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讲座16(第一品)
这《净影疏》,慧远大师是隋朝的。他说神通已达,叹其德胜。所谓很神异。神异称为神。他神异,凡情所不能达的。什么叫通?没有壅碍叫做通,壅,堵塞了,堵住了,就不通了。通有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及漏尽等等成为通。因为神是不测之义,不是思维所能测的。通是没有碍,没有障碍。我们眼睛本来是通达的,耳朵本来也是通达的,可是我们自己给障碍住了,所以看也不远。太长、太远也就看不见了。种种都是如此,都是障碍了。 达 者,嘉祥大师说,他说就是证,证六通、三明等等。神通已达,就是证了神通。阿难当时没有得漏尽,只是初果,要到四果才能漏尽。但是他是当机,因为这个法会,阿难是当机,因为他问出来的。这部书前半部是阿难当机,后半部是阿难和弥勒共同当机。《净影疏》解释,阿难怎么跟一切阿罗汉一样,都称为神通已达呢?他说阿难是增上利根,根机特别利,而且是增上利。虽然还是在学地,还要有所学,还需要学有所学,到了阿罗汉就无学地了。可是他有成就无上的胜妙功德,阿难特殊的善根初果,成就无上胜妙功德,所以他也称为大圣。这个胜妙功德,就是这个经,他问了一百个问题,佛就称赞他 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 从现在以后,一切的含灵,一切的众生,都因为你问的问题而能够得到度脱。盖过一切啦,成就殊胜无上的功德。众生所以能得度,就因为阿难有这一问。阿难这一句,佛就说这个经。这个经,这个会集本。将来什么经都灭了,这部经还存在,还在住世。于神通中他虽然没有证,他天眼通,没有漏尽。但是他于神通中,了解毕竟,彻底了解,亦名做已达。所以对于阿难称之为 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这些解释。密法来说阿难,在《胎藏陀罗尼》第三里头说,阿难的密号是 集法金刚 。 金刚同于菩萨。一个是现净善相,一个是现威武相。阿难的密号是 集法金刚 ,就是《净影》所说的成就无上胜妙功德。虽然显现是初果,但是他已经成就这样的功德。在密法上成为 集法金刚 。因此都是一切大圣,神通已达。阿难完全当之无愧。
底下就列名啦。一是尊者憍陈如。尊者可以翻译为圣者、智者。尊者的意思,所尊敬的是圣者、是智者,是智德具尊的,是阿罗汉的尊称。尊者可以翻译为圣者,也可翻译为尊者,就是智德皆尊的人,有德可尊,故曰尊者。这是《净影疏》的话。
《会疏》说 尊谓尊贵,有德可贵,故曰尊者。 这是尊者,如尊者憍陈如,尊者是个称号,是一个尊称。憍陈如就是阿若憍陈如,阿若是名字,憍陈如是姓,翻译成我们的话是 了本际 或 已知 或 无知 。无知不是他没有知,是他知道 无 这个含义。《净影》解说 阿 字就是 无 , 若 这个字就是 智。从无证了智,入了智慧,所以叫无智。无智不是没有智慧,是从 无 证入,成就了智慧,所以叫无智。 无 就是一切法的本体。本来无一物,实际理体,不受一尘,一尘都没有,无啊。 了本际 ,对于这个本际知见明了,所以叫做了本际。这都是《净影疏》里边的话。解释阿若是名,这个意思对于他的本际,知见明了,叫做了本际。憍陈如是姓,是佛最初度的五比丘之一,他首先悟道。《法华文句》说是 释迦牟尼法中第一弟子 ,第一个悟道的。《阿含经》中佛称之为我声闻中第一弟子。也是第一。现在我们这个经,能够信受这个经法的人,都是释迦牟尼佛的第一弟子,也包括在座的诸位。在本经 非是小乘品 说 得闻阿弥陀佛名号,能生一念喜爱之心,皈依瞻礼,如说修行。......当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所以,能信受这个法门的,都是在释迦牟尼佛法中的第一弟子。因此,在这些圣众之中,第一个是阿若憍陈如,是第一弟子。尊者 舍利弗 。舍利是一种鸟,名鹙鹭。他的母亲长得很端正,眼睛象鹙鹭一样。弗是子的意思,鹙鹭形容他母亲,她的儿子所以称为舍利弗。鹙鹭子,也叫珠子,用珠形容他的母亲,母亲的眼睛象珠子一样。又叫身子,因为他母亲身子很端正,他是母亲的儿子所以叫这个名字。舍利弗在佛的声闻弟子中是智慧第一。他在母亲胎里,母亲就能妙辩,所以孩子辩论超人,胜过他舅舅具絺罗,他也是佛弟子,后来证阿罗汉。具絺罗学了很多,他母亲怀着孩子跟他辩论,就超过这个兄弟。舍利弗八岁就登座,十六岁出国,到各国去游说辩论、说法,议论无双。学佛之后,七日之内遍达佛法,智慧之法。本经说此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这是《阿弥陀经》说的,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唯有大智慧的人能对这个深信不疑。所以在憍陈如之后就是舍利弗。
