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六讲)
净空法师讲述
华藏图书馆录影室
各位同学:
这一次我们在青年协会做了五次讲演,在中华佛教图书馆也讲过两次,在香港净宗学会讲过一次,也曾经在现场答覆同学们的疑问。因为时间的关系,还有一些问题,来不及答覆,我将这些问题都带回来了,藉这个机会给诸位解答,希望我们将这个解答的录音带,提出疑问的同修都能够看到。现在我们按照这个顺序来解答。第一个问题,这是一位同学问:‘临终见佛来接引,与临终看到家人、家亲眷属来接引有什么分别?因为他们都是往生的。’
这个问题很重要,也是对我们修行有否成就,关键的问题。念佛求生净土,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如果佛来接引,你的家亲眷属、朋友、道友,已经往生的人,跟佛一道来接引,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临命终时,只看到家亲眷属,而没有见到佛菩萨,这是家亲眷属来接引,这是决定靠不住的,诸位要细读《地藏经》就知道了。临命终时所见到的家亲眷属,实际上都是冤家债主。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他们跟你有冤仇,他们要来讨债、要来报复,所以变现做你的家亲眷属,并不是真正的家亲眷属,这个理跟事都要懂得。你说:‘他们已经往生了’,你怎么能证明他真的往生?实在讲我们说他往生,多半都是对自己安慰的话,他是不是真正往生,很难讲!走的时候,有很好的瑞相,没错!这一生当中积善修福,来生生到人间,享大富大贵,生到天上都有瑞相。这个瑞相跟一般念佛往生的瑞相,几乎没有差别。所以我们单单从这个瑞相,还不能判断他是否往生,除非在他临命终时,确确实实他说:‘佛来接引,我跟佛去了。’这才算是靠得住的。如果没有这种情形的话,纵然有瑞相,也不能断定他真的是往生。自己临命终时往生的时候,决定得到佛来接引,你看《观经》、《无量寿经》上都讲得很清楚,无论是四土三辈九品,乃至下下品往生,都见到佛来接引。这是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他曾经发这个愿,要接引一切念佛往生之人。
所以你的同参道友跟佛一起来的,这是真的!像过去慧远大师。慧远大师往生的时候,像刘遗民他们这些比远公早几年往生的人跟阿弥陀佛一起来,这是真的,这证明他真的是往生。所以这个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的,千万不能错了念头。如果临终只见到家亲眷属,没有见到阿弥陀佛,要记住决定不能跟他走,跟他走就上当了,一定要见佛,才可以跟佛走。
第二个问题,是有些同修说:‘只念一句阿弥陀佛便可’。师父说:‘要兼修六度万行,那又如何解释?’
念佛往生净土,各人的机缘不相同,所以经典上也有种种开示,而祖师大德更是因人而说。可是最根本的,真的就是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要是果然念好,念的相应,那六度万行都包含在其中。这个诸位看看蕅益大师的开示就明白了。在近代最著名的,如倓虚老法师所说的。倓老法师一生,所见到念佛往生真实成就的,有站著走、有坐著走,预知时至不生病的,譬如他在《念佛论》里面所举的四个人。修无法师,出家人,郑锡宾居士以及他的弟弟,还有青岛湛山寺的一个女居士,姓张的,张氏。除了郑锡宾之外,修无法师跟这个张太太都不认识字,生活都非常清苦,他们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决定没有怀疑、没有夹杂、没有间断,他成功了。
而倓老在佛七当中开示常常提到,谛闲老和尚有一个念佛的徒弟,没出家之前做箍捋匠,中年以后再出家,他也不认识字,什么都不会。倓老只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告诉他:‘你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接著再念’。这个方法妙绝了,一点压力都没有。无分昼夜,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接著再念。他也不过是念了三、四年,预知时至,站著往生。往生之后还站了三天,等老法师给他办后事,这多不可思议!他怎么修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所以一句阿弥陀佛成功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为什么叫你还要读经、要兼修六度?说实在的话,就是因为你的心不老实,你这一句阿弥陀佛念不下去,越念越怀疑,越念妄想越多,这是你不老实,所以才劝你受持大乘经典,修行六度。佛祖教化众生的这些意思,我们要细心去体会,那就明白了。我们要是果真放下,一句佛号就行了,不能再怀疑。
如果有怀疑,一定要去研教、要去读经,目的何在?把这些道理、事实真相,彻底明了,你就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你才回归到老实,懂这个意思就好。
有人说:‘对修小乘法的人去讲大乘佛法,也算是谤法,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这个说法不正确。说法不契机,这是末法时代常常会有的。虽不契机,也不算谤法,为什么?就众生来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他这一生不得受用,来生、后世会得受用。所以对于小乘人,乃至于对于其他宗教徒,不相信佛法的人,跟他讲大乘佛法,也都是好事情。
他说:‘我遇到有机会就希望劝人读佛经,听净空法师或黄念祖老居士的讲经音带,肯定的人是不会马上信佛的,这个作法有没有错?’
