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凡夫也能成就佛果

发布时间:2022-08-31 16:17:21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凡夫也能成就佛果

  有一年在兴隆寺打佛七,打佛七的时候,我们要上早晚课啊,早晚课的时候也有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就有几个居士嘛,他是搭的幔衣,搭幔衣嘛,可能是表示他受过菩萨戒了。当我们自皈依佛的时候,他什么也不念,什么也不说,不吱声了。跟着我们上课,就那一段他不出声,课下我才知道,他们说“我们受了菩萨戒了,不能再三皈了。”他打了个比喻,我们上了大学了,不能再念a o e 了,a o e知道吗?上了大学了不能再念a o e 了,知道不?很多的比喻啊不恰当,不恰当。我们上了大学了,不能再念a o e 了。i u A B C嘛,汉语拼音啊懂不懂?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他们把这种比喻和佛教的那种修学联系起来,是非常不如法的。

\

  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每天我们做课的时候,再去念一下这也是一种功德。并且是提醒我们,我们是什么身份,我们应该怎样去学,那是早晚功课的内容。并不是我们搭上幔衣服了,就不能念皈依佛法僧三宝了。‘我们受了菩萨戒了,要比这个受三皈的高一等了,所以我们既然受了菩萨戒了就不能念三皈了。’还有这一说,是那个意思吧?念阿弥陀佛求往生,「阿弥陀佛」四个字,你十年以前已经会念了,为什么到现在我们一直持续不断的在念阿弥陀佛呢?我们是通过这样长期的熏修,实现这个功德的积累,也就说是在我们八识田里,在我们潜意识当中,种下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深深的烙印。 除了能积累功德开显智慧,包括消除业障之外,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长期的熏修长期的熏修,树立这个正念。当我们功夫提高了连成片了,甚至是不念自念了。我们临命终的时候,有可能是正念不失,这就是长期熏修,为什么长期熏修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一,懂那个意思吧? 需要长期熏修啊。有人说我们念佛求往生的,是修大乘佛教的,所以《阿含经》不能看啊等等,哎吆这一些说法非常的挠头啊,哎呀,非常可怜,这三段实际是一个比喻,就是一个列举。

  「复作是言 诸菩萨等 所修行法 声闻之人 亦不应学 不应听受」就是菩萨所修行的法,那么小乘佛教的那种小乘根性的人,不能学不能听,不能去行持,这也是对法的诽谤。这是对法的诽谤,有一种说法我举出来啊,我们仅仅是说法,不要针对那一个人, 如果是我们今天探讨问题,你们升华成哪一个人那就是矛盾了,我们不是说那一个人而是说法。 为什么这样说,而是让大家用佛经的原理来指导我们的修学,来树立正知见。 整体的佛教是要成佛的人所修的。明白吗?这个标准更高了,谁发愿要成就,谁才修行佛法,即使我们现在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凡夫,只要你有这个理念你就开始学,你就能修,在这个修学的过程当中,肯定随着你的不同愿力、不同的因缘、不同的根性,得闻到不同的教法,读诵不同的经典,那么产生不同的觉受。那是根据你自己的因缘,而产生的一些东西。并不是说这个能够让人成佛的这个无上大法,只有佛才能学,是哪个道理吧?

  假如说我们这个佛法只有佛才能学,我们世界上见不到佛,人家成啦,人家不会再来了,来了也没有用啊, 我们是凡夫啊。 既然凡夫不能成佛, 他来了宣讲佛法干什么呢?广度众生没有一个众生被佛度了,佛来干什么呢,是这个意思不。佛之所以示现成人,慢慢慢慢的修就是告诉你佛法谁修谁得, 是从人一个凡夫而修起的,成佛是从一个普通的凡夫而做起的。修行是一步一步的积累的,慢慢的完成的这个佛果。的不舒服吗。从正常道理来讲撑得慌那是一种病,你看头上按头,病了,懂吧。刚才是三段列举,「彼此言行 更相违背 不与修多罗相应 与如是说 真解脱法 不能信受依彼法者 不得生天 何况解脱」这个特别是「彼此言行 更相违背 不与修多罗相应」不但这样理解,他们的言行举止不与修多罗相应,就是言行举止不与经上的含义相应,不与经上的要求相应。那么肯定就是,只有堕落的可能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