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星云大师讲演集》-菩萨的宗教体验

发布时间:2023-02-19 16:14:13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时间:公元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九日

  地点:国父纪念馆

  对象:法师、护法信徒(弟子普光记)

  一.菩萨的性格--无我与慈悲

  二.菩萨的思想--般若与空性

  三.菩萨的精神--坚忍与精进

  四.菩萨道的实践--循序到永恒

  各位长老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慈光加被,使我们这一次的弘法讲座能够顺利地进入第三天。三天来,我们以“宗教体验”为主题,分别介绍了佛陀、阿罗汉的宗教体验;今天,我们要接着介绍发扬佛陀自觉觉他之精神的“大乘菩萨的宗教体验”。在讲说之前,首先,让我们先澄清一下对“菩萨”的一些观念:

  平常,当我们一提到菩萨时,往往会令人联想起供奉在寺院里的泥塑木雕,或是纸上画的,用铜铸的菩萨圣像。一般人心目中总以为菩萨是具有呼风唤雨、点石成金的能耐,是见首不见尾,能保佑发财的神明,其实,菩萨并不是神,他既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冥冥不可知的,菩萨不在远处,菩萨就在你我的身边。菩萨更不是被供奉起来,让人一味膜拜的偶像,真正的菩萨应是在你我之间而富有救度六道众生的慈悲胸怀的人!譬如明朝的蕅益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持戒严谨;对于佛教清净宗风的振兴,有不可磨灭的功劳,是一位德行高超的比丘。但是,他却不以“比丘”自居,而自称“菩萨”。又如近代的太虚大师,有中兴佛教的悲心慈愿,但他那“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称我为菩萨”的宣言,可见菩萨好叫,比丘难称。再如近代发愿要证得肉身不坏的慈航大师,他在世时,喜欢别人呼称他为“菩萨”;他圆寂之后,肉体果然不坏,现在供奉于汐止,大家为了尊敬他,都称他为“慈航菩萨”。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菩萨是凡人也可以做,只要你有“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发心,对初发心的佛弟子也称为“初发心菩萨”,甚至居士们彼此之间,也有以“某某菩萨”互相称呼的。可见“菩萨”一词,并不仅仅限于所谓的菩萨圣像,菩萨也可用于对人的尊称,也就是说,有心趋向觉道的人,人人都可称为菩萨。

  太虚大师说:“人成即佛成。”意思是说要成为一位德行圆满的“佛陀”,要从“人”做起!人乘的佛教,也可以说就是菩萨的佛教,人人发心,人人可为菩萨,与孟子所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的道理是相同的。当然,菩萨是有等级的,所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就有五十级,五十级以上就是等觉,如观音、文殊等菩萨即是。在菩萨学园里,好像学生一样,有小学、中学、大学等,虽然同称学生,程度毕竟不一样。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要做一个真正有程度的菩萨,那么,要如何才能成为有程度的菩萨呢?下面,我们就分成几点来加以说明:

  一.菩萨的性格──无我与慈悲

  前天,我们讲佛陀的宗教体验时,曾经提到信仰宗教必须具有宗教的性格。佛陀之所以会成为宇宙第一的觉者,主要是基于他那慈爱众生、悲天悯人的性格;阿罗汉之所以成为阿罗汉,也是由于他具有厌离世俗、向往涅槃的根器。而天下万物物各有性,人的性情亦然,有的平易近人、乐善好施,有的冷若冰霜、离群索居,因此,到底具有什么性情的人才容易成为菩萨呢?那就必须是具备菩萨性格的人了。而菩萨性格又是什么呢?就是无我与慈悲,因为有无我的精神,才能有慈悲的胸怀;有慈悲的心怀,才能有无我的智能。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菩萨”一词的涵义。所谓菩萨,梵文为bodhisattva,音译为菩提萨埵,略称菩萨。菩提(bodhi)意即“觉悟”,或指“正觉的智能”。萨埵为“有情”或“众生”,因此一般将菩萨解释为“觉有情”或“大道心众生。”觉有情又包含两层意思:一者指能够精进向上、追求无上菩提的“觉悟的有情”,也就是自受用、大智能的完成,为“求道的菩萨”。一者指能够修种种波罗蜜、普利三根,“使众生觉悟的圣者”,也就是他受用、大慈悲的显现,为“化生的菩萨”。由上面所说,我们不难发现菩萨一方面怀抱有阿罗汉出离尘寰、追求真理的出世性格,一方面也充满佛陀悲愍众生、救拔倒悬的人世热忱,是介于自度自了的阿罗汉与自觉觉他的佛陀二者之间,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自利利他的圣者。

