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佛性平等并不等于人性平等
佛在菩提树下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指出了众生佛性平等,人人皆可觉悟成佛的真谛。这在种姓制度森严的古印度可谓是一石击起千重浪,反对与赞同之声纷至沓来。反对的当然是身份尊贵的婆罗门和刹帝利,赞同的是身份卑微的吠舍和首陀罗。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源于印度教,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历史。它把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绘的瓦尔那人等级认为: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还有一种属于贱民(不同种姓的父母所生的孩子),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
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第一等级是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负责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
第二等级是刹帝利,主要是军事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队,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
第三等级是吠舍,属于雅利安人,在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是从事商业经营者。
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属于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饭的高级佣人和工匠组成,是人口最多的劳役奴隶阶层。
除此以外,还有就是前面说的贱民,他们直接被排除在四等级以外,连伺候婆罗门和刹帝利的资格都没有,社会地位和畜牲差不多。
古代的印度不但种姓制度划分非常严格,关键它还是世袭制,婆罗门生的孩子以后注定还是婆罗门,其它也以此类推。也就是说一旦你的出身不好,那么生生世世都没有可能改变这种现状。
释迦牟尼佛原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乔答摩·悉达多,属于尊贵的婆罗门种姓。他的众生佛性平等说,等于是在向古老的种姓制度挑战,为哪些长期生活在底阶层的人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对于哪些反对的声音,佛以他的无上智慧予以说服,这也是佛陀及其僧团能够迅速发展并壮大起来的重原因之一。
众生皆具佛性、众生佛性平等的佛性论是释迦牟尼佛悟到的真理,在中土首倡者是南北朝时期的竺道生禅师。他依《大般涅槃经》提出众生佛性平等,一阐提也可成佛之说,此举立刻引起教内大哗,是非蜂起,道生禅师竟被逐出金陵。后来随着佛教大乘经典的传译普及,佛性论才渐为中土佛教所接受,宝志禅师与傅大士更推出“即心即佛”之说,禅宗四祖道信禅师以“一行三昧”宣扬“念佛即是念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从佛性论到佛心论,日渐普及并为大众所接受。
佛性平等已为佛教徒所认同,但是人性高下却一直矗立在人们面前。佛性是内在的感知,需要证悟才能体认;而人性却是浮于表面的现象,是衡量人身份地位的标尺。纵观古今,开卷宣讲众生佛性平等,人人皆可成佛作祖的大德先贤比比皆是,卑微谦和者却是凤毛麟角。因此,在人性的标尺下便有了穷和尚、富和尚、小师父、大师父、老师父;小法师、大法师、老法师等种种的分别计较。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成了挂在嘴上的恍子,在笑呵呵接受红包时,从来不见“普同供养”的婉拒。与此相对应的是哪些籍供养僧人以求福报的信众们,他(她)们虽然也时时在伶听师父宣讲妙法,论起法理来有时不比法师逊色。只是包给方丈的红包与供养清众的却从来没有平等,甚至是只供养方丈或自己中意的某位师父。
如果你对此提质疑,他们也会振振有词,福田智种,灵苗茁壮,这好的土地与差的土地收成上可是大有差别。闹了半天却原来方丈是肥沃土壤,而清众和尚们只是贫地薄田。直让人错会为未悟道意时,修行应先修肥身体,如此才能换来一把好的标尺。
如此人性上的分别之风,在当今佛教界可以说是极普遍的现象。说社会贫富悬殊,佛教界又何偿不是,富的越来越富,以至于富到让世人生妒,把当和尚看成了人人羡慕的“职业”。穷的同样是越来越穷,反而被讥讽是前世少修福报。
佛教发展到今天,以恪遵“六和”精神{谓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而共住的僧团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多数是打着与时俱进的旗号不改而改了。
佛教的教理、教义在当今社会,对净化人心、祥和人心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所谓依法不依人,人们在信仰取舍上应该明辨是非,这样才能使你的信仰不会因人因事而产生动摇,发生改变。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