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顶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精华]

发布时间:2024-10-16 01:35:50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顶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精华]

顶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 [精华]


我现在已经七十八岁了,一生看过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事情。

这么多年轻人死了,许多同年纪的人死了,这么多老年人死了;许多卑贱的人爬起来了;许多国家变故,这么多混乱和悲剧、战争和天灾,这么多可怕的事情在全世界蔓延着。

然而这些只是黄梁一梦罢了,当你仔细思考,会发现没有一件事情是永恒不变的,一点也没有,即使身体最细的毛发也在改变。这不是理论,是你真正可以了解,甚至亲眼看到的。
——顶果钦哲仁波切

"任何人欲宣说佛法,必须首先使佛法融入自己的生命,仅仅重复佛法中的文字并无任何益处,如同一位演奏乐曲的聋子乐手,无论多么动听,他本人也无法听到。在接受佛法时,我们应当心怀学以致用的强烈愿望,如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在别人面前学舌,如同乞丐为赚钱而演奏音乐,则接受佛法于自他均无利益。为了自己的名声及地位而收集各种佛法知识同样错误。如常言道:"知识越多,傲慢越大;离家越远,诚实越差"。在调伏隐藏于自心的各种烦恼之前,我们怎么能利益别人?一个身无分文的乞丐却宣扬自己供给了全村人食物,这只能是一个笑话。为了真正利益他人,我们必须完善自身,直到也如巴珠仁波切那样,虽然整个生命都与佛法融合,但仍谦逊地表示自己并未证悟。"
——顶果仁波切

所谓一个佛法修行者,乃是指面对任何顺逆诸境,皆能转极逆的境界为励缘的修行人。他能清净一切外境,且对修行的过程中一切顺逆外境的经验及相应,也能清楚地了知。修法者不应被顺逆诸境所引起的障碍而停滞及困扰,应视自身如同大地对于任何的众生不分其好壤及顺逆,均同样加以维护,而仅作承担与容忍而已。修行者又应视困顿环境为修持的增上逆缘,如同强风不只不会熄灭火焰,而是会于一般火中帮助吹出更猛烈的火焰。

当我们遭逢逆境之时(诸如诱感、恶语、指责、或入狱等),我们都不应该抱怨而认为:「我不断地祈请三宝,所以不应遭此灾难。」而是应该认为此乃过去世损害他人所造成的恶业。因此,今生受此灾难并思惟「籍此灾难,愿一切有情众生过去世的恶业,皆由我身承受。」我们应该时时明了一切的考验,均是莲花生大士的善巧示现,藉此来消除我们的恶业。因此,我们应当衷心的接受任何伤害与责骂,而思惟此均为上师慈悲的赐予。

许多藏人在过去二十五年来于监狱生活的痛苦中,一点也未退失他们对上师的信心,反而更虔敬地修法。他们已将这些横逆遭遇的烦恼转化于佛法中,且更加强修持的实践。

当我们在遭逢顺境之时,则不应攀缘,而应当视之如幻梦。如果遇到富裕,以及发达成功能居住于高楼大厦之时,则不应自认为成就,也不应累积财富,而要求享受与追求名利、权势。反之,应当了知幸运的来临,实在是我上师慈悲教导的结果。纵使事业成功,也不应该忘记世间一切的成就都是无常的。

经典中说:「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有长必有消,有升必有降。」置身于顺境之时,应常祈祷;「所有吉祥回向一切众生,所有功德供养莲师。而我则满足于粗衣淡食。」生活实应仅须要温饱以维持生活就好,且应如同过往的圣者,隐居于岩洞及尸陀林中。

所以,过去的圣者均居于岩洞,与野兽为伍。他们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已经将自己的生命存在,全部转向于佛法了。他们放下一切,而专注于如同流浪者的苦行修持。此种精进的苦行者的内心,已充满法喜。求法的意念,使他们关闭于岩洞,而且被死亡的来临所策励,而不断精进。我们应当尽量趣入这种心灵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由顺境而产生的修法障碍也可避免。