  其次,我们谈到菩萨最大的特征,即在于慈悲二字。菩萨,同声闻缘觉一样,也要修行、断惑才能臻于解脱之境,他和阿罗汉(即指二乘之声闻缘觉)最大的不同乃在于菩萨富有无量大慈大悲的性格!当菩萨看到众生受痛苦煎熬时,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发出拯救众生出离三途之苦的大愿,不像阿罗汉看到世间的纷扰与生死轮回的痛苦时,便生起畏惧厌恶之心,只求早日出离娑婆,证入涅槃而已。因此,在佛教中,通常称菩萨之道为大乘,称阿罗汉之道为小乘。而大乘、小乘是取自大、小舟舆之义的,即以大船(车)、小船(车)代表菩萨与阿罗汉的不同精神,也就是说菩萨以大船帮助众生渡过苦海,阿罗汉则自乘小船脱离苦海,目的虽同,而精神则有分别。菩萨由于具有慈悲的性格,因此,也就富有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大乘精神。故知慈悲──正是推动菩萨实践利人利己的大乘佛道的原动力!

  那么,慈悲又是什么呢?经里说,慈悲,是一切佛法的根本。佛陀之所以弘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有三藏十二部的经典,还不都是基于一念慈悲?可见慈悲的重要。慈,就是“与乐”,给与众生大乐、人乐、涅槃乐三种法乐。悲,就是“拔苦”,拔除众生轮转于三恶道的大苦。能大慈,则能伏治众生诸病;能大悲,则能抚恤众生诸苦。与一般所说的爱护是不一样的,“慈悲”的境界、胸怀要比“爱护”深得多,广得多,是远远超乎其上的!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有如严父慈母一般,有求必应,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他的大慈大悲如同太阳之普照大地一般,照抚一切众生,无微不至,并且是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菩萨是随顺众生的需要,运用他的般若智能,发挥他慈悲的力量而普度众生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是众所周知的,他以无比的悲心,发下十二大弘愿以度脱五浊恶世的一切众生。他随时随地驾着慈航,席不暇暖,运用神通方便,往来于各地,寻声救苦;只要众生发出求救的声音,观世音菩萨没有不及时应现,及时洒下甘露的。他为了随顺众生,应病予药,而示现种种法身,有时为诸天,有时为八部;或者现妇女相,或者为童男身;有时携鱼篮,有时骑蛟龙,有时住紫竹,有时持杨柳……即有所谓的三十二应身,而随处示现,救苦救难。这种随缘而化的道行,是菩萨从无我大悲中所流露的圆融性格。

  更进一步地说,在菩萨的性格里,由于充满慈悲的本质,因此,在菩萨的心中,没有个人,只有众生的存在。众生需要什么,菩萨都会毫不吝惜的付出;无论是钱财、产业、妻子、儿女,甚至耳目、肢体、肝脑、生命,也毫不怨恼地施舍。譬如本生谭中记载佛陀在菩萨因地修行的时候,出生为王子。有一天,和二位长兄一同出游;在深山草丛中,突然发现一只刚刚产下七头小老虎的母虎,由于体力透支过甚,正气息奄奄的,命在旦夕;而那初临世间的小虎儿,正嘤嘤低鸣,嗷嗷待哺。王子看到这一幕,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决心舍身救虎。于是,支开两位兄长,从高处跳下深谷,准备让老虎吞食。但是母虎由于气息微弱,无法咬动坚硬的躯体。王子慈悲心切,乃以尖锐的竹片割破自己的咽喉;刹时,血流如涌,王子忍痛爬至母虎的身边,让母虎吸食自己温热的血,终于挽回老虎母子的性命,而牺牲了自己。

