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仁慈博爱 宗教之根
因为现在多数宗教都流于形式,疏忽了教育,所以我们现前联合世界上许多的宗教,提倡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是爱的教育。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这三教是一家人,关系非常密切。我上次在澳洲参加一个宗教座谈会,有一位基督教徒问我这三教的关系,我说:这三教所用的经典是同一部──《圣经》;犹太教的经典是《旧约》,他们不承认《新约》,他们崇敬上帝,不承认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不承认玛利亚;基督教依据《新约》,肯定耶稣是上帝唯一的独生子;而天主教承认这三位是一体,《新旧约》都读、都尊重,实在讲他是以玛利亚为中心,天父、天母、圣子是三位一体。所以我说:犹太教是皇上那一派的,天主教是皇后那一派的,基督教是太子那一派的。他们听了,这个很好懂、很合逻辑。伊斯兰教跟你们拜的上帝是同一个上帝,他是你们的堂兄弟,关系都非常密切,都是一家人。既是一家人,怎么可以打架?怎么可以吵吵闹闹?应当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所以我们要把关系搞清楚。
《新旧约》说了许多次:「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上帝怎么爱世人?谁看到过上帝?
谁见到过神?那个爱不就落空了。我们要把上帝爱世人的那个爱,变成自己的爱,我们要代表上帝去爱世人,这才叫做教徒。不能说是上帝爱世人,我不爱你,那怎么行?那就不能称为上帝的儿女。佛教也是如此,佛菩萨大慈大悲,我们要把佛菩萨的慈悲落实在自己,效法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对一切众生,这才是佛的弟子。我们也不能说,「佛菩萨对你慈悲,我不是佛,我不是菩萨,我可以对你不慈悲」,不能这个说法。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每一段经文前面第一句:「阿拉确实是仁慈的」,他们称上帝为阿拉。所以,我们综合全世界许多宗教的典籍,其最中心的教义就是「仁慈博爱」,我们要学习。我们要以仁慈博爱存心,不但佛菩萨护念,所有宗教一切神圣都欢喜,中国人讲保佑你。再以《华严经》的教义来观察,这许多不同的宗教、神圣,还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从这个地方建立信心,知道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种族,可以融合成一体,可以变成一家人。问题是我们自己要觉悟,我们首先要去做,以仁慈博爱存心,以佛陀教导我们的四摄六度、普贤十愿,处事待人接物,就能把全世界不同的族群结合成一家人。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83卷)
三二、团结沟通免宗教战争
我们读《华严》、学《华严》,这才把佛教的界限展开了,跟所有的宗教、不同的族群沟通往来。有很多人问我:法师,你为什么这样做?我说,这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落实,我们学了《华严经》,不能说学了不做。怎么做?就是要团结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为全世界众生求福。我归结《华严经》教学真实的功德利益为十二个字:「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要完全落实这十二个字,这个界限不能不突破。宗教界限不突破,就会产生宗教战争,我们看中东宗教战争,印度尼西亚回教与基督教战争,这个没有意义。如果我们一沟通,这个问题就化解了。
在新加坡,回教跟基督教见面多么亲切,在一起吃饭聊天。现在九大宗教的代表、领导人都起了中国名字(他们把名单拿给我看,我发心为每个人刻图章),一起到中国去访问中国五大宗教,这个多亲切!这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教学,佛家讲一片慈悲,没有界限的。他们的教是「神爱世人」,神爱的是世人,不是指他的信徒,所以我常跟他们开玩笑,神爱我比爱你要加好几倍,他们很惊讶!我说,你们是神的儿女,神当然爱你,我们不是神的儿女,神会加倍的爱我们,他才是神。这样就沟通了,真正变成一家人。我跟他们说,佛是老师,他们信仰上帝、信仰神,神是他们天上的父;神是你们的父母,释迦牟尼佛是你们的老师,你们爱父母,也爱老师,决定没有冲突,绝对不会说,「你尊敬释迦牟尼佛,你有罪,你错误」,没这个道理,父母都教我们尊重老师,我们的老师都教我们孝顺父母。
