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的生活是戒律生活
有人说,中国佛教徒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远远不如基督教徒发展迅猛,主要原因是佛教戒律比基督教严格。这话确实有一定道理,说明现代人身心趋于浮躁,欲望炽盛,烦恼重重,谈戒色变,持戒更难...阿弥陀佛与《妙法莲华经》
天台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释化城喻品》中指出:“诸佛出世、教道将毕之时,即说此经。如迦叶佛、日月灯明等,说此经竟,即入涅槃。释迦说法竟,仍唱当灭。”因为《妙法莲华...过度追求完美,是我执的表现
过度追求完美,是我执的表现心理学家指出,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心理表现,不利于身心健康,他们建议,要降低其标准,学会偷懒。 站在佛教的立场,学会偷懒或无所谓,克服了完美主义的坏...轮回转世的又一实例
轮回转世的又一实例月悟 2002年第7期《东方女性》杂志(海南省妇联主办),以显著的位置,近二十页,详细而真实地报道了“转世奇人”唐江山的前世、今生。这项特别调查称:海南省东方市感...研习天台宗的体会
一九九九年第十期《法音》发表我的学佛习作《念佛、研教、往生》之后,引起了一定反响,收到了许多读者信众的来函,问我如何研习天台宗?原因是天台典籍浩如湮海,名相特别多,无从下手...禅定与禅
专注一处,能得禅定。那我专注念佛,或专注某个无情物,或专注想一件事,都能得禅定吗?效果都一样吗? 可以说一样,也可以说不一样,关键是你对专注的这个东西,起不起分别执着。不起分...真修行人,于他过失不生分别
真修行人,于他过失不生分别看别人的不是、说别人的不是,这是业障的具体表现。莫非只有你如法修行,别人都是业障凡夫?再说,个人因果各自受,跟你有啥关系?除非你境界比他高,并有能力善巧...略述三皈依之大意
欲走向佛门,成为佛教徒,必须请出家僧为自己授三皈依,受三皈依竟,方名为佛教徒。不仅在家众须受三皈依,并且出家众,受诸种之戒时,亦须重受三皈依。可叹时下的三皈依,比丘僧之“授&rdq...聪明·智慧·般若
聪明·智慧·般若智慧离不开聪明,但智慧不等于聪明。智的本义是聪明。聪明,耳聪目明,六根聪利,是开发智慧的基础。智慧分为正智与邪智。聪明,是中性词。聪明又有道德,行善积德,才能开发...看不惯
看不惯一位年轻而有才华的居士,初发心时,学佛很精进,向一位老和尚求受三皈依,但老和尚收他做弟子的第三天,老和尚便圆寂了。这位居士学佛多年,拿佛法对照佛教界的一些他认为不如法的现...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