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入门

发布时间:2022-09-04 15:03:51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

第一卷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放掌。

我们从今天起跟大家学习「净土学」的最后一个课程,就是《楞严经》的〈念佛圆通章〉。在讲这个课程之前,我们也是按照惯例,简单的说明这个课程主要的修学宗旨。

在中国佛教二千年的历史当中,有二个宗派对我们的影响特别的深远:第一个是禅宗,第二个是净土宗。因为这二个宗派的修学,都是非常的简单扼要,所以它整个法门在推动的时候,很容易让大家接受,所以修学的人特别的多。

禅宗修学的特色,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禅宗的人,不管跟什么样的人事因缘接触,他不管外境怎么样的,外境对他来说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他跟人事因缘接触的时候,他是回光返照自己这个心念。他是怎么观照呢?简单的说,就是观察这一念心,觅之了不可得。说我这个心念,是由根尘的接触而创造出来的,所以它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所以它的自性是毕竟空寂的。从觅心了不可得当中,把自己的心念慢慢的安定下来,也就是他开始达到一种返妄归真、转凡成圣的效果,所以他这个觅心了不可得的功力是太厉害了。

净土宗的修学宗旨为什么简单呢?他就是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反正遇到什么事情,就把他的法宝现出来、把他的本尊现出来,心就安住在佛号上,他相信阿弥陀佛会好好的加持他、保护他,他的所缘境是阿弥陀佛的功德,这当中包括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叹,也包括意业的观想。从对阿弥陀佛的归依当中,真实的达到灭恶生善、离苦得乐的效果。

这二个宗派,基本上,禅宗是偏重理观,净土宗是偏重事修。所以在隋唐时代,这二个宗派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交集的,各走各的,一个是观心,一个是观佛。

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因为很多禅宗的大德,开始转入净土宗,因为他对来生没有把握。他以前是修禅,当他转到念佛以后,就试图把以前禅宗的修行,跟念佛的方法加以结合,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禅净双修的思想,这在宋朝的时候慢慢的蕴酿成熟。特别值得我们一提的是宋朝的永明延寿大师,这位大师对禅净双修实在是贡献良多,他作了一部《宗镜录》,可以说把禅净融合的思想表达出来。

六祖的永明延寿大师如此,乃至后面的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更是把这个思想发扬光大。也就是说,到了净土宗的末流,禅净双修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行法门。也就是说净土宗到了末期,它不只是事相的归依弥陀,它开始吸收禅宗的观心法要,来调伏自己的妄想。

讲到禅净双修的修学,我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可以说是把禅宗的止观,跟念佛的忆佛、念佛的方法,把这个理观跟事修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二个讲次,主要的就是探讨禅净双修主要的理论是什么、修学方法是什么、修学次第是什么?这个就是我们学习《念佛圆通章》的主要宗旨。

好,我们看《讲义》第一页:《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首先我们看大科的说明:

○大科说明:

甲一、解释标题乙一、解释经题乙二、解释章题

甲二、随文释义乙一、白佛归敬之仪乙二、正述所修法门乙三、结答圆通方便

甲三、结示劝修今初

这当中有三科:第一科甲一是解释标题,这个标题有二个,一个是解释经题。因为〈圆通章〉是《楞严经》的其中一品,所以它的思想跟《楞严经》有关系;第二个就正式解释本章的章题:先解释《本经》,再解释章题。甲二、随文释义,随着经文来解释其中的义理(我们整个《讲表》、科科,都是参考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的。),这当中有三大段:乙一、白佛归敬之仪,先说明菩萨在白告佛陀之前,他归敬的仪式;乙二、正述所修法门,就正式的说明菩萨圆通的法门;乙三、结答圆通方便,菩萨说明修习圆通第一个下手的方便相:总共三大段。最后甲三、结示劝修,我们以一个偈颂来总结整个《念佛圆通章》禅净双修的心要:

甲一、解释标题(分二:乙一解释经题;乙二解释章题)乙一、解释经题(分二:丙一总标;丙二别释)

这个〈圆通章〉是《楞严经》的一部分,但事实上《楞严经》的整个经题叫做:《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有十九个字,这十九个字蕅益大师在解释的时候是分成三段,我们看:

丙一、总标┌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成就自利功德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成就利他功德

讲到《楞严经》主要的修学重点,它中心的根本思想是「大佛顶」。

《楞严经》把众生的心态分成二种:一种是攀缘心,一种是常住真心。

这个常住真心的特质,它是我空、法空相应的一念心性,这个常住真心的特质,《本经》当中用三个字来代表:第一个是大,这个大指的是体性的广大,说是「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故名为大。我们凡夫的攀缘心,基本上是有爱憎取舍,有爱憎取舍就产生很多的对立不能平等,所以攀缘心的胸量是狭小的,不像常住真心这么广大;所以这个大就代表平等的意思,所以广大。

第二个是佛,这个佛就是了了常知,无有昏昧,这个地方讲的是相大。我们凡夫攀缘心基本上的特色,都是属于情绪化的、盲目的;这个常住真心是跟智慧的理性观照相应的,所以他是佛,了了常知,无有昏昧,他经常保持在一种清醒的理智状态。

第三个是顶,顶指的是作用,用大,最极尊贵,妙用无穷。我们凡夫一旦落入情绪的时候,这种情绪化的心态一定特别的卑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在一种常住的理性状态,他的心情就能够成就广大自利、利他的妙用。所以这个「大佛顶」就代表一种广大的胸量、一个觉悟的胸量,跟一个尊贵妙用的胸量,所以《本经》以「大佛顶」三个字,来笼总的赞叹我们生命追求的目标,就是一个「大佛顶」的胸量。那这个「大佛顶」的心量有什么好处呢?这以下就正式说明在菩萨道当中的功德。

「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就是说菩萨依止这个「密因」,而能够「修证了义」,而达到究竟圆满的佛果。

为什么「大佛顶」叫「密因」呢?因为你心中的心量广大,心中的觉悟跟心中的妙用,只有你自己知道,「自造自了,不为人知」。

你在修行的时候,你依止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心量,只有你自己知道,没有人知道,所以这个叫做「密因」。也就是说,三世诸佛都是依止「大佛顶」的心量来修行,才能够成就佛道的。

在利他方面,「诸菩萨万行首楞严」,一切菩萨的六度万行,也必须以「大佛顶」做根本,才能够达到「首楞严」的境界。

这个「首楞严」就是究竟坚固,简单的讲就是不退转。菩萨为什么在整个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遇到顺境的诱惑、逆境的刺激,都能够不退转?因为他的心中依止「大佛顶」,所以他能够成就利他的功德。所以说,整个《楞严经》是依「大佛顶」性而成就「修证了义」;也依止「大佛顶」性,菩萨完成整个六波罗蜜的「首楞严」。这是一个简单的说明。这样的思想,我们从经文当中简单的发挥一下。事实上今天解释《楞严经》的经题,就是在解释禅观的部分,就是理观的这部分。

丙二、别释

这当中有二段,先看第一段的总说:《楞严经》云:【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这段经文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段,说明众生流转的因缘,为什么会流转?众生流转的相貌,佛陀告诉阿难说:一切的六道众生,这个众生当然有很多差别,他从无始劫以来,众生是形成三种相貌在流转:第一个是有种种的颠倒,第二个是种种的业种,第三个是种种的自然。我们解释一下。这个自然指的是一种生死的果报,这个果报为什么叫自然呢?就是说这个果报体不是由谁来主宰的,那是一种很自然的力量、一种自然的业力所招感的。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当中,都有很多差别的果报,这是一种现象,有一种果报的受用。

第二个业种,为什么会有果报呢?因为我们过去生累积了很多善恶的业力。为什么一个人会造业呢?因为我们心中有了颠倒。你看一个人会犯罪,他第一个一定是先起颠倒,他对整个情况产生错误的判断,他才会犯罪;他想是这样子,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子。所以一个人会犯罪的心理,第一个是先生起颠倒,他要是不颠倒,他不会犯罪的。

《楞严经》上说三种相续:果报的相续、业力的相续、颠倒的相续。说你前生跟今生是不一样的,但是也有一些相续的,其实你前生的果报体跟今生的果报体,有一些是一样,有些是相续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业力有相续,因为你前生造了某种业,今生又造了某种业。我们有时候虽然因为一些刺激,造了一些我们平常不造的业,但是我们也经常造一些习惯性的业;所以我们在生命当中,有些果报有些人是经常会出现的,就是这个果报会相续。为什么呢?因为你某种行为会相续。为什么你前生造这件事情,今生还造呢?因为你的思想有相续。

你的前生是这种思想跟别人不一样,你今生还是这种思想,所以你继续造这个业。所以我们在流转当中,虽然惑业苦是有一些改变,但是也有一些是相续的,它没有办法改变。这三种相续,就像是恶叉聚,这个恶叉聚是印度的一种水果,它不生则已,一生则三个水果。也就是说,你要是有这个颠倒,我就知道你会造这个业,你以后会得这个果报,都不用去看未来。就是这个东西,你要嘛一个,你找到了一个,你就可以看到其他二个。这个地方就说明众生的流转,是三种力量──颠倒的力量、业力的力量跟果报的力量,三种不断的重复,如此的情况。

好,这个地方先把众生颠倒的相貌说出来,这以下说出修行人的偏差。诸修行人,很多人在惑业苦当中也得到觉悟,开始产生想到离苦得乐的出离心;他虽然想要离苦得乐,但是他最后的结果,还是不能成就最究竟圆满的佛果菩提。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想要离开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但是在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还是产生偏差。

什么偏差呢?别成声闻、缘觉,他变成阿罗汉、变成辟支佛,他跑到偏空涅槃去了,这还算是不错的。或者说变成外道,这个地方外道,《楞严经》讲的是仙道,他变成修习长生不老去了。或者说变成诸天,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到了诸天享受一时的安乐。更严重的是变成魔王,及魔眷属,你本来想要离苦得乐,怎么到最后专门干扰修行人,变成魔王、或者魔子魔孙!也就是说,即使大家在惑业苦当中得到觉悟,有心想要出离,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还是产生偏差,这个偏差有三种相貌:二乘、人天跟天魔外道。

这个地方,就值得我们去探讨它的原因,第三段就说明偏差的根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为什么大家在佛法当中,同样是布施、持戒、忍辱,做种种善法的加行,但是却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当中主要的理由,《楞严经》上说:因为他在修行之前,没有彻底的了解内心当中二种的根本:【一个是生死的根本,一个是涅槃的根本】。

他没有先掌握根本,就在枝末当中一味的加行,很努力的布施、很努力的持戒、很努力的修习忍辱,结果因为他的本质有所差错,所以最后加行的结果就产生差错。为什么说本质有差错、结果就有差错呢?这以下讲一个譬喻,比如说煮沙,欲成嘉馔,你本来想要吃美好的食物,你应该拿米去煮;结果你本质拿错了,你拿沙,这个沙的本质当然是不能吃的,你把它煮了一辈子,它顶多是叫热沙,因为它的本质是沙,你用再大的火去烤它,它也不可能变成饭的,因为本质不一样。也就是说,你用沙的本质去煮,煮了很久很久,你煮了这么多尘点劫的时间,你还是得不到饭,因为你没有掌握到真正的根本。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一般的修行有二种:一种叫做业力的修学,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观想,这个我们叫做事修;第二种叫心念的修学,心里的观照、对真理的观照,每个人心中的道理各式各样,这种道理的观照我们叫理观。我们刚开始觉得心念跟业力是独立的,事修归事修,理观归理观,其实这二个是分不开的。

你心念的偏差,一定会带动你不好的业力,所以我们唯识学常说心为业主,同样业力的造作,因为你心态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你看南北朝的时候,鸠摩罗什讲《般若经》,当时很多王宫大臣都去参加法会,很多的比丘、比丘尼听了以后,他真实的跟圣道相应了;但是王宫大臣听完《般若经》以后,回到他的宫廷里面,斗诤得更加厉害。这个时候有人就问鸠摩罗什大师说:大师,您的学生当中,这些王宫大臣听你讲完《般若经》,回去不但个性没改,更严重?罗什大师说:他听完以后没有去改变他的心念,他只是把般若的空观──我在宫殿里面斗诤累了回来用空观休息一下,没有从心念上、本质上去改变。也就是说,这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改变,思想没改变,所以这个空观变成他斗诤更大的资粮。

我永远记得忏公师父一段非常重要的开示,他说:一个修行人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第一个解门,你对法义的了解;第二个行门,你一天拜多少拜佛、持多少咒、诵多少经;第三个性格。忏公师父讲完这三个以后,他说【性格是最重要】,他说:你这个人的性格不好,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都没有用。

这句话,如果我们不看《楞严经》,也不知道为什么性格占这么重要的因素。比如说,你这个人的性格是自私自利,他的性格是为公为众,你们二个同样去拜佛、持大悲咒,结果是不一样的。你也拜佛一百拜,他也拜一百拜,你们二个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你的本质是自私自利的本质嘛!你所有的加行会加行在自私自利上。如果你的自私自利是清净的,你变成二乘人;如果你的自私自利当中,又贪着五欲的快乐,那就变成天魔外道了。

