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八

发布时间:2024-10-15 01:35:00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八 下面的经文是:“善男子,彼诸众生,菩萨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送,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以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是诸人等。于一念种,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意。普观十方尔说偈言。” 普贤菩萨又对善才童子及于会大众。善男子你们这些众生如果信受这十大愿王的行愿,并受持读诵,且能广为人说,如是等所有功德,唯佛与佛方能知晓,连菩萨都不知道,所以非常微妙,其余众生又哪里能知道呢?包括菩萨,法身大士都不知道,只有佛知道,菩萨,三乘知道但都不究竟《华严书抄》举十种书写、供养、转诵、听闻、拼读、受持、读诵、奉诵、思维、修习。在这里仅有四种,但是已经够了。所以众生听起此十大愿王不生起疑心,只有佛才知道这功德,应该认真诚心的接受。及传之于耳,领纳一心,受持读诵,耳朵听完之后开始感受思维,思维好了马上受持读诵,恭敬的书写,好能书写,增加记忆力。并广为人说。目的是教化他人也能受益。我受益了把这个法喜同样布施给众生。这就是随喜,也是布施,也是回向,否则的话,独善不若与人乐,一人快乐不如大家快乐。 如是这些读诵演说普贤行愿品的人于念念之中所有行愿都能得以成就,而且持诵普贤行愿品的人在念念之中所有的行愿都能够满愿。都能够得以成就,所获得的福报,不断的积聚无量无边,是自己受益。能够成就而且成就也无量无边,自受益。同时又能在烦恼的广大苦海当中拔济众生,使之出离,可以告诉别人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他受益,自己也能受益也能使他人受利。自利利他,念阿弥陀佛,佛往生极乐。有事理的不同,从事相说《阿弥陀经》“据此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他解脫了。这是事相,想想我们坐飞机、坐火箭、坐什么于一念倾也往生不了。《华严经》告诉我们一种最好的方法就理事圆融,理事无碍,于一念倾。因为在法性上,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清静心上去往生,所以从理体上说阿弥陀佛为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即是如实智,根本智,空阿!空性就是法性,无量寿就是如实理,无量无边。因为空性就是无量无边。理智不二,依正平等,一如,如是性,如是情亦无情,同圆种智,平等无儿,常寂光土就是法身,因此唯心净土,在《人王般若经》中有这样的说法“三贤十地住果位,唯佛一人居净土。”因为那是究竟的常寂光土。这是普贤菩萨摩诃萨要重宣的十大之意,使大家跟深刻的理解受益。目的是普劝十方众生“尔说偈言”,偈言先放一下然后再说。 善知识难遇,佛法并不是说我们的一切不可以改变,但是你得愿意,想办法去改变你得有条件,有缘分改变,下品下生的条件造五逆十恶,因随恶道遇到善知识,教令念佛,求生心切十念往生,五逆十恶很可怕的,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即使是这样的人,佛陀也慈悲他,本来是堕无间地狱的,但是一遇到善知识,给他解释马上让他念佛,他求生心切,十念就往生了。 如果众生都能以颂普贤行愿品为往生的助行,无疑我们往生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往生极乐也就多了一个助缘,所以何乐而不为呢?普贤菩萨能够导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应该非常珍惜这样的因缘。应该读诵,受持《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在此我们来了解一下贤首大师的《十门料简》这十料简是评定修行的境界,知见的。我们把这十料检展开来衡量一下自己到底属于哪一料检,如果说不合正法,应该改变,合乎正法应该努力精进。 第一,舍教施心,巧违狂惑,即背舍佛教,以自己为识,根本不信佛教。他说“哎!我心好就行了。”谁知道你心好不好,自诳诳他,自惑惑他,因为这种错误的观念使你慢慢的越来越狂妄,你自己迷了,别人可能受你影响,所以这种想法是不应该的。 第二,背教执执,共修无疑,虽无狂惑,但本色一致爽以背教故,盲修瞎练,自己不知走哪一条路,只有热情,没有智慧也不行。 第三,是习教不解,以求名利,学教不解,教义终弃,故谤佛以求名利。把佛拉过来,以法师佛教的称呼去欺骗众生,求名求利,假和尚,假活佛就是这样的,你又不认识他,最后上当,受假和尚,假活佛骗。然后说“我可不信佛教了等等,把我骗了。”你见那个出家人不是真的,现在假货太多了,出家人也一样。假的也有。 第四,逐文读诵,既读而不解。你也去读普贤行愿品,读了一遍又一遍,而不理解,不理解其意,顾不得深意,而得种福,仅仅种福而已,不能求解。 此四种全是不可以依据的。以下从第五开始乃至第十,从浅至深,随机悟入都是去凡成贤的方便,只有第十门为究竟门。 第五,读而分解,多读少修;读了也有一部分理解了,但是读了很多,理解的只是一点点,就修了这一点点,所以有少许功德,少许的功德也是成佛的资粮啊!弥勒菩萨为什么没成佛啊?因为他不精进,他比释迦牟尼佛早发心好几十劫,就是因为不精进,懈怠。 第六,博文约意,起意专修;博来许多的景点,甚至三藏十二部而收益甚少,读了很多的经典,收益却很少,深知唯一心法于是专门修心,“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现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也很了不起。 