在经典上、教义上没有搞通,过分的分别、执着,才会产生误会,所以教理经典也要交流。因此,我们六月份就开始邀请九大宗教来为我们讲他们的经,我们学习他们的经。我们在理论上、知见上能够达成共识,和平、安定、幸福才有根。希望我们这些做法能够向全世界推广,新加坡带头做,影响了马来西亚,现在马来西亚也要做,我们把它推动到亚洲地区,然后再推广到全世界。我们的目的就是十二个字:「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决定没有私心、自私自利,我们在这个地方建立共识。所以新加坡九个宗教能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这是「守护一切众生令住正道」。
而「令住正道」的核心重点还是教育,这就是我们讲的宗教教育。教育是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方面教育现在已经被人疏忽了,现在只有靠宗教,希望宗教能挽救破碎的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宗教领导人本身,连心连手来做这个事业,更希望所有宗教的信徒,要同心同德,把「爱世人」这桩事情做好,真正爱护一切世人。你爱他,你就要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恢复有个正确的思想,有正确的观念,就能够舍己为人。错误的观念是自私自利,正确的观念是舍己为人。我们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的?为世人服务的,为一切苦难众生工作的,这个观念是佛菩萨、众神的观念。所以令一切众生永离邪知邪见,获得正知正见,这是守护里最重要的一桩大事。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01卷)
三三、提倡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是把人精神生活提升到高度,但是我们看看现在的宗教,多半都停留在仪式,没有讲学。好像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偶尔还听到有讲道的,其他的连佛教,讲经的都很少,所接触到的是法会、是超度,做的是这些事情,无怪乎社会大众对宗教批评迷信。这对社会、对世道人心究竟有什么帮助?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反省。
在今天社会里面,我们只有期望各个宗教的领导人、传教师,所以我提醒、劝勉他们,宗教仪式固然重要,宗教教育更重要。仪式是外表、是躯壳,教育是灵魂,只有躯壳,没有灵魂,别人说我们是迷信,说我们是消极,我们很难辩驳,所以必须要提倡宗教教育。而且宗教与宗教之间要合作,互相观摩,一定要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我们提出来,世间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爱」。《古兰经》每一段经文的前面,一定有一句:「阿拉是仁慈的」;《圣经》里有:「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这样的句子太多了。佛经讲「慈悲」,这两个字在大藏经里重复几万遍,所以佛教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佛教的根本是慈悲。因此,我们用「仁慈博爱」四个字,就把所有宗教的根本找出来了。我们的根本相同,方法、手段不一样,就是佛家讲的「方便为门」。各个宗教是方便,无非是教导一切众生「仁慈博爱」。
仁是推己及人,仁是两个人,不是一个人。这个字的意义,就是要我们常常要为别人着想,这是仁人。范仲淹先生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仁人。所有一切苦难我们先承担,所有一切享受让别人先享受,这是菩萨!宗教里面讲,这是神圣。神圣的行为,菩萨的理念,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而且须臾不能离开的。宗教的目的,无非是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今天我们期望全世界的宗教领导人、传教师,如何来落实宗教教育,就是「仁慈博爱」的教育,破迷开悟的教育。这个教育,可以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18卷)