为公为众也是这样,你为公为众,你的心是清净的,你这个加行就成就菩萨的果位.如果你为公为众的心,含藏着贪染心,那就是人天福报了。所以我们大家要知道,你的思想影响到你的结果,其实你的加行只是产生一种力量,让它快速成就你的结果而已,它只是一个动力,但是它不是一个方向,它不是一个生命的方向,你真正的方向是你的思想。我们讲简单的话就是说,你拿米去煮一定煮成饭,你火太小、你懈怠一点,顶多是煮得比较慢──火大火小是决定它的快慢,但是你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你拿地瓜去煮,最后一定变成地瓜;你拿绿豆去煮,最后一定变成绿豆:你不能说拿绿豆去煮,最后变成饭,不可能。也就是说你心念根本的本质,是影响你最后果报的结果。

这一段,我们知道十法界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因为刚开始的思想就有不同。思想有哪些不同呢?这以下就简单的说明:【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楞严经》刚开始先简单的把众生的思想分成二种:第一个是这个思想会成就生死的根本,只要你有这种思想,不管你怎么加行,你永远在生死中流转,因为这个根本一定会产生枝叶华果。

那什么思想这么厉害,我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有这种思想就流转生死?它说:就是我们无始劫来的攀缘心,以攀缘心为自我。【这个攀缘心简单的讲,就是一种心外求法】,【我们认为这一念心以外,有真实的名利心可得,有真实的涅槃可得】。只要你是以有所得的心向外攀求,这个就是生死的根本,这个叫做生死的根本。

我们再看第二个:【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第二种是涅槃的根本,这个涅槃的根本是我们众生元清净体,这个元就是本来就具足的,不是你修证而有,就是我们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清净的自体,不是你修证而有的,我们只是靠修行的方法把它恢复而已。

这个清净体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们凡夫的识精元明,这个识就是我们明了的分别心,我们的分别心本来是精妙的、本来是光明的;但是我们这个精妙光明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就产生了攀缘,我们认为有真实的外境可得,这个时候一念妄动,就能生诸缘,就变现了万法。

如果你这个攀缘是往善法的攀缘,就变现安乐的果报;如果是往恶法的攀缘,就变现痛苦的果报。这样的攀缘心一动以后,就创造了外境,这个外境又带动你的攀缘,如此的展转相续,缘所遗者,我们的攀缘心就永远失掉了清净的本性,我们再也找不到我们根本的家了。因为这恶性循环,你一念的攀缘,创造一个虚妄的果报,这个果报又带动你的攀缘,使令我们离开我们的家愈来愈远。一个可怜的众生,就因为遗失了这种光明的本性,被心中的欲望错误的引导,所以我们虽然终日修行,但是我们不能觉察这个攀缘的自性,结果我们所有的加行,只是枉入诸趣,在人天当中,暂时创造一个安乐的果报而已,因为我们生死的本质没有改变。这个就是我们不能离开三界的主因,因为我们没有抓到涅槃的根本。

(现象)(根源)

┌─苦─┐ │├─杂染因果──「攀缘心」──喻波├─集─┘

│├─灭─┐ │├─清净因果──「清净心」──喻水└─道─┘

我们作一个总结。整个佛法的因缘观,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成苦、集、灭、道。佛法认为生命当中有二种相貌:一种是杂染的缘起,一种是清净的缘起,但这二种缘起事实上是有根本的。为什么一个人会触动杂染的因果呢?是因为有攀缘心;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很快的进去清净安乐庄严的果报呢?因为他找到了真实的清净心:这个就是说你必须在修行当中,先找到你清净的根本。

商朝有一个亡国的国君叫商纣王,其实商纣王刚开始的表现是不错的,但是晚年的时候,他的攀缘心就愈来愈颠倒,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天有一个大臣,送给商纣王一双象牙做的筷子,这个商纣王非常的欢喜,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把这双象牙筷拿出来欣赏一下再吃饭。

有一天他的大臣叫箕子,是一个有德行、有智慧的人,他饱读圣贤之书。他有一次去见商纣王的时候,看到商纣王拿起这双筷子吃饭,这个箕子心中非常的恐怖,他跟大王说:你这双筷子是从哪里来的?他说:这个是大臣送给我的,好不容易找到的。他说:你这双筷子要赶快舍出去,你不能用这双筷子。商纣王说:有什么关系呢?这不就是一双筷子而已吗。他说:你这双筷子不舍出去,你要因为这样而亡国,这个国家会灭亡。商纣王说:哪有这么严重啊,只不过是一双筷子,怎么会亡国呢?箕子说:大王你不知道,你今天用了一双象牙做的筷子,用久了以后,你会觉得这个碗跟筷子不相应,过几天你就把这个碗换成象牙了;这个碗、筷子是象牙,看看这个桌子又不对了,这个桌子跟碗筷没有办法配合,这个桌子又换成象牙了;再过一段时间,你觉得这个房子跟象牙不相应了,你这房子要拆掉重盖了;最后你终于亡国。商纣王没有听进去这一句话,果然亡国,这就是历史上很有明的劝谏,箕子的劝谏。

当然,今天箕子的重点不是在那双筷子,而是他看到商纣王的攀缘心,他观察商纣王在观赏筷子的时候,那种神态,他看到他糟糕了,这个人起攀缘心了。攀缘心的可怕,并不是马上表现出来,如果我们不能够觉察它的出现,它会展转增胜的。

所以《楞严经》的意思是说,我们知道什么是攀缘心,不表示我们能够马上离开攀缘心,但至少你对它有警觉性,你能够随时踩刹车的。

商纣王今天为什么会一步步的趋向灭亡?因为他攀缘心起来的时候,问题不在攀缘心,每一个人刚开始第一念都会有差错,菩萨第一念都会有错误,但是他有觉照,所以我们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他那个觉悟的功能没有生起。所以说攀缘心之所以可怕,是我们自己虽终日行,而不自觉,问题是在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说,攀缘心是一种扰动的波浪,而清净心是水,其实攀缘心一转变,就变成水,就是清净心。

《楞严经》的根本思想有二个:第一个是讲到菩萨云何应住,第二个是讲到云何降伏其心。《楞严经》前面三卷半,广泛的说明什么是攀缘心、什么是真心,七处破妄,十番显见,讲三卷半,把真心跟妄心用十种的差别详细的分别:第一个纯想(观想的想),这种人完全没有任何的攀缘,这种人马上生到佛国的净土去;最差的是纯情,这种人的修行完全是攀缘心,一点观照都没有;然后是九想一情、八想二情:总共是十种。

就是说你先知道,你所安住的根本是什么,先讲到菩萨安住的问题,云何应住,这个地方讲到理观的部分讲了三卷半,就是说你刚开始修学之前,你看看你安住的心是什么点。三卷半以后,开始讲到事修了,我已经知道攀缘心的相貌,怎么对治呢?云何降伏其心?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再次的向佛陀请法说:我已经知道攀缘心的可怕,

我也知道攀缘心的相貌,怎么样能够弃生灭、守真藏呢?佛陀没有正式回答,佛陀叫在座的菩萨讲讲个人的修行经验,这个时候有二十五个菩萨,出来说明自己怎么调伏攀缘心、怎么调伏清净心的。在这个二十五圆通当中,我们介绍了其中一种,就是〈念佛圆通章〉。

我们看下一段:

乙二、解释章题(分二:丙一总标;丙二别释)

丙一、总标

这个《念佛圆通章》,我们简单的「解释」它的「章题」:

┌─念佛─┐大势至菩萨─┤├─章

└─圆通─┘

(人)(法)

从总标来看,它是人、法立题。这个人,《念佛圆通章》是谁

修的呢?大势至菩萨,能修行的人。他修习什么法呢?他修习念佛跟圆通的法门,念佛是因地之法,圆通是果地之法,因为念佛而成就圆通。

丙二、别释

这当中分成四段,我们先看第一段:

一、大势至菩萨─《十六观经》云:【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这个菩萨为什么称为大势至菩萨呢?这当中有二个理由:从他自受用的功德来说,这个菩萨的特点,他的光明特别殊胜。怎么知道呢?这个菩萨身上的一个毛孔,这么微细的毛孔,它放出的光明,就等同十方诸佛的净妙光明是一样的,所以他这个菩萨叫做无边光,光明特别殊胜。这是讲到他自受用的功德。这个光明有什么好处呢?讲他受用,这个菩萨经常以他心中的智慧光明,来普照一切,使令众生远离三涂,而成就无上的威德,【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这个大势至菩萨的大势至,简单的说,就是他是一个具足大威德的菩萨,而这个大威德的意思,主要是指他的光明特别的殊胜,他经常用他的光明来照摄众生,使令众生能够远离三涂,成就无上戒定慧的功德,这就是这个菩萨的特色,叫做大势至,他用他的光明来表示他的威德。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光明呢?他的功德事出必有因,这个地方在经文讲到,这个跟他因地的时候有关系,因为这个菩萨在凡夫位的时候,选择的法门是「念佛」,他经常以佛的功德当所观境。

念佛当中有四种:

┌(一)观相念佛─┐

││

├(二)观想念佛─┼念他佛─┐二、念佛┤ │ │

├(三)持名念佛─┘├─自他俱念

││

└(四)实相念佛──念自佛─┘

第一个是观相念佛,我们摆一尊佛在前面,眼睛打开来,去取佛像的相状,然后把它铭记在心;眼睛闭住以后,你在心中把这尊佛像的影像现出来:就一次一次的打开眼睛、闭上眼睛,直到你心中能够很清楚的如镜现像,像镜子现出影像一样的清楚,这个就是观相念佛。

第二个是观想念佛,它是没有影像,完全靠文字──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种种的莲华、宫殿,他从文字起观,随文入观的。

第三个是持名念佛,以这尊佛的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创造出声音以后,听那个声音,来跟佛陀感应。这三种都是念他佛,这是属于事修的部分。

这个实相念佛就是理观,念念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念念观照这个妄想是不可得,这个是念自性的佛,这是理观。

本章的修行是理观跟事修相互配合,自他俱念。从《楞严经》本身的角度,它是修理观的,但是在二十五圆通当中,其中的〈念佛圆通章〉是重视事修。

┌圆:圆融周遍─┐三、圆通┤├─「自性清净心」

└通:通达无碍─┘

这个念佛的目标就是达到圆通,圆融周遍,通达无碍,也就是回归到我们的自性清净心,它是时空无障碍的、圆通的。

四、章──文字章句

──《楞严文句》──

第四个是章,就是文字章句。我们这一章主要探讨的,包括《楞严经》的首楞严王三昧的理观,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先端正我们的内心,也就是云何应住?念佛之前要先找到一个真实的安住处,因为你这个安住处找错了,你用攀缘心来念佛,你效果就大打折扣;而且中间,《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你刚开始依攀缘心来念佛,你在过程当中可能会有差错,到时候会产生五蕴的魔境。因为你刚开始是以攀缘心为根本,那佛号一加持下去,你的本性是杂染的,佛的功德是清净的,真妄交攻,会出现很多错误的相貌出来。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你要先找到「云何应住」。安住了以后,你还有很多无量无边的妄想怎么办呢?就讲「云何降伏其心」,就是忆佛、念佛,三业的专修。所以《本经》的宗旨,就是理观跟事修的相互配合。好,我们先休息一下再往下讲。

第二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五页,甲二、随文释义。我们前面简单的介绍《念佛圆通章》的修学,是分成二大部分:第一个是理观,第二个是事修。这个理观,简单的说就是观照现前一念心。这一念心怎么观呢?若按照《楞严经》的开示,大方向是二个根本:一个是攀缘心,一个是常住真心。所以在《楞严经》当中,刚开始先引导我们修理观,你要知道:你这个念头一动,这个念头是攀缘的、是常住的、是不生灭的,或者是随境生灭的,你要先清楚。从攀缘心、真心当中,我们开始慢慢的理解到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就知道这个妄想是自性空的,常住真心是我们本来的面目,开始念念的随顺,这样子就达到所谓的「云何应住」,让菩萨在刚开始修行之前,先安住在真实的体性,你没有真实的因,不可能达到真实的果。

三卷半讲完以后,阿难尊者非常欢喜,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偈颂:【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这段偈颂,古德形容它是赞美人法。刚开始先赞美能说法的人,说这《首楞严王经》是谁说的呢?是妙湛总持不动尊的佛陀说的。佛陀怎么能够说呢?因为他具足妙湛、具足总持、具足不动尊,他有三种功德,所以他有资格说。那他讲什么法呢?首楞严王世希有,这个法门太稀有了。他有什么效果呢?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它能够对我产生很大的破妄、显真的效果,使令我真实的找到内心的根本。但是找到根本,并不表示能够远离虚妄,因为这个习气是无始劫熏习而成。所以阿难尊者听完三卷半以后,看这个偈颂,他

是真实明白了。但是他明白了真妄的差别,他下一步开始要说明怎么样离开妄,所谓的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他开始要愿今得果成宝王,开始要趋向真实的佛道,这当中必须要有方便,这个讲到事修了。

这个时候因为《楞严经》是强调根本,你只要根本对了,那【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那什么方法都好,所以佛陀这个时候并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说:你们在座的诸位菩萨,你们都是过来人,你们讲讲你们自己怎么返妄归真的。这当中,二十五位菩萨次第的说明,其中第二十四位菩萨,就是第二十四个圆通,就是《本经》说的念佛圆通,他刚开始起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相貌?

