下去喝水。别人看也很奇怪,问道:“你口渴找水喝,现在找到了,为什么又不喝呢?”这人的回答非常奇特,他说:“你喝得完这么多的水吗?要是喝得完我早就去喝了。既知喝不完,所以我不去喝了。”大家听了,都笑他,结果他因一口水也不喝而被渴死在沙漠里。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不明白佛教戒律的精神和本质,虽渴望修行,但当看到戒律很严格,就开始犹豫了:“毕竟随心所欲惯了,能受得了这些约束吗?有必要非得受这些约束吗?”因一时不能全部受持,就索性舍弃一条也不受,仍旧流转生死,沉溺六道。岂不知在戒律上,如能全部受持固然最好,就是做不到全部受持,哪怕受持其中一条,也将会成为最终成就的因缘。
俗话说:“钢刀虽利,不斩无罪之人。”国家的法律于守法的公民是不具有约束力的。但要维护守法者的安全和利益,不得不建章立制,因为社会中的害群之马,并非绝对没有。同时守法与犯法的善恶界线,也仅在于一念的相差,为了警策大家,不要闯过这十字路口的红灯,所以要有法律;为了保护大家,不因一念之差而去造成千古之恨,所以要有法律。佛教中受三皈五戒乃至菩萨戒对于信众来说,也同样是保护伞,而不是枷锁。受戒可以获得戒体,能有效的保护与显发我们的法身慧命。戒律对戒子来说,是行为准绳,而不是高压线,戒律是为了使我们明白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一个没有受戒的人,他做事会肆无忌惮,造了恶业而毫不知觉,认为理所当然。而一个受了三皈五戒的人,他做事便会有了一个准绳,当他业障现前经历一些恶业时,心中的无作戒体会产生作用,造恶会自然中止,即使恶业已经形成,他也会时时惭愧,这一念惭愧便是忏悔,他所造的恶业也会因此消减,再通过有效的补救措施,仍可获得清净。即使犯了戒罪下堕三途,机缘到时也仍将成佛,而不受戒的人即使不犯戒,也只能在六道中轮转沉浮。在现实生活中,一个懂法的人和一个法盲触犯了法律,法官会按照两人所犯罪行进行依罪同等量刑,绝不会认为某人懂法而重判,某人是法盲而予以无罪释放,因此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觉得有必要学习法律知识。而在佛教中,学戒和受戒便是普法教育,而法官便是因果律。有的居士误认为佛菩萨是法官,感觉佛菩萨要求太严,有些不近人情。其实因果报应是自然法则,佛陀只不过是向世人揭示了这个真理,并为了保护我们才制定了相关戒律,以告诫我们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这便是佛陀制定戒律的根本精神。
“戒”和“律”两个字的含义,各有所指。“戒”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若作恶便是犯戒(诸恶莫作)。除禁止不得作恶之外,佛弟子也禁止当作善不可不作,所以在菩提道次第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说:“已生恶令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不论在家或是出家,首先必须由此下手,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不可妄造恶业。除此之外,佛陀又规定:应该去做的善事,必须去做,不得不做,若不做者也是犯戒(众善奉行)。所以“戒律”就可以概括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认识不够,不完全了解,因而错认佛教只是消极的防非止恶,却不了解积极一面的众善奉行。也就是说,该停的就停,该去做的就去做,该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所以在戒律中有“止持”和“作持”,止持就是“诸恶莫作”,作持就是“众善奉行”。若是不了解,就会认为佛教是消极的,就无法真正了解佛教戒律的精神。简单说,“戒”是不能如此,“律”是应当要如此。“戒”“律”合起来通用,则是“止”“作”——停止和前进。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责任的规范,做人的根本原则,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门。无论是出家或在家、信佛或者不信佛的人,对于戒律都同样需要去实践,因为无论是世间法还是佛法都是以戒律为基础的,这就是我们共同生活于世间的游戏规则。
盲人摸象:国王让六个盲人摸一头大象,他们分别摸到了一部分,分别宣称大象是一堵墙,一支矛,一条蛇,一棵树,一把扇子和一根绳子。因为他们生来从没有看见过象是什么样的动物,难怪他们所摸到的,想到的,都错了。但是他们还是各执一词,在王的面前争论不休,受到了人们的嘲弄。
这个故事比喻:自己没有深入学习佛法,却随意用自己的片面的知见猜测佛法,把戒律恐怖化,误导众生,会成为众生走入佛门的最大障碍。
在当今时代,很多烧香拜佛的人,并未受过三皈依,却自称是佛教的信徒。我们虽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但按照佛教戒规的要求,如要信佛,应从皈依三宝着手。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如不走第一步,岂能走出第二、第三步?要走第二、第三步,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佛弟子的次第,是以所受戒法的层次而定,皈依三宝,是最先入门的基层。在家居士分为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六道众生,除了地狱之中受苦太大太多者无暇皈依三宝外,其余的不论人、天、神、鬼、畜,只要发心皈依,佛教无不接受。
还有人以为自己已有看经的能力, 自己可以直接向佛经之中探求成佛之道,所以不必皈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但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所说(也有是出于佛的弟子们所说),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结集成编,传之后世;如说只知佛经而忽略了说法的佛宝,以及流传法宝的僧宝,充其量,只是皈依了法宝,这是忘恩的行为。佛教虽以法宝为主,解脱之道,皆由法宝流出,但是法宝之产生,必须佛宝与僧宝为之完成,所以三宝是不能分开的。
受皈依,既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皈依时,不仅口中念着,身体拜着,心里还得想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皈戒体,戒体须由先已受了皈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言,不能无师自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三皈依不得在佛菩萨前自誓自受,更不可以只交一张像片办个皈依证而不举行仪式。由此可知,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