尊者大目犍连,也是摩诃目犍连,是大弟子。目犍连是他的姓,可译为赞颂、采菽,来菽跟等。他们族出家人很多,对于他们的分别加一个大字,称为大目犍连。采菽是他们的姓,其名叫作拘律陀。父亲是宰相,他从拘律陀树神求子,得了这个儿子,就叫这个名字。在佛弟子中神通第一。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他的神通很大。他能够将一城释迦牟尼佛的本家,他都能托上梵天。他能降服种种的神龙。神通第一。在佛弟子中都是拔尖的人物。
迦叶,也是姓,迦叶翻为龟,或饮光,名碧波罗(华波罗),也是树的名字,也是父母在树神那祈祷而生。就把树的名字叫他的名字。他是大富长者子,很有钱,但是他能所舍。他不但舍,还修苦行,同时他能为菩萨所称赞。所以称他为大迦叶。迦叶翻译意思为龟。现代学道有龟能现瑞相。所以这一族叫龟,龟氏,也叫饮光。因为在毗婆尸佛时,他是个炼金师傅,有个贫女,此是差一点的贫女,布施一点,贫女很穷。少拿一点金,共同庄严佛像。从这以来九十一劫,这两个人身如黄金,光色显耀,把别的颜色都不能不显,就好像月明星稀。月亮很亮,别的星星就不显了。他身体发光,别的就不显了。所以称他为饮光。他头陀行。在佛之中头陀行第一,头陀行在注解里引了十二个内容。现在举两种。过了中午不但不吃饭,也不喝浆,水都不喝了,不睡觉,但坐不卧。老了之后,释迦牟尼佛说,你已经老了,别这么苦修了。但他还坚持,佛很称赞他,赞叹他没有想求安逸的心。所以佛赞叹,有头陀行,我法久存。头陀的意思翻为抖擞,精神抖擞。抖擞去掉的意思,抖擞去掉尘劳烦恼。但是更为应当注意的是,大迦叶是传佛心印的人物,他是佛教心印的初祖。所以久远以来,有的教攻击禅宗,说是拈花这个公案没有根据,是禅宗人编出来的。根据《大梵天王向佛决疑经》里,梵王到了灵山,拿出金色钵罗花献佛,舍身为座,用自己身体为床座,请佛坐在他身体上说法。你看这是一个梵天的天子,对于法的恭敬。咱们的二祖,雪都没过了小腿,站在那都不动。达摩认为他不诚恳,他又把胳膊砍断。所以求法,梵天舍身为座,请佛坐在他身上,请佛为众生说法,佛就登座。拈起梵王所献的花,给大家看。大家不明白,看花什么意思,只有迦叶他噗哧笑一声。佛就说: 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嘱咐摩诃迦叶。 正法眼藏 正法眼的藏,涅槃的妙心。涅槃的三德,就是证到最高的涅槃了。涅槃的妙心,实相无相的微妙法门。付给谁呢?付给了大迦叶。假如你们要问将来经典的解释权,都在迦叶那,只有得佛心印的人才有解释权。这个文字可以这么讲,也可以那么讲,可体会深,可体会浅。传佛心印,这里打个比分。你在银行存了一百万,有印鉴,取钱写个条取钱,填个单子。他给不给你呀?支票也可,但他要看你印鉴,印鉴对了,应当付钱给你。印的作用就是心印,就是这个譬喻。你这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的法,你能不能得利益,得符合心印。这就是禅宗第一条公案 拈花微笑 公案,传授给迦叶成为初祖,阿难成为二祖。初祖、二祖都在这个会上,阿难是当机。六祖到中国传道,禅宗在中国大盛。在国际上传说禅宗是中国的,其实都是印度的。佛在中国确实是大放光明。梵婆罗门,梵佛教是印度的。在魏译本里有三十多位上首,现在精炼了,只挑出几位。这几位把禅宗的初祖摆在这,就表示禅净不二。
阿难,也称阿难陀,简称阿难,译为庆喜、欢喜,又可翻译无染。是白饭王的儿子。佛是净饭王的儿子。佛之堂弟,在佛成道日,他出生。净饭王听见自个儿子成佛,宫中又添子非常高兴。今天大吉,是欢喜的日子,这个小孩就叫欢喜吧。就是阿难,是庆喜。这么一个因缘,在佛的成道日他出生。他很小,佛说了三十年,他才当侍者,而且他随佛到天宫、到龙宫,妇女都极美,他心中没有染,所以称为无染。他平常是这么好,还蒙受摩登伽之难。他不是一个登徒子好色,他平常是这样的水平。将来大家读读《首楞严》,知道二根本,什么是生死根本,什么是涅槃的根本。就是修行偏执,堕落为声闻缘觉,甚至魔王魔民魔子魔孙,阿难就犯这个毛病。虽然他这么无染,因为他不明白这两种根本,他还是免不了受摩登伽之难。阿难就是佛所说的他都记得住,不忘一字。《涅槃经》称阿难多闻士,大迦叶说: 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 所以阿难多闻第一。憍陈如是声闻第一,舍利弗是智慧第一,大目犍连是神通第一,迦叶是头陀第一,又是传佛心印,阿难是多闻第一,又是二祖。
