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保治小朋友生于一九二一年,一九二五年往生,年仅四岁。
保治的父亲袁尧年居士专精法律,通晓经史,擅长方言,平时喜欢研究佛学,是一位深信力行的佛弟子;母亲张氏,系出名门,幼习诗书,贤淑端庄,是妇女的楷模。
保治出生于七月初六,当时袁居士夫妇寓居于北京,北京是我国多朝古都,人杰地灵,智雄辈出,保治出生在这样的福地,所以他的聪明才智非一般小朋友所能及。
保治禀赋奇特,出生数月就会叫“爸爸”,每当父亲出远门,他总是在父亲的坐榻边悲泣,仿佛已深刻感受到“离苦”。不久他随父母迁居哈尔滨,更是天真烂漫,聪明洋溢。三岁时,保治常与父亲同卧一榻,其榻短小,保治总是让父亲卧好后,用手撑著父亲的颈项,怕父亲跌倒。
母亲教保治识字,他过目不忘,母亲试好几百字,保治每个字都能正确回答,当时母亲是用方块字教保治识字,保治读过后,必定会把“父、母”二字摆在其他字块的上面,大家都奇怪地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父母应该尊敬。”
当时张正裕记的糕饼非常有名,糕饼上都盖有“张正裕记”的字样,保治每次吃张正裕记的的糕饼总是留下“张”字不肯吃,旁人要他把糕饼吃完,他总是说:“母亲的姓氏不应该吃啊!”
像保治这样幼小的年龄,就如此明白事理,有这样纯真的孝心,连一般的成年人都比不上他。保治在日常生活里这样细心的孝事父母,遵行伦常,各种细微末节都不会错乱,一般贤达之士也不过如此,若非他宿世具有深厚的善根智慧,那里能够明白这些道理呢?
袁居士信奉佛法,他教导保治念佛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同时也将极乐世界清净庄严的景象说给保治听,居士还将众生的修持方法教给保治。保治虽然年幼,却能铭记在心,而且专心崇奉,不断的顶礼念佛,每当他读诵到三圣及释迦名号时,声音总是特别宏亮,态度非常诚恳;保治终日手持佛珠,朝夕不断,连睡眠都是手不释珠。
保治常常合掌持诵佛号,有一次他劝导弟弟一起念佛,弟弟想到佛堂去念,保治告诉弟弟:“行住坐卧,饮食游戏,处处都能够念佛,何必一定要执著在一个地方呢?”袁居士夫妇若是饭后没有立刻去佛堂,保治一定牵著他们的衣服,坚持要他们去佛堂念佛。居士写字时偶尔将“佛”字写在其他字的下面,保治就会请父亲重写一次,把“佛”字写在其他字的上面,因为“佛”是不能置于任何事物之下的。
有一天居士教诲保治不能杀生,戒杀就能免除轮回的痛苦,况且畜生也会怕死,杀它就是不仁,从此保治每当吃任何食物时一定先问:“这食物有没有杀生?”确定是素食他才欣然食用,否则他宁可忍受饥渴也不肯入口;看到禽鸟猪羊等牲畜,保治就会告诉别人:“牲畜也会怕死,无奈世人却爱吃它们的肉,保治决定不会吃肉。”即使是微小的虫蚁,他也不忍践踏。
袁居士又教谕保治有关佛菩萨的慈悲心肠,以及种种布施的道理,保治都能憬然了悟。每次遇到老乞丐,他总是说:“这是非常可怜的人,我们应该用衣服饭菜来周济他。”家人施舍衣物,保治就欢喜雀跃,仿佛遂了他的心愿一样。
平常保治喜欢看佛像,每每瞻仰不止,平常看《无量寿经》和《佛图颂》时,总是赞叹的说:“念佛的都是好人,出家念佛的更是好人。”这一年夏天袁居士带著保治游览极乐寺,看遍三世诸佛,保治非常感动,当时僧众们正在佛殿里诵经,保治欢喜地倾听良久,流连不肯离去。
以保治这样幼小的孩童,能够不受世业污染,生俱湛然的佛性,了解人天上乘的佛法,对于佛理能够自然体会,毫无怀疑,而且知道奉行不违,与功德圆满的行者不相上下,真是“赤子与圣贤同心,众生与我佛同性。”这些道理都在保治身上表露无遗。
保治的弟弟过世后,家人问他知不知道弟弟去那里了?他回答说是去极乐国了,接著又说保治也愿意去,祖父植丞公训斥保治不要戏言,他却又说:“我不久就要去了。”家人都以为童言无忌,未与重视,谁知一语成真,就像保治已经预知一般。六月廿六日夜晚,保治染病呕吐,始终不说一句话,只是连说:“走也,走也。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