这个作法没有错误,你是尽了你自己本份的责任,对我们熟识之人,我们的家亲眷属,我们的朋友,我们认识的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佛法介绍给他,他信不信没有关系!他相信很好,他不相信也好,我们的义务尽到了。将来他在六道轮回,受尽了苦头,你自己成佛作祖,将来再碰到,他会问你:‘你知道这个方法,为什么不告诉我?’让我受这么多苦楚。你就可以说:‘我当年曾经告诉过你,你不相信,你能怪人吗?’我们要是不告诉他,不介绍给他,是我们的过失,我们对不起人。我们把佛法特别是净土法门,念佛往生介绍给他,我们对得起他,信不信没有关系,这都是一桩好事情。
‘去到有些道场,或见到有些寺庙,觉得某些出家人作法,与经教上所讲的不太相应、不太如法,是不是应该避开?’
《楞严经》说得很好:‘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如果遇到这些事情,应当如佛所教,我们敬而远之。敬是对他恭敬有礼貌,远是不跟他学。所以能够避开是可以的,但是避开不要伤害人的自尊心。听说他讲得不如法,邪知邪见,我们等他讲完散会才离开,下一次就不要再来了,这样好!不要等他话还没讲完,我们就离席,这个在礼貌上讲不过去,我们讲敬而远之,敬这个心没有了,一定等他讲完散会,欢欢喜喜,下次不来了,这样好!
底下一个问题说:‘对一些已入魔道,而执著不悟,俗语说执迷不悟,应该怎么办?已被印心者,又是认识的朋友,应该如何处置?’
这些事在近年来,中国、外国我们常常会遇到,邪魅附身,用一般医学上的术语,说他是神经分裂。我们中国民间所谓‘神经病’这一类的。往往我们遇到的这些人,原本都是很聪明的人。读书读得很好的人,工作也做得很好的人,非常可惜,他遇到的佛法不是正法,但是他这个修学,也称得上勇猛精进,如果他不认真的学,他也不会中邪,他很认真的学习,以后被魔附身。这个事情非常困难。我在早年,遇到同修有这个事情,这个情形跟你讲的相彷佛,这个人跟我也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他执迷不悟。他跟一个上师去学密,非常认真,真正称得上是勇猛精进;学了没多久,我们感觉他就有点不对劲,但是他自己不知道。我们看他身体臃肿,他不是胖是肿,这面门发黑,本来他的皮肤是白白净净,门孔发黑,我就觉得这个不对劲。我到台中去请教李老师,我就问老师:‘老师,怎么办?’老师说:‘这没法子,最好不要去理他,各有因缘。’以后没多久,大概一、二年的时间,他就过世了。所以这也是跟一些鬼道打交道,所以这个人显得阴气很沉重。由此可知,我们学佛亲近道场、亲近善友,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谨慎。一旦是中了邪,回头恢复非常困难,这是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
这位同学问的是:‘他有一件五戒的衣,烂了,怎么处理?’这个事情是小事情。在家居士受戒只搭幔衣,不能用五条衣,这个诸位同修要知道。五条衣、七条衣、九条以上的福田衣,是出家人披的,不是在家人。在家居士只搭幔衣,就是有条没有横格子,这是同修们要留意。你仔细去看看戒经,一切都要依佛的教诲为准则,佛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现在在家居士受菩萨戒,居然还有搭五衣、七衣的,这是决定不如法。不仅是如此,即使是出家的法师,在一切场合当中,我们现在习惯上看到穿黄海青搭红的祖衣,这个也不如法。这个世尊在《戒经》上明明告诉我们,出家要穿染色衣,所以叫袈裟色。袈裟这两个字是印度梵语音译的,它的意思就是杂色,不是一种颜色。
在我们世间,古时候中国跟印度人都差不多,红、黄、蓝、白、黑这五种颜色叫正色,五种正色。袈裟色是什么?这五种颜色混合在一起,那就是杂色,这个才叫袈裟色,所以出家人披的袈裟,是这个意思,主要是从颜色上来说,是属于染色的。出家人那个时候托钵,托钵的时候人家给的饮食,也叫做袈裟,那个饭跟菜也是混合在一起,也不是像世间人吃饭一种菜是一盘、一碗,中国古时候所谓列鼎而食,这就是菜有很多,出家人只一钵,饭跟菜都混合在一起,也叫袈裟,袈裟是杂染的意思。黄色是正色,红色也是正色,这不是袈裟色,你要是穿黄海青搭红祖衣,称祖衣勉强,那不叫袈裟。袈裟是染色,袈裟不是正色。
