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修、各位同学:
一、顺、逆均修心;不去缘境修心导致内心无力;应调整自心与佛菩萨相应。
大家学习佛法,根据道次第修行,道次第主要的就是两条了:一条,亲近善知识;一条,修心。整部的《广论》都是围绕这个进行展开。那么,如何修心呢?一个,暇满,然后呢?修心、修行。修心、修行的前提,要对道总的建立起决定解。所谓道总建立起决定解就是:理论方面要认识清楚,并且这种认识已经是产生了、决定了,这就叫做发决定解。那我们修行不好,用功不能上路,反反复复,摸不着边,就是因为,不知道什么叫做道总,不知道修心的次第,不知道修心的前提,道的根本。
修心,我们要以一颗清静的心、无倦怠的心来修行。当然具体怎么修,怎么用功——共下士如何修心,共中士如何修心,上士道如何修心?在《广论》里头都有非常具体的教授,只是我们一下子还没有办法真正照这部论典来修证,所以顶多,我们也只是了解一下而已、熏习一下而已。实际上,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任何的境界,都是佛菩萨、善知识,为了要令众生得解脱的境界,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顺境、逆境,都是要让我们得解脱。所谓顺境,快乐的境界,要让我们不要起贪爱、起执著;所谓逆境,痛苦的境界,要让我们不要起嗔恚,要让我们超越。就是说,顺境、逆境,痛苦的境界,快乐的境界,就是我们修心的境界,修行的境界。
那世间上面的境界,无非就是痛苦的境界、快乐的境界、不苦不乐的境界,都能够概括一切。那么我们在痛苦的境界上,快乐的境界上,这样子的境界,是比较强烈的境界,比较容易对自己的内心产生感觉,更多的在非苦非乐的境界上——无明状态。所谓无明状态就是一天当中,内心不知道什么是好,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去修行也不知道怎么修,用功也不知道怎么用功,不晓得究竟做什么事情才是有意义的,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就是自己不知道要如何做决定,不知道说决定胜和增上生,如何变成我们今生今世实践过程当中的所作所为的每一个的步骤,佛法不能落实于当下,道次第不能在现实的自己生命当中得到体现。更具体地来讲,就是在自己的现实缘起点上,不能认清佛法;或者说,在自己的缘起点上,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学修佛法,这也就是意味着,自己指导不了自己,自己帮助不了自己,自己在用功,不是最有效的、最便捷的方式和方法与途径。刚刚开始可能还可以,有好乐心,时间一长了,慢慢慢慢就迷茫了,慢慢慢慢就退堕了,用不了功。
在佛门里边、在寺院里头,也是这样子了。寺院里,虽然大家在一起,根据佛法的步骤,根据修行的次第,一点一点在用功。而实际上,每一个人的情况呢,还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每一个人又是我们自己修行过程当中,所面临的,所遇到的,所要频繁接触的境界,那么我们在这些境界上,就是修行的很好的机会、很好的条件,就是要在这些境界上去广集资粮。而不是说,我们要在自己所遇到的这些境界上,去挑剔、挑剔自己所缘的境界。任何一个境界,只要我们接触到的,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我们接触到的,就是我们所缘的境界。所谓就是我们所缘的境界,也就是不知不觉,这些信息,我们已经接收了,已经领纳了。那么我们领纳了外在的这些境界之后,究竟要怎么处理呢?要怎么对待呢?要怎么转化呢?这就是我们修心的过程、修行的过程。
在现实世界当中,你去挑剔的话,那么没有任何一样东西值得挑剔的,因为都是有为法,都是生灭法,都是无常的法,都是会变化的。今天这样子,明天那样子,后天又是一个形象,又是一个境界,不可能外在的境界不会变化,肯定是会变化的,那么我们只有用一个更加宽容广大的心、柔软的心、清静的心、没有疲倦的心、没有懈怠的心,才有办法来处理这些纷繁复杂的境界。懈怠、疲乏、厌倦,不是我们的身体的因素,是我们心理的因素,是我们内心的状态,我们内心觉得辛苦就辛苦;内心觉得自己困了,它就困了;所以所有的疲倦跟懈怠,就是因为你有这样子一颗疲倦、懈怠的心,有这种疲倦、懈怠的内心的形相,障碍了自己。