  慈悲,使王子忘记死亡的恐惧,甘之如饴地付出生命,菩萨就这样发挥了无我的精神。

  此外,在本生谭中还记载有佛陀前生出世为国王,慈爱人民,乐善好施,在全国各地广设救济所,大行布施,甚至割肉餵鹰,以救一只白鸽的故事。

  凡此种种,无非是告诉我们:菩萨由于富有浓郁的慈悲性情,悲愍一切众生,包容了众生的一切愚痴罪业,甚至牺牲、忘我,乃至于无我,颇有“若为众生故,一切皆可抛。”至死无悔的大无畏精神。法华经上说:“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菩萨经过累劫的修行,一切烦恼都已断除,一切梵行均已成办,本来可以证得清净涅槃,然而菩萨为了怜悯众生,不住涅槃,不断生死,乘愿受生六道,怀抱慈悲,广开甘露法门,转无上法轮,甚至为了救拔三途中的有情而发愿出生恶趣。譬如地藏菩萨,当他看到地狱中被熊熊业火烧炙的众生,便发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决心,立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誓愿,只要有一众生仍在地狱,则绝不成佛证果!

  各位,由上所说,我们应当知道,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正由于慈悲的性格!慈悲,是菩提渡化众生的原动力,是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从无我的智能中产生,其力无比!假使我们能拥有一、二分的“菩萨心肠”,相信社会必定能减少许多纷争,必定增添祥和之气!

  二.菩萨的思想──般若与空性

  前面说过,慈悲的性格是菩萨最大的特征。现在,还要强调的是:菩萨除了涵养慈悲,还要具足般若智能!也就是说要有思想、有智能的慈悲,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滥慈悲。好比有人嗜赌成性,正苦无赌本之际,若施以钱财,则只有害了他!爱之适以害之也。换句话说,慈悲须要伴随智能,才能助人向上、向善;慈悲并不是助纣为虐,徒然令人堕落的小恩小惠;更不是滥施同情的妇人之仁。慈悲如两足,遍行各地,而般若心则如同双目,能辨明真伪、发现真相。慈与智,必须两者兼备,始能成就菩萨之行。

  那么,所谓“般若心”又是什么?即指对世间的能所、物心、主客等差别相对的现象,观彻其虚妄性,泯除物我对待的执着所产生的“无分别智”,也就是指宇宙与我同在,众生与我一体的“空性”。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世间充满高氐、贫富、秽净、愚贤的种种差别;但是,若就般若智能的立场来看,这些千差万别的现象,皆由缘生而空无自性;宇宙的万有,物心也好、主客也好,性本空寂,二而为一,这就是法界一味,差别即平等的理事无碍境界。菩萨若至此境界,则众生对菩萨而言,不再是心外的存在,众生即心,心即众生,于是众生的悲喜苦乐,就是菩萨的悲喜苦乐;众生的生死轮回,就是菩萨的生死轮回;因此,众生生病,菩萨亦因而染疾;众生无明造业,菩萨亦代为受苦。又由于无分别智般若空慧的推动,菩萨视众生如己子,刻不稍缓地投入世间,积极地清净众生的罪业,而产生了“大悲清净世间智”,达到事事无碍的法界。如此,有了无分别智的大智力,就可以修证无上菩提,如实无谬地化导众生;而有了清净的大悲心,才能积极有效地救度愚痴。大智力可以说是上求菩提的自利往相,大悲心是下化众生的利他还相;自利即利他,利他即自利,往相乃还相,还相亦往相,智目悲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则不可,是二而一,一而二,为菩提心(思想)的主要内容。

