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

发布时间:2022-10-03 12:16:48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佛使比丘的修行世界

  摘自:

  * [1]《给人类的一本手册》

  [2]《启开真理的智慧》黄国清译大林精舍倡印

  [3]《菩提树的心木》郑镇煌译慧炬出版社

  [4]《出入息观修持法要》哲智明陀比丘译圆光寺印经会印行

  * [5]《一问一智慧》* [6]《解脱自在园十年》[7]《生命之囚》

  佛使比丘 著香光书乡编译组香光书乡出版社CCC @01/31/95

  哪个地方有执著,那儿就有束缚,

  不论是面或负面的束缚,两者同样都会捆绑人。

  只要执著事物为「我」或「我所有」,

  便会产生系缚,而人一旦陷入系缚之中,

  就好比身陷囚狱一般了。[7]P.16

  我们学习佛法,修持止观

  就是为了要摧毁执著。[7]P.17

  Upadana(执著)必须将英文中

  依恋附著(attachment)、黏著的(clinging)及

  紧握的(grasping)三个字的意思融合在一起,

  这样才能确切表达的涵意。

  如果要知道佛教的核心,只需要学习断除执著,

  只需要学习这件事,你就会了解佛教的本质了。

  [7]P.20

  我们实在无法从经典、技巧,

  或各式各样的教义中学到如何断除执著,

  我们必须在执著的本身,也就是在囚牢

  或苦中学习,才能获得真实的利益。[7]P.21

  对事物喜爱(憎恨或厌恶)的程度有多深,

  则因执著升起的囚牢便有多大的束缚力,

  这是属于正(负)面的执著。[7]P.23

\

  就本质来说,

  修习止观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摧毁囚牢。[7]P.24

  如果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遵行自然法则

  而不起执著,那么不论做什么都不会感到苦。

  [7]P.25

  「自我」就是囚牢,

  每一种囚牢最后都可归因于「自我」,

  因为执著自我,又产生「我所有」,

  这就是真正的囚牢,也是造成囚牢的罪魁祸首。

  [7]P.35

  生命本身是囚牢;本能是囚牢;六根是囚牢;

  迷信是囚牢;道场是囚牢;师父是囚牢;

  神圣是囚牢;善是囚牢;见解是囚牢;

  清净是至高无上的囚牢,

  拔除我执即是自囚牢中释放。[7]P.23-35

  专注观呼吸的目的是要去除我执,

  唯有完全排除对自我的执著,

  才能究竟、完全地止息苦。[7]P.36

  「一次次的『生』是一次次的苦」

  「彻底调伏『我慢』是无上的喜悦」

  这里的「生」很明显地,

  就是指我慢(asminana)的升起。[7]P.39

  任何时候只要有「我」、「我所有」的念头,

  当下就有「生」、苦与轮回。

  如果外在环境美好,以致「我」没有升起,

  内心就呈现安详,这就是一向涅槃,

  是一种短暂的涅槃,是涅槃的「样品」,

  它寂静、清凉。[7]P.44

  渴爱为母,无明为父,

  这两者结合的结果就是「我」的「生」,

  也就是说「我」的「父母」是无明、渴爱、执取等。

  [7]P.40,[2]P.83

  一个人的内心升起「我是什么」,

  而他能觉察这个念头的升起,这就不是一种「生」;

  相反的,如果他迷迷糊糊地不能觉察,

  就是「生」。[7]P.47

  「涅槃」在日常语言中,

  指的是某种炙热的东西冷却下来;

  依法的语言,涅槃是指消除烦恼。

  依日常语言,「空」的意思是没有任何物质;

  依法的语言,是指没有「我」、「我所有」的意识。

  [7]P.41,[2]P.58,[2]P.71

  如果内心不执取「我」、「我所有」,

  而能清清楚楚(保持觉醒),那么所有的工作,

  甚至包括繁重、污秽的工作都将充满乐趣。[7]P.50

  不要有「我」、「我所有」的念头,

  轮回就没有机会出现,

  内心就会保持在原有的涅槃境界中,

  直到完全习惯于涅槃,不在变化,

  这就是圆满的涅槃。[7]P.51

  直接便捷的修行方法(佛教的核心),

  就是在于持续缜密地观照心念,

  不让它出现轮回的状态,

  而维持心原有的涅槃境界。[7]P.50

  如果因为「我」、「我所有」的念头而焦虑焚心

  (无谓的愚疑、精神上的饥渴、恐惧怯懦)