如果不是这样,一旦行者获得名利与恭敬,将视自身为上师、或喇嘛,并自认为应该得到丰衣美食、恭敬等等。当此念头兴起之时,贪心、傲慢随着增长,原来修法的清净心,也随之而完全消生了。若我们视顺境如同梦幻,上述退堕的行为就可以避免,而能增长自身的修持。

我们亦可以同等的善巧方便,来观察自身修行的变化。当我们修法遭遇阻逆之时,诸如昏沈掉举、观想不清等,应当转化为培养清净的洞识见地,也就是观想所在的外境,以及一切众生为住满勇父空行灿烂光辉的铜色山;也可观一切的示现,都是莲花生大士一切的音声,都是其咒音的共鸣。一切的思惟意念,均为他的智慧游戏。

若修法时,幸运地有所了悟与相应之时,也不可自以为有广大的进步,而应该视之为上师的指示。亦应当当下清楚明白地了悟此种进步,并无任何目的或贪执。

简要言之,一切的财富、光荣、名誉、锦衣美食,以及修持经验,均可能引起我们的攀缘与执着。如果这种妄念兴起之时,我们应仍安坐于座上,出浊气三次,观想念随着浊气而排出,如同排除贪、嗔、疑。并自我提醒如蜉蝣似的成就,是短暂而无其实质。

在过去世时,佛陀出现于印度,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大转法轮于各地,而成就数千阿罗汉,使他们得以证悟。这些证悟者,有的可飞行于天空,并展示各种不可思议的能力。而现在这类的奇迹已不复再现,仅余留奇迹出现的地名。后来佛法传入奠基,并宏扬于西藏,成就了无数的大圣者。他们亦复四出弘传佛陀的教诲,而今这些大成就者,均已前往其它的净土,无一遗留于世间。记取这个事实,我们应当了知,无论得到何种的成就,这其间均无本质可得。我们切不可贪求世间的事业,而生起执着应当避免攀缘。

我们于日常的修行、或睡梦之中,可能屡屡逢厉妖及魔障等恶业的强烈影响着。这些现象发生的时候,我们绝不可以意图歼灭此种有害的厉鬼,即使在睡梦中也是如此。而应当视他们为过去世的父母,他门曾养育我们,而现在竟欲妨害、伤害我们。

他们之所以如此,必然是我们过去世所造恶业的结果,我们更应该进一步了知这种损害我们的恶业力量,他们本身也为他们本身、或他们过去世的恶业所支配。作此伤害,无非是为自己来世种恶因,作如是的观察,大悲心乃随之而升起。

当这些魔类决心为害我们,也应视之为清除无明的逆增上缘。任何的障碍、身体的痛苦、心灵的折磨,都可转换为修行的方便。也就是将这些障碍视之为上师智慧的示现,当我们作如是修持时,恶业自然清净,而痛苦也随之消除。随时如此觉照,这些恶业力量就不能成为伤害。反之,若视之为敌对,而欲摧毁他们,则会增加更多烦恼。



近几年来,许多人因为杂念妄想,而引起各种不正常的障碍。这实在是自身潜在意识的作用。行者不应以此为外来的困境,而应当了知这是上师的赐予,作为修持过中的增上因缘。如此,更应专心于祈请上师,而对于所有魔类生起广大的悲心,如果能如此的话魔障就不会兴起。

若遇外力的干扰,则应当探究其来源,追究这些障碍本身是否有其具体的实质,是不是可以用手掌握,或用棒击打。如果是如此,则追究他们安住于何处?源于何处?以及从何因缘生起?以此心意,我们应当诚心持诵莲华生大士心咒并发愿,愿诸魔类得依莲华生大大士大慈悲心,而亲遇莲师的善法。愿他们不自损损他,愿菩提心深入他们的心中。