佛陀在世的时候是染色衣,佛教传到中国来,初期的时候也是染色衣,这个红祖衣大概也是很晚,早年时候没有这个样子,这个都是佛门变了质的,我们一定要懂得、要明白,一定要遵奉佛的教诲。别人不做,我们不管他,现在是民主自由开放,谁也不能干涉谁,要从自己本身做起,这一点很重要。所以你这个衣烂了,没有关系,你照平常衣服处理就好了。如果你对它恭敬一点,你将烂的衣服洗洗干净,或者是用干净的现在塑胶袋都很好,你把它埋在地下也行,把它沈在水里头、河里面也行,或者你把它火化也可以,这是对它恭敬的处理。如果嫌麻烦,你把它洗干净折叠起来,把它包扎起来,做为垃圾处理也行,只要你的心恭敬、虔诚就可以了,不必在这些形式上,这个懂得就好。
另外一个问题,他说:‘师父寄来的通讯太多了,现在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
这个可能是你学佛时间久了,跑的寺庙太多了,道场多了,认识的法师多了,所以每个寺庙常常寄宣导的东西,像法会通知,一定是很多。尤其现在一般寺庙,也有很多自己的报刊、刊物,这是宣传的东西,经常不断的寄给你。你看看!如果是真正有价值,你可以传给你的亲戚朋友,这是正法,我们自己晓得了,也应该传给别人。如果觉得不是正法,这些通知就可以当作一般垃圾正常处理就好,这个没有什么顾忌的。
这位同修问的问题,他说经上讲:‘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他问:‘那去了还是没去?’
这个问题有疑,一定要搞清楚,断疑生信。如果这个疑问存在,纵然愿心很切、念佛很诚,将来往生,经上讲的,你生在边地疑城。由此可知,这个疑虑不能不搞清楚。往生决定往生,为什么说去则实不去?这个必须把十法界的真相搞清楚,如果你不了解真相,你当然听到这一句话,你会生疑惑。可是这个真相也真的不好懂。法界是什么?佛在经上跟我们讲:‘法界就是真如,真如就是法界’,真如就是本性,本性就是真如,本性就是真心。由此可知,法界是什么?法界是自己的真心。这个话诸位听起来,可能是越听越不懂,法界怎么是我们的真心呢?经上不是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个太虚空,我们叫它做法界,法界是在心里面,不在心外,所以佛在经上又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的真心。既然娑婆世界是真心所变的,极乐世界也是真心所变的,就能变的这个心来讲,这才说‘去则实不去’,你往那里去?可是‘生则决定生’,娑婆是自性变现,极乐也是自性变现,能变是一,所变是两个不同的境界,确确实实从娑婆世界转变成极乐世界,这是‘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如果诸位对这个讲法,还是迷惑、还是不清楚,那么我们再做一个比喻来说。现在电视很普遍,几乎家家都有。电视的萤幕是一个,频道有很多,我们这个频道是娑婆世界的频道,另外一个频道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频道,这个大家好懂。譬如我们看电视,这个电视里面的频道,我们打开台湾的频道,我们看到台湾的这些情况。我们另外拨一个频道,这个频道是香港的频道,立刻就转变,看到香港的景观,这两个决定不同的频道,两个截然不同的景观、画面,这就好比‘生则决定生’,换个频道。‘去则实不去’,还是这个萤幕,萤幕没有改变,台湾的景观是这个萤幕显现出来的,香港的景观也是这个显示出来的,也是这个小萤光幕显示出来。所以从萤光幕来讲,‘去则实不去’,那里有去来?这个问题,希望你从这个比喻上细细的去观察,可以破除你这个疑惑。而实实在在讲,法界就好比是萤幕,好比是电视的萤幕;十法界好比是十个频道,一真法界是另外一个频道。由此可知,一切有情众生试问有没有生死呢?没有!佛法讲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真的不是假的。生死是一回什么事情?变换频道而已,那有生死!
