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讲,夫妻是缘,儿女是债,这个真是不假。
首先说一下我的婚姻缘份,交朋友之前,我已经学佛,并且修行很认真,我妻子那时只能说是信佛,还谈不上修行,只是挂个皈依名而已。经人介绍,我们就把第一次见面的地址定在她家的附近——北海公园。
我想,对方也是信佛的,就不必那么讲究吧,于是下了班之后,衣服也没换,穿着工作服就去见面了。据我妻子后来说,她见到我之后,觉得我特别土、特别傻的样子,生怕遇到熟人丢面子,她一开始也不是很喜欢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面有一个声音说:“这是我老公!
”。那天的见面还遇到比较奇特的事,一个是我们俩在北海湖水里看到了两只水母,白色的,悠悠然地在水里一起游着(不知道湖水哪来的水母呀。)另一个是我们俩在路上走的时候,忽然闻到一股很清净、很清爽的香味,但周围没有花,也没有其他人,当时我看看她,以为是她涂的香水味,(她那天没涂香水),而她看看我,以为是我身上的香味。 总之,感觉缘份特别好。
我妻子在见我之前,是个比较世俗的女孩,交了许多次朋友,每次交朋友的时候都会问人家“你挣多少钱?你有房子吗?”。而在与我交往的日子,她却从来没有提过这些问题,而说实话,当时我一没有房子(结婚时是借住在我奶奶家的),二挣钱少,当时一个月才二百元工资,比她还少呢。当然后来我转运了,房子、钱什么都有了,可是当时如果她问到这些的话,估计我们俩就没戏了。
我的婚姻为什么这样奇特呢?我想只能用“缘份”两字来解释了。
后来我有一个朋友, 她的工作是演员的经纪人,从她哪里得知香港演员徐锦江的爱情故事,我才知道,还有比我奇特得多的婚姻缘份呢。下面这段就是记者采访徐锦江和他夫人时的情景:
“我以前是学画的,自己也画了很多人物画像,我画的所有的女孩都长的一个样子,圆脸,大眼睛,浑身透着灵气。有一次我去云南拍戏,在当地的一家宾馆门前看到一个女孩,跟我画里的女孩长得非常像,特别是神态,非常传神。这是我看见她的第一眼,就知道,我要结婚的人就是她。”说到这里,徐锦江拿出一本画册,指着上面的自己的画和太太的照片,一对比,不禁惊呼,“天哪,真像!”
第一次见面,徐锦江只说了两句话:“我叫徐锦江。我要和你结婚。”这时,坐在旁边的徐太太笑着接话:“当时我只有20岁,还是个军人。我很奇怪,怎么有人突然给我讲这些,而且我又不认识她。当时内地的香港电影没那么普及,所以我并不认识徐锦江这个名字。然后我就干脆利落地对他说我,‘怎么可能,我都没想过结婚。’”
然后大家都各自离开了,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徐锦江喜欢的那个女孩,也就好似掉进了人海中。两个人再相遇是半年后了,有时候缘分来的时候挡也挡不住。那时候,徐锦江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雪山飞狐》,合作的明星还有张敏、李嘉欣、黎明。
当时殷祝平和几个同学趁着暑假的时间来北京进修,听说偶像张敏来八一厂拍电影,她就和同学们就遛进来看。正在看的时候,听到导演喊,“大侠,徐锦江!”她听到“徐锦江”这个名字觉得很熟,想了半天终于想出来,就是半年前在云南向她“求婚”的人。
这时候徐锦江从“威亚”下来,一眼就看到殷祝平,他当时不顾自己脸上正贴着胡须,穿着戏服,对着殷祝平又说了一遍半年前说过的话:“我是徐锦江,我想和你结婚。请你给我一个礼拜时间,如果你觉得可以的话,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点,你等我。”
说完这段话之后,徐锦江就跟经理人请了一个礼拜的假,说我不拍戏了,准备结婚了。那天他准时到了云南的酒店门口,发现殷祝平也在那儿准时出现。问徐太太当初抱着什么心态去的,她笑着说,:“那时候很奇怪,我就有一个心态,想去看看这个人到底会不会来,就是一种好奇心就去了,结果过去一看他就在那边,那我就什么都不用想了,好吧,那就过去结婚吧。”
而徐锦江当时也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紧结婚!”他当时问殷祝平,“你告诉我,去哪里登记最有代表性,我们就去那里登记结婚。”后来他们选择了贵州的黄果树,当天就顺利地登记了。之所以选黄果树,徐锦江说:“我觉得我的感情,就像黄果树一样,一泻万里,没的回头。”
徐锦江与殷祝平
看到徐锦江这段姻缘,不由得人不相信“夫妻是缘”了。
再来说说“儿女是债”,我有个邻居老奶奶,她曾跟我讲过她家的一段故事。
她有一个堂弟,聪明可爱,非常招人喜欢,可是她堂弟七岁时得了重病,家里人都非常着急,到处请最好的大夫给他治病。
她的爷爷(也是她堂弟的爷爷)信道教,与一个道士关系非常好,她爷爷就去问道士他这个孙子的事,道士说,“你这个孙子是讨债来的,到了十一岁,他讨满了债,就会走的。”
后来,为了给她堂弟治病,家里花了好多的钱,把家里的房子都卖了,可是,还是没有治好,她堂弟死的时候正好是十一岁,大家都明白了,那个道士说的是真的。(看雪客注:道教中修为高者清楚了知六道内的很多事情)
由此我们也明白了一件事,凡是讨债来的子女,一般都会是特别好,特别可爱,让父母心甘情愿地把大量的钱财都花在他(她)的身上,这是因果使然。儿女是来讨债的例子可能会很多,我现在只举出一个身边的真实例子。我想,这也足可证明“儿女是债”了。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