  更具体地说,菩萨为了证得般若空慧,往往发大深心,尽形寿、舍身命地去追。在南传大藏经中记载佛陀前生,曾有一世是婆罗门,名为善慧,秉赋纯良,喜闻佛法,常恭敬地供养三宝。当时,正燃灯佛应化于世的时代,有一天,善慧闻知燃灯佛要到自己所住的村落来说法,喜悦万分,为了不错过这旷劫难逢的因缘,善慧决定前往听法。但是在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道路是崎岖难行的,善慧自忖:佛陀乃是世间的圣者,岂可让沼泥沾污了佛陀的双足?于是,善慧脱下自己的衣裳,舖在佛陀会经过的道路上,并且散开头发,躺卧在肮脏的泥路上,让燃灯佛以及他许多阿罗汉弟子从自己的身上踏过,无限欢喜地来迎接佛陀。当善慧抬头看到燃灯佛庄严圆满的法相时,自内心发出赞歎说:“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乃发誓从今而后驾慈航拯救众生,以求证同燃灯佛一般的正果。善慧这种求闻正法的精神,使他早弥勒菩萨九劫成正等正觉。又如常啼菩萨,在“八千颂般若经”中载有他求道的感人故事,大致是说常啼菩萨深感于善知识的难逢,苦于无法听闻正法以获得般若智能,常忧悲难禁,潸然泪下,故大家称他为常啼菩萨,或是常悲菩萨。他经常跋山涉水访求名师指点迷津,后来听说在东方五百由旬远的众香城,有一位世不二出的善知识──法上菩萨,善于说佛陀的清净正法。常啼菩萨欣喜之余决定前往求法,并且打算卖身供养法上菩萨。于是,他一路上叫着,却无人问津。最后,突然出现一位大汉,说是要买他的四肢或心脏、骨髓当作牺牲祭品,常啼菩萨求法心切,遂割下自己的手腕卖给对方。此事被当地富商的女儿知道后,十分感动,乃备办了五百辆珍品宝物,跟随常啼菩萨到众香城。后来,常啼听法上菩萨说到“如来不去亦不来,空性即如来”一句时,豁然开悟,立时进入甚深三昧,而游于浩瀚无垠的般若智海之中。

  由善慧与常啼菩萨至心求法的例子,我们不难了解般若空慧的珍贵与难得。大品般若经上说:“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法故。”对菩萨而言,般若的修持是重要的功课,好比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渐渐长大成人一般,菩萨也摄取般若的醍醐法味,渐渐成为果净圆满的圣者。获得般若空慧之后,则可以泯除污秽,而到达自性清净的无心世界,发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等的当体即空的境界。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慈悲是实现菩萨行的原动力,这里我们还要知道慈悲又分众生缘、法缘、无缘等三种;若是配合般若空慧,则能不住众生相、法相而行人我二空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此,经说般若波罗蜜是三世佛母。

  在诸佛的国土中,住有许多菩萨眷属,帮助佛陀教化众生;有的大慈大悲,有的具足般若智能。其中尤以脇侍大士最为世人所知,为家喻户晓的菩萨。例如在娑婆世界中帮助释迦牟尼佛的为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在西方极乐世界陪同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有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在东方琉璃世界协助药师如来的有日光、月光二菩萨。其中又以文殊、大势至、日光三菩萨为含具般若智能的大士,他们或者骑着雄师四处弘法,或者以智能之光戮破无明,或者手持日轮普照众生,都是佩有大智能的利剑,可以说他们都是断尽一切有漏烦恼的菩萨。

  菩萨以大智能可以照见五蕴皆空,彻悟诸法空性,不生染着爱想,住于实相。不过,菩萨由于慈悲,不忍舍弃众生,而且为了满其本愿,往往还来世间行化,奔走于三界之中,虽明知诸法实空,没有能度的我,也没有可度的众生,但仍然热心的去“启建水月道场,大作空华佛事,降伏镜里魔军,求证梦中佛果”。总而言之,菩萨之大智是为了实践大悲,大悲是为了完成大智,二者运用自如,则可以圆满成就无上菩提,那个菩提是即世而且离世,离世而又即世的。

