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16年摇滚之子终参禅打坐,音乐与宗教是否殊途同归?

发布时间:2023-08-31 01:38:10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16年摇滚之子终参禅打坐,音乐与宗教是否殊途同归?

同山

同山,洞箫音乐创作演出及古曲研究、宗教音乐践行人,从艺20年。2012年起潜心修行,专注佛道宗教音乐及传统音乐创作演出、箫文化教育与传承交流。

摇滚与宗教看似对立,却在一人身上同时发生。音乐与宗教是否殊途同归?

16年前,同山一直在唱摇滚。用他自己的话说,“年轻时我的性格特别闹。一旦遇到看不惯的人和事,我就会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这么暴躁的性格,却偏偏十分喜欢音乐。在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摇滚乐让他这颗闹腾的心,在打架之外,寻找到了另外一个出口。那就是站在舞台上嘶吼,把心中的不快全都发泄出来。所以,每唱完一场演出,他总会说自己很满足。

玩摇滚、唱摇滚,每一次的情绪发泄,最终将同山拉回到平静的状态当中。在这样经年累月的循环往复之下,暴躁的内心,终于被摇滚宣泄干净。摇滚之子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觉知:安静。他想要安静下来。

而静下来最好的方式,便是接近宗教。所以从2012年开始,同山便渴望修行。

一旦法门开启,安静的内心便开始吸引与自己相符合的东西。

在修行之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同山接触到了箫。对于箫,同山其实并不陌生。不单单是因为箫的声音好听,勾起了他儿时吹箫的记忆,更多的是,箫这种乐器所演奏出来的舒缓和安静,非常符合同山想要安静下来的内心。

所以在这次偶然的接触之后,同山心中便生出了一个想法:他要把箫做进自己音乐里去。自此,同山的音乐风格便由摇滚开始向舒缓转变。

音乐风格发生了转变,安静的觉知终于将同山带向了更深层次的修行。

如果说转变是因为年龄阶段,那么选择就有些渊源了。同山八、九岁时学的吹笛子,好似与生俱来的技能,很快就学会了。两三年之后,又学吹箫,当时只是觉得箫声很好听,但因年幼,无法真正理解。这也为多年后再次拿起箫打下了基础,埋下了伏笔。

2012年开始潜心研习箫的演奏,整个人较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其性格,不再暴躁,变得安静;不再张扬,变得低调;不再愤世嫉俗,变得随遇而安。箫给人的印象主要是安静,空灵。与佛法讲的空性冥冥之中仿佛有某种联系。正因于此,自然而然的开始接触宗教文化。

2013年开始正式接触宗教文化。

其中最受益的是每天的打坐及诵经持咒,看似每天机械的重复,实际上每一次都有新的提升,后一次总比前一次多一份理解和感悟。对于之前没有宗教信仰的同山来说,一切都是全新的体悟。之前也有经历听寺院师父讲经说法,但完全听不进去。现在是主动需求,觉得佛法字字真意,句句真理,让其有种重获新生的感觉。反馈到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中,更是受益匪浅。

同山主要吹奏古曲,说到古曲,人们不免想起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空山幽林处,奏一曲传世之作,此情景令人神往。同山希望创作的作品更有古韵,更具意境。也很羡慕古人,能独处深山,远离城市喧嚣,潜心研习。便在2013年深居山中庙宇,在山中的寺庙里,同山一边研习宗教文化,一边练箫。遇到工作上的事情,他便会离开山里几天。打坐、读经,一天天重复着禅修,事物的积累最终产生质的变化。2015年,同山带着已经安静下来的心,下了山。自此,摇滚之子转变为修行之人。

随着修行的不断行进,同山的音乐方向也越来越清晰。安静舒缓的曲风,简仁义的自我述说,箫成为了他表达音乐的主要武器。

这种用心做音乐的状态,也契合了禅修的本质。同山一直认为,修行之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心静下来,无论是住在山里,还是住在城市当中。

2017年组建梧声乐团,做中国古曲音乐,以古诗词吟唱为主。至今已有多场演出。同山每天的时间总是安排的满满的,早功课、练箫、创作、制箫、晚功课。目的就是为了能做出更好的音乐。以后乐团也会尝试做一些梵呗音乐。

同年开始做自己品牌的箫。作为箫的演奏者如若能拥有一支自己亲手制作的箫,无疑是完美的、幸福的。想象着演奏时用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箫,同山脸上挂满了朴实的笑容。但制箫绝非易事,工艺复杂,流程繁琐,包括:选材、储存、烤竹、定位、开孔、打通、打磨、调音、上漆、雕刻等。制箫时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每一件成品都视如珍品。

人生好像是在走圆圈,从起点开始,几经周转,又回到起点。好像同山年幼时已与箫结缘,中途搁置数十年,直到2012年又与箫再次结缘。从摇滚到古曲,从喧闹到修行,在同山身上,音乐和宗教最终殊途同归。

大多数人还在路上走着,也正在经历着坎坷、磨难。大可停下脚步回头看,可能你寻找的就在旁边,也可能刚刚与你擦肩。希望每个人能尽早找到自己想要的“起点”,不留一丝遗憾。

合作/投稿/建议:ad@smiao.wang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

微信公众号:嗣妙(simiaovx)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