有些人尚未信佛,但对佛教颇有好感,他们却不愿意马上皈依三宝,由于教理不明,他们唯恐皈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认为皈依之后会无法摆脱,所以他们对皈依持谨慎观望态度。但是,学佛必须从皈依三宝着手,如果仅仅观望,终究是站在门外,想在门外多懂一些佛理,那是不切实际的。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门不是牢笼,而是解脱大道,皈依之后,如会受到约束,佛门也就不能称为解脱之道了。佛教固然希望人人皈依三宝,并自皈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假使由于根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的话,皈依及受戒之后,也可放弃信仰而舍戒走出佛门。佛门来者不拒,去者自由,一切无碍。尤其难得的,走出佛门之后,佛教的慈悲之门,永远开着,随时欢迎浪子回头。
把牛奶积储在牛的乳房里:从前有一个人要在一个月以后宴客,需要大量的牛奶,所以要在事先预备起来,使临时不致缺少供应。他心里想:“如果把牛奶从牛身上取下来积储,就需要有很大的木桶,而且也应该考虑到把牛奶放在木桶里日子久了容易坏。不如把它放在牛腹里,到宴客那天一并来取,那就既省事,又可吃新鲜的牛奶,不是再好没有了吗?”因此,他就把他所养的那一头奶牛和正在吃奶的小牛分开,也不每天去挤奶了。一个月以后,宴客日子到了,他就把奶牛牵来,正要取牛奶,使客人们喝到新鲜的牛奶,可是不论怎样用功,一滴牛奶也取不下来,当场给客人们讥笑了一顿。
这个故事比喻:那些对佛法有好感,想学佛却又表示:“我现在很忙,等我有了钱,等我有了闲,等我拼出个成果,等我五十岁以后……就可以一心一意地学佛修道了”。可是,将来几时来?陈健民先生有言:“汝若说出离也要个时节因缘,等我三年五载,料理家事,再行出离可也。请问你自己有何把握再活三年?阎王可准你请三年五载的假期否?”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无常,布施也好,持戒也罢,都想着等我有了条件再好好去做。其实,现在若没有,以后恐怕也不会有。破灭,会比将来来得更早一步。对该做的事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及时来作,否则不就和那个把牛奶积储在牛的乳房里的愚人一样吗?
佛教关于在家居士的戒律主要是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为基本原则,一切戒多由五戒中分支开出,一切戒的目的多是为了保护五戒的清净。防非止恶,身口意三业,行住坐卧,都和戒律息息相关,如果轻重粗细,都能护持,犯即忏悔,常时行持,自能熏习成性。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也是伦理的基本德目。五戒的究竟处是了生脱死的正因。我们学佛的宗旨是在了生脱死,五戒若能持得绝对的清净便自然通向涅槃。经中说:五戒是三世诸佛之父,依五戒出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戒的功能是在断绝生死道中的业缘业因。佛说:“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要是我们不造生死之因,即使不想离开生死,生死之中也不会找到我们的踪迹的。世间法中,个人品德、家庭幸福、社会安宁、国家治乱等,也都与五戒法的持犯息息相关。
对于修行净土法门的居士来说,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然是大乘特别法门,然而并不违背和区别于大乘通途的因果律。
佛法大意:白居易向鸟巢禅师请教:“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鼻孔里哼了一声,说:“这个,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够做到。”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佛教戒律的制定,不是佛陀对于弟子们的一种束缚,实是佛子的解脱道,也是佛教的防腐剂。佛子若无戒律作为生活规律的依准,了生脱死是难以做到的;佛教如无戒律作为统摄教化的纲领,佛教的状态,不唯一盘散沙,也将乌烟瘴气。因此,佛在临将入灭之时,示意后世的佛子,应当以戒为师。佛教只要戒律存在,就是正法常住。佛子只要严持戒律,佛教就能兴盛。而众生只要持戒,就自然国泰民安、富足祥和,普现清净国土。
皈依即是皈向、依靠之意。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死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这好比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人,他们远离家乡,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地在一个人地生疏的环境里生活,过着寄人篱下的凄惨生活。
以世间法来说,我们可以依靠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等等;但以生死的观点来看,这是没有用的,因为你我都还在生死轮回之中,怎么能够做别人的依怙呢?比如,两个不会游泳的人同时跌进海中,谁能够搭救、扶持谁呢?我们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浮沉,唯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做我们众生的依怙,是我们真正的皈依处。
一、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佛学习,以佛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来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好人,来世可能堕落,这样的人我们怎样依靠呢?所以唯有脱离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