三四、多元文化的教学
我们与世界上不同的族群、宗教往来,我们与他们谈什么?谈《了凡四训》好,讲这些故事给他们听,他们容易接受。你要是对其他宗教介绍佛经,相当不容易。介绍这些因果的故事,告诉他福是怎么求的,灾难是怎么来的,他要是清楚了这些事情,他就懂得趋吉避凶,懂得如何消灾免难。这件事情对他有切身的利益,他会很关心,他会认真学习。因此,首先要教这个,这就是我们在现前时代,要知道众生根性,我们遵守印祖的教诲,用这个方法来帮助这个世间消除劫难。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多元文化的教学,所以《华严经》对我们的帮助非常之大!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85卷)
三五、宗教交流
佛法是什么?真实智慧的教学;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宗教,都要共同学习。我们首先带动,我学其他宗教的经典,他们欢喜,看到我学他们的,于是他们也想通了,他们也学佛法。我现在用相当大的时间读各个宗教的经典,现在新加坡每个宗教都看我们讲经的录相带,我们在教理、教义上互相交流,这才真正把一切误会、隔阂、障碍从根本拔除,奠定了社会融洽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的真正基础。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00卷)
三六、普入诸趣
佛菩萨、祖师大德教我们要学菩萨,要发心「普入诸趣」。这就是说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族群、哪个宗教,只要有缘,我们一定要去拜访,要跟他们结缘。这一点,说实在话,佛教远远比不上基督教、天主教。我们对于稍稍苦难的地方,像非洲有很多小国家,我们佛教没有人肯去,天主教、基督教他们去,跟这些苦难的人同甘苦、共患难,在那边传教,帮助他们。他们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差,这些传教师在各个地方化缘帮助他们。
我听说,他们在那边布施医药,办了一个流动义诊所。这个事情是特莉萨修女告诉我的,我送了五万块钱给他们买医药。这一次我们见面,她又告诉我,她们非常需要一部救护车,那边交通非常不方便,病人很可怜,缺乏交通工具,我答应送她一辆车。我们不要分国家、不要分种族、不要分宗教,「普入诸趣」。决不能说他是基督教,不是佛教,我们不给;若是如此「众生无边誓愿度」,及「普入诸趣」,就讲不通了。我们今天所作所为完全随顺佛陀教诲,绝不随顺自己的情执。我们自己不能到的地方,他们到了,我们对他的赞助,也就是我们出了一点心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众生。必须要将族群、宗教融成一片,这才是普度众生,一定要离开妄想分别执着。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64卷)
三七、本是一家人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里面,讲我们这个地球人类是一个祖先,全世界的人类都是亚当、夏娃的后裔,原本就是兄弟姊妹,就是一家人。这是从事上说的,佛法是从理上说的,比这个说得更圆满。兄弟姊妹相争,互相残杀,这是多么悲哀的一桩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地区生活的这些人类,都是一个祖先所生的儿女,散布在各个地区,形成不同的支派、不同的族群。《古兰经》提醒我们认知,其目的就是希望真正能够达到大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这是《古兰经》的目的,也是希望止于至善;他们的教义反对战争,爱好和平自由。佛家的经典就讲得更深刻,确实有圆满的理论,有周详修学的方法,从理到事,这才是真正的大圆满。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第19-14-96卷)
三八、落实宗教教育
