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玄奘精神 第81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4)

发布时间:2022-11-15 10:46:46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和事业,职业是手段,事业是追求;对玄奘而言,他的职业是一名僧人,他的事业则是取得真经、弘法苍生,把职业和事业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在之前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佛学造诣精深、人格品质高尚的玄奘,但是人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没有李大亮、独孤达、李昌、王祥、麹文泰、叶护可汗、鸠摩罗王、戒日王、唐太宗这些世俗权力者的介入,玄奘也许能够达成前往西天取经的愿望,但取经本身的过程、规模、影响力、历史意义,决不可能像现在这般辉煌而精彩。玄奘的成功是他一个人的成功,也是那个时代的成功,更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大致可以概括为四点:

  精深的佛学造诣;

  高尚的人格品质;

  熟练的人际手段;

  出色的管理能力。

  前三点,我们能够在一系列的故事中清楚的看到,第四点,似乎不那么明显--玄奘既不是国王又不是官员,也无需为大大小小的琐事操心,何来管理能力一说?

  有过远足经验的人都知道,团队出游,最难的不是如何克服环境和生活上的困难,而是协调人际关系,尤其在野外,如何磨合队伍带领大家朝既定的目标前进,才是最能考验领导者能力的地方。玄奘的取经队伍也是如此。离开高昌国后,玄奘就不再是独自前行,不论是向导、僧人、使者还是苦力,都需要队伍的首领--玄奘,来明确方向、安排行程、分配物资,处理沿途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危险。

  在这个过程中,某一个人的声望、地位、武力有时并不能起到决定作用,就像在沙漠里,在遇到暴风雪或严重缺少水源补给的恶劣环境下,团队成员的信心和凝聚力会随之减弱,甚至崩溃,这就需要首领用各种手段来解决问题,鼓励大家继续往前走。

  翻越凌山时,玄奘的队伍遭受到了严重的人员和物资损失,但是这支队伍始终没有因为管理不善和内部矛盾而出现叛逃、内讧、哗变等状况。这对一个僧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尤其在归国途中,玄奘队伍的规模更大、人数更多、成员组成更加复杂,携带的物资成千上万,而且更加贵重,管理难度更大,但是玄奘做得比很多国家的使节都要好,带着这支庞大的"观光团"加"使节团"顺利的回到了大唐。

  光有手段没有人格很难带队,那只能维持表面的平静;光有好人品也带不了队伍,老好人往往缺少临场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团队的凝聚力和协调性是能力、威望、人格、手段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玄奘恰恰都具备了。

  对玄奘来说,取经和归国两段旅程中对队伍的管理也许并非刻意,只是一种需要,只是在实际中顺便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那么在归国后,在面对弘福寺内如山般堆积的珍贵经卷的时候,他感到了压力,感到自己必需组建一支高水平的译经队伍,才能又快又好的把它们翻译出来,弘法苍生。

  所以,玄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借助官方的力量在弘福寺内组织一次规模庞大的译经工程;而这次庞大的译经工程,恰好是玄奘展现出色管理能力的最好平台。那么,进行一项工程需要哪些条件呢?

\

  原材料、人才、现场管理、规章制度,缺一不可。

  一、原材料。

  这里的原材料,既是指玄奘从印度带回来的经卷,也包括场地、资金、衣食等译经者必需的生活和工作保障。场地,就是当时长安最大的寺院弘福寺,由于与皇家关系密切,又有官府派兵把守,所以一般人很难打扰到整个译经工作。译经不但需要人力,还需要巨大的物力财力支持,衣食和办公耗材这些最起码的东西,唐太宗已明令由房玄龄全权负责,一切费用由朝廷出资,所以也不存在问题。

  原材料里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整个译经工程的核心部分,就是玄奘不远万里从印度带回来的珍贵佛经。

  在翻译中,并不是所有著作都是由原著的语言直译过来,比如一部小说,作者是法国人,但在传入中国的时候,译者却是从它的英语版本翻译成中文,由于语法和翻译习惯的原因,这当中就有可能出现语句和意思上的偏差,唐初中原地区流传的佛经也存在这个问题。佛教在两汉之际由西域传入中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融合交流,在隋唐之际呈现出一种混乱有待整合的格局。这既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初衷,也是佛经在流传翻译过程中造成的必然结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