佛陀觉悟世间的真相,三业清净,断除烦恼,没有过失,所以我们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愿度一切众生,他会以各种善巧方便来接引依靠他的学佛者,所以我们要依靠佛陀。就象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要有生生世世见到佛的愿心,希望能够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于阿罗汉也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罗汉,他们生生世世追随佛陀,因为阿罗汉证悟后深深的体验到解脱的自在,他们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们真正的皈依处。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佛陀在生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候,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量劫努力不懈,修种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槃,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世间的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报答他的恩典。所以我们应该以感恩之心礼拜佛陀,向佛陀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悟性如光:弟子问佛陀:“您所说的极乐世界和地狱,我都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陀把弟子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弟子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陀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二、皈依法:凡是能够消除烦恼,调伏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是规则,既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状态,有一定的性质,都称为法。能够使我们解脱生死的道理,称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觉悟、所演说的种种善巧的教法。在这些教法当中,有很多种类,例如:世间法、出世间法等,而皈依法的真正皈依处,是皈依涅槃清净的法,既是我们要皈向解脱者内心清凉、清净、不生不灭、无为之快乐的法。
三、皈依僧:僧就是和合众的意思。奉行佛陀教法的佛陀出家弟子,这些实践佛法的出家弟子都称为僧,他们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这些僧代表佛陀教法的实行,我们应该尊重皈向。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一滴水:佛陀考问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都回答不出。佛陀说:“把它放海里去。”
我们只有皈依三宝,才能成就法身慧命。
四、三宝:
(1)化相三宝:1、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在印度有一位释迦牟尼佛:佛宝,降生人间;2、当时跟随佛陀的有无数出家的凡圣弟子:僧宝;3、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演说开示的种种教理,如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法宝。这是佛陀住世应化之际的相状,称为化相三宝。
(2)住持三宝:1、我们现在所看到用玉琢、石刻、金铸、泥塑、木雕、纸绘等的佛像:佛宝;2、我们所看到的佛陀弟子一脉相传的出家众弟子:僧宝;3、凡是佛弟子所结集的三藏经典,或古今大德的佛教著述:法宝,称为住持三宝。有这些住持三宝,才能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而我们有因缘遇到,这是人间最难得的事。因为在六道轮回中很难遇到佛、法、僧,故称之为三宝。因为我们见到佛、法、僧,会生起解脱、清净之心,有这些的心念,才能朝向解脱;如果在某一世遇不到三宝,我们就很难有因缘解脱,所以佛、法、僧是难能可贵的,合称为三宝。
二千多年前化相三宝中的佛陀,已离我们远去,无缘见到。如今看到的是住持三宝中的玉琢、石刻、金铸、纸绘,乃至木雕的佛像,这些只不过是假象而已。但是当我们看到这些佛像,会兴起佛的心想,使我们深深的怀念起佛陀、恋慕佛陀。虽然我们无缘接触到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但是还有这殊胜的因缘见到佛像,能够继续在我们的心里种下善根,依这个化相三宝,提升我们内心对于三宝更进一步的皈向。
(3)自性三宝:我们到寺庙去礼拜佛陀,欢喜清净、希求涅槃的心油然而生,这能使我们朝向解脱之道,此即是三宝可贵之处。这些清净的心是我们本来具有的,这就是所谓的自性三宝。我们自心本来具有与佛一样的觉性,因为迷失,所以感受不到;我们自心中本来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相,我们也不知不觉;我们的自心本来具足一切,没有所谓的和合分开,大家一律平等,这些我们都不晓得,因为三宝的因缘使得我们认识到自心,那是非常可贵的,所以我们看到佛、法、僧,要生起如获至宝之想。
我们皈依后,内心要至诚的皈向佛法僧,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在无边无际的佛法大海中,努力修学,精进不懈。据佛经记载,获得三皈戒体者将会蒙得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
1、亲近善知识:我们皈依之后,应该亲近善知识。
2、听闻正法:我们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生起正见。
3、依教奉行:我们不止要听闻正法,而且要信受奉行,以僧为榜样,在生活中实践佛陀的教法。如果我们每天这样的皈向,终会有机会解脱。我们皈依三宝,应该天天做如是的观想:佛陀是那么的伟大、慈悲,是人间最伟大的导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佛法的道理是那么清凉,能使我们放下无数的烦恼,逐渐的走向解脱;僧,放下世缘,出家修行,守道清白,梵行高远,和合无诤,慈悲一切,是佛法的实践者,修行证果,使我们升起无限的信心,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4、护持与供养:在佛、法、僧三宝中,僧宝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法师们本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皆离苦”的伟大情怀,依据佛制清苦办道,弘法利生,使佛法继续流传,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我们护持与供养的。