如此的大悲心,融摄诸魔的心念、我的心、及莲师的清净心,三者合而为一,其功德尤其广大。如果能视一切外相为上师智慧的示现。那么障碍这个名词也将自然消失。

我们对任何顺逆均须保持清净的洞见,视一切的相为圆满清净,勿使自心入于染污之中。我们必须以自身所处的地方,即为莲师争土铜色山的宫殿,而周围的视戚朋友为勇父与空行,一切的音声都为无休止的莲师咒音。坐时观想莲师安坐于我的顶上,为我至诚的依怙。行走时,观想莲师以及他的净土就在我右肩上,对他环绕恭敬。

并应进一步观想,不仅铜色山为莲师的宫殿,即使莲师身上的每一个毛孔,均住有千千万万的莲师宫殿,以及其眷属。饮食之前,观想所有食物及饮料变为甘露与白菩提,并供养。第一份予安住于喉间的莲师,而将其剩余残食当作是莲师对我们的赐予,并藉以推持生命。如此,则可以消对美食的执着与贪欲。

夜晚就寝之前,应观想全日安坐于我顶上的莲师,现在慢慢进入我头中,逐渐下降至心轮,安坐于半透明发光之红莲花上。莲花上的四朵花瓣微开,于是莲师放出无量光先,照亮我全身及卧室。旋即又遍照整个法界,当整个法界转化成清净光明之后,我即安住在寂静纯然,而不失觉知的清净自性之中。

入睡的一剎那,则所有法界光明融入自身,而我又融入净清光明之中,再融入莲师。这时莲师己缩为一指大融入光,再融入虚空,我随之安住于此无尽无量空性光明的叔静中。我们必须了知入睡与死亡的程序相似。此种修持法有利于我们临终的修持。

假若醒时,发觉自己在睡时并未进入这种虹光境界,则要诚心向莲师祈祷,赐予我们这种大觉的力量,再行入睡。假若妄想频起,入睡则应了知此种杂念无生起、无留住、也无休止。假若没有干扰的妄念,则安住于自然的状态之中。假若睡梦之时,于梦中则尽力了知这本来就是如幻之梦。

清晨醒时,则观想空间呈现莲花生大士的皈依净土,围绕着莲师的空行与勇父,促我起身,空中充满莲师咒以及超于世间的天籁。起身时则观想我步入空行净土,该处为所有勇父空行所居住,而我们自身也是金刚亥母,真实不虚,且从无始以来便是如此。

我们以至诚向莲师祈请:「喇嘛千诺、喇嘛千诺」即上师了知一切,上师了知一切。莲师本己安坐于我们心中的红色莲花,此时莲花盛开,而莲师再度出现安住于我顶上。我们不停祈求、祈请,我的心识随顺教法,祈请一切教法缘于正道,并祈请一切幻觉悉变为智慧,精进地修持,直至我心充满莲师的开示,而且行住坐卧之中均不离于此。

仅仅听闻上师,以及短暂的开示,不可能有成就。莲师不仅是外在的形相,也必须与我觉悟的心意,完全融合。莲师称:「我不拾弃任何虔诚的徒弟」,如果视莲师为一有血有肉的凡夫,则精进修持所必须的恭敬心很难兴起。我们应当视莲师为贯通三界、永恒不变、无所不知的智慧,即使千万有情同时向他祈祷他也能够分办。

须知信仰在修持过程之中至为重要,如果我们一心至诚信仰莲师,则一切事业均为其加持。随时虔信修行,其本身即是祈请。一切的思变均是莲花生大士,自然的信心随之而生起。这种信心自会关照一切,一切色身均成为莲师,一切的音声都是祈请,一切变化的心意均是一切自然造做。

此为极殊胜的上师相应法,且视上师为不可分别的法、报、化三身。此修法之完成,无须依赖修持次第、闭黑关、证空性、以及持气进入中脉,藉修持所有其它修法,均可融入此专一修持中。就如渣华哝山巴等大圣者所为,日夜一心修持,经年累月不断,亦不知饥渴。

