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疏云,众生背觉,沉迷漂流。】
这两句是比喻,『背』是违背,违背自己的觉性、真心,本性本来是觉悟的,这个事情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当中,依照佛的教诲我们认真的去做,你立刻就能够体会到。这是说明,聪明智慧是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来的。只要你的心能够静下来,把你的妄想、执著暂时停止住,停个几分钟,你就觉得你的头脑很清醒,那个清醒就是觉的样子。妄念愈多,分别愈多,烦恼愈多,你觉得头脑很昏浊,头脑不清楚。由此可知,觉性确实是本能,为什么你不觉?『背觉』就是不觉,你违背了,违背觉性。就是因为你的妄想执著太多,太重了,『沉迷』;『漂流』是讲漂流在六道轮回,在六道漂流。
【生盲无目,无希出心。】
这两句也是比喻,好比『生盲』,「生盲」是一出生眼睛就瞎了;换句话说,他这一生当中也看不到外面的境界。如果过去眼睛是好的,或者得了眼病,眼睛瞎了,他有经验,以前看到世间多美,现在可惜他看不见了,他还有个愿望,如何能够恢复他的视力,他还有这么个愿望。生盲的人他没有这个念头,为什么?没有这个经验,从来没有这个经验,他也变成习惯了。
『无希出心』,希是希望、希求,出是出离,这是讲比喻,没有想出六道的念头。这个比喻很好,我们看看这个世间芸芸众生,你去打听打听,去问问,几个人想出六道轮回?可能你问一百个人,一百个人说我没想到这个事情,没想到要出六道轮回!这就是好比生盲,六道以外的,他不但没见过,听都没听说过。你要告诉他,他还有许多疑问,是真的吗?真有这个事情吗?所以,许多人听到佛经上讲六道以外那个殊胜庄严,都说这不是真的,这个是理想,这是神话、小说,哪里是事实?不能够接受,犹如生盲一样。【菩萨愍之。】
菩萨看到这一类众生,对他们生起慈悲之心、怜愍之心。
【无疲厌念。】
对於这些众生,帮助他、教化他,不疲不厌。
【常为不请之友,随逐爱护。】
『常』是没有间断,『不请之友』,友是善友,你不请他,他就来了。我们也许会怀疑,我不请他,他怎么不来?这个话是刚刚讲过,感应道交。我们没有感,所以佛菩萨就没有应、就没有来。不要请,只要有感,他就有应。感是什么?我们觉悟到人生很苦,希望离苦得乐,你有这个念头,佛菩萨就来了,这就是能感。也许你说这种念头世间人很多,佛菩萨为什么也不来?世间人感觉得人生苦,是他贫穷,他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财富,感到这个苦。他要追求的是财富、是权力、是名位,这个佛菩萨不来,为什么?没有出三界!如果你真的觉得苦,不想做人,人生太苦了,这就有感应。还想在人间得乐、享受,这佛菩萨不会来的。你不想再到人间,想脱离六道轮回,佛菩萨立刻就会来帮你忙。没有这个意念,就没有办法感,感应我们也要清楚。
『随逐爱护』,无论众生落在哪一道,佛菩萨也不会舍弃。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四十六集) 1996/4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