我们每天应该诵经修持,时时提起正念,有机会要去受持种种的戒,因为佛、法、僧中的法宝就是戒、定、慧的无漏法,我们应当修学。我们皈依三宝后,不论是要修学什么法门,都应该进一步去受持戒律,因为戒是一切法的基础,所以佛陀说:“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即是此意。
多吃了六个饼子:有一个人,肚子饿了,到饼店去买煎饼吃。他一连吃了六个,觉得还是不饱,就再买第七个吃,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很饱了。这时候,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著自己的嘴巴说道:“我是这样的愚痴不知节约,如果早知道后头的半个煎饼能吃饱,那么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是了,前头的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
这个故事比喻:修行的人,需要从基础开始,勤修戒定慧多时,才有贯通成就的时刻,不经多时的勤修,但羡一时的悟证,正同那人吃饼的痴想,是不可能。
(一)不杀生:杀生戒具五缘成不可悔:
1、所杀是人。2、作人想。3、有杀人心。4、兴方便(自作、教他、遣使)。5、被杀者命断。
在杀生戒里,凡是自己杀,教人杀,遣派人家去杀,此三种杀法,都等于自己杀。我们用种种方法使众生命断,称为杀生。杀生的果保有轻有重,它是根据所完成的因缘来决定的。如果完成下列的因缘,那就成为犯杀生罪。
1、是众生(有生命):所杀者有生命。
2、众生(生物)想:蓄意杀害时,内心知道是有生命的。比如你恨某人,杀不到他,因嗔恨心的驱使,你拿木头来乱打,这是没生命,而作生物想;或是在夜暗中走路,无意间踏死一只蜗牛,这就是没做生命想。
3、有杀心:我们起心要杀害对方,叫做有杀心。杀心与想的不同是:杀心就是内心有杀害众生的心理行为(心行);想就是内心起要杀众生,然后对那个境作想。比如说:现在我坐在家里,心要杀人,但是那个人没在面前,所以没有作想,却有杀心;当那个人在我面前时,我要把他置于死地,这叫做想,所以这个想是对境(众生)作某某众生想;而杀心是我们造杀业的整个过程中,想要对方死,叫做有杀心。
4、兴方便:用种种方法去杀害众生。
5、命断:你所杀的众生的性命断掉。
如果是断人命是上品罪(重罪),不可忏悔;是畜生断命是中品罪(中罪),可以忏悔;所杀的人没死是中品罪;畜生命没断是下品罪(轻罪)。如果不受五戒,杀生照样有罪。
天堂与地狱: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白隐反问:“你乃何人?”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 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天堂地狱就在我们一念之间。
(二)不偷盗:不与而取就是偷。具六缘成不可悔:
1、是他物:那财物是他人的。
2、作财物想:明知是他物而非己物。
这两个条件的分别是:比如你来庙堂,从大殿中走出去,要回家的时候,穿错鞋子,鞋子是他物,但是你并没有作他物想,以为鞋子是自己的;有时候那个东西是你的,却以为是他人的,就去偷。这种情形很少发生,确是有可能的。
3、有盗心:要有偷盗的心。就是别人的财物,对方没想给,你想要占为己有的心念,叫做有盗心;如果一个人拿别人的东西,没有盗心,好像拿错或人家不要了的东西,不可构成偷盗罪,不算犯戒;如果有偷盗的心,就是犯戒。犯戒有轻有重。
4、兴方便:假借种种的方法达成偷盗目的。
5、值五钱:所盗之物,价值五个钱。这是佛陀按照当时印度摩羯陀国的国法而制。当时国法规定凡偷五钱者,即犯死罪,所以佛陀也制定佛弟子偷盗五钱者,亦成重罪不可悔。当时五钱是现在的多少钱呢?不好具体换算,总而言之,偷价值不菲的东西,那果报就很重。
6、离本处:将所盗的财物,带离原来的位置;这还必须偷者以为他得到了此物,而被偷者以为他的财物不见了,称为离本处。比如有人寄你一百元,你在他的面前把钱放在右裤袋里,但在他没看到时,你把钱放在左裤袋,过后你叫他看右裤袋里没有钱,就说没拿他的钱,虽然钱还在你的身上,但是你造成对方认为钱不见掉,这称为离本处。又如古时有人偷马,当盗贼从马厩里把马拉出来时,马儿就会叫,主人家就追,偷者还没认为得到马,而马主也还没认为他的马被偷掉,这就是还没离本处;如果养马者完全不知道,那盗贼把马拖出马厩后,那就是离本处。
这六个因缘完成了,就是犯戒,而偷盗物超过五钱,即成重罪,不可悔。
在五戒中,所犯的罪有轻、中、重之分,重罪是不可忏悔的,称为不可悔,佛法形容它有如人的头被斩断,再也救不活。如果受五戒者杀死人,称为犯不可悔罪:破戒;如果受持五戒的人杀死了一只公鸡,那犯的是可悔罪。
福报的故事:印度的波斯匿王有一位丽质天生的女儿叫善光公主,国王对这个女儿疼爱有加,视如掌上明珠。有一天国王就对公主说:
“女儿呀!你生长在帝王之家,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你应该感谢父王给你的庇荫,才有今日的荣华富贵。”
公主信奉佛法,懂得罪福自作自受的道理,因此回答说:“父王!所谓福德因缘是自己种植的,不是他人所能给予的,今天我能够出生为公主,固然应该孝敬您,但这一切的福德因缘,是我自己过去所积聚的。”
波斯匿王听了女儿如此忤逆,非常生气地说:“如果我不让你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你还能享受什么幸福?既然你认为自己有福报,我倒要试试你的福报究竟有多大?”
国王于是命令大臣找来一位国中最穷的青年乞丐,把公主匹配给他,公主毫无怨尤地脱去华服,换上布衣和乞丐结为夫妇。一天公主就问丈夫说:“你年纪轻轻,仪表俊秀,为什么会一贫如洗,沦为乞丐呢?”
“唉!我本来也是宦官子弟,只因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又无一技可以谋生,只好乞讨度日了!”
“父母难道都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吗?”
“只剩下一栋荒废的老屋,但是蛛网缠结,无法避雨。”
“既然还有一间破屋,我们何不回到家乡,同心协力开垦荒地,耕种庄稼蔬菜,自食其力,总比沿街乞讨要强多了。”
夫妻两人于是回到了一片断垣颓壁的家园,合力地挖掘坚硬的石地,打算种些菜蔬。挖着挖着,突然在冰冷的石板下面,发现藏着许多珍奇的金银珠宝,靠着这些祖先们埋藏的宝物,很快地又把家业复兴起来,成为当地的首富,消息不迳而走,传到了波斯匿王的耳中,国王对于自业自受的因果业报终于信服不疑了。
我们也应明白:一切通过非法手段得来的财富,都是命中注定应该得到的福报,如果采用正当行为也同样会获得,甚至更轻松。如果命中没有,偷也偷不来,偷来了命中该有的东西,却还要背上恶果,偷盗行为真是天下最吃亏的一桩事。