以此信仰心,弃绝此生的各种诱惑,而不迷惑于世间行;了知因果而不作恶业,一切寻求的执着,自然消失。行者就不会偏离无上佛道,视一切示现为本尊音声及大乐。行者就不会误入凡夫的念头,视一切事物为上师所示现。并真诚地相信,行者就不会误入邪见。在此情况下,出离及杜绝妄念自然升起。一切应摒弃者自动消失,上座下座无分别,绝对的自性及智慧观照,则自然明现。

我们应不断地修持清净心,使我们能直接地观照到一切法界与众生本来就是清净与圆满。而更进一步无论因外境而起的念头,或过去深植于内心的经验,我们必须了知其本质并无实有,而自然解脱。我们切莫追忆过往的心念,并沈迷于此种忆念之中。若是兴起妄念,即行觉察而断绝。如不予以断治,则一切成功、胜利、敌人、财富、经营或任何世间成就的沈迷,将产生无止尽的烦恼,一如微风吹过湖面,涟漪不绝。

若任由自己沈迷于贪镇疑嫉的忆想当中,那无异是使自己沈浸妄想之中,正因对此一切情境的执着,恶业造作生起而痛苦随之而来。杂念来时,仅觉察它的兴起,并同时了知它无来处、无住处、无去处,也无蛛丝马迹可寻,一如燕过晴空、飞影自逝。依此思维,念头来时则于之于绝对无边的境界念头不来则随顺自然无念。

简而言之:第一,无论任何的行为都不可忽离对莲花生大士的观想,如此则可获益无边。再者,所有功德必须发心回向于一切众生,此利他的念头为发展宝贵菩提心的先决条件,及基本的前行。

第二点,于正行时,我们的一举一动均须启发为对真实体性的领悟,而心必须专注于此种修法。假若初学者修此证悟较为困难,或甚至不可能时,则应专心一志于观想莲花生大士,以免心识渗入任何的妄念。

第三点,也就是最后回向。将所有修持,以及其功德发心回向于一切众生。以上即大乘佛法的三大特点,前行依此修持可得果。正行,避免修持过患而偏离。以及结行,或回向,保任无限的增上利益。

我们如能发挥忆念上师的心意能力,则修持上师瑜伽就没有大的困难。如果未能适当修心,不能精进修持大乘的根本心要,而妄想能修大圆满,将毫无成果,大圆满见至为高超,而我们此时的境界则极低,如两三岁小孩的经验、才能与悟性,不能与二十岁的成年人相比。若终身谨记莲师的教诲,莲师不会放弃我们,且将不断加持。

我们逐步发展成熟的修持,如欲保证莲师长忆念我们,则必须经常修持。如果幻想数月或一年的修持即可成就,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必须从此时开始,直至最后一息,努力精进。此种精进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于恐惧及面临死亡的剎那,所能依恃的就是信念及信心。并时时自念临终时,也应当忆知所有莲师的教义,并且使之牢牢记得。恐惧死亡时实在是很难如法修持,除非是在生前经常修习。

修法者应能面对任何外缘,不因顺境而欢喜,也不以道境而悲伤。不执着期望与疑惑,而谨慎地依止莲师。欢乐与悲伤,高兴与忧愁,皆无自性,均可成为我们修行的助缘、或道缘。而所有经验均是对修行真诚的考验,此即上师瑜伽的真实本质,也是其主要的修持。若能循此途径努力精进,此即为唯一甚深的教法。

而关于生起次第的精密观想方法,应有四种:是四种配合清净「四生」之过程。四生,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此上师瑜珈,具有此四种精要,却无此等的繁琐。其它方面,生起次第的修持,亦均包含于上师瑜珈之中,而不必分别研讨。此为「清楚相」,即是清楚观想本尊;「清净观」,即是了知本尊各种外相的表义。(例如,一头表绝对与统一两臂表方便与智慧);坚固的佛慢表坚固不拔的信心,从本以来即是本尊等。