  当下他就身处地狱(畜生、恶鬼、阿修罗)。

  [7]P.55,-[2]P.67

  佛陀所说的法可以简单归纳为:

  「不要执著任何事物」,其意义就是叫人

  不要把任何事(物质、境界、行为、精神状态、

  行为的结果) 执著为「我」、「我所有」。[7]P.67

  新约圣经哥林多前书的一小段经文,是圣保罗把

  耶稣的教义归纳后的简短教诲:「有妻子的,

  要像没有妻子;哭泣的,像不哭泣;欢笑的,

  像不欢笑;购置的,像未拥有什么;

  享受世上财富的,像没有尽情享受。」[7]P.62

  「定」是心思持续集中在一个物体上;

  「慧」是看到事物的特徵和真正本质。

  将两者合一叫做「禅」。[2]P.7

  去做某事的自我控制就是戒,

  灌注自己的心思于那件事上就是定,

  清楚明白的了知就是慧。[2]P.11

  事实上,我们持戒就是要帮助修定,

  修定就是要帮助慧的开发,

  如果三者分离只修习其一,

  是没有成功的机会的。[2]P.8

  佛教里只有缘起,

  每一件事物直接且绝对地符合缘起律,

  没有任何神奇的和神圣的事,如果你不了解这点,

  向青蛙扑水这样的小事情,将会继续地惊吓你。

  [2]P.9

  这一边有满足,另一边就有不满足,

  谁能看到生活就好像于恒常被左右掴来掴去,

  谁就开始能够正确地观照,

  并能开始用有用的方式去观照。[2]P.22

  得,我们被掴向一边;

  失,我们被掴向另一边。

  得,引起了爱,经由爱,我们沈溺于执取;

  失,导致失望的伤感、嚎哭和呻吟。[2]P.26

  当没有了「我」或「自性」,

  谁的脸会被打呢?

  也就没有了心灵苦恼的状况。[2]P.27

  如果我们修习,思惟这些真理──只是无常、

  仅是无我、就是如此、只是自然要素、纯粹是因缘,

  用我们已经解释过几次得方法,

  自我渐渐褪色和消散,直到没有可被掴掌的自我,

  也就是说,问题在此终结。[2]P.29

  定和慧是拭去哭泣者眼泪的布巾,

  不管是乞丐的眼泪,还是百万富翁的眼泪。[2]P.36

  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问题何止灭苦,

  八正道是唯一的方法。

  增长八正道的力量和能量,

  就是在增长定和慧的力量。[2]P.39

  增长这些洞察智慧(法住智)(对因缘和合现象

  惯常的和自然的不变相状之洞察智慧:

  了知无常、苦、无我)的力量也将会增长了知

  涅槃、苦完全止灭相状之洞察智慧的力量。

  增进法住智,会引生对涅槃的洞察智慧。[2]P.40

  如果我们要涅槃洞察智慧的灯火旺盛,

  必须给他们油料──亦即,有关「法住」

  (事物的惯常和自然不变的相状)的洞察智慧。

  [2]P.41

  我们应该继续观察,直到能够照见对我的残酷惩罚,

  已经明显地足够,以致我们无法再加以忍受为止,

  我必须一次就将其止灭。

  现在,我们最能够做的,也只有优柔寡断而已,

  就像人们厌恶香烟又要抽烟,或像讨厌酒又不能戒酒

  一样,我们依然执著于「我」和「我所有」而

  无法舍弃,我们没有将其完全舍弃的力量。[2]P.42

  焦虑只是由对事间事物的错误意念,

  和错误观点所引生。[2]P.105

  涅槃是免费的,不需支付费用,

  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放下」。[2]P.107

  见法即是见佛,见佛即是见法。

  [2]P.110,[2]P.51

  佛陀于《羯腊摩经》中所说的十个犯例如下:

  不因传说而轻信,不因传统而轻信,

  不因谣言而轻信,不因经典记载而轻信,

  不因逻辑推论而轻信,不因学说推论而轻信,

  不因符合常识判断而轻信,不因预设成见而轻信,

  不因说者外表而轻信,不因师长所言而轻信。

  ──避免知识依赖;忽视自己的智慧与知识。

  [2]P.129

  《羯腊摩经》从不禁止去相信任何事情;

  它仅是希望我们用独立的知识和智慧去相信。

  它从不禁止去听闻任何事情;