  以上是说明菩萨乃体证般若空慧的圣者,是思想净化的圣者。下面接着要说菩萨的精神。

\

  三.菩萨的精神──坚忍与精进

  现代,是个讲求效率的科技时代,一切讲究速成。如飞机、太空船、电报、快锅、速食面、活动房子等等,无非是讲求“速成”之下的产物,然而,从没有听说过人格是可以速成的,也没有听说树木可以在朝夕之间长成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毕竟有的东西是无法速成的。若要学得一技之长,仍得费三年五载的功夫不可。而菩萨追求佛道,更是如此,没什么终南捷径可寻的,若不历经累劫多世的修持是无法成就的。在奥林匹克世界运动会中,马拉松式的长跑竞赛,最足以考验运动员的耐力与毅力,而菩萨在普化有情,追求佛道的过程中,就是这种马拉松式长跑精神的显现!经上曾说,菩萨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勤持种种法门之后,还要历经一百劫,庄严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积聚菩提道种,才能成佛。换句话说,在真理的道路上,菩萨必须一步一步耐烦地、坚忍地前进不懈,历经长期的考验,始能成等正觉。也就是说,菩萨的特色就是要具有刚毅坚忍、勇猛精进的精神!

  菩萨这种持久的忍耐、不求速成、精进不懈的精神,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来自于菩提心的确立!菩萨地持经说:“菩萨种姓,发菩提心,勤行精进,则能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心是一切诸佛的种子,是长养净法的良田;能洗涤一切烦恼垢,能铲除众生的无明障;菩萨有了菩提心,好比拥有舒软的床铺,可以安稳众生五毒的身心。菩提心也使得菩萨不畏于佛道的遥远,能远离三有而处于真理法海之中。菩提心就是菩萨不捐弃众生,常在生死海中,以大愿之船普度众生。这种普度众生的菩提心也就是坚忍与精进的精神。总之,菩提心一旦确立,则一切正愿亦因之开始,实在是一切菩提道种的根本,大悲法行的依据,菩萨若是忘失菩提心,则不能饶益众生,华严经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因此,欲修学大乘菩提萨者,一定要发菩提心。有名的善财童子,遍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之后遇到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告诉他的仍是要先发菩提心,因为一发菩提心,即可得到诸佛的护持,开启大乘悲愿之门,是声闻缘觉所不能及者,可见发菩提心的重要。

  发菩提心既然如此重要,什么是菩提心?我们应当依据什么菩提心呢?所谓“菩提心”,简单地说,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例如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在每年新生入学训练时,总会安排诵读“劝发菩提心文”的课程,目的就在于激励学生向菩萨道迈进。这一篇“劝发菩提心文”是莲宗九祖即清朝省庵大师所作。因感于时人的好逸恶劳、忘失道念,故撰此文以劝导世人当念十种因缘而发菩提心。所谓十种因缘,即是:念佛重恩、念父母恩、念师长恩、念施主恩、念众生恩、念生死苦、尊重己灵、忏悔业障、求生净土、念正法久住。在发菩提心经论中则说菩萨要依思惟诸佛、观身过患、慈愍众生、求最胜果等四种因缘而发菩提心,以修习无上菩提。也就是要效法佛陀做大丈夫,发大勇猛,舍身命财宝,求一切智;常观四大五蕴如梦幻泡影,悲愍众生之造恶业而不自觉,乃发誓愿上弘下度之心;能够如此,就是发菩提心了。

  菩萨发心是伟大的,菩萨的坚忍与精进是非一般人所能及的,但菩萨并不是万能的、神化的上帝,耶教妄言万能,但佛教不神化佛陀,更不神化菩萨,菩萨也是人,但菩萨是一个发菩提心的人,菩萨是一个坚忍与精进的人。在经上有一则佛陀对大众说法的记载:一般人对佛陀的教导都能欢喜信受,唯独有一人将头转来转去,听不进去清净的妙法,任凭佛陀运用神通,现广长舌,无限慈悲地谆谆教诲,都无法疏通这个顽强者胸中的茅塞。因此经上说,佛有三大不能:(1)不能灭定业、(2)不能度无缘、(3)不能尽众生界。然而,众生虽如虚空般无量无尽,且有无缘不能度者,但诸佛菩萨却能持续不断,精进忍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努力不懈地做永远无法完成的工作;他们所发的菩提心也和虚空一样,是无穷无尽的!他们的菩提心就像喜马拉雅山上解冻的春水,涓涓不息地流着,等待因缘成熟之时,便要化解众生冰冻已久的心灵!

