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妙华法师与学者对谈 以佛理现场解企业家之惑

发布时间:2024-10-28 01:35:28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妙华法师与学者对谈 以佛理现场解企业家之惑 禅宗沩仰宗传人、长沙洗心禅寺首座妙华法师 郦峰华摄 禅宗沩仰宗传人、长沙洗心禅寺首座妙华法师 郦峰华摄 一个是站在尘世边上,以出世的心观照入世的情的绝妙高僧;一个是融贯东西方管理学精髓,试图以国学为药,解决中国企业家面临的当下问题的管理学者。当他们安安静静坐下来,慢品人生种种,对谈“善业。事业——《十善业道经》”,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9月20日下午,第十三期企业家国学践行研修班上,被称为“佛法修行最基本法”的《十善业道经》在沩仰宗传人、国内两大弘法高僧“南济群北妙华”之一、长沙洗心禅寺首座妙华法师和颜爱民教授的轻松风趣的对谈间,呈现出对于当下时代的意义。 《十善业道经》是万物生长的大地 《十善业道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说谎)、两舌(挑唆)、恶口(语言粗俗)、绮语(花言巧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瞋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 “你知道了十善业,便为人生和事业树立了坐标,哪些当为,哪些不当为一目了然。就像建一座城池,不可凭空而建,必须以大地为基础。《十善业道经》就是‘大地’’。《十善业道经》与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太上感应篇》都属于学了就可以拿来用的典籍。”妙华法师短短几句话,就让现场三百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茅塞顿开,不论是否信仰佛教,都可以从《十善业道经》中找到助力自己当下事业的正能量。 《十善业道经》,企业家的四种正确打开方式 诸事不争 妙华法师开释,“无诤讼心”对于当下的企业家们有着现实的意义。很多企业家在签合同的当下就想到万一对方之后做了不利于自己的事怎么办,得写在合同里。自己不自觉就生了诤讼心。出发点是错的,最后哪怕争来了胜利,自己也不会开心。在佛看来,世界是一潭水,越搅合就会越浑浊,不搅合反而清澈了。颜爱民教授则以“法师被冤枉有私生子不争自明”的故事说明“无诤讼心,清者自清”。 远离杀生 “要想长寿一定要杜绝杀生害命。”妙华法师开释,“据科学家研究,当我们杀鸡鸭猪狗时,我们的血液会变黑发紫。也就是说,在你杀生的瞬间,你的身体已经在酿造毒素。杀生的同时你就在折自己的寿。”当下,很多企业家家里有红白喜事,喜欢杀鸡宰羊,大肆铺张,须不知,“你祝寿的行为本身就在损害你的寿命。” 好好说话 《十善业道经》中要求诸位修行者从语言上远离妄语(说谎)、两舌(挑唆)、恶口(语言粗俗)、绮语(花言巧语),对说话如此种种。颜爱民教授笑称“佛要我们对自己的语言负责,要积口德,说话不可太任性。说话只要发自内心,就会声音洪亮,中气十足,整个人天系统会与你产生正能量的共鸣。反之,则说出来的话羸弱无力。”妙华法师则强调尤其要“离无义语”,即言不由衷的废话,“当下,我们日常生活每天讲的话,很可能有百分之九十九是废话。对于企业家而言,客套的话、冠冕堂皇的话少说,务虚的会少开,心口不一的言论少发,免得浪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及能量。”要说中国历史上,最不说废话的人是老耽,一部《老子》五千言,字字珠玑,无数人穷尽一辈子都不见得读得完。 有舍有得 “佛告诉我们,你只有曾经积德,广行布施,才能发财。没有积累,财富不可能立刻变现。”妙华法师开释,“今天的人为什么不能成为商界大亨,是因为福德积累不够。财富归根结底来自你内在的福德,而不是网络上所谓的‘赚钱方法’。‘布施’是积累福德的方式,一如农民种地,秋天收获了果实,还要留出种子来年春天播种,以保证来年的收成。如果只是一味狭义地‘赚钱’,将财富牢牢地抓到手里,而不舍得为未来赚钱‘播下种子’,财富将不可能实现量级增长。” 对讲最后,妙华法师送给在座三百余位企业家一句箴言:“以出世的品格做入世的事业。”佛理与企业治理之道的融通之处,便都在这十二个字里了。 颜师点评: “十善业道经是佛学的重要经典,曾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妙华法师结合社会的现实情况进行解读,讲课十分精彩,我也受益匪浅。” 中南大学教授、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理事长颜爱民在对讲之后感慨。 十善业作为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无论大乘、小乘佛教都视此经为基础教材。颜爱民教授认为,十善业道经从根本上讲就是在教人行善。作为一本善书,在当今的社会风气之下,解读和传播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践行国学。作为一个公益的组织,办班学习国学是传播正能量,也是一个善行。颜爱民教授希望学员回去之后能继续学习和感悟十善业,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同时,基金会还将把国学带进医院、监狱等地方,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以实际行动践行十善业。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