(三)不邪淫:除了夫妻之间的行淫外,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都称为邪淫。邪淫戒具四缘成不可悔:
1、非夫妇。2、有淫心(心爱乐淫欲)。3、是道(口、大小便处)。4、事成(正行交媾)。
除了夫妻以外,有淫欲的心,以淫欲的处所(淫欲之道):口、大小便处与人行淫,如果事情完成了,那就是犯不可悔戒。如果你是一个正人君子,肯定不会犯上邪淫。有些人娶几个妻子,依佛法是不犯邪淫戒,因为他们是夫妻,则不犯戒;但是合法的夫妻以外,还金屋藏娇,有个黑市太太,那就是犯戒了;如有人丧失配偶,再娶或再嫁都不犯此戒。一个人受五戒后,与夫妻以外的人行淫,犯重罪不可悔,即是断头(戒律中以断头比喻重罪)。淫的范围,不唯不得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即使自己的夫妻,亦有限制:①非时邪淫: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的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的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经期间、妊娠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②非道邪淫:除了阴道,不得行淫。③非处邪淫:除了卧室以外,不得行淫。
邪淫的罪过,分为三品:与母女姐妹父子兄弟六亲行淫者,为上品罪;与夫妻之外的一切男女邪淫者,为中品罪;与自己的妻子于非时、非道、非处行淫者,为下品罪,以此三品轻重,分别下坠三涂。未受戒者亦要承受如此的果报。
在一切邪淫戒之中,以破净戒人的梵行者,罪过最重。
犯戒均在于心,如无邪淫之心,即不会主动去犯邪淫戒,因此,淫戒也有开缘:若为怨家所逼,而不受乐者,无犯。
佛陀说:“邪淫的人,就象拿着火把,逆风而行,必然会烧到自己的手。”又说:“财色对于人,就象刀刃上粘有一丁点蜜,小孩子贪图甜味用舌头去舐,还没尝到滋味舌头就被割掉了。”而古人自励的箴言中也有一句说道:“求名者,因好色欲而名必败;求利者,因好色欲而必丧利;居家者,因好色欲而家居必荒;为官者,因好色欲而官业必堕。”
(四)不妄语:不讲骗话。妄语戒分为大妄语与小妄语。妄语戒具五缘成不可悔:
1、所向是人:对人说妄语。如果我们和一只狗说妄语,它听不懂,那就不能构成犯妄语戒,所以讲妄语的对象主要是人。
2、作人想:认定对方是人。
3、有欺骗心: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
4、说妄语:用口说出来,有时不必用口亦可说妄语,打一个眼色,甚至默认、暗示,点头、手势,或使用手写出来也是妄语;那就是说用一种欺骗的行为来欺骗他人,都是妄语。
5、听者领解:对方能领解所说的内容,如对方是聋人、痴人、不解语人、及向非人、畜生说大妄语,不犯重罪。
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分别:
1、小妄语:就是一般上的骗话;还有骂架的粗话、挑拨离间、不三不四的话,既是骗话、恶口、两舌和绮语,都称为小妄语。
2、大妄语:自己不是圣者,却跟人说自己是阿罗汉或是初果圣人;或者说自己是某某菩萨的化身,叫人来膜拜与供养,这都是大妄语。
犯大妄语与小妄语之差别是:如果说大妄语,那就不可忏悔,就是所谓的破戒;说小妄语则犯可悔罪。
砍树取果:从前有一个国王,在他的园中种有一株好树,非常高大茂盛,在结果的时候能生出一种很好的果子,这果子香而甜美,为别处所没有。有一天,来了一个外国的客人,国王领他去看这株树,并对他说:“这株树能生出一种果子,甜美无比,可说是世上所少有的。”那外国的客人接著问道:“既然有这样好果子,能不能给我尝几只呢?”国王听了,就叫人来把这树砍倒,希望能得到果子,可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后来又叫人把砍倒的树再种植起来,然而想尽办法,却终不能把已断了的茎和根接起来。这株树就从此枯死,当然不能再生果子了。
这个故事比喻:释迦世尊曾指示我们持戒功德像大树一样,它能生出种种禅定、神通、智慧的殊胜的果。假使我们要得到这些果子的话,首先就应当持戒,还要修许多的功德善法来灌溉它,方能得到圆满成就。但是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竟为了迎合达官贵人而毁犯了戒律,去希求世间的名闻利养,这无异砍树求果,连根都枯了,哪里还有果呢?
(五)不饮酒:不可以喝酒。饮酒戒具三缘成犯但可悔:
1、是酒:能醉人的饮料。
2、酒想:明知是能醉人的饮料。
3、入口:不得一滴沾唇,入口则一咽,犯一可悔罪。
饮酒犯五戒:在迦叶佛时,有一位五戒的信士,一向持戒很清净,有一天从外面回来,因为他很渴,那时有一种酒,没有颜色,也没有什么酒味,一碗水色的酒放在桌上,因为他口渴以为这杯酒就是水,就把它喝下去了。酒性发作起来时,看到隔壁邻居家有一只鸭走进他家,他在失去理性情形下,便把那只鸭抓来杀了,煮熟了吃它。隔壁邻居太太看到自己的鸭没有回来,就到信士家去问他有没有见,这位误饮水色酒的五戒信土,因为酒精的刺激使他产生了冲动,所以见到隔壁太太又起了淫欲心,在冲动之下把她强暴了。很多邻居便合力将这个人抓起来,把他送去官府治罪,到了官府时因为他还在酒醉便开始打妄语,拒不承认他有偷鸭、杀鸭、强暴的罪行。
就这样,这位五戒的信士,只因为误喝了一碗酒,竟然连续犯了五戒,所以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杀、盗、淫、妄这四条戒称为性戒;饮酒戒称为遮戒。
1、性戒:在因果上这是罪恶事,无论受戒与否,都不应该做,应该戒掉,称为性戒。
2、遮戒:所谓“遮”就是防止的意思。饮酒在因果上不是罪恶事,它没有善、恶,但就能乱性,使人不能自我控制,其他不良的行为发生,乃至于破戒,为了防止其他的恶事发生,所以要受持此戒。
杀、盗、淫、妄这四条性戒,受持者是绝不可以破戒的,同时一般人也不容易破戒。因为:
1、杀生戒:杀死人是破戒,杀死畜生只是犯戒,可以忏悔清净。
2、偷盗戒:只要不偷贵重的东西,都是犯戒,不是破戒,都可忏悔清净。
3、邪淫戒:与夫妻以外的男女行淫,不通忏悔;夫妻间不恰当的时间、地点、处所等行淫都是邪淫,但可忏悔。
4、大妄语:只要没说自己是圣人,或是某某神,我能够驱使什么鬼神,只要不说这些话,那就不会破妄语戒。
杀了一群牛: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五头牛,常把它们放在草原上吃草。有一天,跑来一只老虎,把他的一头牛吃掉了。这个人看到后,心里想:“我的牛失去了一头,已不是全数了,我还要这些牛作什么呢?”于是他就把所有的牛都赶到一个深坑里去,在坑底排着队,统统把它们宰杀了。
这故事比喻:有人受持如来的“五戒”,本来很好。后来偶然犯了戒,他不生惭愧心,不求忏悔还净,却反作这样想法:“我已犯了一戒,戒既然不全了,何必再继续持它呢。”于是索性无所忌惮地把所有的戒都一概舍弃不持。这正如因死一牛而杀群牛一样的愚痴可怜!