我们看第一段「白佛归敬之仪」:

甲二、随文释义(分三:乙一白佛归敬之仪;乙二正述所修法门;乙三结答圆通方便)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体佛足,

而白佛言】。这个时候,前面有二十三位菩萨,就讲到自己返妄归真的过程,讲完以后,「大势至法王子」,我们看消文的地方:

我们前面说过,大势至菩萨的特色,他的光明特别殊胜,他的身相也特别光明,他内心也有智慧的光明,来引导这些三恶道众生离苦得乐,所以他的威德之所以广大,因为他有光明。身为一个光明的菩萨,他是什么样的功德呢?他是法王子,《法华经》说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法身菩萨将来继承佛位,所以叫法王子。也就是说他这种光明的功德,是随顺于佛道的,他是法的王子,他不是魔的王子。

身为一个法的王子,这个时候他起来的时候,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他起来的时候不是一个人起来,跟他同伦──同伦就是同参道友,这个同伦在古德的注解上说:什么叫同伦呢?在因地上共同修学念佛三昧,这些菩萨刚开始在凡夫的时候,都是靠着忆佛、念佛而成功的,因地上共修念佛三昧;在果地上,同以念佛三昧来教化众生。他现在成就法身菩萨了,就以过来人的身分,说明过去是凡夫怎么成佛的呢?就是忆佛、念佛,当然要先安住在真实的根本,果地上以念佛三昧来教化众生,所以叫作同伦。有多少呢?有五十二个阶位,不是五十二个菩萨,是五十二个阶位,这个时候五十二个阶位的菩萨与大势至法王子为代表,就从座位站起来,顶体佛足来白告佛陀,他自己的修学过程。

我们来看这五十二个阶位的菩萨。菩萨的阶位,每一部经典所说有一些差异,《楞严经》把凡夫到成佛,分成五十二个阶位,这五十二个阶位,在经典上是判做七个阶位、七个差别:

┌干慧地─虽有事观,未得理水。 │├十信─信佛是心,信心作佛。 │├十住─住在三昧,观佛实相。 │

○五十二菩萨┼十 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 │├十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 │├十地─心地观佛,地如佛地。 │└等觉─忆佛念佛,去佛不远。

──糅合《李炳南居士讲表》──

以下我们根据李老居士的分判,李老居士是站在念佛的角度,就是完全配合《念佛圆通章》的角度,来分判五十二阶位的内涵。我们看第一个干慧地:干慧地修学的特色是虽有事观,未得理水。这个干就是干燥,没有智慧之水。也就是说这个菩萨,他在忆佛、念佛的时候,虽然有事相的观照,他身业也礼拜、口业也赞叹、意业也观想,但是他对清净本性的观照是薄弱的。也就是说,他虽然已经知道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但是他平常当中,跟攀缘心还是打成一片,虽然偶尔会起观照,但是时间是比较少的。也就是说他事修的成分多,理观的成分少,因为这个攀缘心,他在我们的心中,实在是太久太久了,这刚开始都是这样。就是说事修多,回光返照的少,这叫干慧地;但是他虽然没有理观,他也开始调伏攀缘心、对治攀缘心了。

十信,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到了十信位的时候,他的理观慢慢的生起了。其实佛法的信跟愿是在一起的,一个人的内心开始观照,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他产生跟三世诸佛同样体性的观照,他就产生一个成佛的愿望。依止这个信心跟愿望,他的力量就更大了,干慧地其实对成佛的目标还是犹豫不决的。他在信愿当中,到底是产生什么相貌呢?

信佛是心,信心作佛。当他生起理观的时候,他相信他跟佛的体性是没有差别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知道他这一念心是如,佛的心也是如,所以能念所念是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他相信感应

道交是完全可能做到的。从体性上信佛是心,佛的功德跟你这一念心是没有差别的;但是在作用上,他也不忽略信心作佛。理观虽然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但是我们作因缘观的时候,我们看到我们一念清净心光明的镜子上面,有很多的阴影,有很多如梦如幻杀盗淫妄的罪业在那个地方存在,所以在事修上:他不断的礼拜、忏悔,从身业的拜佛,来灭除自己过去因为身业造的杀盗淫的罪业;口业不断的称叹弥陀的名号,来灭除他过去口业所造的两舌、绮语、妄言、恶口的罪业;靠着心中对阿弥陀佛的归依观想,来灭除过去这个意业的贪嗔痴。

所以他在理观当中,虽然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但在事修上,他也是很诚恳的身业礼拜、口业称叹、意业观想,使令这一念心,慢慢的仰仗佛力,来灭恶生善。所以这个十信位的菩萨,是理观、事修都具足了:在理观上产生强烈的信愿,他相信感应道交的可能信;在事修上,他开始很勇敢的面对过去如梦如幻的罪业,仰仗佛力来消灭它。所以这个十信位的菩萨,比干慧地就更加得一步了,因为他理观慢慢的生起。当然,干慧地跟十信位,大部分来说都是外凡资粮位,理观的时间少,事修的时间多,这个是外凡的特色。所以说外凡位的菩萨,其实主要的是念他佛,还是仰仗佛力加被的多。但是到了十住就不同了,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个是内凡加行位,自他兼念。

我们看十住,住在三昧,观佛实相。这个住简单的讲,就是对实相理如实安住,也可以说他对阿弥陀佛的功德也如实的安住。他安住的主要理由,是因为他成就了禅定。

一个人在散散乱乱的时候,他有时候跟理性相应,有时候跟妄想相应,他是进进退退的。这个加行位菩萨的住,主要就是住在三昧,因为他有禅定的力量,他的修行已经不是在散乱心修止观了,他在禅定当中是观察二件事情:第一个是观佛,第二个是观实相。

他入根本理观的时候,他开始观照他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体性是空寂的;所以我这念心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也就是说,三世诸佛的功德,我是有可能成就的;无量无边的罪业,我是有可能消灭的。为什么?因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观察实相,在他整个成佛之道,给他一个很大的大乘信心。虽然有这个信心,他也知道他有些如梦如幻的罪业要消灭,怎么办呢?这个时候观佛,开始观察佛的依正庄严,来消灭他的罪障;对于对佛菩萨的归依,仰仗佛力来灭除罪障,所以我们说多障众生念佛观,就是这样。就是这个人障碍太多,直接观佛是最简单。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菩萨在禅定当中,一方面修真如观,一方面修佛菩萨的庄严观,这个人的修行安住下来了。

十行,行念佛行,度念佛人。这个行主要的是利他的妙行。前面的安住,他大部分的修行,是偏重在自利的功德;经过十住以后,这个菩萨的大悲心慢慢的生起来,因为他的身心世界得到安定了,他开始去关怀这些周遭的如母有情。他怎么做呢?行念佛行,度念佛人。他以念佛来灭除自己的罪障、增长自己的福报;他也广设方便,来引导众生念佛,在这个地方盖个念佛堂、到那个地方盖个讲堂等等,来帮助众生这个苦恼的心、这个没有资粮的心,慢慢引导他的心,跟佛的功德接触,他开始有一些度众生的方便,这个行是指利他的妙行开始活动。

十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这个菩萨经过住行,包括自身的安住、包括利他的妙行,这个时候他产生一个广大的福德跟智慧的资粮。这二种资粮应该怎么办呢?回向中道实相,他开始向佛道回向,回念佛心,向佛心住。他不断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叹、意业的观想,这个时候在念念的念佛当中,累积了广大的资粮力。这个时候,这个资粮力不能跑到人天福报去,他把他回转过来,向佛的功德安住、向中道的实相安住。所以古德说,十住叫做从假入空,十住位的菩萨偏重自利的;十行叫从空出假,这个行开始走出佛堂,开始走入人群,开始度化众生;十回向就是属于回向中道了,向中道的法界开始进步了:所以这个十住、十行、十回向,基本上可说是一方面念自性佛,一方面念他方的十万亿佛土外的阿弥陀佛,这是自他兼念。

我们看十地,心地观佛,地如佛地。这个地是形容菩萨内心的状态。菩萨的内心为什么叫大地呢?因为他有三种功德:第一个,这个菩萨安住不动:不为烦恼所动,他断恶的力量特别强,他这个攀缘心到十地的时候,都还有微细的攀缘,但是这个攀缘心跟我们凡夫不同。我们凡夫被攀缘心一刺激,我们就只好心随妄转,跟它妥协;但是十地菩萨的攀缘心,他不为所动,就像大地,人在上面走来走去,大地是不动的。第二个,生长万物:它不但是消极的不动,它能够滋生种种的草木,表示他能够生起种种波罗蜜的善法。第三个,荷负一切:前面讲断恶、修善,这个地方讲大悲,他能够平等的帮助种种的众生趋向佛道。这个十地的菩萨,如果落实在念佛三昧是怎么样呢?叫心地观佛,地如佛地。他以他的清净心来观察佛陀,他这个时候以清净心跟佛陀的清净心心心相印,也就是古德说的:他这个时候跟三世诸佛是同一个鼻孔出气。他能念的心跟所念的心,真实达到性空寂。所以他每一次的观佛,每一次都成就佛的功德,都真实的出现,地如佛地,他每一次的观佛,都能够转佛的功德为自己的功德,真正做到即众生心,投大觉海。

到等觉的时候,忆佛念佛,去佛不远。这个等就是他望于佛陀,犹差一等。他虽然不断的忆佛念佛,虽然还差一等,但是跟佛的万德庄严,已经相去不远了。

这五十二个阶位,一般的五十阶位,理观是相同、根本是相同,根本都是回归到清净的本性,这个是不能有差错的,这个一差错,这五十二个阶位就差错了,理观根本是相同;但是事修,一般我们的事修是依止六波罗蜜,而这个地方的事修是依止念佛三昧,有所不同。只是在刚开始的干慧地跟十信,这个念佛三昧偏重在信愿的成分多,理观的成分少;到了十住、十行、十回向的时候,他不但是信愿,他真实的观察到──其实他的心跟佛的心是平等不二的;到十地等觉的时候,这个理观的力量更大。

这个念佛三昧是这样子的,我们在断恶修善的时候,其实我们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看小乘人在修行的时候,他观察五蕴的过失相、杂染相──不净、苦、无常、无我,而产生厌离。就是说我们在返妄归真的时候,第一个,你选择杂染法当你的所观境,然后产生厌离,这是一个方法。第二个,我们不观杂染法,我们直接观清净法,看佛陀是怎么样。你的心经常忆佛、念佛,你自然远离杂染法、自然生起清净法,这是比较用鼓励的方式。一种是你喜欢杂染法,我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做杂染法,它是不净、苦、无常、无我,你自然远离了;第二个,你很苦恼,喜欢杂染,就把佛的清净相给你看,看久了,你自然就远离杂染,成就功德庄严。

我们过去讲一个实际的例子,在法国有一个百货公司的店员,因为经济不景气被裁员而失业,失业以后变成乞丐,变成乞丐以后,他太太跟他离婚,小孩也离开他。他一无所有,非常的灰心,就想要自杀。这时候,他的朋友带他去算命,算命先生说:唉呀!你这个八字,你是拿破仑的转世,你怎么可以自杀呢?他想「我是拿破仑转世」,他刚开始也不知道拿破仑是谁,但是他想「我前世是拿破仑」,这个时候他到图书馆,把所有拿破仑的事情找出来,开始研究拿破仑的、忆念拿破仑、观想拿破仑(哈─)。

这个时候,他内心产生一个广大的功德,不屈不挠,愈挫愈勇,他开始恢复信心,他说:破产算什么、没有钱算什么,这个都是小事情。他恢复信心以后,开始重新出发,又找到一个卑微的工作,然后慢慢慢慢做,最后成为法国最大连锁百货公司的老板。后来商业周刊访问他说:有人说你是拿破仑转世?他说:其实我不是拿破仑转世,但是在我失败的时候,我不断的观想拿破仑,对我产生很大的帮助。

所以诸位要知道,你心中不断的想什么,这件事情对你的生命是有影响的。当然我们的想最好是忆佛念佛,因为它会产生一个感应的力量、产生一个引导的力量。这个地方就是说,他从凡夫到成佛,除了观照他清净的本性,产生了广大的菩提心以外,他整个自利、利他都是念佛三昧。这么多的菩萨就站起来,讲他过去的修学经验。

好,我们看下一段:

乙二、正述所所修法门(分二:丙一陈白古佛授法;丙二详喻感应道交;丙三法合显示深益;丙四述己自利利他)

丙一、陈白古佛授法前面是讲阶位,这个地方讲法门,先看第一段「陈白古佛授法」。这个念佛三昧是怎么传承的呢?是谁传给你的呢?先讲过去的传承,我们看经文:【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往昔─恒河沙劫 │

我忆┤┌有佛出世─名无量光 ││└┼十二如来─相继一劫

│ │┌名超日月光└其最后佛┤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这个地方我忆,因为这是发生在过去,这二十五个圆通,都是过来人的陈述。这个时候大势至菩萨说:我回忆在过去的时间当中,有多久呢?像恒河沙劫。这个劫是一个时间相,就是说人寿从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增加一岁,从十岁一直增加到八万四千岁,这叫增劫;然后再从八万四千岁,每一百年再减少一岁,一直减到十岁,这叫减劫:一个增劫、一个减劫加起来叫一劫。这样恒河沙的劫,这个时间很长,这个是讲他发生的时间相。

这个时间相有什么内容呢?有三个内容值得我们说: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大势至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他在凡夫的时候,他第一个亲近的佛叫无量光佛,在这一劫的时间当中,十二如来,相继一劫,他过去跟佛有缘,所以他前前后后总共亲近了十二尊佛陀,在一劫的时间。在他亲近的十二尊佛陀当中,最重要回忆的一尊佛,其最后佛,这尊佛对他太重要了,这尊佛叫做超日月光。