为什么我们内心会疲倦、会懈怠呢?就是因为自己对所缘的境界没有兴趣、没有信心,觉得没有意义,就是自己不想在自己所遇到的这些境界上去修行。那么你想去远离这些境界,拒绝这些境界,让我们一个人呆在屋子里,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这样子的话,不等于说,我们内心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打得开,有时候恰恰会相反。因为我们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境界里头,没有具体生活当中的人跟事的境界,这仅仅是缩小我们所缘的境界而已,实际上还是有境界的,因为你在屋子里头,你还要喝水,你还要吃饭,你还要睡觉,你的心里依然会想问题的,还会想过去的问题,想昨天的事情,还会想明天的事情,想未来的事情……这些的内心的想法,就变成自己所缘的境界了,那么这些境界有没有意义呢?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你一直在重复过去的这些境界,在回忆过去的这些境界,在比较过去的这些境界,比较也好,回忆也好,你不能在这些境界上得到佛法,不能启发自己的智慧了,顶多它只是给我们理出一套世间生活、工作的经验而已,能够增长我们更多的日常生活的常识而已。
实际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有一切的顺境、逆境、苦乐境界,都是我们的业报,都是业感,这些业感,我们也不需要去否定,更不需要去责怪、去责备——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利用自己这个暇满身来修学佛法,在这些境界上用功修行。不能去讨厌别人,也不能说自己觉得很不争气啊,自己觉得很差啊,自己觉得一无是处啊,慢慢下去,自己就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去用功修行。
佛的愿望是让我们早日得度——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度生死、究竟解脱、圆成佛果;佛的愿望,不是让大家荣华富贵的,也不是让大家生活得越来越好,这不是主要的目的,这只是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所以我们修行、用功,不一定要在点点滴滴的事情上一直去计较,而是在这样子的境界上去转心,去消除自己的业障、烦恼障,让自己的心不要在生死轮回的这个系统当中循环。我们的心时时刻刻要同佛菩萨心心念念饶益有情去相应。佛菩萨心心念念在饶益有情、普度众生。我们的心如何去调整、去转变、去修改,同佛菩萨的心去相应,就是内心的这种轨道,同佛菩萨的心量的这种轨道去相应。
二、指出“以自我为中心”之错误,分析如何正确地使用依正报去如理作意、修心。
如果我们一个人常常认为说,自己的想法是最正确的,自己所作所为是最恰当的,自己的选择是最正确的,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那么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是比较难办的,佛菩萨也比较不好度。佛菩萨度众生,就是自己的愿力的体现,是佛陀智慧慈悲的普照。所以利益众生就是,自己的清静的业在利乐众生。那么我们一个人,如果常常觉得比人高一等,自己有很多方面比别人要超越,时间久了,就非常容易生活在一个不很现实、不很实际的世界当中,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只想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快乐,自己想要得到的事情,忘记了要去利益众生是我们佛弟子修心的本质,时间一长,慢慢慢慢就会自己把自己绑得很紧,自己把自己绷得很紧,甚至呢,最后就绑死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内心里边一直想,我要得到好处,我要得到胜利,我要远离痛苦、得到快乐,时时刻刻只想到说,我要的这些内容,我要的这些果报,忘记了这些内容、这些果报,要怎么样子才能够得到。
比如说,我们来到寺院里边用功、修行、集资粮,要布施自己的时间,要布施自己的体力,要作种种的供养。所有的这一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慢慢慢慢我们就同佛菩萨造了一份相应的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时间也好、物品也好、财物也好,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依报的一部分。依报就是自己正报的一部分;反过来说,我们的正报离不开依报,依报跟正报是一体的,只是在我们的心里将它分开。就一个物品来讲,这个物品,也可以说是你的,也可以说是他的,也可以说是善知识的,也可以说是佛菩萨的;所有的这些,都是自己内心里头的一种安立和感觉。比如说,我们眼前的一盆花——那这盆花可能是你出了钱,在花店里边买的,然后送到佛堂来供,虽然是你买的花,供在这里,但是大家也能够看得到的。这样一盆的鲜花,因为我能够看得到,这是我所缘的境界,从我所缘的境界这一点来讲也是我的,我们把这盆花用来供养佛菩萨,那么也就成了佛菩萨的境界。