等 就是还有多少人。魏译中列三十一位,今天会本仅列举上首五个人的名字,就用一个 等 字来概括其余的人。上首就是首座大众,一座之上位称为上首。各经中上首的人数不一样。唐玄奘翻译的《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只列举了四个人为上首。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泥律陀。这本经咱们列了五个人,是一切大圣神通已达的大尊者之中的上首。这 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本来是赞菩萨的话,在《密迹金刚力士经》里讲 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人俱。菩萨八万四千,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赞菩萨的话,用来赞叹声闻,正表示等常随圣众。本来是法身大士,隐本垂迹,显现声闻的相。还有他方的圣众来帮助佛弘化。一切大圣指本地、究竟菩提之意。 神通已达 表示同体起运,他游戏神通,到咱们地球上来帮助佛弘化。所以我们知道,这些声闻众是大权示现的法身大士。帮助释迦牟尼佛来开显净土法门。
以上五人,了本际,了知了久远的本际,故为首位。了了本际,《楞严经》那两个问题就解决了。这里搁在第一位。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表弥陀之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深广无边际。所以舍利弗第一,表达佛的智慧无边。目犍连神通第一,游戏神通之显现,往来各个国土,极乐国土,遍游一切国土,这都是游戏神通。大饮光表示弥陀之殊胜光明,无不照见。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庆喜表示闻名欢喜,至心信乐,乃至十念都可以生,十念必生。可看经文第十八愿 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必生极乐国土。 没有说绝食能往生,这样不好,不合适。就是要念到最后,这样都能度脱、欢喜。再有结合禅宗。迦叶是初祖,阿难为二祖。憍陈如当人的本际,舍利弗表每个人本有的智慧,目犍连即本愿之神通,饮光表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你开悟之后,你灵光独耀,超脱六根六尘。庆喜一开悟表庆快生平,我这痛快,我一生才得欢喜无量,心心相继。所以一部大经,也就是付法传心。所以《大集经》曰: 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即无上深微妙禅。 这个道理很多参禅人不大懂,很多参禅人不信净土。古人说 还包老僧欠悟债 ,那就表明你这个老僧悟的还不够,一部大经就是付法传心,就是传心。一句名号,直显本来面目。一声佛号,一声心嘛。佛号就是你的心嘛,你一念就显了,心就显了,显你本来面目。这是圆教的道理,不是顿教。只限于顿教还不能理解这个意思。所以这一句佛号,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只有佛跟佛才能彻底了解。说念佛浅,只能是自己浅了。所以,以此见解在这个地方能透,才能称得上带角之虎。但当蓦直念去,直念去,就是无上深妙禅。不管你定中念,散中念,都决定功不唐捐。列这些名,体现一下禅净不二。
再有咱们这经里先是声闻,后是菩萨。,把声闻搁在菩萨前边。《佛地论》说 先说声闻,后说菩萨。 为什么呢?因为菩萨、声闻众,都是挨着佛的旁边的,离佛最近。而声闻最庄严,都是现比丘相,而且亲受化,常随佛,形同佛,都是三衣钵具,所以先列声闻,后列菩萨。