严持五戒,戒体清净者,他死后可保住人身或升天,不会堕落。根据因果来讲,有下列六种功德利益:
1、持好五戒者,死后升天:持好五戒者,内心会感到清凉,觉得没有对不起人家,内心感到安稳,问心无愧;临死时会生起善心,此善心会使他投生善道,做人或升天。
2、持戒者无事不得:持好五戒者,功德力大,他所求所愿都容易得到。
3、持戒者远离灾难恐怖:生生世世持好戒律者,将永远投生在善道,不会投生在恶道;在善道中会遇到善人扶持与帮助,所以会远离灾难,远离恐怖。
4、持戒者鬼神善护:鬼神会保护、敬佩持戒者,因为唯有过去受持戒律,努力修行者才能做善神,他们看到佛教徒能持好戒律,会生欢喜心。另一方面,根据经典说,受持五戒者每条戒会增加五位善神发心保护。
5、持戒者易得禅定:持好戒律,贪、嗔、痴等烦恼少,那修禅定就比较易有成就。
6、持戒者能证悟果位:不依戒律修行者,是不可能觉悟证果的,所以唯有持戒清净者才能证悟圣果。
用锦绸包裹破毡:有一个贼,走进一个富人家里偷东西,他偷得了一块很值钱的锦绸,另外又偷了一条破毡和一些破烂的衣服。偷了以后,他把那块锦绸当包装布,来包那些烂东西,打成一个包袱带出来。后来许多人知道了,都把这事作笑话讲。
这个故事比喻:已发正信修学佛法的人,不能再贪世间利益而破清净戒律,弄得事情颠倒,得不偿失,被人所笑。
1、犯杀生:心怀恐惧,眷属不和,短命,为社会人士所憎恶。造杀生业太重的人,今生有怕死的心理;眷属经常和他吵架与决裂;多病短命;为人所憎恶,就好像一些人,人见人爱;反之有些人却人见人厌,即使是不认识他的人,也会对他生起憎恶之心,那是因为他造了恶业。
2、犯偷盗:犯偷盗戒者将来贫穷,因为偷盗的人贪,贪的果报就是将来贫穷,财物耗减;你偷人家的财物,将来你的财物也会很快散失掉;另一点是别人的东西不见了,就会怀疑是你偷的。
3、犯邪淫:犯邪淫戒的女人,将来她的丈夫会寻花问柳;如果是男人,将来他的妻子会红杏出墙,所以当我们受这种果报时,就不要埋怨妻子或丈夫,应该想这是前世造的业,应该如此的果报。另一方面,邪淫者,花天酒地、寻花问柳,一切众生见皆生疑,会认定他的品格很差。
4、犯妄语:说谎话者,失去诚信;同样是一件事情,甲讲别人相信,而乙讲则没人相信,这就是乙造妄语业太多。犯妄语戒的人,经常得恶口,常被人骂。
5、犯饮酒:饮酒多的人,心常散乱,心不定则不能思维善法,不能成就事业。
为小失大:从前有一个商人,借给别人五分钱,那人很久没来还,他就跑去索取。他到那面去,路上经过一条大河,雇船用去两元钱,到了那个人家里又不在家,回来又出了两元钱,来去的渡船费用要花去了四元钱。这样,空劳一场,没有得到什么,却损失了数倍于债款的钱。
这个故事比喻:如果光要为争求少利,不惜败坏自己的操行,结果往往得不偿失,甚至会名利双失,现世受了恶名,来世还须受报,犯戒做坏事的人,实在太愚笨了。
富翁造三层楼:有一个富翁,是愚蠢无知的人。一天,他到另一个富翁家去,看到这个富翁所住房又是三层楼,高大壮丽,华贵无比,心里很是羡慕,他想:“我的钱,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不造一座三层楼呢?”于是他回家以后,立刻去请来了一位建筑工程师,问他说:“你能造三层楼吗?”建筑工程师回答说:“能造的。我已造过多处了。”富翁就说:“那么很好,你就立刻替我造。并要和我朋友所建筑的那座楼房一模一样的。”建筑工程师领导著工人们动手先平地基,垫础石,打墙脚,忙个不了。富翁等了几天,看不见楼房的影子,就把这位工程师叫来问道:“你现在是作什么啊?”工程师回答说:“我给你造三层楼呀。”富翁又问道:“怎么造三层楼要在下面造,不在上面去造呢?”建筑工程师说:“要一层一层造上去,不先造好了下面两层,又怎能造第三层呢?”不料富翁立刻阻止他说:“不,不,我不要下面的两层,我只要第三层,你给我造最上面的一层就可以了!”建筑工程师听了大笑,一再说明,但富翁很固执。坚决要他只造第三层,弄得建筑工程师没有办法,只得停止工作回去了。
这个故事比喻:佛弟子不肯恭敬承事三宝,切实地从“戒、定、慧”基本三学修起,只是懒惰懈怠,喜欢走捷径,对念佛、持戒不屑一顾,自以为这种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对像自己这种“天才利根”是没有必要的。其结果正像这个富翁一般,不过是痴人的空想罢了!
我们先听闻佛法,然后确定三宝是我们生死轮回的皈依处,那就要求皈依。我们皈向三宝,不能只是内心皈向而已,还应该根据外境,举行一个皈依的仪式。好比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他们只是同居,没有注册结婚,没有跟人家讲明,那有谁相信他们?当他们在婚姻注册官的面前宣誓,签了名,经过一个简单的仪式,注册结婚后,大家对他们就有信心。同样的,我们凡夫的心每每随着外境而转变,虽然内心皈向三宝,还得要举行一个简单而隆重的皈依仪式,这样才算是个正式的佛教徒。
三皈依者皆应进一步受持五戒。受五戒也同三皈依一样,我们只是内心受持五戒,那力量不强,遇到逆缘时就不容易把握,往往会把五戒丢到一边。就好像一对男女,只是同居,不要结婚,那他们就很容易因闹意见而分手。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内心认为受持戒律是正确之道,他就应该去请求一位法师,为他传授五戒。传授五戒是这样的:传戒者必须是一个持戒者,向他求戒才正当。佛弟子的受戒,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唯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他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身于自己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有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的发明或证悟。佛教的受戒律是自动发心受持的,不可以强求。如果我们坚持不要受持戒律,佛陀也没办法,但他会慈悲劝导我们“以戒为师”;那是因为在佛教的教导中,必须要朝向戒、定、慧的修学;如果没有戒律为基础,修学任何法门都很难有成就,所以学佛者应该先皈依,然后受戒。《法华经》曰:“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我们受持五戒后,要好好守持,才能期望得到佛法的真正利益;经又云:“信为能入,戒为能度”即是此意。