他虽然亲近了十二尊佛,为什么他特别把最后一尊佛提出来呢?因为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大势至法王子就说:他过去刚开始亲近的是无量光佛,蕅益大师讲这十二如来,第一个是无量光佛;第二个是无边光佛,第三个是无碍光佛,光明没有障碍的;第四个是无对光佛,第五个是焰王光佛,第六是清净光佛;第七是欢喜光佛;第八是智慧光明佛;第九是不断光佛,他的光是不断绝的;第十是难思光佛,这个光明是很难思惟的;第十一是无称光佛;第十二是超日月光佛。

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大势至菩萨他站起来跟佛陀白告过去的修学经验说:我过去在凡夫的时候,我第一个亲近的是无量光佛,这当中相续亲近了十二尊佛,而值得我一提的是超日月光佛,这尊佛对我整个菩提道的影响太大了。为什么呢?因为彼佛教我念佛三昧,他正式的传授给我念佛三昧的修学方法,对我一生产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看注解,这个注解有三个地方值得我们去探讨,第一个是佛光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前面大势至菩萨所亲近的佛,从他的名号来看,因为名以召德,我们可以确定这十二尊佛都跟光明有关系,光明都很殊胜。佛陀的光明代表什么意思?这个值得我们探讨。

┌智光─性德圆彰,佛佛道同。

○佛光┤└身光─依本愿力,示现有异。佛陀的光明有二种:一个是智光,性德圆彰,佛佛道同。这个是约内心来说的。我们习惯性把愚痴当做黑暗,把智慧当做光明,如果

是这样子的话,那是清净本性的彰显,从这样子来说,每一尊佛是没有差别的。如果这个光明是就着身相,我们看佛陀,他不但是形状美好,还有光明,那这个就着他过去本愿的不同,那每一尊佛就有差别。

你看释迦牟尼佛的光明一由旬,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十方国,这就有所不同。诸位如果今生有志于修念佛三昧,你是以佛陀的功德来当做本尊相应的话,那你要知道念佛三昧的特色是什么。诸位知道什么是念佛三昧?为什么我们经常说多障众生念佛观?你这个人障碍很重,你修数息观也不行、修不净观也不行、修慈悲观也不相应,我什么观都修不来,那你修念佛三昧,因为你多障。那么念佛三昧的特色是什么你知道吗?身为念佛三昧有二个特色,是别的三昧所没有的:第一个,有佛陀本愿的摄受,第二个有光明的摄受。本愿的摄受偏重在来生的安乐,这尊佛他有什么本愿,你念他的佛号,对你来生有帮助。有的佛说:你来生不求生到我的净土,你来生会特别庄严,你只要忆念我的佛号,你来生会特别庄严。也就是说你忆念他的时候,你就会跟他的本愿相应,那他的本愿加持你,对你整个成佛之道,产生了加分的效果。当然每一尊佛的本愿不同,所以你念每一尊佛,他对你的加持也有所不同。

讲本愿的加持,当然是偏重在来生,来生的果报你才看得到,你今生念佛,你本愿看不到;但是光明的摄受,你今生就感觉得到,它能够消除罪障、增长福报。

你看在念佛的人,跟你修习其他观行的人,那是有所不同的,他的身上有一种无形的光明。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看《灵峰宗论.卷第六》,藕益大师写一个劝念佛序,他讲了一个实际的公案,他说:在明末的时候,在铜城有二个好朋友,这二个好朋友从小在一起玩,在一起长大,长大以后筹了一点钱,到远地去做买卖的生意。拿这个钱到这个地方买东西,到另外一个地方卖,然后把赚来的钱,再买东西卖掉。这二个朋友到他方去,做完生意以后,赚了钱准备回来,结果其中一个朋友生病死掉了。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朋友很悲伤,就就地把他埋葬以后,把另外一半的钱带回去给他太太。

他太太起了疑心,就说:可能你是赚了很多钱,把我先生害死了,拿一部分钱给我而已。这个时候他的朋友觉得很冤枉:我怎么可能做这种事呢?我们从小就是好朋友、好兄弟,怎么可能做这种事呢?但是他朋友的太太一直不肯相信。这个时候,这个人愈想愈冤枉,就跑到他朋友的坟墓前面,晚上一直哭诉说:你看,你在这个地方死掉可好了,我现在被冤枉了,你要出来给我讲几句公道话。他的朋友果然就出来讲公道话,他的朋友是以鬼神的相现出来,说:那没关系啦,你把我带回去,我直接跟我太太沟通。这个朋友说:好,你能够直接跟你太太沟通,那当然最好不过,洗刷我的冤情。

这个朋友就带着这个鬼神,慢慢慢慢坐船回去。在坐船的时候,有时候这个船会碰到一点风浪,不是很顺,看这意思,他朋友平常是念佛的,一起风浪的时候他就念佛,他是没有说念什么佛,总之就是念佛,他一念佛的时候,那不得了,放大光明,他那个鬼神朋友马上弹出去。弹出去以后,那个鬼神就说:某某人,我不能够再跟你回去了,你这一念佛,让我心神昏眩,我跟在你旁边,你一念佛的时候放大光明,我心神昏眩,我根本没有办法跟着你。这样子好了,前面有一棵树,我就在那个地方休息,你把我太太接过来,晚上在这个树上我再跟她沟通。这个朋友就把他的太太接过来。

后来这个朋友就得到一个启示:唉呀!我是生死凡夫,我一念佛的时候就放大光明!后来这个朋友就出家了,藕益大师说:后来这个人修行也很有成就。就是说你今天忆佛念佛的时候,你除了在修行上返妄归真,你还有二种功德:第一个,得到佛陀本愿的摄受,如果你是到净土去最好,就算你不是到净土去,你来生也会得到他本愿的加持;第二个,你今生就得到他光明的加持。

我们过去也讲过一个公案,这是在经典上的记载,说:以前有

一个婆罗门庙,这个庙神的头是黄金打造的,身体是泥土做的。后来这个庙神的头晚上被盗贼砍掉了,被偷走了。第二天早上信徒来拜神:唉呦!这个神的头不见了。大家就议论纷纷。这时候信徒就说:这个神很灵感的、威德很大的,盗贼怎么可能把他的头砍掉呢?我不相信,我过去有什么事向他请求,都是马上能够消灾的,可见得盗贼要砍神头的时候,这个神刚好不在,要不然他没有办法砍断的。

大家就做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时候,神就付在一个信徒身上说:不对,他砍我的时候我刚好在的。信徒说:那你为什么被他砍掉呢?你老人家威德这么大!他说:他本来砍二下都没有把我的头砍掉,后来盗贼一紧张,就念了一声南无佛(呵呵),结果我一害怕、心虚,他一下就把我的头砍掉了。他要是不念「南无佛」,他是砍不掉的。这个时候这些信徒就说:唉呀!称念佛名,天神惊怖。你看,这个时候信徒就开始学佛。

所以说,虽然有无量三昧,念佛三昧为什么是三昧中王?因为它有二种加持力是所有三昧不共的:一个是本愿的摄受,每一尊佛在成佛的过程,他一定先经过菩萨,菩萨一定要先发愿,那么他所发的愿,你只要念他的佛号,你就得到他愿力的加持,你来生就会有不同的果报;第二个是光明的摄受,你能够灭除很多不必要的业障跟鬼神障。所以这个地方特别把光明强调出来,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念佛」:

┌观相念佛 │├观想念佛 │ │┌依能念心,念所念佛。 │┌事持┤

○念佛┤ │└一心繫心,不相捨离。├持名念佛┤ │ │┌一句弥陀,即念反观。 │└理持┤ │└能所双亡,心佛一如。 │└实相念佛念佛当中,这个观想念佛、观相念佛我们提过了。我们前面也说过,在念佛当中,善导大师认为观想、观相──境细心粗,观难成就,所以他后来强调持名,所以李老居士就把这个持名开显出来。持名有二种:第一个事持:依能念心,念所念佛;一心系心,不相舍离。

刚开始念佛是怎么念?就是依止你那个归依的心,来忆念所念

的佛号,这个时候念念相续,不相舍离,所以这个地方偏重在修止──奢摩他的止,他这个时候对佛号是无分别住的。这个理持是一句弥陀,即念反观;能所双亡,心佛一如。这个时候他在念佛的时候,他偶尔也回光返照念佛是谁,为什么我能够念佛?这个时候观察能念的心是毕竟空寂的,所念的佛也毕竟空寂的,这个时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这个是理持,这个就是在止当中修观,就是理观。所以他在因地当中,有事持跟理持:事持偏重在灭恶生善,理持偏重在返妄归真,各有各的优点。这个地方讲到念佛有事理的差别。

这个念佛叫作因地,因地的法;三昧是果地的功德。我们先解释三昧:

┌名─亦云三摩地、等持。┌名义┤ │└义─平等持心,于一境转。

○三昧┤ │以念制念,系心不乱, │┌事─ │ │未见道故,只能伏妄。└种类┤

│谛实观察,心佛一如,└理─亲见自性,断惑证真。

──糅合《李炳南居士讲表》──

这个三昧又叫做三摩地、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这个三昧又叫做三摩地,翻成中文叫正定、正受,简单的说叫做等持,就是内心是平等的,以平等法来摄受这一念心,就是保持寂静明了、明了寂静叫平等,在单一的所缘境相续的安住。也就是说三摩地的特色:第一个,你的心是明了寂静的;第二个,你所缘境不能变来变去。

这个念佛三昧的三昧有二种:事一心跟理一心。看事相的三昧:以念制念,系心不乱,未见道故,只能伏妄。这个地方也等于是禅定,没有观。就是你这个时候依止念佛三昧来调伏妄想,它是以念头来对治念头,这个时候把攀缘心暂时的伏住。但理一心不同,谛实观察,心佛一如,亲见自性,断惑证真。他这个时候观察到能念所念性空寂,这个时候见到清净的本性,达到断惑证真的效果,这是有止有观。

这个念佛三昧,我们如果刚开始念佛的人,他是以一种对立的心念佛,一般你不学大乘经典直接念佛的人,他的思考是对立的。什么叫对立?我是一个卑贱的凡夫、我是一个业障凡夫,能念的心是卑贱的,所念的佛是高贵的,佛陀是万德庄严,这是二个独立的自体。没关系,我是卑贱,你是高贵,那我怎么样?我靠着你可以吧!这是一个对立的思考。但是从历代祖师所有的开示当中,都知道这样的念佛不是非常好的。

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讲一句话说:念佛三昧这个本尊相应法,最重要最重要的观念就是──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念佛三昧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成就广大的功德、广大的加持,你要知道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是不二的,这件事情非常重要。

观世音菩萨法门的灌顶,那是一个大悲咒的灌顶。在密教你不是想修法门就可以修,你要上师的灌顶你才有资格修。什么叫做灌顶?其实灌顶只有一个意义,就是你要持大悲咒之前,你要相信你能念的心跟观世音菩萨的功德,这二个体是不二的,你要相信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你都可以成就,你是仰仗持大悲咒的力量──托彼依正,显我自性,来开显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你才有资格持大悲咒。所以这个本尊相应很重视自他不二。

我听慧天老法师讲一个实际的例子,他说在埔里有一个年青的比丘,这个比丘是住茅蓬的,跟师父住在一起。有一天他跟师父吵架。吵得很厉害,后来火大就把三衣都烧了。这件事情以化教来说,这个罪是很重的,你嗔恨心烧掉法衣,那等于是以嗔恨心烧掉佛像,跟出佛身血也差不了太远,这是重大的逆罪。这个人造了罪以后,他就觉得有罪障,修行就不得力,精神恍惚,障碍重重。后来他起了惭愧心,就拜访很多的老和尚看怎么办?后来有人建议他说:你现在只有一个方法,一方面受持《楞严经》持楞严咒,一方面念佛。《楞严经》当然就是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开始返观你的清净本性作理观;一方面念佛,仰仗佛力的加被──本愿的摄受、光明的摄受,灭除罪障。他就是一方面观察清净本性,一方面忆佛念佛,修了六个月半年,有一天在梦中见到一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的身体还放光,在梦中送给他三件袈裟。醒过来以后,他就觉得他的罪消除了,那种恍惚的状态、粗重的状态完全消灭了。

所以说,你念佛的时候,如果你是用一种自他对立的心来念佛,其实感应的力量,弥陀本愿、光明对你的加持是有限的。所以理观能够帮助事修,事修也有助益理观。所以我们在研究《念佛圆通章》的时候,你现在要了解首楞严王三昧,它是一个回光返照自性的,它是无不还归此法界,摄用归体;念佛三昧是无不从此法界流,依体起用:它是二个方向,一方面无不还归此法界,再依止这个不生灭的本性,无不从此法界流忆佛念佛。你要把这二个方法掌控得很正确,肯定现生业障消除,来生往生净土。所以我们这个地方,《念佛圆通章》的宗旨──理观、事修,你要掌握好。好,我们今天的净土讲到这里。阿弥陀佛。

我们回答一个问题:

问:大乘菩萨道要修六度四摄来成就菩提,但念佛人往生西方,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环境那么好,是不是没有因缘修习布施?等到我们回入娑婆的时候,我们是化生还是胎生来度化?