底下讲菩萨啦。第一是普贤菩萨。菩萨两字梵语是 摩诃菩提质帝萨埵 。 摩诃 翻译为 大 , 菩提 译为 道 , 质帝 译为 心 , 萨埵 译为众生或有情。全翻过来就是大道心众生,简称菩提萨埵。菩提就是觉悟道,就是 觉有情 ,同佛证的一样就是 觉 ,无明未尽谓之有情。要让有情觉悟同于佛,就是觉有情。这是菩萨的任务,觉有情就是菩萨的简称。它的含义就是觉有情。为什么菩萨称为大道心众生呢?因为他有四种大,《清凉疏》( 清凉 是国师,是华严宗的祖师,也是净土宗的,弘扬净土宗的。)四种大,一是愿大,志愿很大,求大菩提。二是行大,要广利众生。三是时大,可以经过无量劫来度化众生而不疲厌。四是德大,具足佛一乘的种种功德。不是一般的功德,都是一乘的功德。一乘就是《法华》,不是声闻乘,圆觉乘,菩萨乘都是佛乘、一佛乘,他有一佛乘的种种功德。因此有这四种大,就称为大道心。《法华》有六大,是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趋大果,修大行,证大道。说明这大道心,大不一样的。
普贤的含义翻译为遍吉,清凉国师在华严的疏里说普贤有三种:一是位前普贤,只发了普贤行愿,发了大的普贤的心。就是我所发了大的菩提心呀,所以修一切法,修佛法,先要发菩提心呀。必须先要明白菩提心是什么,现在有人问他什么是菩提心?他都不知道。这个净土宗往生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你只是有个念,没有发菩提心,是一条腿。如自行车只有一个轮子,鸟只有一个翅膀。所以要发菩提心,一点一点来,很不容易。简单称为大智慧,大愿力,大慈相结合的大慈悲,不是小慈悲,大智慧。二是位中菩萨,指的是等觉菩萨,是等觉的普贤。普贤菩萨可以示现为因地,只发了普贤的愿,可以示现位中佛,等觉菩萨只差一位就是佛位了。等觉之上是妙觉,妙觉之上就是佛。跟佛只是一分的生相无明还没有破。就差这一点点,这一破就是佛。等觉菩萨、三、位后普贤。成了佛之后的普贤,他得了果还不舍他因地之所行,所以称为位后。位后的意思《清凉疏》说 果无不穷曰普 ,一切果位没有不穷尽的,佛位也穷尽了,这叫普。这就是位后普贤, 不舍因地曰贤 。他已经成了佛了,还不舍因地,还要修行,这很贤,怜悯众生。普贤的含义,这是位后的含义。这是佛的化现。至于《会疏》里说 体遍法界故曰普 ,他的体遍于法界叫作普, 位临极圣故曰贤 。他的位置靠近极圣,就是佛,就叫作贤。《会疏》的解释是位中的普贤。正是等觉菩萨的妙位,位于极圣,他的地位临近于登峰造极的圣果,是等觉菩萨的地位,所以这是位中的普贤。
底下还引证几种圣论来解释普贤的,因时间紧,不再多说了。普贤、文殊是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肋士,就好像极乐世界观音、势至一样,是释迦牟尼佛会中的上首,在华严会中也是上首,毗卢遮那上首。又普贤菩萨是一切佛的长子,在四十华严里说: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一切如来有一个最大的儿子,他的名字叫 普贤 。这是什么意思?古人都是由长子来继承的,日本还是这样,世袭家是由长子继承。不像中国还要分家。他那长子继承,国王也是如此。长子为太子,其余的就不行了。继承一切如来的就是普贤。可见普贤在会上还是如来法身所显现,化身为等觉大士,来演倡圣教。从密教来看,普贤即是密教初祖 金刚萨埵 。金刚萨埵也就是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在密部经典中这部陀罗尼经说 此金刚手是法身大士,是故名普贤。 所以金刚手就是普贤。是法身大士。又金刚智之 五秘萨诀 中说 金刚萨埵者, 即是普贤大菩萨异名也,亦名一切如来长子,亦名大阿阇黎。 现在大家都混叫了,什么人都叫阿阇黎,都是不如法。在经中把普贤大士列为上首,是显密净不二。刚才说禅净不二,这个地方是显密净不二。密净不二:念佛号就是念咒。大家都轻视念佛号,而想去念咒。《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你只要信的及。所以禅宗说,一茎草可当丈六金身用,丈六金身当一茎草用,许多都是人者妄生分别,是大家生的分别。先师夏老居士说,净土宗就是密教显说,密教公开了,就是净土宗。藏密的最古是红教,莲花生大士,就是阿弥陀佛化身。所以红教尊重阿弥陀佛。劝大家生极乐世界。这个和其他教派就不大一样,真正密净不二的暂不详论。