如果机缘成熟了,佛子应该进一步求受在家菩萨戒,以再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菩萨意译为“觉有情”,觉是觉悟、觉了、觉知、觉见的意思,有情是众生(众缘和合而生或众多生命)的意思。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众生以觉他,这就是菩萨的定义。要做菩萨必须先受菩萨戒。如《梵网经》中说:菩萨戒“是诸佛之本原,菩萨之根本”。不行菩萨道,虽信佛而永不能成佛;要行菩萨道,须受菩萨戒,所以菩萨戒是一切诸佛之能成佛的根本原因。
《梵网经》说:“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但须先问七种遮难: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梨;破羯磨转*轮僧;杀圣人等,若犯其一,便不能受戒。菩萨戒只有受法而无舍法,所以又称为佛性常住戒,在此暂不作细讲。
金子的价值:一位智者手里举着一块金子,面对下面的听众问:“谁要?”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块金子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金子抹上一些泥巴,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金子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金子,金子已变得又脏又臭。“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是的,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块金子,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是金子。人生路上,我们曾做错过、摔倒过、被人轻贱、也轻贱过别人。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丧失自己的清净佛性。无论国王、乞丐乃至畜生,我们的佛性都是一如的,在佛不增, 在凡不减。”
请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过什么,我们都不应该看轻自己,也不应该看轻别人。每个生命都具有无上的价值。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因为在家人俗务忙碌,无暇修行。佛陀悲悯,为让他们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出世善因;又能适应在家生活的特点,所以制定在家人的出家戒,即八关斋戒。当然,出家人为使自己的戒行真正做到清净,也应该受持。
“八”指八条戒律,即“八戒”。“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是法身慧命的“护身符”。“斋”指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斋”有净化身心,远离妄想的作用。“关”指关闭,即关闭众生生死之门。因为众生生死的关键就是淫欲与饮食。淫欲是生死的根本,饮食是生死的助缘。饱暖思淫欲,为了抑制淫欲心,所以要持斋。这便是八关斋戒的意义和重心所在。
八关斋戒可以在佛前自受,就是将《受八关斋戒法》一文至诚读诵一遍,即算受戒。时间方面,六斋日中,假若有事,可提前或移后。现在很多寺院为方便居士,在每周星期六清晨受八关斋戒,让受戒人在寺院过一日一夜清净的修行生活,效果非常好。如果已受菩萨戒的居士,按《居士菩萨戒》规定,每月六斋日(农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应受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包含五戒和沙弥十戒(十戒仅多一不持银钱戒)。受持五戒,是修人天善行,而受持八戒则是求出离生死轮回。受持八关斋戒,兼修定慧,可证四罗汉果;受持八关斋戒,念佛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得中品中生。
八戒的内容(戒相)如下: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非梵行。“梵行”是净行,“非梵行”是不清净的行为,指淫欲。五戒只禁“邪淫”,在家居士夫妻生活,不算犯戒。而这里要求的是出家人的戒,即是“不淫”。但只限于每月六斋日,并不难做到。这是种出世善因,是关闭生死之门。《楞严经》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淫欲心不清除干净,不可能超出六道轮回。宣化上人宣讲十二因缘时说,无明就是指淫欲心,以无明为缘(条件)而产生行,行就是男女的性行为。中阴身投胎,正是这一念淫欲心造成的。八戒中的“不淫”含有很高的要求。《佛说斋经》说:“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如来),无淫,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淫,心不贪色,如清净戒,以一心习。”这是要向佛看齐,起一念淫心,持斋便算不得清净。因为要求高,所以,虽仅一日一夜而功德极大。在家受持八关斋戒,夫妻宜分房,分床,以保持三业清净。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非时食。“非时”指日中至次日清晨,即过午不食。过午不食叫“持斋”,“持斋”虽不是戒,却是戒之体,是八关斋戒中最重要的一条。吃素不等于持斋,“斋”含有内心清净,摒绝杂乱的意思。从事相上说,过中午而食者,即为杂乱不净。所以,三世诸佛都是过午不食。从根本上说,必须身,口,意三业清净,才叫“斋”。不问在家出家,要净化三业,均应持斋。
关于“日中”(中午)的推算方法,最好以北京的经线(即东经117度)为基数来推算,经度(东经)每减少15度,日中的时间就推迟1小时。一般说,按北京时间11:30吃午饭便可以。
过了中午以后到次日清晨之前,这段时间只可饮用各种糖水,蜂蜜,果汁(滤清无渣),姜汤,盐水,葡萄糖水。但牛奶,豆浆,芝麻糊及糕饼,面食等,律中不许饮用,食则违犯。
七、不着香花曼,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香花曼”,用香花制成的花冠,花环,如现代人用的手镯,项链,耳环等,在八关斋戒中都不要用。这条戒的目的是让在家人种出世之因,所以衣着力求朴素。如果仍迷恋这些装饰品,你的内心怎么能清净?“香油涂身”是热带人的习惯,在八关斋戒中,凡香水、香粉、香脂均不应使用,因为这类美容化妆品,容易诱发淫念,使三业不净。