这个变换频道,我们希望越变越殊胜,越变越好,这是我们的期望,是一切有情众生的期望。频道里面真正达到究竟圆满的美好是佛法界,成佛、成菩萨,这是最美好的。频道里面境界最差的、最凄惨的,是地狱法界。频道能够选择吗?能。用什么方法选择呢?善恶就是那个频道的标准。你要想选好的法界,佛法界、菩萨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你一定要断恶修善,要离一切染污修清净心,你这个频道就越换越殊胜。如果你要是继续不断还在那里妄想、执著,还在那里为非作歹,增长贪 痴慢,那你的频道就越换越差,这就是六道轮回的现象,我们不能不知道。
下面问题是印光大师说:‘老实念佛,行住坐卧不离念佛’,如我现在每日读诵《无量寿经》,念佛时间少了,有无影响往生的资粮?’
印光大师的话说得很对!你做的也没有错,读经的时间多,念佛的时间少,还是一样往生。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那么试问,我们念《无量寿经》是不是念佛?当然是念佛。这就是说明,读经跟持名没有两样。读经是忆佛,读经是随文作观。展开经本,看到经文,我们心里面充满了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就是属于忆佛;忆是心里头想,心上有,所以那就是念佛。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经》、念净土五经一论,都算是念佛,所以念经跟持名是一不是二。祖师说得对,你做得也没错,不要疑惑就好。
问:‘一向专念,除了净土五经及佛号,不杂其他拜忏、法会、经典,如助念随喜、念《地藏经》也算夹杂吗?’
这的确是要辨别清楚,一向专念是佛在《无量寿经》上所说的,教我们念佛往生重要的方法,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就决定得生净土。不夹杂、不怀疑、不间断,就符合大势至菩萨所讲的念佛的要领,他老人家讲的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两句话用现在最简单,大家很好懂的话来说,就是不怀疑、不夹杂,那就是净念,不间断就是相继,‘净念相继’!‘净念相继’必定是‘都摄六根’,所以我们只要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行了,念佛的功夫就很纯了。
的确拜忏、做法会是夹杂,乃至于净土五经之外的经典,也算是夹杂,这个不可以不知道的。那么我们在去年,曾经讲过《金刚经》,算不算夹杂?是夹杂。夹杂为什么要做呢?不得已而做。是因为看到这些年来,同修们念佛的功夫不得力,不得力的原因在那里?没有看破、没有放下,所以我们将《金刚经》详细讲一遍,目的是帮助大家看破、放下;看破、放下之后,还是归到老实念佛,用意在此地。并不是叫大家依《金刚经》的方法去修学,是用这个方法帮助我们看破、放下。看破就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放下,世、出世间法从此以后,不要再挂在心上,这一句佛号才有力量,这一句佛号才能够相应,这个道理在此地。
助念,同参道友在临命终时助念,这个不是夹杂,这是自他两利,因为你助念的时候,也是一句佛号,你念得更恳切、念得更真诚,想帮助病人往生,这不是夹杂。可是念《地藏经》,的确那也是夹杂,这个我们要懂。为什么对亡人的时候,我们还要念《地藏经》?是唯恐他没有往生,他要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是堕在恶道里面,念《地藏经》对他好处很大。由此可知,念《地藏经》,做这些超度的法事,不是为自己,是为别人,我们做这个事情,舍己为人,舍自己一天、二天的时间,去帮助别人,这也是好事。所以一定要辨别清楚,然后自己就有判断力,我该不该去做。偶而做个一次,并不是经常做,对自己没有什么妨害,而对别人也有利,这也算是好事情。