  只是要求我们听闻但不使知识和智慧成为奴隶。

  [2]P.137

  如果一个人要先有信仰,

  就让此信仰由智慧而来,不要由无知而来。

  八正道亦同:先有了智慧与正见,

  让信仰从中升起,那才是唯一的安全方法。[2]P.132

  以佛法的观点而言,

  快乐意指完全没有饥渴和欲望。[2]P.140

  渴求的本身即是变异的,

  因此永远无法被满足。[2]P.142

  渴求由一个时期发展到另一个时期,

  渴求永不止息。[2]P.143

  渴求是导致苦的原因,不论是哪一种程度的渴求,

  都将带来某一类的苦。[2]P.150

  没有「我」和「我所有」这种感觉的阻扰,那么,

  就没有任何带有扰动形式的渴求,

  也没有希求的苦恼,这是寂然,心灵的完全自在,

  这是佛教目标上的快乐,

  它是佛教最高层次的「解脱」。[2]P.156

  生理上的渴求,确实没有什么意义,

  因为它们不造成问题。然而,

  精神上的渴求,被无明和执取所束缚,

  破坏了心灵的宁静──那是真正的快乐与平静

  ──而带来了苦。[2]P.152

  当生理上的渴求升起的时候,

  是其为「如」──如此,「就是那样」的一个状态。

  它不过如此而已,别把它执著成「我的渴求」或

  「我在渴求」以致引发了苦。

  当身体饿的时候,专注地和明觉地吃,

  生理的渴求将不会扰乱心灵。[2]P.153

  「自在」分成三个层次:

  身的自在是没有事物会扰动生活上的生理层次,

  心的自在是没有情绪扰动内心,

  当心不在被色欲、怨恨、恐惧、挫折、嫉妒、感伤、

  和爱情等扰动,他并不依于身的自在。

  精神的自在是没有执著于「我」和「我所有」,

  「灵魂」或「自我」等想法而扰乱内心。[2]P.155

  如果你做「十六行观」的实修,

  完整且正确地通过十六个步骤,

  你将会发现这三种的自在,

  那时你将获得永不受渴求苦恼的快乐。[2]P.156

  佛法的正见必须具备二个条件:

  第一,学佛的目的是在解除痛苦;

  第二,学佛必须可以亲身体验,毋需盲目相信别人。

  [3]P.1

  确信没有一个自我或属于自我的东西,

  只有一种「我」和「我所有」的感觉,

  这种感觉来自愚疑,

  人就因此被感官经验所迷惑了。[3]P.2

  佛法旨在告诉我们,

  没有一个自我,也没有任何属于自我的东西,

  有的只是误解妄心。人只有身和心,

  而身和心只不过是是自然的过程罢了。

  它们像一个能够处理和转化资料的机转。

  如果它们以错误的方法来运作,

  就会产生愚疑和迷惑,使人误以为有一个自我,

  也有属于自我的东西。

  如果它们以正确的方法来运作,

  那些感觉就不会产生了。[3]P.3

  佛法的心到底是什么?我的答案很简单:

  「不执著」。[3]P.13

  「我」和「我所有」的感觉,

  是产生贪、镇、疑的核心。所以,我们可以说,

  「我」和「我所有」的感觉是众毒之首,

  也是苦和一切疾病的根本原因。[3]P.15

  利用缘起的方法,就是不让他发生;

  在「触」的时候即刻斩掉,让「受」不要发展出来,

  也就是不让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发生。

  当没有「受」的时候,自然不会产生

  「我」和「我所有」的「爱」和「取」。

  对普通人来说,

  想要阻止「触」发展成「受」是相当困难的。

  在「受」已经发展成形的时候,

  在已经有满意和不满意的感觉时,就停止在那儿。

  让感觉只是一种感觉,迅即通过。

  不要让它继续发展成「爱」,也就是不要因为

  满意或不满意而希求这个那个。[3]P.23

  如果「受」已经发展成「爱」,

  就没有人可以帮上忙了。

  任何形式的欲望一发生,就必然会有苦。[3]P.24

  在我们的修行中,我们必须如截十里流,

  阻止「触」发展成「受」。如果失败的话,

  就必须阻止「受」发展成「爱」。

  此后就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

  我们要试著把佛法应用在眼根和色尘交会、

  耳根和声尘交会、鼻根和香尘交会、

  舌根和味尘交会、身根和触尘交会、

  意根和法尘交会的时刻,

  不断训练自己不可攀缘任何东西。[3]P.24

  如果我们想要实践佛陀的教法,有一个简单的原则,

  那就是佛陀对弟子婆希亚所说的:「婆希亚,

  每当你看到色尘的时候,只看到就好了;

  每当你听到声音的时候,只听到就好了;

  每当你闻到气味的时候,只闻到就好了;

  每当你经验到触觉的时候,只触就好了;

  每当你有思想产生的时候,

  就把它当作心中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感觉)吧!