这也就是说,我们所有依报的一点一滴,自己内心里头怎么作意,它就会有什么感觉;怎么安立,它就会产生怎么效果。比如说,你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看到一个人,觉得这个人有很多的问题,慢心很重,我要去帮助帮助他,这就是你的发心,你发心要去帮助他,你才会有信心、有兴趣,有欢喜心去劝导他、去安慰他,去跟他开导;反过来说,对方慢心那么大,你觉得他这是一种烦恼,我赶紧要远离他,躲得远一点,免得到时候,对方的慢心来轻慢自己,是不是?那你可能就不会理他,其他的烦恼也是一样的,贪嗔痴烦恼啊,怀疑烦恼啊,无明烦恼也是一样的。反过来说,如果对方学修、资粮,各方面比自己好,你如果自己安立说,我应该同他多接触,在他的身上,能够学到很多好的东西,能够学到佛法,能够集到资粮,能够启发自己,修改很多的习气毛病,这样子的话,这样子的作意,自然而然你就会非常乐意同他去接触,因为你内心已经这样子安立了,这样地思维了,这样地作意了。
换个角度来讲,对方如果比我们好,资粮比我们多,条件比我们好,福慧也比我们多,那么,你如果这样子地作意,对方为什么会比我好这么多呢?他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尊重呢?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重视呢?为什么能够修得那么好呢?那么你一直在这里反问自己,一直在这里起疑惑,一直在这里觉得自己不如他,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那么你自己就会自我责备、自我埋怨,然后呢,你就会对对方的长处、对方的优点进行观过。观过,怎么观过呢?你就觉得,反正你修行好是你的事情,你资粮集的多也是你的事情,跟我没有关系,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你修的跟我修的也不相干,是不是?两回事。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内心的感觉了,内心的状态,内心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一种慢心了,这是自己的慢心了;也就是,有时候你看到别人好,看到别人的长处,会起烦恼,看到别人的不好,看到别人的短处,也会起烦恼。就是顺境、逆境,对自己有利,对自己不利,都会起烦恼,这个就是凡人的境界,就是世间众生的境界。而佛菩萨的境界,就不是如此,众生有痛苦的时候,他就要去解救,帮助他走出烦恼;众生有快乐的时候,佛菩萨会告诉我们,这些是行苦,是靠不住的——就是无论人家是一个什么境界:痛苦也好,快乐也好;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需要用法修心。
在这样的境界上,自己要用法修心,佛菩萨也是告诉我们用法修心。同样如此,我们同同行善友之间的关系,也是用法修心的时候,不是说,我们要把这些境界抛开、远离,内心里边自己把它拒绝在外,然后来谈修心,这是不对的,跟道次第不瓜葛了。所以我们如果自己感觉到说,还有自己的东西存在,还有自己个人存在,还有自己的一些观念,还有自己生活的空间,所有的这些,都是个人的我执、法执的体现,都是自己不能融入大众,自己不能同佛菩萨相应的表现。
如果我们自己真正的心,已经同佛菩萨相应了,那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语,是受我们的心来支配的,这心让我们说话我们就说话,心让我们走路我们就走路,心让我们手上拿东西就拿东西,做事就做事,是受心支配的;如果心跟佛菩萨相应,佛菩萨是同所有的众生相应的,这种境界是非常殊胜的,非常不可思议的;如果我们是进入这样子的一种状态,这样子的一种思想境界当中去,自然而然,就不会有个人的种种的观念,个人的种种的想法,不会有了,肯定不会有了。它有的话,自己就会主动去调整,有时候,一个老人家,一个小孩子,他可能拿出十块钱、二十块钱来供佛,哪怕虽然只有十块钱、二十块钱,但是呢,这十块钱、二十块钱,就代表他的一切了,因为他一共也只有十块钱、二十块钱,就意味着,他自己把所有的都供养了,内心里边没有挂碍,内心里头没有保留,内心里头完全都清静了。