  法华经中,有一位常不轻菩萨,修持忍辱。看到任何人都毕恭毕敬地合掌问讯说:“我不敢轻慢你,你们将来都会成正等正觉的!”有些没有信仰的外道,不但没有回礼,反而破口大骂,甚至用棍棒瓦石打他;常不轻菩萨总是不加还手而避到远处,口中仍恭敬地说:“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是未来的佛陀。”由此可知在菩萨心目中,众生皆有佛性,只不过被无明覆盖而不自觉罢了。好比摩尼宝珠掉入污泥中而一时失去光明而已。因此菩萨在无量劫中,发菩提心,生大慈悲,以无比的耐心,常行恭敬,来唤醒众生对自性清净心的觉悟。又如阿弥陀佛在前生──法藏菩萨时,发下四十八大愿,愿以无上菩提心庄严国土,只要他的国土中有一众生未发菩提心,不得无生法忍,则不取正觉。因此,在阿隬陀佛的的极乐世界中多为不退失道心,一生补处的菩萨。

  总之,菩萨的精神是始于确立菩提心,以至于刚毅坚忍、勇猛精进而持久不退的,是无法速成的,而发菩提的大愿心,正是转凡成圣,迈向诸佛菩萨世界的第一步!

  四.菩萨道的实践──循序到永恒

  有人说佛教既是宗教也是哲学,是什么道理呢?佛教有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汗牛充栋,教理高深,对于宇宙人生的现象有精辟独到的阐发,有别于其它只能信仰不许怀疑的宗教,因此说它是哲学。但是佛教虽然如哲学一般具有严密的理论架构,却并不仅止于对形而上学的探究,而特重道德伦理的实践,因此说它是宗教。佛陀本身即是一个鲜明的注重道德实践的例子!因此他在证悟之后,一再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法要,希望众生自道德实践中,净化自己。当佛陀遇到外道提出形而上学的问题时,通常默而不答,譬如有名的“十四问难”即是如此,因为玄学上的思辨问题,只是文字戏论,无补于烦恼的解脱,无益于实际的人生!由此可知佛陀是十分重视实践的,佛教是一个重视躬身实践的宗教,也是充满伦理性质的哲学。更进一步地说,大乘菩萨道的实践,正是佛陀根本精神的实践!

  那么,大乘菩萨道又当如何实践呢?我想,同我们求学一样,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前面说过,菩萨学园是由幼稚园而小学而中学而大学乃至于研究所,菩萨道的修行就是如此,由烦恼的凡夫而至四双八辈的阿罗汉而至断除烦恼习气的等觉菩萨,乃至于功德圆满的佛陀境地,也都有一定的次第的。而菩萨的境界也因实践功夫的深浅而有不同,就算是登地的菩萨,也还有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等十地的分别。而且进入初地欢喜地的菩萨,方称为地上菩萨,在初地之前的为地前菩萨。地前菩萨要实践三十七道品方能离凡趋圣。

  所谓三十七道品,又称三十七菩提分法,也就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等,为调治恶行、长养善法,断除无明、庄严法身以进至菩提的资粮。这三十七道品为原始佛教以来即受重视的修行要目,即使修至十地的菩萨,仍要勤持不懈。除此之外,菩萨还要修持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其中,布施又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在行布施时,要持施者空、受者空、施物空等“三轮体空”的观想,不以自己为能施者,而泯除我执;不以对方为受我惠者,消除对待之心,心无挂碍,不求回报,不计多少,根除法执,才是真正的布施。其次,爱语是由慈悲的心肠中所流露出来的温和亲切的言语;法华经中曾赞歎龙女“慈念众生犹如赤子”,爱语好比慈母温柔慈爱的语言,能化暴戾为祥和,消弭纷争。菩萨若做到“口中无瞋出妙香”的境界,则是爱语的境界。其次,说到利行,利行是利益众生的行为,为大乘菩萨道所不可欠缺的德目,布施、爱语二者均是为了达成利行的实践功夫。而只要是利益众生之行,不论多少仍要去做。三国的刘备临终时,曾留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遗言,佛陀也曾为眼睛盲了的弟子阿那律穿针补衣,因此,我们应当知道不积小善就无法成就大德,即使功德已经圆满的佛陀,也不舍弃小善啊。小善既不容忽视,更不用说是利生的大行了。其次,说到同事,所谓同事就是指设身处地以应身教化的方便,譬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而观机逗教,贪欲心重的就教化他行不净观,瞋恚心强的就引导他修慈悲观;对农夫就讲庄稼事,对妇人便说家常话,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精神是相通的。总之,这四种摄受众生法,是实践菩萨道必修的课目。