  如果能办到这一点,就没有『我』了。

  没有『我』的时候,

  心也不会移到这里或那里,不会停留在任何地方。

  这就是苦的熄灭,又称涅槃。」[3]P.26

  不让六尘进入心中,

  只让六尘像波浪在海岸拍打一般。

  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

  满意和不满意的觉受就产生了;

  就让他停留在那儿吧!

  不要让以这些感觉为基础的欲望发展起来。[3]P.85

  每天一再产生的「我」和「我所有」的感觉,

  就像波浪。

  感觉经验的水,被妄想或无明的风碰到之后,

  就日夜不断地形成「我」和「我所有」的波浪。

  「我」和「我所有」的感觉出现一次,

  就称为一「生」。[3]P.30

  如果你希望过著安全的生活,

  就必须透彻了解无常、苦、无我;如此,你就能够

  抗拒色、声、香、味、触、法等外尘的迷惑,

  虽在十丈红尘中而不迷失。[3]P.33

  对「乐」憎恨,是一件愚不可及的事;

  就像沈溺于「乐」和变成它的奴隶一样,

  都是百分之百的错误。

  对「乐」抱持正确的态度的人,才算是佛弟子。

  达成的方法,就是要观想「乐」的虚幻性,

  观想「乐」就像波浪一样,「乐」的波浪

  就从那个「触」产生,然后破灭、分解。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一层道理,

  就不会变成「乐」的奴隶。[3]P.34

  只有熟于观察「心」的人,

  才能够真正了解佛法。[3]P.41

  禅定如果不是以放弃对五阴的执著为目标,

  就是邪定。[3]P.49

  如果有执著的话(即使是执著善),

  便是苦。[3]P.57

  佛法的主要原则──「任何法门都不可执著」,

  不外乎完全祛除执著有「我」或「我所有」。

  [3]P.58

  无我的教法,只能在佛教中发现,

  其他宗教教大家要执著自我。

  如果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是有一个我必须予以执著,

  那么他一定无法体悟自我是不存在的。[3]P.61

  请养成一种习惯,

  定期思考什么东西值得拥有和经验?

  什么东西虽然被我们拥有和经验,

  却不会带给我们痛苦?当我们发现

  绝对没有哪样东西值得我们去拥有和经验时,

  我们就会以平等心对待一切。[3]P.100

  工作是做了,却没有作者。

  道路是走了,却没有走者。

  这首偈指的就是阿罗汉,他们是修习佛法的人,

  他们是走完了圣道、抵达涅槃的人,

  但却没有发现到走路的人或修行的人。

  「做而无做者」的原则,

  必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加以体会和应用。[3]P.101

  如果执著做一个好人,必然会有好人的苦,

  正如同做一个坏人,必然会有坏人的苦一样。

  做好人,快乐吗?做坏人,快乐吗?

  即使快乐是从禅定中所产生的,

  如果起了「我快乐」的感觉,

  也必然会在快乐的肉体中形成「鱼刺」,

  横插在喉咙里。[3]P.106

  如果执著了

  我们有快乐(即使是从佛法所产生的快乐)的观念,

  就会生出一个微细的「鱼刺」,横插在喉咙里,

  使得我们无法辨认真正的佛法。[3]P.107

  还没有体证真理的人就在混乱之中,

  拼著老命追逐财富、权力和声色犬马,

  比较高层次的就贪婪地追逐觉醒、禅定和开悟,

  从这里就显示出执著攀缘快乐的危险性。[3]P.108

  让它就像士兵熟睡在大炮旁边一样。

  虽然处在枪林弹雨之中,

  但他却没有受到惊吓或干扰,

  只有炮弹的声音接触到耳朵,然后就停止了。

  我们想攀抵经验的高峰,

  就必须训练自己让「触」停留在「触」的阶段。

  但如果你办不到,承认失败了,

  你还可以停留在「受」的阶段。

  只要有舒服或不舒服、满意或不满意的感觉发生,

  就立刻把它熄灭在那儿,

  不要再引起受到爱欲攀缘所驱使的各种欲望。

  这就是在与外尘接触时的修行。[3]P.112

  在你临终时一定要知道:

  一切都不值得拥有或经验。

  自愿做彻底的熄灭吧!