那么我们岁数大了,我们有很多自己的观念以后,就不容易这样子地作意了,我们更多的作意,是在自己分析,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哪些要去做,怎么做,做多少,就是会去规划,对现实生活当中这样子各个层面进行规划,那么这些规划的目的,有些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的方便,方便就是,你在世上呢,要去应酬、待人接物,需要花钱,需要用东西。那么有些到这个佛门里面来,也是一样的,他要去规划,我要做哪些事情,我要供养多少钱,我要留多少钱……等等,那么这些的心里的状态,同一个小孩子,他没有任何保留的、一种内心的状态和动机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修供养,他最重要的是一个供养的心,因为我们有供养的心才是最为重要的,而不是用世间上面的那些常识、那些观念、那些想法,来分析、来判断、来指导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所作所为。那这些是世间的见解了,世间的知见了。
三、动机决定业果;学习成佛、依靠善知识,来改变身心。
世间的知见,它只是有相对的对跟错,有相对的是跟非,有相对的善跟恶,实际它本质上都是从烦恼出发,都是错的。佛法它是从哪里出发呢?从业果出发,是从行为的动机出发,是从做这一件事情的性质出发的。这个事情是一个什么样子性质的事情,我们是什么样子一个动机,那么这些事情会引发什么结果,那么人的动机、人的发心,又是根源于佛法的教授而来的,它绝对不会说是无缘无故来的,无缘无故不是一种真正的发心。不只是说,我看到你拜佛,那我也来拜佛;我看到你听经,我也来听经;我看到你供花,我也来供花;你供水,我也来供水……这不是了,这个因为你不知道它里边的道理,你没有起决定解,你不是根据佛法的教授来做的。所以你虽然有发心,但是你发心的内涵跟他发心的内涵,是不一样的,不可同日而语了。就同样一件事情是不一样的、绝对不一样的,就犹如我们一部电脑一样,你这个小孩子,他不知道如何来操作,他可能顶多用来打字、打游戏;那如果一个懂行的人、专业的人士,他可以用电脑来管理社会、用电脑来办公、用电脑来帮助、来指导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一切的一切,都是能够发挥作用的,所以虽然做同样的一件事情,虽然同样都是在按电脑的这些键盘,但实际上,他的行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完全不一样的,甚至是相反。
我们每个人的身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身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你说我们身心怎么会是一个世界呢?比如说,你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即刻你身体就会发生反应,因为它是物质的,它物质跟物质就会发生反应;你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你听了不该听的东西,我们的心情就会发生改变了,你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心情也会发生改变……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我们做了该做的事情,我们听了该听的事情,我们看了该看的境界,我们的身心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我们吃素,就跟吃荤的人,身体的变化就不一样;我们听经闻法,跟社会上面听那些流行音乐,内心的变化就不一样;我们看佛经跟看小说不一样,我们拜佛——我们在寺庙里边的生活,跟在世俗上面的生活,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身心,是密切相关的,同时跟我们的依报环境,也是有着极其直接的关系的。
那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不断来改变自己的身心,刚刚开始,诸位对佛法不是很了解,那么需要常常来寺院里面当义工、护持三宝,时间长了,慢慢慢慢自己也就懂了,自己懂了之后呢,自己内心的种种的计较、分别、执着也就放松了;慢慢呢,解跟行也就相应了,所以如果没有听经闻法,没有思维法义,不是照着佛法去实践,就会有可能对于外在的境界感到不适应,感到不相应,依然还是固守执守自己内心原来的那些世俗的心态——也就是我们来到佛门来,来到寺院里头来,只有经过闻法、思维法义,并且去实践,然后你才能够逐步逐步适应这样一个清静的环境,不然的话不可能的。你时间一长的话,你心情一放松,原来的那些烦恼啊,原来那些习气毛病啊,就会出现。