答:如果从《本经》上来看,念佛三昧不一定求生净土,他是追求佛陀的本愿摄受、光明摄受;但是若从《阿弥陀经》来说,它是求生净土的。求生净土跟不求生净土有什么差别?我们作一个说明。求生净土,在你的成佛之道,是偏重在上求佛道,因为你亲近的都是诸上善人,你刚开始是远离这些苦恼的凡夫,所以你的福德力跟众生的缘会比较淡薄,但是你先成就上求佛道,它的特点在于不退转。

有些人不求生净土,他在三界跟众生流转,他会跟众生结一点善缘,但是他在付出大悲心的时候,也带动了他的攀缘心,他的大悲里面夹杂了爱见烦恼,所以他就会有退转、堕落的危机,但是他的福报肯定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你到底要先成就圣道再来修福报?还是先修福报再来成就圣道?这是二个不同的抉择。

但是如果你先成就福报,你没有到净土去,因为福报现前有可能会引生我们的放逸,因为你这个攀缘心是随境生灭的。你今生出家,你来生不一定出家,你来生做一个大国王,这个环境一刺激的时候,你的攀缘心在你内心深处,我们讲种子在睡眠状态,睡眠状态就是──我现在修行很不错啊,我也没有什么烦恼、没什么妄想。不对,烦恼在睡眠状态。睡眠状态就是说你没有感觉它存在,但是它存在。

你看,这个人在寮房睡觉,他也没有声音、也没有行为,但是他存在;你要是把他吵醒了,他就起来了。其实诸位要知道,我们现在修行,你现在持戒很庄严、念佛很清净,其实你无量无边的攀缘心的功能,是处在睡眠状态,是这样子的,所以来生就很难讲。所以,没有错,在过程当中不可能十全十美,你到净土去也有一些不足我承认,因为你到净土去,你跟众生结的缘就会比较淡薄了,比如说你看有些法师出来讲经的时候,几万人听,那不得了,那跟众生结的缘很广。如果今天你是刚刚从净土回来的,你讲经的时候听的人不多,你要慢慢跟众生结缘,但起码你是一个圣人、圣道。所以这个就是抉择的问题。往生净土是先成就圣道,再跟众生结缘,它的次第是这样子的;不求生净土是先跟众生结缘,再成就圣道:这二个是不一样的。

问:请法师开示,何谓凡圣同居土?

答:这个凡圣同居土应该是讲西方的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这个名字很清楚了,本来凡夫跟圣人是各有各的法界,你看这个圣人住的地方跟凡夫住的地方,这个业感不同嘛;但是这个土是凡夫跟圣人同居的。也就是说,只要他是初地以内的圣人,包括阿罗汉,都是跟凡夫在一起。凡圣同居土这个地方的范围很广,初地以下的土都是;初地以上就实报庄严土了。

问:是否只有极乐净土才有凡圣同居土?

答:不对。娑婆世界也有凡圣同居土,你怎么知道喜马拉雅山没有圣人呢?也是有的,喜马拉雅山也是有圣人的,当然也可能是辟支佛、阿罗汉,也可能。但是他生长在娑婆世界,我也生长在娑婆世界,他的内心世界跟我不同,但是同样是住在地球。但是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是竖的,你要看到阿罗汉很难的,很难彼此见闻的;极乐世界是横超的,彼此可以见闻的。

问:法师说任何法门都要有传承,学蒙山是否念二十一遍金刚陀罗尼,还是每次二十一遍?那么每一个咒要有传承?

答:这个传承是这样子的,约密宗来说,它很重视口授传承,他认为你所有自己看的书都不算,密宗是这个规矩,一定要有人口授指导,当然这个也有它的道理。因为你自己看书,你是依止你的想法来看书,可能会误解经义。所以密宗认为:听是比看更重要。因为你依止攀缘心,你用你的攀缘心、我执我见来看经典,你的解读对不对是一个问题。所以在藏系里面的传承,所有的法门都要上师口授,你要学什么经,你第一次一定要经过上师的口授,你以后才可以自己看,它的道理就是怕你错解经义。你说你要学蒙山,你就自己到图书馆影印讲义就自己放,这个当中,你这个灭定业真言心中要怎么想?变食真言要怎么想?它有它的想法。那这个文字的记载不可能很清楚,有时候你就自己想,那就变成错误了。所以这个传承的意思就是说,最好要有人教你会比较好,这个教的人他听过忏公师父教,忏公师父传给a,a再传给b,b再传给c,那就对了。所以这个口授的传承,它的价值比你自己看书来得高,是这样子的。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我们下一堂课就把《念佛圆通章》全部结束了。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三卷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九页,「丙二、详喻感应道交」。

《本经》所开示的念佛圆通法门,实际上就是一种禅净双修的法门。也就是说它整个修学的过程,是把大乘的禅观跟净土的念佛结合在一起。因为这个法门的特色,是下手易而成就高,你只要能够掌控它的修学纲要,其实修行上是非常的简易;但是他所成就的功德,却非常的殊胜圆满。

所以,宋朝佛教以后,就很多人修习这样一个禅净双修的法门。它的整个内涵,我们简单的作一个说明。大乘的因缘观认为:「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道理是说,我们生命整个外在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世界所变现的;所以当我们要去改造外在的世界,首先我们要先修正我们内心的世界。应该怎么修正我们内心的世界呢?

从《本经》的开示,有二个重点要修学:第一个是体性上的修学,这个就是根据大乘禅观的思想,我们开始观照我们内心的根本,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就是我们心中的念头一生起来的时候,你要去找它的根源是真实的、是虚妄的?凡是你内心生起的因缘,是由外境的刺激产生的,就是我为什么生起这样的念头?诶,我来到了三宝的环境,我生起了善念;我到了染污的境界,我生起了恶念:这种由外境引生的善念、恶念,都是虚妄性的、都是生灭的、都不足以依靠的。

第二个是依止我们思惟我空、法空的真理而引生的,这种念头就是不生灭性的。所以说依外境而生起的是虚妄的,依道理而生起的是真实的。

所以我们刚开始,就是慢慢的远离虚妄、慢慢的加强我们心中的真实,所谓的返妄归真,这个是从体性上的理观,这个就是禅的部分。那么有这样子的返妄归真还不够,我们进一步的从作用上修学,从作用当中,我们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的功德感应道交,慢慢的成就种种的庄严。所以整个念佛圆通,就是一方面返妄归真,从体性上摄用归体返妄归真;一方面依体起用,成就种种的庄严。

我们在禅观的部分,前面讲得比较详细;以下就开始讲到念佛了。念佛当然重点在成就功德庄严,而它整个宗旨在于感应道交,所以《本经》在正式讲念佛方法之前,先讲感应道交的道理,先把这个道理讲清楚。

丙二、详喻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这一段经文,是把感应道交的道理作一个详细的说明,我们分二段:

┌一专为忆┐┌若逢─不逢 ┌┤├如是二人┤│└一人专忘┘└或见─非见

┌譬如有人┤│┌二人相忆┐如是─乃至┌同于形影 └┤ ├ ┤

└二忆念深┘从生至生└不相乖异

第一段先讲譬喻,它说:感应道交的道理,譬如世间上有二个人,这二个生命体在整个法界当中,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从二方面来说明。第一方面,「一专为忆,一人专忘」。说这个某甲他的内心,很专心的、相续的忆念某乙;但是某乙对某甲却完全的忘失,他的心中根本没有忆念某甲,也就是他心中根本没有某甲的存在。这样子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如是二人」,这二个人在生命当中互动的结果,「若逢不逢,或见非见」,即使在生命当中,他们二个刚好生长在同一个世界,纵然是相「逢」,也听到对方的名字,但是如同「不逢」一般;

更进一步的,二个人纵使互相的见闻,也是如同不见。也就是说他们二个没有互相的忆念,只有单方面的忆念,这样子的相逢、这样子的相见,是不能产生作用的,可以说是视若无睹,当面的错过。

这是一种情况,我们看另外一种情况。假设这二个人的关系是「二人相忆,二忆念深」,他们二个人彼此之间,某甲忆念某乙,某乙也不断的忆念某甲,而且是长时间的忆念,慢慢慢慢「忆念」的功力,非常的深厚;这样的结果,如是二人,他们从生命当中,或者一生,乃至于多生,都能够犹如身形跟影子一般,不会分开来。

这个地方就是说,生命的一个存在现象,除了你的业力以外,我们讲到作用;前面我们讲到体性的时候,有真跟妄;但是作用生起的关键在于忆念。我们说过去、现在、未来,比如说你现在的生命,为什么你会跟某一个人在一起、会生存在同一个道场?这个地方就是因为互相的忆念。为什么这件事情会让你出现、为什么你会做知客师、当家师?这个法为什么会在你的生命当中出现,而不是出现在别人身上呢?就是我们前生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情,有某特定的忆念,所以我们今生这个因缘就出现了。

所以从因缘所生法当中,这个忆念是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个意思就是说,比如说我们在过去的生命当中,有很多佛菩萨的出世,虽然佛菩萨出世,但是我们却不能跟佛菩萨在一起,这个重点就是我们没有跟佛菩萨互相的忆念。

我们现在的果报是由前生的业力而来的,我们未来的果报是由今生的业力而来的,所以其实我们所造的业力,只是让我们心中的忆念早一点出现而已,业力本身没有方向性,它只是一种资粮;而真正引导我们趋向十法界的力量,就是你心中的忆念,如果从作用上来说,忆念是扮演一个主导的角色。

好,这个观念建立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入到主题了,我们看下一段:

│┌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怜念众生┐│└十方如来┤├┤┌子若忆母┐母子歷生─└如母忆子┘└┤ ├└如母忆时┘不相违远

前面是把忆念的观念作一个说明,这以下讲到众生跟佛陀之间,他们之间的互动是怎么样?就是说站在佛陀的角度,「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身为佛陀,他的内心,是安住在平等清净的大般涅槃。我们会想:到底佛陀的心是在想什么事情?我们从这段经文可以知道,佛陀心中的想法是什么──「怜念众生,如母忆子」。事实上佛陀那个明了的清净心,它也是产生一种作用。什么样的作用呢?他不断的以他的大悲心,来愍念忆念一切的苦恼众生,就像母亲在家里面忆念在外面流浪的儿子一样。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佛陀的清净法身,事实上是摄持了无量无边的本愿功德,这个本愿的功德是不断的释放出讯息,等待我们跟他感应道交,他是没有停止的,就像母亲忆念儿子是没有停止的。

好,这个地方就有二种情况了,身为佛陀,他的清净法身,他是有很多的本愿功德,在那个地方放大光明,等待我们去感应道交;

但是我们众生有二种情况:第一种,「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假设佛陀释放出忆念的讯息,而我们却没有释放出相对的忆念,就好像一个儿子,他离家出走,不再想念母亲,这样子母亲单方面的忆念,自然是不能感应道交。也就是说,虽然佛陀的法身有很多本愿的加持力,你忆念我的名号,你可以不堕三恶道;你忆念我的名号,你可以所求如愿。佛陀的清净法身,有无量无边光明的摄受力;但是我们却对这种光明产生拒绝的力量,这样子,这个摄受力不能对我们产生作用。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假设身为一个儿子,他能够忆念在家的母亲,就如同母亲忆念儿子一般,这样子,母子之间的关系就慢慢的靠近,而产生一种感应的力量。

这个地方是说明,为什么有些人在生命的修学当中,经常可以得到佛力的加被;而有些人却要很辛苦的、单独的面对自己的业力。有些人可以得到佛力的加持、有些人必须单独的面对业力,这个关系点不在佛陀本身,佛陀是平等的施舍他的加持力,因为有些人忆念佛陀、有些人没有忆念佛陀,所以这个加持力就产生了差别相。

这忆念有二个观念值得我们再深入的探讨,我们看忆念浅深的问题,当然感应道交也有浅深,我们看短时间的忆念跟长时间的忆念。

我们先看浅的感应:「二人相忆」喻

┌念念相续,心心相合┐┌二人相忆┤├缘浅相隐 │└如在左右,如在目前┘

比如说我们今天忆念佛陀,但是你是偶尔的忆念,其实你心中忆念了很多很多的法界,阿弥陀佛只是你忆念当中的一个法界,但是你在忆念的时候也是很虔诚的,「念念相续……如在左右」,但是这个忆念的因缘相当的浅薄,也就是说你并没有产生一种「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忆念,这样子,我们就不保证来生能够到净土去,因为你心中有太多的忆念,而阿弥陀佛的忆念,并不是你心中主流的力量,这样的忆念太浅薄了,整个功德相就隐没了,那么可能要到以后才会成熟。

另外一种情况:

│┌见尧于墙,见舜于羹┐└二忆念深┤├缘深相现

└存乎衷,形乎外──┘

──糅合《李炳南居士讲表》──

假设你对阿弥陀佛的忆念,就像孔夫子在学习尧、舜的圣贤之道一样,他不断的忆念圣人的思想、圣人的人格,有一天在散步的时候,突然间看到尧在墙壁当中显出影像为他开示;也见到舜在肉羹当中,显现他的影像。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说是他内心真诚的忆念,所以招感外在因缘的显现,这个就是「缘深相现」。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忆念阿弥陀佛,但是不是所有的人在临终的时候都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就是因为这个忆念有浅深的差别。

忏公师父曾经在斋戒学会的时候说一段开示,这段开示对忆念的观念有很深的涵义,他说:有一次,除夕夜的时候,这一天特别的想念他在家的母亲。他的家乡在东北,忏公师父在水里,这距离相当遥远。这个时候,刚好他的母亲在门外,也非常的想念忏公师父,而且叫着他的俗名;突然间,忏公师父头一抬起来,就在虚空当中,听到他母亲呼唤他俗名的声音,那个声音很清楚的显现出来。为什么会有这个声音的影像呢?就是感应道交。因为彼此都互相的忆念,所以就会出现很多色声香味触法的影像出现。所以我们讲到忆念,就有所谓浅深的差别。你对佛陀的忆念是浅,那不保证今生可以见佛;那你对佛陀的忆念相当的深,那这个就是决定性了。

