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嘎玛仁波切:灌顶不是往头上撒水,真正具备灌顶的条件,对弟子而言难度很大

发布时间:2024-09-21 01:39:21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嘎玛仁波切:灌顶不是往头上撒水,真正具备灌顶的条件,对弟子而言难度很大

灌顶,源于古印度的传位仪式,当太子要继承王位之时,需取四大海之水汇于宝瓶之内,浇洗太子的头顶,在此仪式后,太子便正式成为国王,从此便可掌管整个国家的权力,这就是灌顶的原意,是太子登基成为国王的一种仪式。

现在很多人认为“灌顶”就是法师在人们的头顶上倒一些水,用手在头上摸一摸,用佛像在头上放一放。其实,灌顶在佛教中是借原意作喻,表示受灌顶的人将正式获得佛法的传承,并将证得佛的果位。灌顶是一种授权,是由传承清净成就的上师授予皈依弟子修持某一法门的权力。

修密法之时,上师首先将给予弟子舍取因果的教导,然后是灌顶,最后是口传,具备了这三种恩德的上师,才能称之为弟子的根本上师。在密法里所谓的灌顶,可以将我们凡夫的身体转换成佛的身体,将凡夫的语言转换成佛的语言,将凡夫之心转换成佛的心。在灌顶之时,弟子们所接触到的任何一种法器,都有深奥的密意,对皈依弟子的成就至关重要。

实际上我们平常不喜欢、也不太敢灌顶,灌顶时也会有担心,因为灌顶是极其殊胜的神圣法事,涉及到坛城的誓言。我记得我们第一次向老上师求金刚萨埵灌顶的时候,已经在塔公学修多年,当时老上师只筛选出一部分弟子接受灌顶。这不是慈悲与否的问题,真正具备灌顶的条件,对弟子而言难度很大。但是在五浊恶世的污染中,每个人都有修金刚萨埵法门的殷切需要,弟子们也很多次不断祈请,老上师也曾多次恩准、开许,甚至劝我们:“如果你们不愿灌顶,那将来谁来灌顶?”所以,具缘弟子才能接受到传承清净、殊胜珍贵的灌顶。

当佛陀和莲花生大师给予弟子们灌顶之时,很多人即刻证得空性成就果位,现在大家都是浊世中的凡夫,贪嗔痴妒嫉傲慢疑心等等,充满着我们的身口意。灌顶后,立刻将身体转成佛身庄严,念念心识都能转换成佛的心识,是不可能的,凡夫的业障太深厚了。但是我们必须要重视并珍惜灌顶,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仪式,这里面有历代传承上师、诸佛菩萨的加持与摄受,弥足珍贵,是清净殊胜的法脉传承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无上成就莲花生大师曾说过:“等到往生后,在牌位上灌顶已太迟,在中阴漂泊的灵魂,就像愚痴的狗,那时要忆念善趣实在是困难重重!”因为在临终或中阴时,面对的是无法自主的极大恐惧,如果生前没有修持、没有累积足够的福报,这时想要提起心念修持善法,想往生善趣,非常困难。所以,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如何利用暇满人身,才是决定往生善趣或恶趣,以及能不能解脱的最关键时刻。与其他众生相比,人道众生已经如此之少,而在人类之中,能具备十八暇满者,更是少之又少。

不具足这些暇满,纵使你多么聪明伶俐,智勇双全、名声显赫,也只是普通的世俗人,算不上是珍宝人身。

就像世间有许多成功领袖、富商名人,依靠庞大的权势财富,似乎无所不能,可是这些福报也可能让他造很多恶业,反而成为堕入恶趣的因。就算得到暇满人身,若不珍惜,也只能“入得宝山空手归”。暇满人身,是过去几千万劫累积福慧资粮而获得的,就像摩尼宝般的珍贵,如果不用来行持善法,福报很快就会用完,很难再得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