第七,得意为修,不复询言,得到佛法精华了,立刻就修行,不再讨论文字,如六祖,他不识字,却能悟入如来深义。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悟。所以六祖是大根器人。六七应属顿教,顿悟法门这很了不起。 第八,得指乘性,依教修行;得佛法的宗旨,与法性相应,与空性相应了。既能依此起修,即行解不二,如果能够去修行,行解不二,也受大利益。 第九,持教观理,不执不著;理解真空理,持教不碍观理,观理不碍持教。现代话讲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是如实如行,如行如说。怎么说就怎么行,怎么行就怎么说,理论联系实际。 第十,理教聚融,合为一观;此门才是究竟,合为一观理事圆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的才是最究竟的。面对三藏经教必须领会,只是标月指指,我们今天学习的普贤菩萨行愿品,也是标月指指,只是手指而已,应是得意忘指,应不要执著,得起审议,你应该看见月亮,如果你看不到月亮,你只是看到这个指头,学法受益。那你读诵了普贤行愿品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不可以指指为月。应该将普贤行愿品当做真实的佛法,你应该去思维,去改造自己,由此而去开启自己的智慧,若一定要说教外得指,那么闻经证果都属诳语,一定要说教外别传,固然是有,太少太少。因为根基不利,盲目效仿,可能是拔无因果,偏执狂,其结果自己要负责的。这样做还难免会误导众生,实不可取。就料检而言,前四门如果我们去依靠的话,则自害害他,依次五门则从浅至深随个人根性悟入,可以随凡夫之心,转为圣人本怀,最后一门才为究竟,如实修行即可等同普贤菩萨。我们可以做普贤,普贤就是学前普贤。我们就是学现前的普贤菩萨,普贤不止是一个,应该是无量无边。 学佛人习气毛病不少,有时弃教失心,而以法门空人或背教苦修不得实意,或习教不解,诽谤佛法而求名利,招摇撞骗,实在是如人饮随水,冷暖自知。你欺骗了别人,你还欺骗的了自己么?举一个例子,如果你一定硬要捏着鼻子去哄眼睛说“你看我会,你不会。”那是啊!眼睛根本不会。那么,生死如何能了呢?这不是游戏,应该是认认真真,脚踏实地,不可自欺欺人,有真正信仰的决不能自欺欺人,不能哄骗自己。 所谓无间业,五种无间地狱的业,第一个受生无间,犯忤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除佛身血、破和合僧,犯忤逆罪;舍此报身,不间隔十分,即受地狱苦报,假若犯了忤逆,身体一旦死了,马上就到地狱里,一点间隔的时间都没有,所以造大恶的没有办法,来不及你去救他,他马上就堕落了,马上就往生了,不需要别人给他送往生,只有那些种子善恶交织在一起,有人给他助念才会有意义,用密宗的说法就叫破瓦法。破瓦法制意识转换,给他一个外在的条件,他的意识可以诱导而转移方向,本来可以向那个方向走,一念佛可以给他一种意识,给他外加一个条件,他就改变了,这是可能的。这是指那类善与不善之间的人。 第二寿命无间,地狱化生等等,生身受苦,死一身又化一身受苦,到地狱里去了有一个身体,然后他给你下油锅,上刀山的,前一个弄没了,又出现一个,永远没有间断,这是五无间的第二种。 第三,身变无间,身称地狱之量,一人也满,多人也满,到地狱之后,你就是一个人,这个地狱也满了,若一千一万个人无量无边也是满的,永远都是满的,你住的房间永远都是满的。各不相碍,虽然人多也不挤,虽然人少也不宽敞,为什么?因为你得罪报就是这样的。 第四受苦无间,突然铜床铁柱,突然火汤炉碳,无时间断,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永远没有间隔的时候,所以下无间地狱很可怕。第五受报无间,受地狱果报。当受一终劫,即二十增间劫,无间地狱的时间是一终劫,二十小劫。如我们的年龄从十岁到八万四千岁,从八万四千岁见到十岁,这样往复得有二十个周期的时间。你看时间多长啊!让我们目瞪口呆,所以不能造五无间业。由此五无间业闻此普贤菩萨十大愿功德,马上就会消灭其罪。当然,不要侥幸说,那我就造五无间业吧,然后我们就念普贤菩萨行愿品,对不起,你千万别实验,一不小心进去了,那就出不来了,对吧,就这么简单。 所以这是冒着风险的,就象《四十二章经》里比喻,向我们舔刀刃上的蜜一样,虽然少但我们被诱惑着,然后呢?去舔了,虽然很美味,但是有割舌之患,把舌头割掉了怎么办?有种种苦恼,乃至微尘数一切恶业,,你有无量无边的恶业都能够消除,所以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真实功德无量,此时不诵更待何时,而且还要去转告于他人。功德无量恶鬼远离,善神守护,你不会招鬼不会着魔,护法善神还要互持你,因为你行持普贤菩萨行愿品,修行之事,因缘不同,功德也不相等。所以要有甚深的信心。没有甚深的信心,朝三暮四,胡思乱想,三分钟热血,高兴就诵,不高兴了就不诵了,这不是信佛,搞实验呢!弄虚作假不会受益的。举例子,上供,你不用真正的水果去上,弄几个塑料水果放那,这是不是弄虚作假,这不可能受益。所以不要说佛法不灵,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信过,信过就一定会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不会自欺欺人。 下面所说的偈文,与前面所讲的几乎是一样的,只是用偈诵的形式再重复一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我们就不再讲了。但是我们要把他诵一遍,让大家复习一下,增加印象,同时也是功德无量。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一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秒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幔。