谚语说:「如能生动而清楚地观想根本上师,为时虽然只有一剎那,其获益远胜过十万倍于观想其它本尊。」这上师瑜伽也是圆满次第的基本。圆满次第具有六种成就法,拙火或灵热,为成就的根本;幻化身为成就的基础;梦修反应成就的进度;光明为成就的本质;中阴为修证的延续;抛斡或迁识,则允准行者中途饺接道果。所有这六种修持法,必须发轫于上师瑜珈。拙火与幻化身的修持,契合与上师金刚不坏身之相应;梦修与光明,则契合上师金刚语的相应;中阴与抛斡,则与上师金刚意相应。所以,上师瑜珈为圆满次第修持的基础,为圆满次第修持的心要。

发心证悟甚深的圆妙智慧的行者,应如谚语说:「应当了知证悟本具的智慧,实为上师加持的道果,任何其它方法均不足恃。」又说:「任何行者欲开拓超越世间聪明的智慧,而不祈求上师者,一如在岩洞之内,却要观察旭日太阳的灿耀一般。绝对不会明白外境与内心是本来如一的。」

上师瑜伽,即为实践一切事物本来面目的究竟法门,为一切本来面目的核心。核心乃伏藏的本质,虽不外显,却存在于一切。纵然生起、圆满及大圆满次第的教法无数,它们均摄纳于上师瑜珈宛如连锁,所有教法均渊源于此。

此修法易于进行,无着魔的危险,且能趋入高超成就,一如高科技的机器于一小时内,完成相等于数千工人的工作。此法集纳所有其它教法于内,了无遗漏。上师相应法,为增进修持、排除障碍的主要方法,可谓一即是一切的法门。上师相应法,虽名为加行的一部分,而实际上为一切修持的核心,无论宁玛、萨迦、噶举或格鲁各派,均以上师相应法为修持佛法的基础。在萨迦传承之中,我们可发现著名的「道果」,即道与果同时修持的教法。行者必须修持上师瑜伽的甚深精华,其中行者将接受上师身、语、意的灌顶,与加持。继而观想上师。口授传承,亦以热烈虔敬心来领受修法,若无专注虔敬心,就有如无头的行尸一般。

而任何支派,若不能视上师与佛陀无二无别而修持,久缺虔敬心的话,均不可能引发内心的经验与体悟。伟大的噶当派圣者嘉喜顾珠唐美不修习其它法门,而仅专注观想其师阿底峡尊者与佛陀无二,并终身以身、语、意来供养。于举世著名噶当巴传承的修心七要中,第一步就是上师瑜珈。所有宁玛的教传、口传、岩传也是如此。并无一修法,可以不藉由上师瑜伽来建立的。

上师瑜伽不同于生起与圆满次第,是可以于任何时间来修持的。如修习生起及圆满次第,对于坐姿、语、意等诸要点,每一样均须注意。修习生起次第中的闭关,全日必须按时修习,四座必须安排坛城,以及水、水、花、香等外供养,及食子、红、白菩提等内供养。然而上师瑜珈,却可于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修持,且可完成所有生起次第之所须。

圆满次第的修持,拙火、宝瓶气、以及闭气等气功修习,均有阻碍,以及偏差的危险,特别是心气紧张,都能导致心理的障碍。上师瑜珈修习,便无此种危险。而过程中,各种能量均会自动契入中脉,如吃饭充饥一般。上师瑜伽能阐发我们的俱生智慧。行、住、坐、卧中均应时时祈请上师:「上师了知一切,请慈悲眷顾。」时时持此虔敬的心,则易得上师加持。跟随上师,而一心专注修行,则能时时警策我们身、语、意的诸业,而明白取舍之道。

由上可以了知,我们应当坚定地去避免恶业,即使在梦中,也不可不如此。同时,即使修持征小的善业,持此善业而专心修持,也可达到不可思议的修行进步。若不依此而行,我们将有顺从不良、坏习气、恶业的倾向,以至于背弃了善道。