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翻为师利也,亦为曼殊师利,翻妙首,翻妙吉详,翻妙德,是诸佛之师。《放钵经》说,释迦牟尼佛自己说 我今得佛 ,我今天成了佛, 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 。释迦牟尼佛说,我今天得了佛,都是文殊师利的恩惠。过去无量诸佛,过去说不清那么多的佛,都是文殊师利的弟子。 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至 。当来的一切佛也都是文殊师利的威力所致。 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 释迦牟尼佛说,小儿都有父母。 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极赞文殊。又《心地观经》说 三世觉母妙吉祥 ,三世佛觉悟的母亲,就是妙吉祥,就是文殊。妙吉祥就是文殊的号,还有一个号叫妙德。妙德什么意思呢?《法华嘉祥疏》说 文殊此云妙德 为什么称为妙德? 以了了见佛性故。 他了了然见了佛性。由了了见了佛性就 德无不圆,果无不尽 。所以禅宗说悟了就是佛,不悟就是众生,中间没有这些过程。所以国际上称禅宗是中国,禅宗是很殊胜。 德无不圆,果无不尽 称为妙德。《会疏》说 具三德秘藏 ,涅槃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秘藏 神化不可思议,故名妙德。 在解释妙德当中《圆中钞》说 微妙三德,同佛所证。 他这三德同一佛所证,所以叫作妙吉祥。文殊在菩萨中智慧第一,现在他在他方世界,在咱们世界是文殊,在五台山。他不只是在五台。但常常示现在五台,遍一切处,不单是五台,但跟五台很有缘。他在他方世界。现在北方常喜国成佛。叫做宝积如来。过去龙种尊王如来。如拜忏,南无龙种尊王佛。就是文殊在北方的常喜国。将来成佛叫普见如来。所以文殊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都是成佛的人。现在示现在大会之中,大智独尊。表这个法门,是菩萨中的大智了。唯有大智才能信入。所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首先要知道一切世间包括什么?不仅仅包括六道,包括声闻、圆觉,包括菩萨,包括一切世间这九种。妙德就是了了见佛性,他就在普贤邻近,列为首位。正表禅净不二。了了见佛性,
后边经中他方许多菩萨,到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说法,听阿弥陀佛说法都是这样,都是首位,都是这个精神,都是了达实相,了达诸法皆空。底下就是弥勒菩萨, 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弥勒翻为慈氏,也翻为阿逸多的意思。阿逸多就翻无能胜。具足了来说就是慈无能胜。《弥陀疏钞》里讲,因为弥勒菩萨在母亲胎中就有慈心,所以他们过去这一族都叫慈氏。这是慈氏这一名字的来历。又过去生中遇大慈如来,他也发愿,愿意叫这个名号。他即得慈心三昧。再有他在当婆罗门时,号称一切智,于八千岁修习慈行,修慈。又在弗沙佛时跟释迦牟尼佛一块发菩提心,修习慈定。《思益经》说慈氏 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 《悲华经》说, 发愿于刀兵劫中头,拥护众生 。现在慈氏在兜率天,弥勒内院成为补处。在兜率天四千年后到人间成佛。兜率天的四千年是地球上的五十七亿六百万年以后,才是弥勒菩萨三会龙华。有人说咱们现在不成功不要紧,等弥勒菩萨。等弥勒菩萨不知道要等多少时候。等他来世,他是现在成过佛的人,你将来等弥勒来龙华会上,都把大家度脱了。但是你要等五十七亿年六百万年,这一段时间你要轮回六道。天堂、地狱去转,那就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生死了,遥远的很。他的福德最胜,那时人的寿命很长,福德很好,不像释迦牟尼佛这样。他三会龙华,度生的事业就圆满了。