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罪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盛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最胜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权请。转与无上妙*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休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刹。光大。清静。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减除烦恼尽无余。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减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与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海。一一流佛辨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皆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称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旨而亲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服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语。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彗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海。 彼佛众会咸清静。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受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受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便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即常远离恶知识。用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普贤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记皆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旨菩提大树王。坐已。降服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偈诵我们就不再阐述,他是对前面经文得阐述,是普贤菩萨有感而发得阐述。我们把下面结尾的经文讲一下,经文“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如来赞言。善哉。善哉。”这是如来的印证,没有佛的印证不是佛经。无论什么人讲的,如果不经过佛来印证,那不能是权威的。最权威的是依法不依人,因为在佛教中,教主是第二位的,法是第一位的。所以四依中第一就是依法不依人。如果不讲真正的佛法那你可以不理他,西方有一句话“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因为我们爱真理,师傅讲的是真理,那我们爱我们的师傅也是应该的,所以佛教才讲长幼有序。 经文的意思是,就是在那个时候,普贤菩萨摩诃萨在释迦如来面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善财童子喜悦无量,《五十三参》最后终得正果。最初文殊,最后普贤,二者之间一个是智慧,一个是行愿,如果没有此二,学佛毫无意义。于会的诸大菩萨也都皆大欢喜。此时释迦如来从三昧中安详而起,三昧等持,他入定了,他出定了也是入定,他入定了也是出定。等持,不象我们今天只能做一件事,不能等持,看见什么,分别心就现前。释迦牟尼有三昧,普贤菩萨也有三昧,但没有究竟成熟,所以释迦如来给普贤菩萨印证说“好极了,正是这样的。”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说佛经的权威性,圣言量一定要经过佛的印证,没有佛的印证不可以随便得称为佛经,也不能随便得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今天面对《楞严经》所说的“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的时代,维持佛经的尊严,也是我们佛法能够得以维持正法的尊严的一个特征。”否则没有意义,即使今天有人所说的是佛法,但你也不能把他作为佛经,为什么?因为你说的没错,如果大家都来争相效法,这个副作用是难免的。 下面的经文是“尔时世尊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那个时候,释迦如来同于会的所有圣者及诸大菩萨演说普贤菩萨十大行愿,这样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法门。微妙殊胜,这样的法门之际。《华严经》为什么说是佛说呢?因为经佛印证。所以证明佛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