这里面是有十几位同修,大家提出这个问题,我想这些同修,这几天都参加我们的法会,非常的难得。他的问题,我在此地念一遍,‘弟子连日来,听闻法师慈悲开示,谢谢你教导,有如当头一棒,打醒了弟子们多年所谓的修行。修行观念上有了错误。弟子们业障深重、福慧浅薄,还有一些身为家庭主妇未能前来闻法的佛弟子们,他们非常需要听闻法师如此切身关系的法要灌顶,愿法师慈悲常住。同修们发心,可否将师父此次《清净平等觉》的精华录音带,流转住世,令我等时刻警剔自己,务将佛法溶入于日常生活中。’
这是一个建议,很好!可以这么做。其实这个录音带好像已经做成了。我到深圳的时候,悟弘师好像就带了两套,我们一套带到深圳,好像另外一套带到北京。可惜的是时间太短,我离开香港,没有想到这一转眼就是七年的时间。七年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为什么离开那么久?我也跟诸位说得很清楚,香港的法缘过去是雷太太跟我联系的;雷太太往生之后,就没有人再跟我做联系。佛法、世法都在一个缘字,缘聚就成熟了,缘散了就消失了,所以我们学佛人,不能不重视这个缘字。自己纵然有很好的善根福德,有很强烈的愿望,但是没有缘,都不能成就,古今中外无不如是。
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在家的时候,有一批在家的同参好友,出家的时候,也有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参,那么到今天,我还在讲台上,算是有一点小成就。过去这些朋友,同参道友,都退转了、都没有了,原因在那里呢?在缘。我如果没有遇到韩倓老居士,我也一样退转,也一样没有了,所以护法的缘太重要太重要了。她明了,她有心帮助我,让我有机会在讲台上学习讲经,几十年不中断,每一个星期至少要讲二、三次,这是最少的。时间不长,大多数的时间,差不多一个星期总是五次到六次,累积四十多年,才有这一点成就。这个机会一定需要人帮助,弘法也是如此。你看香港过去是雷太太一个人出钱出力,邀请我去讲经,她没有了,再就没有了。你看新加坡,新加坡李木源居士一个人,如果不是他,新加坡道场很多、法师很多、居士很多,那一个发心来请我呢?发心请,不是一句话、二句话,‘我邀请法师’,那有那么简单!你需不需要道场,道场要租借;你要找那些同修来听。你请法师,至少法师往返的飞机票;到这个地方的生活起居要照顾,不是容易的事情,不是说一句话就行了。
有一个真正带头、真正负责的人,有李木源居士,我们在新加坡才有十年弘法的机会。所以才晓得往往佛法的兴衰,在乎护持的一、二个人。这个护持的功德,跟法师弘法讲经的功德没有两样,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得力的护持,佛法不能弘扬,法师再好也无能为力。你有心护持、有力量护持,没有法师来讲也不行,一定要这两个配得恰恰好,弘法利生的工作,才能做得圆满。
这一次香港,我回来看了一看,香港的同修们,其他道场我不知道,我所接触的你们的图书馆跟青年协会,特别是青年协会护生会,这些都是我的老听众,是我们的老同参、老朋友。这些年来没有进步,无论在道业上、在修持上、在佛教事业发展上,都没有进步,这是很遗憾的。我看了,我也发心,虽然年岁大了,我也愿意帮助大家,但是现在香港的房地产实在是太高了,我这一次去大约问了一下,雷居士他住的家,公寓房子,二千四百尺,我问一问房价大概要多少?现在这个价值差不多要美金五百万,把我吓一跳!新加坡的房地产已经算很高了,我们买了一栋大楼,美金才七百五十万,香港二千四百尺就要五百万,我们没有这个力量!所以希望同修们自己提供道场,我会抽出时间到这个地方来跟大家聚会,帮助大家来修学。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希望这个带子,同修们能够看到。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