“歌舞倡伎”指唱歌跳舞,在八关斋戒期间,不应故意前往观听。包括不看电影、电视等。因为既然向往出世,何必再贪恋世间的娱乐,应该以“禅悦”、“法乐”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
八、不坐卧高广大床。过去西域的“床”,包括坐椅在内。什么叫“高广大床”呢?藕益大师《十戒威仪录要注释》说:“床脚高一尺六寸,坐时脚不挂空,过此量者,即名为高。但可容身转侧,过此即名为广。既高且广,即名为大。”依此解释,现代人用的席梦思和绸帐、绣枕、锦被等豪华用品,八关斋戒期间均不要用。否则,容易影响身、口、意三业清净。只有看淡物质享受,才能提高精神境界;只有习惯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才有利于修行方面的精进。
以上两条,都是追求物质享受和导致淫欲的媒介,影响身、口、意三业清净,甚至使人道心退失,所以列为禁戒。
杀子成担:有一个人,养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有一天死去了,这个人想把死孩放在家中,却让自己和家人离开那所屋子。邻人对他说:“您为什么不把死了的儿子拿出去埋葬,却让活的人离开家庭呢?这个行为太笨拙了。”这个人听了以后,想道:“话是不错的,人死了,应当拿出去埋葬;可是叫我怎样拿呢?哦,只有这样吧,再杀死一个,那就可以成担挑了去。”结果,真的他就再杀死一个儿子,和那死了的儿子凑成一担,挑到山上去埋葬了。
这个故事比喻:有些人修行人犯了一条戒律,不想改悔,还要企图掩盖事实,假作持戒清净。被人揭发了,告诉他:“修行人守戒,应该和保护珍贵的眼珠一般,怎么可以违犯而不忏悔呢?”他就索性多作些破戒的恶事,以便一同忏悔,这正像杀子成担,以便一同出埋一样的愚蠢无知。
一、脱离病苦
《药师经》说,若有人想要解除疾病之痛苦,那么应受持八关斋戒。
二、消灭罪障
凡是想忏悔罪障的人,应该受持此戒和斋。《优婆塞戒经》说,受持八戒,除五逆重罪外,其他罪障都可消除。
三、免除横祸
凡是想要求得自身、家眷平安吉祥,永免遭受各种飞灾横祸的人,应该受持斋戒。《四天王经》说,凡是受持此斋戒的地方,恶鬼必然远离,此处必定平安无事。所以,如果能在六斋日精进持斋守戒,那么福报必定增长,灾难必然消除。
四、远离恶道
如果有人行为举止一向不够检点,现在很害怕自己会堕入三恶道,那么就应该受持此斋戒。《十善戒经》说,持八关斋戒的人,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三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阿修罗道众生,善恶夹杂,也可以列入恶道)。
五、福报优厚
如果有人担心因世乱米贵,会遭受饥饿之苦,那么就必须受持斋戒。《佛说护净经》上说,一天持此斋戒,即可得到六十万世不愁吃穿的果报。
六、成就迅速
如果年高体弱,恐怕将不久于世的人,或者身陷牢狱,性命朝夕难保的人,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就殊胜的果报,那么应该受持此斋戒。八关斋戒的持法,只以一日一夜为期,时间很短,但功德极为殊胜。经上说,优陀羡王夫人,病已垂危,临命终的前一天求受八关斋戒,死后即刻得生天上。
七、来世贵尊
若有想求来世贵尊的,则应该受持斋戒。《佛说普达王经》说,一个国王的随从,曾随国王斋戒一天,死后便转生为王子。
八、得生天上
要想来世求生天界的,应该受持此戒。经上说,有一天女,相貌极为庄严,容颜超群,天人见了都赞叹不已。释提桓因便问天女过去曾作过何种善事而获得此种福报。天女便作了一首偈语回答说:“昔于迦叶佛,受持八戒斋,今得生天上,获此端正报。”
九、往生助缘
想要求生净土的人,应该受持此戒。经上说,如果有人受持一日夜八斋戒,功德回向求生极乐国土,定能获得中品中生。
十、临终欢乐
《药师经》说,受持此斋戒的人,凭此种善根,如果听到药师如来的名号,临命终时,将有八位大菩萨来迎接他往生净土。
十一、得相好身
如果见佛相好,心生欢喜,想在来世获得这种庄严相貌,就应该持此斋戒。《长爪梵志请问经》说,有一婆罗门,问佛往昔曾作何种善业而获此种庄严好相。佛说持八分净戒(即八关斋戒),若能一天一夜,或者常随从师父受持,都能获得此种果报。
十二、成佛道缘
想求得速成佛道的人,应该受此戒。《阿含经》说,受持八关斋戒,可以获得漏尽通,入于涅槃城;若求生四圣法界,也可随愿而成。
一、发愿
归命一切佛,惟愿一切菩萨众,摄受于我。(一说)
我今归命胜菩提 (最殊胜的菩提觉道。)
最上清净佛法众 (无上的清净的佛法僧三宝,众即僧也。)
我发广大菩提心 (菩提心是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相结合的愿心。)
自他利益皆成就 (菩提心即自利利他之心。)
忏除一切不善业 (忏悔消除一切恶业。不善业,即恶业。)
随喜无边众福蕴 (恶业消除,福德聚集)
先当不食一日中 (即过午不食)
后修八种长养法(受持八戒,能生长、培养善根福德)
(三说)
二、三皈(得戒体)
我弟子某某,惟愿阿阇黎(译为教授师、轨范师),摄受于我,我从今时(此时),发净信心,乃至(直至)坐菩提场,成等正觉。(意为从此时发愿,直至成佛。)
誓归依佛,两足胜尊。(两足:指智慧、福德均具足圆满。胜尊:最殊胜的、受人尊敬的大导师。)
誓归依法,离欲胜尊。(归依佛法,可远离三毒五欲。)
誓归依僧,调伏胜尊。(僧能持戒修行,可调伏烦恼习气。)
如是三宝,是所归趣。(这样的三宝,是我所趋向归依的。)(三说)
三、八戒(戒相)
我弟子某某,净信优婆塞(夷)(出家众称净信沙门),惟愿阿闍黎,忆持护念。我从今日今时,发起净心,乃至过是夜分(今天夜半)讫(至)于明旦(明日清晨)日初出时,于其中间(在这段时间内),奉持八戒。
所谓: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非梵行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非时食
七不香花曼庄严(装饰)其身,亦不歌舞倡伎
八不坐卧高广大床
我今舍离(舍弃)如是(这些)等事,誓愿不舍清净禁戒八种功德。(三说)
四、回向
我持戒行,庄严其心(净化内心),令心喜悦(法喜充满),广修一切相应胜行(与戒相应的殊胜的定慧行持),求成佛果,究竟圆满。(一说)
我发无二最上心(一乘无上的大愿)
为诸众生不请友(不请友:菩萨是众生不需请求便主动相助的朋友。)
胜菩提行善所行(殊胜的提愿行,是善人所行持的。)
成佛世间广利益(成佛的目的是广泛的利益世间的众生。)
愿我乘是善业故(乘:依仗。善业:善因。)
此世不久成正觉
说法饶益于世间(饶益:利益)
解脱众生三有苦 (三有:即三界。解救众生出离三界火宅。) (三说)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