这个世间,讲经说法的人太少了,要想挽救世道人心,挽救劫难,没有别的,决定要提倡宗教教育。因为今天家庭教育没有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圣贤教育完全脱节了,所以社会动乱,灾难频繁。解决的办法,只有提倡圣贤教育。提倡圣贤教育,在现阶段能做的,只有宗教。因此我才联合世界上各个宗教的领导人、传教师,希望我们常常能够聚会,建立共识。
在佛教,要把佛陀的慈悲,落实在我们自己身上;在天主教,一定要把耶稣基督的爱心,落实在他们信徒身上;伊斯兰的教徒,一定要把阿拉的仁慈,落实在他们信徒身上。于是我们就了解,所有不同的宗教,心是一样的:仁慈博爱。每一个宗教的爱心都是超越时空、超越种族、超越国界、超越宗教,宗教哪有不能融合、哪有不能团结的道理?不能团结、不能融合,是对于自己的典籍没有深入。《圣经》里,上帝爱世人,他有分国家、族群吗?没有,他爱的是世人。「世人」两个字扩大,可以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上帝这个爱心,我们尊敬、佩服,他没有私心。《古兰经》讲「阿拉确实是仁慈的」,他也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他也没有分国界,分族群,所以他的教向全世界弘扬,全世界每个地方都有他的信徒,不分族群、不分国界,这个心量多大!佛家讲得更具体,「清净、平等、慈悲」。特别是在净宗法门,《无量寿经》汉译的经题:清净平等觉经。清净平等觉就是大慈大悲,我们一定要落实,这才叫学佛。所以佛弟子要学佛,基督教弟子要学耶稣,天主教应当学圣母,犹太教要学上帝。如果不能把神圣的大爱,落实在我们自己身上,用我们自己这个身体发扬光大,宗教经典讲的爱都落空了,到哪里去找?经本上找不到。一定要落实在我们的心里,落实在我们的行为,真正去爱世人。菩萨舍己为人,这值得人赞叹。
(节录自《华严经》12-17-0376卷)
三九、爱是自性本具的大慈大悲
我们听天主教跟我们讲到爱心,他们讲的确实没有佛经讲的这么清楚、透彻,但是一个意思。许哲居士讲「爱」就是宗教,「爱」是自性本具的大慈大悲,里面决定不夹杂情识在其中,夹杂情识就不是自性。所以,佛法里面讲慈悲有四种:「爱缘慈悲」、「众生缘慈悲」,这是六道众生有的;「法缘慈悲」,菩萨有的;「无缘慈悲」,法身大士有的。六道里只有爱缘慈悲、众生缘慈悲,因为他有情识在里头。无缘慈悲,「无」是没有情识的,完全是自性本具的德能。
(节录自《十善业道经》第19-14-107卷)
四十、访问锡克教
我曾访问锡克教,锡克教的教堂,一般人讲祭坛,就是他们礼拜的地方。锡克教没有神像,他们拜的是经典。他的祭坛上有两个大箱子,里面放的是经典,外面用布盖起来,有两个人拿着拂尘照顾,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他对我们非常礼遇,请我们到他的祭坛。我到祭坛的时候,我也去跪拜,锡克教徒看到欢喜。我们拜三宝-佛、法、僧;他们拜法宝,三宝里最重视的是法宝。因此,如何能将虚空法界融合成一家,我们带头做,我们不做,谁来做?我进他的佛堂,拜他的神,拜他的经典;他看到了,将来到佛堂来,他也拜佛,也拜大藏经,这是一个道理。他有分别、执着,我们没有分别、执着,觉与迷在一念间。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19-12-153卷)
四一、本是同根生
茗山长老带了中国二、三十位年轻的法师到新加坡来参加「竹林寺」观世音菩萨开光大典,「竹林寺」也邀请新加坡九大宗教的代表来参加。九大宗教都给「竹林寺」祝福,茗山长老看了很感动,他说他一生当中第一次看到,以前佛教的活动从未有别的宗教参加,所以他非常赞叹。接着又有一个机会参加印度教的聚会,他也看到九大宗教在一起,他说:「这个我们要学习」。他跟我说,他从前读经也有这个想法,但是始终没能说出来,今天在新加坡亲眼见到了。印度教的晚会有晚餐招待,我们一同吃印度的食物,这是从未吃过的。他希望将来中国所有的宗教,也能变成一家人,这有助于社会安定和平。
今天在新加坡,任何一个宗教活动,一定是九大宗教联合起来互相协助。譬如回教要办一个培训班,不属于宗教的,是社会各个科目,需要买一个学校,用钱不少,我们九大宗教也帮助他筹款。我们竞走、义卖,为他筹募基金。那个义卖有六十多个摊位,「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就承包一半。走路的路线大概是七公里,那一天我也去参加,彼此互相合作。
现在,「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常常有很多宗教在那里开会,变成了九大宗教的俱乐部,大家欢欢喜喜,一团和气,这在全世界任何地方见不到的。社会赞叹,政府欢迎,所以我们的大活动请总统来,总统一定参加。纳丹总统非常温和,真的是平民总统。由这一点逐渐就影响到世界,最近印度尼西亚总统对新加坡宗教种族融洽团结,非常赞叹。我们希望全世界的宗教师都能团结一致,提倡宗教教育,来挽救世道人心。人心的反常是因为没有人教导,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倡宗教教学。