我们再看下一段:

「母子相忆」喻

┌佛力(能应)─弥陀大愿力─喻母┐ ││ │┌自性功德力┐├感应道交└自力(能感)┤├喻子┘

└名号功德力┘

──糅合《弥陀要解》──

忆念这当中,我们最主要的是讲到对佛陀的忆念,《本经》的念佛三昧,所要感应的,我们讲能应的是佛陀的本愿功德,佛陀的清净法身,有很多很多的本愿功德力,等待我们去感应。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能感自力这一部分。能感这一部分有二个重点:第一个,我们能念的心必须具足自性功德力,要有一种很真诚的忆念的心;第二个,你所忆念的法,是名号的功德:这样子才能构成感应道交。

这样子,大家就质疑:那现在我很想要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跟他的四十八愿感应?这个时候你要具足二个条件:第一个,你能念的心要特别的强,你必须把对阿弥陀佛的忆念,在生命当中我们不可能只有一个忆念,你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希望,但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在你的心中,必须是最重要的、最有力量的,你那个能念的心要特别的强。第二个,你所念的法也很重要,你说我想跟阿弥陀佛感应,但是我念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这样子的感应就间接了。

因为你忆念某甲,你却称念某乙的名号,这样子就是一种间接的力量,当然也是可以感应,但是这样的力量就间接了。所以我们看,能感的是你内心真诚的力量,第二个是所念的名号,这二个要加起来。

在清朝有一个老妇人,年轻的时候跟他先生二个很努力的工作,创下了一番大事业,他先生因为太劳累了,后来生病死掉了,所以这个老妇人就独自撑起家业。年纪大了以后,她觉得生命无常,就去听闻佛法、学习佛法,后来亲近道源老和尚。道源老和尚开示说:你现在年纪太大了,修什么止观都没有用,你就专心的忆念阿弥陀佛就好。道源老和尚又开示说:念佛的法门,最重要的就是要达到一心不乱,你就成功了。这个老妇人就以一心不乱为他的目标,整天的念佛,后来念了一段时间以后,她觉得功夫不得力,没有办法一心不乱。她就请教她的老师说:我实在没有办法达到一心不乱,念佛的时候夹杂着很多的妄想,不能专心的忆念。道源老和尚说:你嘴巴念佛,但是你心里没有真实的归依。你看,你念佛的时候,你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你还是一样放不下。你念佛的时候看到儿孙,你也是生起贪恋爱着之心,你哪里是真正的在忆念呢?你忆念的所缘境太复杂了!这个妇人听了以后,就生起了惭愧心,后来给自己封一个外号叫百不管妇人,什么事都不管了,真心的放下。这个时候,她看到事情,以【百不管、随它去】来自我勉励,果然没有多久就成就一心不乱。她大概念了半年以后,成就一心不乱,她要临终之前,还跑去跟道源老和尚告假,说:感谢您对我的开示。我当初在修行的时候障碍没有办法突破,您帮我解开了。她跟老和尚告假回去以后,没有多久就安然往生了。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如果有志于跟弥陀的功德感应道交,你必须要把对阿弥陀佛的忆念,当做你对整个法界忆念最重要的力量。这个就是我们讲二人相忆、二忆念深,这个地方讲到忆念的观念。

丙三、法合显示深益

这个忆念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讲到这个忆念,这个感应的

功德。我们看经文:【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好,我们看消文的地方:

┌忆佛┐┌现前┐┌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若众生心┤ ├┤ ├┤ │└念佛┘└当来┘└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前面是讲到忆念的理论,这以下讲到方法。身为一个众生,假设我们像一个儿子忆念母亲的心情来忆佛、念佛,这个忆佛跟念佛这个地方就是整个念佛三昧的重点,我们先看注解的地方:

┌忆佛─系心佛境,恒审思量。 │└念佛─注心一境,系缘不散。

我们忆念佛陀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用忆佛的,第二个是用念佛的。这个忆佛就是系心佛境,恒审思量;念佛是注心一境,系缘不散。这个忆佛它的所观境比较广大,整个佛陀依正二报的功德,都是我们忆念的对象,我们对这个对象是恒审思量,他是要观察思惟的,所以忆佛就是一种观想,它是观的部分。说我现在虽然没有念阿弥陀佛的圣号,但是我想到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有种种鸟类的说法、有种种的宫殿,对这样的法生起好乐之心,这个就是在忆佛,就是你只要是忆念佛陀所有的正报、依报的庄严,这个都是忆佛,这一部分是属于观想的部分。

其次,念佛就是比较专注了,注心一境,系缘不散。前面的所缘境是佛境;这个地方念佛的所缘境是一个境,就是佛号,这个时候心于佛号是无分别住,不能想像的,这是止的部分。所以圆瑛法师在注解《念佛圆通章》,他说:忆佛之法是属于暂念,暂念的法门,是暂时的,你不能忆佛太久,因为观想是耗神;念佛的法门是常念的法门,你经常能够去念佛的。总而言之,忆念有包括忆跟念,我们对佛菩萨有时候是忆佛的,有时候是念佛的。这个是讲到念佛的因地,我们再看下面。

他的果地功德呢?【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或者是在现生,或者是在来生。你忆佛、念佛有二个特殊的功德:第一个,你能够见佛;第二个,你可以成佛。见佛当然是见到外面的佛,成佛是见到你内心的佛。我们看第一个见到他佛: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你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庄严、忆念他的圣号,你不断的产生这样的讯息,你可能是今生、也可能是在来生,就能够跟阿弥陀佛产生一个见,这个见就是包括了见闻觉知,就跟他相应在一起了,相应以后,你就不离开佛陀了,得到佛陀的加持。长时间以后,你甚至于可以不假其他的方便,你慢慢就能够心意开通,成就圆通。所以前面的必定见佛是见到他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你从念佛托彼名号,显我自性,你慢慢的回光返照,也见到了自性佛:这个就是忆佛、念佛的好处。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见佛跟成佛的内涵,我们先看必定见佛。

《法华经》:

┌梦中─

│「若无梦中,见诸如来。」

现前│《大集经》:

┌一┼定中─

│见佛│「至七七日,现身见佛。」

││

│ │《弥陀要解》:「阿弥陀佛

必定│└临终─

○ ┤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见佛│

│┌决定往生所念国土,见彼世界之佛。

│当来│

└二┼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运十方供佛。

见佛│

└至无明断尽,转识成智,自性圆觉。

这个见佛有二种情况:第一个是现生的见佛,第二个是来生的见佛。在现生的见佛,有三种的可能性:第一个梦中,第二个定中,第三个临终。我们看梦中的出处:《法华经》云:【若无梦中,见诸如来。】我们如果是在今生见佛,绝大部分是在梦中,除非你成就禅定。在资粮位的菩萨忆佛、念佛,能够见佛的,绝大部分是在梦中。

我们也讲一个梦中见佛实际的公案,在《念佛感应见闻录》当中讲到一个台中莲社的居士,叫李水锦居士。这个李水锦居士年轻的时候就受了菩萨戒,很虔诚的念佛,念到八十岁的时候得到肝癌,这个时候他找遍所有的医生,医生都觉得这个没有办法了,你准备回去处理后事了。这个人的行力很强,他虽然得到肝癌,他每天的早课、晚课还是忍痛起来拜佛、念佛。有一天早课起来拜佛的时候,他实在是痛得受不了,体力不支了,就在这个蒲团拜下去的时候睡着了,睡着以后,就梦到阿弥陀佛现身──三十二相、放大光明。阿弥陀佛说:你不要紧张,医生没有办法开刀,明天晚上我来帮你开刀。这个时候,李水锦居士醒过来,唉呦!他知道有这件事情。到第二天晚上他睡觉的时候,果然阿弥陀佛现身为他开刀,他的子孙睡在隔壁寮房,都还听到剪刀的声音。他就看到阿弥陀佛亲自用刀子,切开他的身体,拿出很多黑色的血。从那一次睡醒以后,身体就慢慢好转,一个月以后再去检察,整个癌细胞完全康复。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就叫做梦中见佛。所以我们没有成就禅定的人,大部分都是梦中见佛。

我们看定中,《大集经》云:【至七七日,现身见佛。】这个现身见佛就比较困难了,这是在定中见佛。这个慧远大师在一生当中,有三次在定中见佛,到了第三次的时候,他看到的阿弥陀佛是遍满在虚空当中现身。那个时候阿弥陀佛跟他开示,他就知道他的时间快到了,所以他在第三次见佛以后,就准备后事了。

第三种是临终见佛,这个最重要了,《弥陀要解》云:【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我们从念佛的角度,当然重点在临终的接引,就是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因为我们平常不断的忆佛、念佛,临终的时候现身,对我们开示慰导、光明摄受,使令我们能够保持正念。这个是讲到见佛,你不断的去忆念佛陀、观想佛陀,他的功德在现身当中有梦中见佛、定中见佛、临终见佛。

这个地方有个观念,我要说明一下。忆佛、念佛可以见佛是事实,但是你不要一开始的时候,就东张西望看佛陀是不是现前(哈哈)。很多人就是不重视因地,他重视他的结果,其实这样子,印光大师说很容易着魔的。就是说,感应道交它的重点,简单来说有四个字,你要记住四个字──【莫向外求】。你要是向外求,我看你不是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你这种攀缘心,所有的首楞严王三昧,第一个对治的就是攀缘心。所以印光大师说:念佛的重点在于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水到渠成,你念佛的时候自然出现。所以我希望我们在感应道交的时候,你要抓住这个重点──莫向外求。

好,我们再看下一个,当来见佛,这个是讲来生,前面见佛是讲今生。决定往生所念国土,见彼世界之佛。你不断的忆念他,就往生到他的国土去,假设你是念阿弥陀佛,你就到净土去见到阿弥陀佛。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运十方供佛。你刚开始见一尊佛,可是你到了那个净土以后,你成就了神足通,就能够见到十方佛。所以这个念佛法门很妙,你刚开始是见一尊佛,但是你最后见到的是十方佛。

至无明断尽,转识成智,自性圆觉。前面的见佛,都是你修学过程的一种加持力,见到他佛,你见到阿弥陀佛,当然他就为你说法,你照着那个法义去思惟观察,就转识成智,就见到你自性清净心里面的圆满觉性的佛,那你自己就成就了法身菩萨。

这个忆佛跟念佛的修行,我们说明一下。忆佛是一种观想,重点在信愿的培养;念佛在持名,成就一种三昧、专注。如果是我们平常个人的用功,你看打佛七的时候,你要先念佛,先成就止、寂静的力量,然后再观想。但是你遇到临命终的人,处理就不是这样。诸位我们身为一个法师,很多机会会接触到临命终人,而这个也是他一生的关键。那你今天有这个因缘跟他接触,他的成败就是看你怎么去引导他,他这个时候的心念是散乱的,他这个叫做胡思乱想,很多的忆念。你怎么把他的忆念集中起来,这就是一个善知识的责任。他现在肯定有很多忆念,想他色身的败坏、家庭眷属、财富,他心中有无量无边的忆念,这个时候你直接念佛是没有效果的。这个时候,一个有经验的人,是先让他忆佛,不是念佛,是先忆佛,像印光大师讲的:刚开始先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他这个时候心思散乱,你要把娑婆世界的苦、空、无常讲出来,先破坏他虚妄的忆念;然后再讲净土的真实功德,把他的忆念集中到净土上面;然后大家再轮班念佛以助净念:【先开导,再念佛。】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说你去的时候,大家已经念了一段时间了,他的心已经集中了,你就不要开示了。所以这个忆佛跟念佛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要去调配,一个是着重在观想的信愿,一个是着重在专注的持名,但是总而言之,忆佛的时间不能太长,念佛的时间可以长。所以圆瑛大师说:忆佛是暂念,念佛是常念。

这个地方讲到见佛,我们再看成佛:

多劫业识,消融至极,

┌一、现前心开─

自得 │心豁然开。 ○ ┤心开 │但见弥陀,闻胜妙法,

└二、当来心开─心豁然开。

──糅合《李炳南居士讲表》──

自得心开有二种情况,第一个现前心开─多劫业识,消融至极,心豁然开。什么叫心开呢?就是我们多生多劫的业障,这个业就像乌云一样把我们障住了,障住以后,你不断的忆念佛陀,佛陀是一个大光明的法界,就把这个乌云给破坏了,把这个乌云拨开以后,心豁然开,这个地方的心豁然开是讲到消除罪障。消除罪障的相貌,如果你曾经有一段长时间的拜忏,你就会有这种感觉:拜忏之前的心是粗重的、暗钝的,你经过长时间的拜忏以后,你觉得心感到轻安,而且特别的明了。

你看很多老菩萨,他不认识字的,但是他每天念佛,不断的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他能够把《无量寿经》完全背起来,就是他那个心,不像我们是暗钝的,特别的灵敏,这个就是讲现前心开。你把这个乌云业障打开了,当然这个还是凡夫;下一个就是圣人了,当来心开─但见弥陀,闻胜妙法,心豁然开。前面的心开,是讲到你在忆佛、念佛的时候,得到佛陀的加持,消除了罪障,但是心中的有所得心是在的。你到了净土以后,能够听闻大乘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时候心豁然开,把我执、法执完全消灭了,清净心现前,那这个是转凡成圣了。