那么我们如果不是抱着一颗放下、学习、自在、快乐、欢喜的心来学修佛法,如果没有注意营造和重视师法友是自己生命当中极其重要的部分,而是时时刻刻强调要同自己胃口相配的一些境界,那么如此下去的话,即便是住在寺院里头,也不能得到真正的帮助和真实的利益,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境界,你不知道什么是缘分,你不知道什么是佛法、佛菩萨、善知识,在法的体性上这些都是一致的、是一味的、是一贯的,也就是说佛菩萨的佛法,是从善知识的行为上、教授、教诫上,得到体现、得到诠释,让有缘的众生,由此能够获得救度。所依靠的是什么呢?不是善知识本人,而是善知识为我们讲的佛法。所以我们所谈到的度众生,不是说一个人掉到水里边去,我们要把他拉起来……我们这个是一个比喻——我们是沉溺在三有的大海,他是要靠心去救,而不是用我们人的手去救,是用心去救,用心里面的法去救的,而不是靠外在的形象去救人,那么我们是靠心去救,是靠心里边的佛法去救,是靠心里边的佛法,在我们的行为上面体现去救。
那我们学法的人,我们的行为就要同佛菩萨、善知识的行为相应,我们才有办法得到救度。如果说善知识说了一套,我们自己做了一套,或者说我们做了一套不是根据善知识的教授、不是根据佛言祖语去做的话,那我们自己的业就同善知识的业就不相应。你虽然也是善事,也是好事,也是佛法,但是业不相应了——业不相应的话,时间长了,逐步逐步它是会远离的,这是肯定的。
所以说,道的根本亲近善知识,它的原理就在这里,它的原因也就在这里,它的根本点也就是在这里。是靠人给我们传授佛法,然后我们根据这些佛法去实践,所以说我们的这些佛法,也是善知识给的,如果不是善知识给的,我们就很难去修——佛陀为什么名为世间解呢?就是世间上面的所有的事情他都知道,所有人的问题他都了解;为什么名为善知识呢?就是善于了知我们的情况,善于了知我们的问题,善于给我们做指导和帮助,那么这样子的话,世间的所有众生内心里边的问题,心意识里边的问题,以及所有的因缘果报都是通达的。
四、以暇满劝种因,形成共业力量创造正法环境。
刚才我谈到了,佛菩萨、善知识,他是从业果上面去分析、去看待,他是从无为法方面去看待问题的,他跟我们凡夫众生认识问题是不一样的——这个世界上,它有种种的变化,比如说大海里边的波涛一样,汹涌澎湃,一波平息,一波又起,永无止境。我们修行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内心的波动,就犹如大海的波涛一样,一直在起伏,那么我们内心里边,有这样子的一个强烈的波涛,我们怎么办?我们怎么修行?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内心里边有这些波涛,有这些烦恼在作怪,这就是我们的问题,但是我们又想想看,我们虽然有这么大的烦恼和问题,但是我们拥有人身,能够听到佛法,得到暇满,不仅仅三恶道的众生非常羡慕,即使天人也非常羡慕我们,因为可以用我们的人身,来修行,来纳法。我们的人身,是修行佛法最佳的存在的形式,要这样子去看问题的。否则觉得,我这个人啊,就是一直有情绪啊,情绪一直不稳定啊,问题很多啊,不能修行啊,这也是邪执。你能够听到佛法,你能够知道佛法,你能够对佛法有兴趣,已经就非常不简单了,六道众生里边的所有的众生,都是非常羡慕的。
佛法的兴盛与发展,就是要靠修行的人对于教法的遵从与实践。也就是说,我们是不是真正按照佛法去实践、去行持,才是正法住世的一个标志,才是佛法兴旺的一个标志。如果我们身体很好、心情也很好,但是我们是生存在一个不相信因果法则的团体当中,不相信因果法则的氛围当中,就是很不幸的事情了,也是很不好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邪见的氛围当中,你要讲因果,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在这样子一个邪见炽盛的人、事、物环境当中,你的心是调整不过来的:你看到的,你接触到的,你感受到的,都是恶业,都是邪见,这些邪见太炽盛了。犹如这个火太猛烈了,你想要躲,要去救火,是救不过来了,不仅仅说你不能把这个火给扑灭了,也有可能会烧到你的身上去,也就是有可能会影响到你。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正法环境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一个正法的环境,没有一个佛法的环境,你说我要保持如如不动,我可以不受到别人的影响——那绝对不可能的。这个只是说自己的一种期许,或者自己的一种自信,时间长了已经是面目皆非了,已经是换成另外一个人了,但是自己完全不知道。就犹如一只青蛙一样,它放在水里,慢慢给你加温:......30度、31度、32度......它慢慢适应,最后就死掉了,自己死掉,也不知道怎么死的,这个就是这样子,很简单的事情。它慢慢加温、慢慢加温、慢慢中毒嘛,最后就死了,就这样子死去——世间上面的人,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这样子中毒死去,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来训练内心,训练内心,首先要了解心是怎么回事,心跟身体的关系怎么回事,我们的身心跟别人的关系怎么回事,跟环境的关系是怎么回事,这样子的话,我们才会下决心去,好好利用自己的心,才会真正去善观缘起。