要知道不同的宗教,根本是相同的,这个相同就是佛家讲的「慈悲为本」,宗教讲「神爱世人」,爱就是慈悲。我们要发挥神的爱,发挥佛菩萨的慈悲。我跟他们说明,神的爱要落实在宗教徒的身上,若宗教徒不能够平等博爱,神的爱就不能落实。「神爱世人」表现在哪里?所有宗教徒热爱一切众生。佛门弟子要把大慈大悲落实,如果不能慈悲一切,爱护一切众生,尊敬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佛家「大慈大悲」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所以,众神、诸佛菩萨的精神、愿望、事业,是要我们去做到,这才是报佛恩、报神的恩。至于方法、手段不相同,那是细节。我们在根本上相同,所以能连手变成一家人,推行爱的教育,推行慈悲的教育,这是「一切诸法义」里面的精义。必须要找到根本,根本找到了,佛家里面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才真正做到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清净平等的慈悲。
有些宗教的慈悲是有限的,这是没有找到根。我们必须帮助他再深入,所以不管是什么经,佛家的经典、《古兰经》、基督教的《圣经》,我们要深讲,讲到根之处,大家就相通。所以,不是形式上我们是一家人,而是理论上、根本上我们就是一家人,我们所做的是共同的事业:挽救社会,救度众生。我们找到根本,所以我们敬神,我们进他们的教堂,别人不礼拜,我礼拜。拜火教里面没有神像,他们供的是经典,他们拜经,所以我走到他的殿堂,我也跪下来礼拜他们的经典。为什么?「本是同根生」。
众神都是诸佛如来,像《华严经》上的夜叉王,全是诸佛如来变化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基督身得度,诸佛如来就现基督身。基督是诸佛如来,他们不知道,我知道,不知道的人不会拜,知道的人会拜。在他的立场上来说,释迦牟尼佛是上帝的化身,这不就平等了吗?我们也没有轻视你,在我们眼睛当中,上帝是诸佛如来的化身;在你们眼光里,佛是上帝的化身,这就平等了。所以什么误会都化解、消除了,真诚清净恭敬心自然就生出来,那不是假的,是真诚的礼敬,真诚的赞叹,真诚的供养。所以,有人说,我们佛教拿钱去供养外教,这句话是错误的。那是诸佛菩萨的化身,一定要修供养。普贤菩萨教我们「广修供养」,何谓「广」?遍虚空法界平等供养。如果只供养佛教徒、佛教寺庙,不能供养别的,这个供养很窄狭,不是广修供养,一定要懂得《华严》的教义。
(节录自《华严经》第12-17-0300卷)
四二、学习天主教
天主教的经典,在感谢经里面,几句话说得很好,「主扶救我」,我们很容易被一切人事物迷惑,丧失了理性,求上帝帮助。「俾知痛悔改过,专心忆主」,我们念佛,他们念上帝,念要专念,专念就产生效果。「我心已足」,这是知足。「不图外物」,对于其他的一切人事物,都能够放得下。「主原教我,毋听淫声,毋视邪色,毋道非礼之言,毋取非义之物,毋践非礼之地,心毋妄思,意毋妄动」。我们跟外教很少接触,接触之后,看到他们的经文,我们才五体投地,他们如果能够依教奉行,这是世间的大圣大贤。
天主教经典里面有很多句子,要求信徒要做社会的好榜样,跟我们提出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完全相同。我们净宗讲「信愿行」,他们也讲信愿行,他们有三德-信德、望德、爱德,望是希求。信德是「信」,望德是「愿」,爱德是爱天主、爱人如己是「行」,这是他们的信愿行。我们讲六波罗蜜,他们讲四种枢纽的德行是「智、义、节、勇」。智是智慧;义是布施,不希求回报;节就是忍辱;勇是持戒,勇于改过自新。和平祷词里尤其殊胜,非常感动,它能成为世界大宗教,拥有那么多人的信仰,有其道理。我们今天学佛,实实在在跟人家比,远远落在人家后面,人家决定能升天,我们落阿鼻地狱,这是我们要深思反省检点的。他们早晚祈祷,时时刻刻省察检点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过失,比我们认真。佛陀虽然有非常殊胜的教诲,可是在末法时期多数流于形式,所以「信解行证」这四个字有名无实。
(节录自《太上感应篇》第19-12-150卷)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