我们必须建立觉照之心之习惯,于二六时中均可了知我们的所为、所行。如作恶业,便思维上师万般叮嘱,我仍不能避免恶业,在他面前,我将自觉惭愧。而所有勇父空行均将因此对我失望,立即心生忏悔。生起金刚意志后,只作善业。若能累积一日的善行,则可藉下列三点来加强前行或发菩提心,即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正行或体解空性,增长专一。瑜伽后行,由我修持而来的一切福德功德,均回向于众生,使他们迅速得到解脱。

由以上各点看来,觉照之心与自省,实为内在上师与真正的根本上师。如果永久维持此觉照之心及自省,则累积善业,且消除恶业将易如反掌。

上师瑜伽为八万四千法门的主体,甚深广大无与伦比。所有有此幸运的徒弟,应当衷心珍视此种修持。即使岁高至八十岁,仍应效仿巴祖仁波切一般,每日早晨无间断的修持,以生起虔敬之心。蒋扬钦哲旺波对修持传承八大车辙具有彻底之了解,他不仅依此修习,而且成就全部的修法。虽然如此,蒋扬钦哲旺波的主要修法仍以龙钦心髓的上师瑜珈为要,而且时时向莲师祈祷。蒋扬钦哲旺波认为上师相应法容易实践,而心要甚深,因而全力传授予他的徒弟。

大圆满中有「且却」(立断)及「妥噶」(顿超)等高深教法,但是因为极高深,所以妄加学习,则有如以固体食物喂食婴儿,有害无益。如果我们勉强修学此等高深教法,无疑是在浪费时间。如果藉由真实虔敬修习上师相应法的加持,大圆满的实现就医如晨曦般,自我们的内心深处升起,「且却」及「妥噶」的修法,亦可在我们的内心中发端。

莫以为上师相应法简短,而视之为低层的教法,只是如同上师赐予一口食物罢了。实际上,这法门实为一切法之根本与不二法门。无垢光尊者在广义体认后曾说:「此上师相应法,开启智慧门之钥。」如果我们相信这位尊者的话,我们亦应相信上师相应法。如果无此,任何甚深教法皆属徒劳。如果能专心修持此法,而不将之视为低层教法,则极高的体悟将自然出现。

上师相应法被视为「外修持」,但此并非贬损之词。例如,语、意依身之「外相」而成立,无此外相的任何修持,途中得进展将受到障碍。所以上师相应法,实在包括全部的修持进阶。近年来,修法者均好追求较高深的教法,这些人应该牢牢记住,最伟大的传法者、教授者,督以此法为主要修持。

如修生起次第,我们必须观想清楚、必须熟记咒轮,而且必须对我即本尊有坚固的信心。再者,我们必须熟习不同方式的背诵,忆念前行、正行,以及结行。我们必须经年累月持续行持,并累积数万遍才能见到修持的成果。我们必须长期修持,如果修持不如法,则易遭危险。而上师相应法则不同,如果专心虔敬的修持,莲师的慈悲与智慧,将极易导引我们达到绝对的证悟。

莲师本人传出此上师相应法时,如龙钦心髓中之所授记:「自中脉的越量宫内,上师贝玛陀钦遮江传出此胜法,以授记赋予众生,以之作为加持。」中脉的越量宫即是当体自心光明,贝玛陀钦遮意指骨鬘莲花大士,莲花乃莲师的名号,而他所戴之骨鬘代表所有妄念的死亡,以及彻底觉悟的胜利。(法本中此段亦指无垢光尊者的内在解脱,变为莲师的内在解脱。)

我们要了解龙钦心髓的授记清晰显示,任何有情众生如果能与此教法修持关联者(特别指上师相应法),均将进入铜色山的清净剎土。

我们应当坚定相信,并专心修持。如依此修持而无相应(比如一年之内),我们不必气馁、失望,亦无须受制于怀疑念头。密勒日巴尊者曾说:「不可期求即刻解脱,而应终其一生修持。」

我们如能下定决心,一心修持直至此身葬入坟墓。所有修持过程中的体验与悟证自然会现起。否则无耐心的短暂修持,不可能引出证悟的经验。西藏有句谚语说:「除非持续修持,殊胜的法意是不会升起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