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学习中心修学报告:要把五戒十善作为处世成佛的准绳

发布时间:2024-11-09 01:39:38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学习中心修学报告:要把五戒十善作为处世成佛的准绳

本文是学习中心(http://study.xuefo.com)学员DXF19550929学习完十善业后提交的修学报告。

顶礼阿弥陀佛

顶礼净空老法师

顶礼同修及各位老师大德

末学在学佛网上,经过近一年的修学。从1期至6期的学习,那怕再忙只要不停电或不断线始终带着欢喜心努力修学。改正不好的行为,在工作生活中严格按三宝的要求去做。

我是恢复高考那年由社会青年而步入校门的,36年读书无数,不敢说广览群书,但逢书必读。因出生在农村,耳闻目睹“文革”破旧之恶行,土地神、祖宗牌位、庙宇菩萨全被砸毁。虽当年我仅十一、二岁,伤心落泪。因我奶奶、妈妈每逢初一、十五都要上供,现只有在家关门设供,还不能让外人知道。从小我就有了敬佛、神、祖的种籽。

西游记公映,唐三藏让我入迷,他取的“经”我想读,大慨在80年代初到武汉归元寺见500罗汉和四大天王佛,心敬恭拜,一方丈偷送《金刚经》给我,我如获至宝。回家后仔细研读似懂非懂,此后遇佛经必读;见佛菩萨必拜。

2005年去山西五台山,购到大悲咒光碟,将咒语书写下来,有空就念。约三天就可背诵,几乎每天要背三遍以上,身体家运也好转了。深深感到有佛才有“福”(我叫学福)。

三年前在十堰市香堂,欣逢有法宝相赠,求到了《学佛入门》等书,后捧读不放。儿子见我痴迷,告诉我网上什么法宝都有。我就开始学电脑,直到去年6月18日才会在网上昄依和入学。时至今日每天只进学佛网求智。

学完本期《十善业道经》,末学感到无限深广。“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

第一:“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从前,末学终日愤愤不平,小病不断,家庭不顺,官道不通。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原来是乱吃乱喝所致!学佛后,明白了因果道理,非常难过。为过去愚痴残忍所杀害的每一个生命,每一口肉,深深地忏悔!戒杀回向。现在,末学心态较平和,一家人都很安康,往日的邪见渐渐消散。感恩佛菩萨的慈悲救拔!阿弥陀佛!

第二:“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占别人的便宜,哪怕只是想想,就是盗心,也是偷盗!过去总要贪小便宜,拿公家财物。明白道理后,末学尽量不再用公家和他人的一纸一物,并学着去财布施。心地越来越清静。感恩佛菩萨!阿弥陀佛!

第三:“若离邪行,即得四种智所赞法”。如今的社会,从外面满大街的广告画,到电视网络中的色情画面,真是避无可避。好在未学为人正派(同事挖苦我是真共党),从不进厅也不近女色,不抹牌不搞歪门邪道。学佛后心念更正。

第四,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第五,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

第六,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

第七,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

十善业中,有四业为口业,可见口业的重要性。而口业最容易犯。末学现阶段功夫浅,就干脆少讲话,多念佛。不方便就心里念。逐渐舍弃“自我”的观念,无论他人怎么说,都是好的,心中总有清静喜悦的感觉。

第八:“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贪欲不但毁人德行,而且是堕落三恶道的主因。因此,贪心不能不舍。永离贪欲是因,五种自在是果,修因必定证果。

末学以前对名闻利养较看好,如今渐能看淡一点,这将是日后末学修学中努力破除的。

第九:“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嗔恚是恶口最根本的原因,也是种种杀盗淫妄恶业的因。“贪欲之害,时间长而缓慢;嗔恚之害,时间短而猛烈。发脾气、起嗔恚,决定是地狱道的业因。”其实嗔恚的习气是自我执着的一个表现,嗔心时不时还会起,需要努力的修行。末学惭愧!

第十:“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邪见,就是愚痴,其想法、看法完全与自性违背,表现于外就是邪知邪见。”求智慧,一定要依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修学的过程。末学在修学佛法这一年中,因心不定,接触了多样对佛法和佛法修学的说法、看法,也有求感应的想法。这些,都是戒定不足的表现。所幸佛菩萨护佑,没有行差踏错,走入旁门外道中去。从今往后,多听经,多念佛,老实听从老师们的教导。以十善业观照自己,从根本的念头上改起。

十善修到“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发至善之心处事待人接物,从至善可以见性,性是真诚心,至诚心。因此,末学今后修学要把五戒十善作为处世成佛的准绳。

以上是末学对十善业道经粗浅的认知,恳请老师大德们批评指正。感恩上净下空老法师大德!合十顶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