当然从净土的角度,是来生的时候才真正的转凡成圣,今生的是消除罪障。这个叫做自得心开。前面是见到外在的佛,这个地方是讲到内心的受益。这以下我们看辟喻。说是忆佛、念佛能够见佛的这种情况,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一个做香的人,本来我们的色身是没有香气的,是臭秽的色身,但是你不断跟香在一起,受到香的熏习,你身上就有一股很浓的香气,你怎么洗都洗不掉,这个香气已经跟你的身体合为一体,这种叫做香光庄严。这个香古德解释为佛陀的功德,光是佛陀光明的功德。你不断的忆佛、念佛,能够得到佛陀的本愿功德来摄受你的内心,使令你心不颠倒;由佛陀光明的加持,来摄受我们的色身,使令我们色身远离遮障:这种香光来庄严我们的色心,这个就是忆佛、念佛的好处。

憨山大师讲到这个忆念的问题,我们作一个说明。憨山大师说:我们心中的忆念,其实是通十法界。我们一个人为什么会到三恶道去?说一个人会到三恶道的总相,就是你不断的忆念十恶的法──杀盗淫妄、贪嗔痴。如果你是用上品的心,来忆念上品的十恶,你的心特别的强,这件事情你非做不可,而且你这个十恶的法又是特别恶劣的法,那就是地狱了;你用中和的心,来忆念中品的十恶,饿鬼法界;你用缓和的心,来忆念下品的十恶,这个就是畜生法界:这个是讲三恶道也是由忆念而出现。

另外,如果我忆念五戒、十善,我整天想的都是五戒、十善这个法用,用五戒、十善不断来引导你自己,那你来生是人天法界;如果你是忆念六度,这个就是菩萨法界了;忆念四谛法门,就是声闻法界;忆念十二因缘,就是缘觉法界了;那你忆佛、念佛,当然就是直接跟佛感应。

所以我们讲,我们这一念心一动,其实就是一种忆念,【你不是忆念三恶道,就是忆念人天;不是忆念人天,就是忆念二乘,要不然就是忆念菩萨。】憨山大师说:如果从成佛的角度,忆佛、念佛是最直捷了当。我们凡夫不可能无念,你说我现在开始都不要忆念,做不到,因为你念头一定要动的,有动一定要忆念。所以这个地方忆佛、念佛,就是我们如何把我们这个忆念的力量慢慢的集中,把它导向一个方向去。

好,我们先休息一下,我们待会再把这个忆念整个作一个总结。

第四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二页。

我们讲到内心的作用,就讲到忆念的力量。基本上我们生命的果报,它的形成有二个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你过去所造的业力;第二个就是你心中的忆念,就是你心中的愿望,你有这个愿望,你就会有这个忆念。

第一个是业力,第二个是愿力的和合,就构成我们整个生命的结果。

有一天,孔夫子带着子路跟颜渊在花园当中散步,看样子孔夫子那时候的心情非常好,没有什么忧烦的事情,孔夫子就问子路跟颜渊说:盍各言尔志?讲讲你们心中的理想,你在这个地方读书,你们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远景、什么样的意念呢?子路就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也。他说:我希望有一天,我今天读完书以后,去外面做事,有一点钱财,我要买很多的车子、很多的衣服,当朋友要跟我借用的时候,我会大方的借给他;就算是他把我用坏了、占有了,我一点也不生起吝惜嗔恨之心。他心中的远景是这样的远景。颜渊就说:愿无伐善,无施劳。有一天我为国家做很多事情,我希望我能够不夸耀我的能力,我有很多能力,但是我不夸耀。第二个,我也不张扬我的功德,保持谦卑。

你看这二个,你就知道他们心中的愿望、忆念是不同的,就这二个生命的结果是不同的。所以你看子路后来的结果,他等于是为朋友牺牲了,他做家臣,为了救他的主子,结果死在乱刀之下,他把朋友的仁义看得很重,他忆念的就是朋友的仁义──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也。

但是你看颜渊的意愿就不是这样,他不是建立在朋友之间的义气,他忆念的是他自己的德行,所以你看颜渊到最后的结果,其实颜渊是孔夫子所有的学生里面最优秀的,以现在来说就是成绩最优秀,第一名的,但是在孔夫子的学生当中,生活最落魄的就是颜渊,经常三餐不继。你看孔夫子有一个学生很平常,他是做官的,有一天他的同学开着一辆大的车子要去见颜渊,结果车子太大,巷子进不去。后来他的同学进去以后,看到颜渊住在一个小巷子里面,好不容易才找到,车子还停在外面,他说:你何苦啊,同学!颜渊说:【我宁可固守贫穷,也不愿同流合污。】其实颜渊会有这样的结果,我们一点也不感到惊讶,因为从他当初讲的话,就看出他生命的方向──愿无伐善,无施劳。他看重的是内心的德行。

这个时候大家就很好奇,那孔夫子的理想是什么?这个时候子路就问孔夫子说:愿闻子之志,老师您的志向是什么?孔夫子说: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诶,这个人不简单,孔夫子他心中忆念的是世界大同的景象,老年人得到安养,年轻人得到教育,朋友之间能够富而好礼、遵守规矩。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这三个人同样是读尧舜禹汤的圣贤之书、同样在读一本书,但是三个人是往三个结果、方向不断的前进,他们的生命是三个方向。后人把子路这个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也的道德叫小仁小义,这种仁义是小仁小义,你看到的只是朋友的仁义,这种格局不大;把颜渊这种宁可为德行而放弃世俗的名利,叫做中仁中义,因为你偏重在自利;把孔夫子这种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种思想,叫做大仁大义,知其不可而为之,处在乱世,还是尽心尽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绝不放弃。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你心中所忆念的法,事实上对你的生命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这个地方若众生心,忆佛念佛,就是说身为一个凡夫菩萨,你要以佛志为己志、以佛心为己心,你不断的去想:这件事情阿弥陀佛会怎么做?就像忏公师父说:我们修行人遇到事情,你就想想印光大师会怎么做?蕅益大师会怎么做?这样子对我们的德行有提升的作用。就是你不断的忆念祖师、忆念佛陀,于祖师的志向为己志向,以祖师的大悲心为己心,这个是非常好的方法,就是本尊相应。《本经》的意思就是说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们直接用香来熏习自己,我们不必靠自己去创造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方式。

好,我们看经文丙四、述己自利利他

前面已经把忆佛、念佛的方法跟功德作一个说明;这以下把忆佛、念佛的因果关系作一个总结,我们看经文:【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我们看消文的地方:

┌以念佛心┌我本因地┤ │└入无生忍 │┌摄念佛人

└今于此界┤└归于净土

这个地方讲到大势至菩萨他的自利跟利他的法门,我们先看他自利的法门。大势至菩萨回忆他过去的修行,我本因地,我在凡位菩萨的时候,我们前面说过,他在恒河沙劫遇到超日月光佛,彼佛教我念佛三昧,他最初就是依止这个忆佛、念佛的因地,而成就了【无生法忍】。我当初是一个业障凡夫,但是我就是不断的观想阿弥陀佛与我同在,我不断的忆念阿弥陀佛有什么功德、有什么样的理想,我以他的理想当作我的理想,我把我的心经常跟阿弥陀佛融合在一起,结果因为这样子,【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我很快的就证入了二空真如,他就是用这个本尊熏习的法门,直接观想我就是阿弥陀佛,我应该要怎么做!现在在利他方面,【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我也是用这样的念佛法门,来摄受众生,归于西方净土。这个观念,我们把它作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我们先看在自利方面──【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以弥陀果觉

○以念佛心┤└作众生因心什么叫念佛心呢?以弥陀果觉,作众生因心。整个念佛法门就

是这句话,就是说我是一个因地之心,阿弥陀佛是一个果地功德,我把这个果地功德跟众生的因心合在一起,我经常观想以佛志为己志、以佛心为己心,我经常以佛的功德来要求自己、熏习自己,这样子就像【染香人,身有香气】。你以这样一种本尊相应的心情,很快的就能够【念极情亡,证入无生;带业往生,圆证不退】。

┌念极情亡,证入无生。

○入无生忍┤└带业往生,圆证不退。现生能够念极情亡,因为我们的妄想也是无自性的,你不断的往真实的地方去思惟,妄想自然消灭,临终的时候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往生净土,圆证三不退。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个念佛心,当然无生忍是一个结果,但是悟入无生法忍,念佛心不是一个唯一的选择,你也可以用参禅的心、止观的心。这个地方大家会问:念佛心悟入无生法忍,跟参禅的心悟入无生法忍,有什么差别呢?这个地方的差别,在于自力跟佛力的差别。你完全只是靠参禅、止观的心悟入无生法忍,那是完全自力;你用念佛的心,除了自力以外,还有他力的加被。

这个他力的加被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的说明,让大家体会一下。现在的很多管理学的大师作了统计,他把成功的因素归纳成二种,一个人事业要成功有二种因素:第一个是你的能力,第二个就是你的恃力。他说:这个能力只占成功的百分之十五,你的恃力占百分之八十五。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看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楚国的项羽是出生贵族,他的家族几代都是做将军的,他的能力比刘邦高多了。刘邦等于是一个市井无赖,整天带着一些哥们,到处的游手好闲。刘邦你看司马迁《史记》上的记载,刘邦遇到事情就讲一句话:为之奈何?我该怎么办呢?问旁边的人。所以若论能力,刘邦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刘邦几次跟项羽打战,都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都是请韩信派兵来救他,他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没有一次打赢的,都是被项羽追着打。但是为什么刘邦会成功呢?

他成功的时候讲了一句重要的话:若论筹谋计划、洞察先机,决战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你看打战之前要做作战计划,怎么样来打这个战,这个「筹谋计划、洞察先机」,张良是高手。这个计划做完了以后,谁要去实践呢?他说:若论领兵作战,攻必克、战必胜,我不如韩信。带兵,韩信真的会带,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这个城攻下以后,谁来治理国家呢?他说:若论安定人心、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萧何,你只要打完仗以后,他就能够重新的把它恢复起来。我为什么成功呢?我的能力比不上他们三个,他们三个能够为我所用(呵呵),所以我成功了。所以刘邦的成功在于他善用恃力,但是他没有能力。

今天我们成佛之道的道理,跟这个是完全相似的,我们的目标都是无生法忍;但是你有二个选择,完全靠你自己的力量来面对业障,这是你一个选择,我不要恃力,我只要能力,我不要佛陀本愿功德的加持,我也不需要佛陀光明的摄受,我完全靠自己的戒定慧来面对业障,这是一个选择。当然这样的选择,一定是入道多辛苦,障碍重重。

第二个,我自己尽我该做的力量,有能力;我能够有佛恃力的加被,那这个就更好了。你看蕅益大师的传记,你就会有这种体会。蕅益大师刚开始是以参禅心悟无生忍,你看他刚开始出家时候的口气啊,旭出家时,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蕅益大师他讲这句话当然有他的条件,他的观照力强,他直接能够观照二空真如,他二十四岁出家,二十五岁就开悟了,他看到这个身心世界是如梦如幻的,得到胜解。他本身的加持力也是很强,他每次一闭关加行,就是往生咒大悲咒三十万遍、一百万遍。所以他刚开始对这个佛力的加被,并没有重视,他重视的是能力。后来到了四十几岁以后,他自己讲后因大病,这个大病在传记里面讲到: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卧,只有含泪念佛而已,后来决意西归,开始对阿弥陀佛的功德,他说是万牛莫挽,一心归命,万牛莫挽。

这个地方就是说,其实成佛的结果是无生法忍,但是在过程当中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完全靠你自己的能力;第二个,你在能力之外再加一个恃力,那就更好了。那么到底以念佛心还是参禅心,这个恃力有哪些呢?

在宋朝的了然法师说:一个人能够经常忆佛、念佛,能够得到四种功德的摄受。

第一个法身的摄受,念佛之人能够得到佛陀法身本愿功德的加持,这个我们前面讲过,法身当中有很多的本愿。

第二个光明的摄受,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能够使令我们现生消除灾障。

第三个神力的摄受,经常念佛的人能够得到大力鬼神、龙天护法的护持,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眷属,你忆念阿弥陀佛本尊,这些眷属、大力鬼神就保护你了,远离这种鬼神、冤亲债主的障碍。

第四个色身的摄受,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开示慰导,接引往生。所以你以念佛心,除了你自己的止观、戒定慧以外,你多了四种的恃力──法身的摄受、光明的摄受、神力的摄受、临终的时候色身的摄受,四种力量。

我在佛学院讲以念佛心的时候,有人问我说:那参禅的心呢?参禅的心就少了这四种的力量。所以我们悟入无生法忍,以念佛心是特别的殊胜。这个以念佛心悟入无生法忍,这个偏重在自身的功德;那么念佛人来生的功德,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转五浊恶世,为清净的净土,这是来生的功德。

我们看下面摄此娑婆世界,归西方的净土:

┌一、劫浊─浊法聚会,三灾降临。

├二、见浊─邪见增盛,昏昧汩没。

○摄此界┼三、烦恼浊─烦惑扰乱,心思不安。 │├四、众生浊─五阴粗弊,身心羸弱。 │└五、命浊─寿命短促,死缘增多。

娑婆世界身为秽土,它有五种障碍,这个「浊」简单的讲就是障碍。第一个「劫浊─浊法聚会,三灾降临。」就是我们身心世界有很多污浊的法开始聚会,有三种灾难开始降临,就是饥饿、刀兵跟病苦,从这个时候,我们的修行就受到饥饿的障碍、人跟人之间刀兵的障碍跟病痛的障碍。这个「劫浊」是一个总相,