本经中三个大士作为菩萨上首,因为这三位跟我们净土的缘特别深。《普贤菩萨行愿品》说,发了大愿的人 是人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殿内外,象马车乘,珍宝富藏,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 所以一部华严最后就是这个行愿品,专门讲的就是这个。净空法师他就讲华严,讲楞严,最后读到行愿品。最后他改了,专弘净土。专弘、专修净土。他让《普贤行愿品》感动的。下面 愿我临命终时 这个 我 就是普贤菩萨。 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这是他发愿往生。文殊、大智慧的文殊,多少佛之师发了同样的愿,普贤菩萨是七言,他的文字是五言。《文殊发愿经》说 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就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这和《普贤行愿品》文字里注解,写的比较全一点。我这简略一点。这两个大士,都发了大愿,都求生极乐,所以,这两位菩萨作为上首,让大家仰信文殊这样的大智,普贤这样的大行。我们都要信这大智,入这个大行。我们导引众生同归极乐,所以在这个经中这两位大士列在其前。再列弥勒时,因为弥勒关心净土,他曾经就问过净土法门。在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在《大宝积经》里弥勒问佛: 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所以,弥勒同样是请佛讲念佛往生法,而且这个经后半部嘱咐给弥勒菩萨。所以佛这个时候就说,这个经是诸佛所赞叹, 嘱咐汝等做大守护 。汝等就是弥勒等。 当令是法,久住不灭 。所以弥勒承了佛的嘱咐。他就要弘扬这个经,持这个经。弥勒不但将来在龙华会上要说这个经,因为他受了嘱咐,他答应了,他必然在龙华会上还说这部经。所以大家都得度呀!他尽未来际还是说这个法。位后普贤成佛还在度众生,还在度众生,还是常说不绝。
这个贤劫就是现在之时劫。贤劫中一切菩萨,咱们这个世间为什么称为贤劫呢?因为这个世界有一千个佛出世。根据佛祖统计,第一佛拘留孙佛,第二佛,拘那含牟尼佛,第三佛为迦叶佛,第四是释迦牟尼佛。以后还有九百九十六个佛。但是这个佛与下一个佛之间有五十七亿六百万年,时间还是很长。所以有佛的时间很少,没有佛的时间长。所以我们不要错过当前最宝贵的机会。上一品就是六成就。经中一万二千比丘,超越别的经典,这个同于法华。普贤最为上首,同于华严,也表本经跟圆教的最高的两部经,法华、华严是等同的。
第二品 德尊普贤
第二品称为 德尊普贤 。这一品是第一品的继续。因为现在是通序,通序前边都是六成就,这是各经共同的,所以称为通序。六成就中的第六个成就是众成就,来参加法会的圣众都是什么人呀?这个正信是很重要的。多少人参加?什么人参加?在第一品中提到了一些,现在要补充。不但补充有什么人,而且补充参加的人是什么人。是这个意思,用什么样的功德。在人的补充里头,首先提出贤护等十六正士。列了十六个正士的名字,这个也是其中的上首。末了第二品里头还有诸天人众,还有比丘尼,还有其余的等等人,所以他就是上一品的补充。这一品不但补充数量,而更重要的是参加人的高尚无比的胜德,都是德尊普贤。一切大众,无边的圣众,完全都是尊重修持普贤大士的德行。普贤之德,说不能尽,他是华严的长子。在华严会上,佛是法王,听法的人之中,以普贤为长子。长子就是要继承法王之位。普贤无量无边的功德,在功德之中,他的中心,心中的经,要中之要,是什么呢?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殊胜的十大愿望,导归极乐。这个就是华严一部大经最后的总结。所以华严是经中之王,经中之海,那是中心。华严最后一品就是让大家常读的,这就是华严的最后一段,把它补充八十华严的后面。不然不会孤零零的出了八十一卷。这一卷是这么来的。因为四十华严来的最晚,晋朝翻译的是六十华严,唐初翻译的是八十华严,后来翻译是四十华严。四十华严没有单行本,大家很少有人知道。四十华严最末部分补充到华严后头,表现极深、极密,所以现在没有来。那个时候印度国家对于经典出行有限制。《楞严经》都禁止出行,是拉开肉,缝在肉里面带出来的。查出来就是没收的,所以华严就是这样。华严最后十大愿望导归极乐,这个是中心,来会的大众都是遵修普贤之德,都是遵修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个纲宗来修持的,这是总的精神。广赞与会的大众功德,让大家知道净土宗的重要,来参加的是什么人呢?都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都是这样一些人。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