  另外,在实践菩萨的道路上,最重要的是六波罗蜜与十波罗蜜。六波罗蜜又称六度,即度化众生到涅槃彼岸的六种方法。其中布施、持戒、忍辱是利他的福德资粮,精进、禅定、般若三者则是自利的智能资粮。实践六度,便能福慧双修,通达诸法妙谛。关于布施,前面大致说过,这里要强调的是菩萨对众生施与财、法、无畏的布施波罗蜜时,必须富有“功成不居”的精神,发挥到极致,则与老子所说“己愈为人己愈有,己愈与人己愈多”的境界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布施到最后,反而会感到自己拥有的越多,乃至无所不有。至于持戒,可以对治恶业,有止恶的摄律仪戒、行善的摄善法戒、利他的饶益有情戒等三聚净戒。持戒波罗蜜首重存心。若是外面守戒如仪而内里存心不良,阳奉阴违,则不算是持戒;若是外行方便而内犹守戒,则仍不算是破戒。譬如六祖慧能,当他隐于山中与猎人同住时,吃的是肉边,菜然而无妨于他的修行。因此,持戒必须内外如一,无终食之间违“戒”,则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最初,持戒的人往往感到动辄触禁,等到积久成习,乃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时,已等于持戒的最高境界了。其次,说到忍辱波罗蜜,是对治瞋恚,安住身心的方法。行忍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阿含经中有不少这一类的故事。我们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韩信的忍胯下之辱,由于忍辱,激励他成为一代名将。又如越王勾践,为了复国而卧薪尝胆,其间,曾为了取得吴王夫差的信任而尝粪使味,忍人之所不能忍,难怪他能再中兴复国!由此可以了解忍辱力量之大之不容轻视。菩萨在实践布施、持戒、忍辱三种波罗蜜之后,还要精进力行,不生退转之心,始能进至禅定,乃至彻悟而得般若波罗蜜,此时,欲成就无上菩提就非常容易了。

  其次,所谓“十波罗蜜”是就前面所说十地修行的法门而言,即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方便、愿、力、智等十种,前六者即是上面说过的六波罗蜜。方便,为菩萨上弘下化时的种种权巧施为。愿,则指菩萨于追求佛道时所发下的本愿,如普贤菩萨有十大愿、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观世音菩萨的十二大愿、文殊菩萨十八大愿、法藏菩萨的四十八大愿,此外,尚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弘誓愿,为菩萨的共同愿行。誓愿,使得菩萨充满力量、智能而实践菩萨道。

  菩萨在二大阿僧只劫中,修持三十七道品、四摄法、六波罗蜜,乃至实践十波罗蜜,渐渐超凡入圣;自初发心的菩萨而至久发意的菩萨,而至阿鞞跋致不退转的菩萨,而一生补处的菩萨,并以一百劫庄严相好,三只圆满福慧,终而登上等觉佛地。因此,菩萨道的完成,实在不是一蹴可成的,必须循序渐进,并且内外如一经久不断的修持,才能一阶一阶地登升上去,其间每一阶段的完成,都将是永恒的喜悦!

  今天,我们讲的是有关菩萨的宗教体验,有实际的例子,也有抽象的义理,大致是浅显的,为的是让各位容易了解而乐于去实践。由上面所说,我们知道要成为菩萨,说难不难,说容易也还不太容易,其中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是菩萨也是凡人做的!只要我们能涵养慈悲的性情,发菩提心,学习菩萨坚忍无我的精神,修持六波罗蜜,有心成为菩萨,那么,你,就是菩萨了!因为能够实践菩萨之道的人,就是菩萨了。

  最后,我祝福各位都能蒙受菩萨慈悲甘露的滋润,早日证得菩提,祈求三宝加被各位吉祥!如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