  让那个自愿做彻底的熄灭的感觉、

  那个随时准备接受它的感觉,

  伴著你的心,一直到去世为止吧!

  我想告诉大家一件我亲身经验的事:

  人们怎样以佛陀在世时的方式来准备死。

  当他们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

  剩不到十天可以活时,就决定断食。

  断食的目的是为了让心完全不受干扰。

  他们准备死亡的方式是断食,只喝水和吃药。

  越接近死亡时,甚至连水或药都不吃,

  从而获得正念和觉醒,

  以彻底的熄灭的方式去世。[3]P.118

  出入息观十六阶:

  第一段身观念处

  调节呼吸即是调节身体,使心平静,

  称为「身行定止」而达到「三摩地」(禅定)。

  第一阶:学习观察长呼吸每一角度的一切详情,

  如什么是长呼吸?发生时有什么感觉?

  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和长呼吸混熟。

  第二阶:观察(短)呼吸一切详情,在运气、感觉、及

  对身体的影响等方面,与长呼吸做一番比较。

  和短呼吸混熟。

  两种呼吸反覆运行,相互比较,结果便会洞识呼吸,

  明了呼吸,知道呼吸的因,知道呼吸的果,

  知道呼吸的影响力,必须如此认识呼吸。

  第三阶:观察这两呼吸对身体的关系,称为「身行」。

  肉体称为身,呼吸也称为身,两者不能分开,

  必须知道两种身的一切,才可称为「知道一切身」。

  第四阶:所谓「身行定止」,便是调节呼吸使其逐渐

  的平息,身体也跟著逐渐静定,心因此也达到禅定。

  ──「跟走」

  其法(秘诀或善,也即现代之所谓「技术」)便是在

  运行长呼吸时,对它慎密监视,好像在跟随著他走一

  样,知觉一直紧跟著气息上下奔走不离。

  假定两个距(据)点,上方在于鼻端,下方在于肚脐,

  这只是假定而已。

  呼气进(吸)时气息从鼻端进入一直达到肚脐,以此为

  终点别处不管。

  呼气出(吐)时气息又从肚脐开始走出鼻端,

  以气息上下奔走碰擦所得的感觉作(追)踪的目标。

  气息走进时知觉也跟著从鼻端走到肚脐,

  气息走出时知觉也跟著从肚脐走到鼻端。

  假定有一条空管从鼻端通到肚脐,气息在这条空管里

  来回奔走,知觉也紧跟著气息来回走,

  这样设想久不会感到困倦。

  如果知觉走失使用力呼吸,使容易觉察,必要时可以

  大力呼吸已至发声,声随气加强感觉,即耳听到声音

  而心观住于气息,这样双管齐下也是好的,

  好在容易观察。

  如果能修到知觉坚跟著气息不放,坚定不移,

  不会走失,便算是完成了「跟走」的一阶。

  ──「守观」

  知觉不再跟著气息上下奔走了,只坚守在一个适当的

  地点观望。这个适当的地点就是鼻端或鼻门,知觉在

  鼻门守观,气息走进鼻门时便立刻知道,但并不跟著

  走,坐著观望而已。不过没有呼出之前,有一个停顿

  时间必须提高警觉,以防知觉走失,呼气时也一样。

  只在鼻门守观,应如守门人严坐执行。气息运行时,

  粗也知其粗,细也知其细,进也知其进,出也知其出

  ,这便是守观。

  ──「取相」

  守观的一阶练习纯熟了,便可继续修持观照相境。

  以内眼观视鼻端,不故以前观察的是气息,现在心已

  坚定了,在鼻端逐渐浮现出相境,代替气息的存在。

  但这相境只是幻相而已,有的如珠球,有的如日月,

  只要能够(凝聚形相用来做)观察,什么相体都可以,

  而且这些相境随人而异。这些都是心造的幻境,并不

  是实体,作用在于训练心的定力。

  能够一直宁观著它不放,这叫「取相」。

  ──「似相」

  运心变化所得相境,使它作种种需要的形体(变颜色、

  缩小放大、移动远近) ,这叫作「似相」。

  ──初禅:寻、伺、喜、乐、一心境性

  达到禅定的先决条件便是先要习熟「似相」,能变化

  相境操纵自如,然后摄念定观在一个明晰的化相上,

  这就是说我们的心已经锻练到十分精纯,达到能够控

  制自如的程度,可以开始提观禅地五种感觉:

  寻:心观住(系)于所缘的感觉。

  伺:心渗透于所缘。

  喜:发生欢喜的感觉,有如做事成功时觉得十分满意

  的情境一样,有的喜在心头,有的喜露于形色。

  乐:因定静而感到安乐,心旷神怡。

  一境性:心集中在一处,坚定不移,不动不摇。

  观见「寻、伺、喜、乐、一境性」五种感觉,一齐而

  生,表示心已经定止,达到初禅的境界。

  如果达到这个初禅境界,便等于完成了「身行定止」

  阶段,也即平息呼吸的最后目标。[4]P.85-91

  第二段:受观念处

  这里的「受」便是指禅定里的喜、乐感受而言。

  第五阶:在每一呼吸上观察「喜」发生的情形,

  熟识其面目,有如上段洞视呼吸的一切一样,

  知道什么叫作「喜」?这状态如何?为什么会发生?

  有什么威力?

  喜受性粗,乐受性柔。当我们做事成功时,会欢喜

  得肉跳,有时更会高呼踊跃,表现出各种激烈的举

  动,这便是「喜」。

  第六阶:喜极之后必生安乐。

  必须抹开喜念,以便露出乐念。乐念比较温柔定静,

  更加舒适,心旷神怡。这一阶便是观察这种乐受,

  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详细观察,直至纯熟洞识,

  知道什么叫作乐?正如我们洞识长短呼吸一样。

  第七阶:观受(受即是行,心的真正支配者;「心行」

  ;也即「喜」与「乐」)支配心的情境,

  喜与乐对心的一切感受都要完全透视,

  在每一呼每一吸之间修行观察。

  第八阶:抑制心行以达定止;消退心行的力量,

  不令其自行支配于心。如乐受发生时,引起烦恼与

  执著,我们便抑制其支配心的力量,思维乐乃属

  无常,虚伪欺诈,不执著于它,乐念便会自然而退。

  盖心的本性不喜欢虚伪欺诈,如果不思维观察,

  便易受骗,但若明白那是烦恼与痛苦的祸源,

  不受其支配,心行力量便会消退。[4]P.93-95

  第三段:心观念处

  直接修行御心。

  第九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观察心的现状:眼前的心正

  处什么情形?喜/乐?贪/不贪?纷乱/静定?

  污秽/清净?我们都要完全观透,

  是非善恶好坏完全知道。

  第十阶:控制心使其生极喜,处在喜悦中。

  必须习到能控制自如,每一呼每一吸之间全心都

  沈浸极喜的感觉中。

  第十一阶:控制心使静定。心由极细(喜)转为静定,

  不在喜悦了。必须学到想喜即喜想定即定。

  第十二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解放心脱离染著。

  即令心清净,了无一物,解放一切杂念。[4]P.97

  第四段:法观念处

  乃观察法的演变。

  第十三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观察诸行(第一阶到

  第十二阶)无常,直至适澈了悟为止。

  这一阶是全部最紧要一阶,

  如果不见无常便得不到道果。

  第十四阶:在每一呼吸之间显明的观见贪欲消退,

  观见脱离贪著。

  观见无常的程度如何,离贪的程度也跟著那样。

  离即是渐次消灭,贪即欲念。

  第十五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观见欲妄(烦恼与痛苦)尽

  灭。

  第十六阶:在每一呼吸之间观见舍弃的情形。

  [4]P.97-100

  合共四段,称为「四念处」。如果「四念处」修持圆

  满,便能得灭苦之果,同时「七觉支」也随著圆满。

  所以修持十六阶出入息观,等于修持「四念处」与「

  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中性)一

  样,结果都能得到一切智与解脱。[4]P.100

  最简单的修法:同样以呼吸为基本,

  第一阶:修心达到平定,用什么方法都可以。

  第二阶:一直观无常。

  第三阶:得离贪与熄灭等果道。[4]P.101

  如果有时间与耐力,便修十六阶的一种。如果没时间

  耐力,便只修三阶的简法。在不然连三阶简法也不能

  修,那只有修「觉知」两字,时刻提醒警觉,在想、

  言、行之前必须先揭起知觉,比如要生气时,要打人

  时,觉知在身便可平气。有完全的知觉便不会冲动与

  疏忽。[4]P.104

  出入息观修持法。自始至终一直在呼吸上修行,知觉

  与所缘及气息连结在一起,故称为出入息观。

  如果以身为主观,称为身观念处。

  以心为主观,称为心观念处。

  以法为主观,称为法观念处。[4]P.105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