我们看别相。见浊─邪见增盛,昏昧汩没。邪知邪见也开始增盛了,这种昏昧颠倒的心汩没,汩没就是波涛汹涌,开始炽盛了。这个在五浊恶世修行,最严重的当然就是邪见了,一个人会做错事,他的第一步就是先起颠倒。你看古代的圣贤,他不一定能够明白因果,但是古代的圣贤,他深受二个法的影响,你把古代的历史书读一读,会发觉古代有二个思想很重要:第一个舍身取义,这是孟子说的。他说:这个色身是我所爱乐的,但是这个仁义也是我所爱乐的,如果这二个一定要选择的话,我宁可追求仁义而放弃生灭的色身。古人在面对欲望刺激的时候,他知道安住在仁义是更重要的,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名留千古,古人在面对名利跟仁义抉择的时候,他会想一想:我死了以后,历史会怎么评论这件事情?人死留名。所以古代人的知见,因为有舍身取义跟名留千古思想的支持,他远离过失。所以这个知见很重要。我们现在对这个知见开始模煳了、生命的价值观开始颠倒了,追求的是现世的安乐。

所以接下来就烦恼浊了。我们心中没有一种追求仁义的坚持,也不在乎死后别人对我有什么看法,所以我们就没有办法抗拒心中烦恼欲望的干扰,我们只好心随妄转。

烦恼增盛了以后众生浊,我们的果报体变成粗重卑劣,身心世界也变得羸弱没有堪能性,最后寿命短暂,死亡的因缘增加。这个就是我们在娑婆世界的一个──由邪见产生烦恼,由烦恼产生卑劣的果报,乃至于短命等等。

┌一、转劫浊──为清净海会

├二、转见浊─, ─为无量光

○归净土┼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 │├四、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 │└五、转命浊──为无量寿──糅合《弥陀要解》──

反过来,我们今天如果往生净土,能够转劫浊为清净海会,我们能够到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远离种种的灾难;转邪见为无量光,能够在极乐世界经常听闻正法,心中有智慧的光明来引导;转烦恼浊为常寂光,有这个寂静的力量;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把这个粗重的果报,变成一个异生身,没有老病障碍的异生身;转命浊为无量寿,寿命长远。

这个地方,我们前面讲过,念佛法门从今生的角度,有法身的摄受、光明的摄受、神力的摄受、色身的摄受;从来生的角度,当然这个净土的摄受是很重要的。你如果走自力法门,我们是先改变内心,再改变外境;你走净土的话,是先改变外境,再改变内心,因为你的外境改变好了,你内心自然清净。所以净土法门,它是先把外境弄清净了、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了,然后你内心自然清净。所以这个地方的方法是不同。所以我们念佛法门,现生以念佛心,悟入无生法忍;来生能够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是正式讲到他的功德。

好,我们看下一段:

乙三、结答圆通方便

前面是讲到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在忆佛、念佛当中,我们要以什么当做修行的下手方便?【佛问圆通,我无选择,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都摄六根┐┌得三摩地佛问圆通,我无选择┤ ├┤

└净念相继┘└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成就圆通的法门,怎么悟入?怎么从一个生灭的攀缘心,悟入到常住真心?其实我是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唯一的选择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可以说是整个《念佛圆通章》修行的纲要。这个《念佛圆通章》,它很强调忆念,你心中是想像什么东西?你心中不断的去念什么东西?这个都摄六根等于是把你过去虚妄的想像,通通把它收起来,我们讲打得念头死,就是说你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你不是只有净念相继。当然净念相继,我不断的忆佛、念佛,你还要都摄六根。很多人他的修行重点,就是偏重忆佛、念佛;但是他忽略了他对娑婆世界也有种种的忆念,这样的熟境界没有把它都摄起来,就是说很多人都【只是生善,忘了破恶。】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你刚开始要把对娑婆世界的忆念收摄起来,然后再专注的忆念弥陀,你就成功了。这样子成就三摩地,这个是在整个法门当中最为殊胜、最容易成功的。一方面把对娑婆世界五欲的忆念收起来,然后专心的忆念阿弥陀佛。

前面的说法是根据古德的开示,就是收摄妄念,一心念佛。我们也可以印光大师的开示:

┌一、都摄六根─一句弥陀念诵听─专注力 │└二、净念相继─十句成片三三四─相续力

──糅合《印光大师文钞》──

印光大师说:这个都摄六根,其实用一句佛号就可以了。说你这个妄念很多,你不管妄念怎么来,以一念抵万念,反正你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这个就是都摄六根,你这个六根──眼睛也不乱看、耳朵也不乱听,你听得到你的声音;你把这个佛号再十句成片三三四,再相续下去,就是净念相继了。

一、一句弥陀念诵听─都摄六根

意─念从心起─→舌─声从口出─→耳─音从耳入

诶,印光大师这样解释也很好,就是以一句佛号来都摄六根,以一句佛号来净念相继。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用五点记数来说明。

诸位如果打佛七的话,这个五点记数法也是很重要的。二、十句成片三三四─五点记数法

一、安置地轮,令心下沉。

二、所缘行相,清楚分明。

三、宁可少念,不可草率。

四、先依记数,再求圆融。

我们看第一个:一、安置地轮,令心下沉。你在静坐的时候,你心中的所缘境一定要放在腰部以下。很多人一念佛就头痛,就是他用耳朵来念佛,他注意耳朵,这个所缘境就太高了;最好是放在地上,或是你放在丹田、放在脚掌,也都可以;如果你放在身体,会产生一种点状气血的集中,这个不好。所以我希望大家,你心的所缘境要放在地上,使令内心下沉。

第二个所缘行相,清楚分明,你每一句佛号都要听得清清楚楚。

第三个宁可少念,不可草率。这句话是太重要了。修行不是在于佛号念得多少,而是在那种念力,那个忆念的力量,所以绝对不要贪多而念得含胡笼统。

第四个先依记数,再求圆融。你要有一个目标来要求自己,慢慢进步。今天,我们心中有很多忆念,我们可以忆念某一个法──忆念某一个杂染法、清净法;如果你有志于求生净土,你可能要把这些忆念加以收摄,而集中在一个弥陀的功德:这个叫做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好,我们看总结的地方:甲三、结示劝修我们最后用善导大师的一个偈颂,把这个忆佛、念佛的观念再作一个总结。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须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本经》的特色,一个是忆佛,一个是念佛。我们先讲忆佛,前三句话是先讲忆佛。要忆佛之前,我们要先消灭对娑婆世界不正当的忆念。在善导大师的开示当中,我们对娑婆世界有三种的忆念是错误的:

第一个是对色身的忆念,我们太爱惜自己的色身。这怎么办呢?我们要想想看,这个色身是无常败坏的,你看渐渐的脸皮生起皱纹失去了光彩,头发也白了,变成了丑陋的相貌,乃至于我们走起路来老态龙钟,体力也衰弱了,所以色身不值得我们忆念,因为它是无常败坏之法。

第二个,财富也不值得我们忆念,说是金玉满堂,你过去有布施的善业,但是你衰残老病一到的时候,你这个财富是带不走的,所以财富也不值得忆念。

第三个,眷属也不值得忆念,说你有孝顺的儿孙、美好的眷属,种种的幸福千般快乐,但是你迟早要分开的,无常终须到来,无常一到要各走各的。所以这个忆佛的意思就是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你要把你过去比较偏重的忆念,慢慢的把它收起来,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忆念,对弥陀的一个新的忆念,你才有希望。

你慢慢把整个新的思路整理以后,下手就是念佛了,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你说我也不能老是这样忆念,开始收摄你整个忆念以后,开始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所以你看《圆通章》就是忆佛、

念佛,就是这样的修行。

好,我们这一堂课就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

我简单的回答几个问题:

问:以恭敬心听闻佛法,但是不能善解佛法,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无以善用,成误解曲解,此时如何觉照内心?

答:你要是不能善解佛法,你就不能生起觉照。觉照是依止道理而生起的;那你不能明白道理,你就不能生起觉照了:依教起观嘛!那你就是用念佛就可以了,就是念头起来,转念念佛就好了。因为你要会觉照,当然是要有道理的引导。

问:依他起性、遍计执性、圆成实性如何运用?

答:我们上《摄论》的时候讲过一句话,不知诸位记不记得──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就是这样子。遍计执就是由外境的刺激而产生的想法,这个要破坏的。那么怎么破呢?就是用二空的圆成实性来破坏遍计执。破坏以后,你要修依他起,因为你那个体性破坏要有作用,忆

佛、念佛这样清净的妙用要让它多多的生起。所以这个遍计执是要破坏;依他起是要转变,转杂染的依他起成清净的依他起。

问:弟子有疑问,有人拜《地藏经》,怎么阿弥陀佛会现前?

答:如果从教理来说,这是不正常的。你念阿弥陀佛而看到地藏王菩萨也不正常,因为祖师说因果不符,所以这个你就要小心了。你念阿弥陀佛,看到阿弥陀佛,这正常,你因地栽培跟结果是一样的。你因地的本尊是念这个,你见到的是另外一个,那这个你就要小心了,从教理来说因果不符,不正常。不正常的时候,你就要摄心,继续念你的本尊功德,它自然消失掉。

问:请法师开示,阿弥陀佛把他法身的功德,创造一个正报、一个依报,请问什么叫正报?

答:他的色身就是正报,五蕴就是正报。像你的长相、你的内心世界,都是正报,你的色受想行识都是正报。

问:请问法师实圣跟权圣的差别在哪里?

答:实圣就是你真实的情况,这个权就是示现。比如说你今生成就了初地,你还真的是初地,那就叫做实圣,初地菩萨是你的本来面目。

你是一个初地菩萨,你来这个地方示现一个凡夫,你这个凡夫就叫做权,你没有把你的本来面目现出来,你隐藏了你的本来面目。像蕅益大师他示现了病痛:啊,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卧。印光大师说:蕅益大师根本就是法身菩萨示现。他告诉你:一个人不能对自己太有信心。那么蕅益大师他是什么?他叫权圣。就是说他没有把他的真实相现出来,他表现出生老病死的样子,他是一个圣人,那这种圣人叫做权圣。你来到娑婆世界,你摆明了你就是初地,那就叫做实圣,你把你的真实相现出来。所以圣人有二种:一种是隐藏式的,一个是显现式的。

问:弟子曾将月历上的菩萨像交给居士处理,居士将它烧了;又曾经将绣佛字的毛巾做为洗脸净身之用:以上二件事情都是在迷惘心下所造,不知道应如何忏悔?

答:这是二件事情。你把月历上的菩萨交给居士处理,他自作主张把它烧了,因为这不是你的本意,所以这件事情你过失比较小。从因果上来说,心为业主,这件事情你过失不大,是居士处理失当,你是叫他把它收好。但第二件事情你就要小心了,你把绣有佛字的毛巾做为洗脸之用,你洗脸之前应该看到佛字了,你也知道它是代表佛字,你还是用来洗脸,这样子最少有轻慢之罪,最少。那忏悔的方法,当然就是你要向佛菩萨忏悔,最好就是转识成智,你就是多拜佛、多念佛。一方面忏悔,一方面多拜佛念佛。我认为你用有佛字的毛巾来洗脸,这个过失是比较严重的,因为你根本没有把佛放在心中,这种轻慢心,

以后你要见佛,困难度就比较高,所以这个要忏悔。

问:俗家的父亲得了肝癌,在往生前合掌念三声,请问师父,此等现象有往生极乐世界吗?

答:我们很难判断他念三声佛,总之他临终的时候要忆佛,所以你看我们临命终的时候,先善巧开导安慰。临命终的人,他心中忆念的东西肯定是很多的,那你说开导的人是不是把他的忆念集中起来,一心归命阿弥陀佛,这是一个成败的关键。如果这个工作他没有做好,他只是念三句佛号,他心中的想法是多头马车,那这样子我们很难讲他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前面讲过,「二人相忆,二忆念深」,你要让阿弥陀佛现前,你必须要忆念得深,所以临终的开导是非常重要的,你如何把他这么多的妄想,集中起来专注在弥陀的功德,我认为这个是成败的关键。他嘴巴念佛,他心中打妄想,不一定构成忆念,你感应道交不是靠嘴巴感应道交的,那是心心相印的。

问:二种生死的根本,一者攀缘心,一者涅槃心,可否就是执一切法有、执一切法空?执一切法有是凡夫,执一切法空是二乘?

答:你执一切法有、执一切法空,在《楞严经》都叫做攀缘心,所以五十阴魔,它把二乘也放入五十阴魔(呵──)。我们说二乘的涅槃也很不错,《楞严经》认为这个也是五阴魔境,因为你也是依止攀缘心,

心外求法。

好,我们净土学的课程上到这里,我们很感谢和尚尼的慈悲,安排这个课程,让我们有学习的机会,阿弥陀佛。(学子感谢言词……)

我有几句话想跟大家互相勉励,诸位都是法师,以法为师,以法师人。当然,所有的法门我们都应该赞叹,但是在末法时代,能够给众生真实利益的,我相信大家应该知道,净土法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在很多人对净土法门了解不够透彻,结果花了很多时间,他不知道怎么用功,心地法门跟不上,所以失败的很多。今年大家结夏安居,这十一堂课也应该掌握到净土的重点,我希望大家尝试把你心中的光明跟大家分享,你有什么心得,请大家告诉大家,一定要把这个法门弘传下去。因为到了末法时代,所有的法门都没有办法了生死,只有这个法门而已。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把你的心得散发出去,那这样子众生会得到更大的利益。好,阿弥陀佛。 ……

好,我们就回向,我们把学习净土,学习怎么去归依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把它回向一下,回向。

【圆满】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