《广论》里边有讲嘛,“为欲引发必竟乐故,若未清净修习正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等同旁生。”是不是?就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仅仅希望说,我自己的生活好一点,我自己的痛苦少一点,我自己的快乐多一点,然后你拼命去努力,虽然在人道等同旁生,是不是?那我们下这个决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引发什么呢,毕竟乐,所谓毕竟乐就是成佛,这样子的一种意乐,这样子的一种信心跟决定。如果我们这种信心跟决定没有策发起来、意乐没有提起来,你说我们是发大乘心、发菩提心,我们是学道次第,那根本都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这在《广论》的教授里面,都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呢,在《广论》的下面,又告诉我们,“是故应当作是思惟,我今获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无果利,我若令此空无利者,更有何事较此自欺,较此愚蒙,而为重大……”那么在这点上,如果我们认识到了,但是我们不照着去做,还是一样,一天比一天越来越严重,天天都是在空过,没有作决定,更有何事,较此自欺?虽然在学佛法,学道次第,实际上是在自欺,没有一件事情,比这个事情更加愚痴、更加严重。
“如是观待若增上生、若决定胜,义大之身,若不昼夜殷勤励力此二之因,而令失坏,如至宝洲空手而返,后世亦当匮乏安乐,莫得暇身,若不得此,众苦续生,更有何事较此欺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增上生、决定胜,这样子的一个大事,我们如果不是昼夜殷勤励力此二之因,所谓殷勤励力此二之因,就是对增上生和决定胜,我们要非常地用功、非常地用力、非常地勤奋,殷重去策发这两种因。也就是对增上生的因和决定胜的因,如果我们这两个因没有种下去,就没有这个因了,没有这个因,就是慢慢慢慢就没有了,就失坏了,最后就是怎么呢?“如至宝山、空手而还”那我们的后世,就不会有佛法的环境。
因为我们没有在增上生跟决定胜方面下功夫,在这方面种因,没有希望说,我自己的未来,是生存在一个佛法的环境当中,我们这个心念下去,就是我们的未来,而不是说一定要等到我们的后世,我们死了以后再来,这些东西都是一直会在等流了,我们一天又一天,逐步逐步,正法的环境是会越来越好,为什么正法的环境越来越好?因为你一直对正法的环境有希求,对自己的生命的增上有希求,希望自己一天一天越来越好,一天又一天越来越同正法相应……
所以增上生的道理,在现实生活当中,在现世都是能够得到证明,都是能够得到实现,而不是说,我们一定要等到死了以后,去投胎再转生,以后再来谈增上生,今生今世都是能够越来越好,如果今生今世我们这么用功,还不能慢慢有所改善,还不能一天比一天好,那我们今生今世所作的一切的努力,我们所有行为的造作,我们怎么能够保证说,后生后世比这一生要好?——这个道理很简单的。
我们今生今世对佛法都没有如此大的希求,对佛果没有真正产生决定,这样子的话,我们用功的出发点,以及我们终极的目标就不清楚。因为我们用功,我们的出发点,到底我们要去哪里?我们要到什么地方去——没有决定、不清楚,所以在这方面,《广论》就是告诉我们,“如是思后,当发极大取心要欲”修心,修什么心呢?这个最重要的心就在这里了,就要把这个修起来,为什么要修起来呢?因为我们没有呢,因为我们欠缺呢,因为我们非常微弱呢,因为我们似是而非,因为我们若有若无,因为我们非常容易间断,不能持续,所以要花很大的功夫在这方面去修。但是靠自己的能力很难修,所以需要靠同行善友的帮助,需要靠善知识的引导、提携,需要靠共业的辅助,形成一种共业的力量,然后慢慢,我们增上生的意识,成就佛果的希求,才会慢慢在自己内心浮现,才能够让它一天又一天越来越坚强,乃至持续下去。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