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念佛的哲学
念佛,可以说是一种“信仰的哲学”。净土思想,则是阐明这种信仰哲学的代表。根据佛教经典,念佛往生净土的思想,远自印度传来,开始于释尊在耆阇崛山的说法。其次,经过王舍城,祇园精神的说法以后,净土思想更加显著。至公元150-200年,方才有净土三经的出现,这已经是佛陀灭度六百年前后的事了。印度念佛思想的起源,是从尊重佛陀的人格而来的。佛陀住世时,众多的弟子跟随佛陀,有疑即问,而毫无精神上的不安,这可以说是既现实又理想的生活。可是,佛陀入灭后,佛陀那庄严和蔼的相貌无从拜阅,而佛陀生前的伟大人格,深刻地留在了佛教团体大众的心中,无法消除。僧众思念佛陀的情意至切,尤其是逢到烦恼生起,或者逢适灾难苦厄之时,切念佛陀的心情更加殷切。因此,设法观想佛陀,以俾资其提高精神力量,竟发展成为“观佛”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做“三昧的精神集中法”。《观无量寿经》和《般舟三昧经》就是由这个立场而产生的经典,而这些经典描写的“观佛”方法,有三种主要的条件:第一,对于佛陀要有强烈的思慕心;第二,要有热诚的见佛欲求;第三,要有积聚精神的训练。达到这三个条件,就可以见佛。
在观想佛陀的修法过程中,竟分出了二种倾向:一是唯心论的倾向;二是唯名论的倾向。这二种倾向的渊源,均见于般若部的经典,尤其是《文殊师利所说般若经》和《般舟三昧经》,算是净土教义较早的资料之一。在这两部经里面,唯心与持名的两种倾向,却是混在一起的。在《文殊师利所说般若经》里,佛陀的本相是一种真理实相的佛陀:“我观如来如如相、不异相、不动相、不作相、无生相、无灭相、不有相、不无相、不在方、不离方、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二相、非不二相、非垢相、非净相,以如是等正观如来,利益众生。”这是曼陀罗仙的译文,几年以后,僧伽婆罗所译该经时,加了这样的一段文字:“如来法身本不可见,我为众生故来见佛。法身者不可思议,无相无形,不来不去,非有非无,非见非不见,如如实际,此光明者,是般若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是如。”
这是“实相观的佛陀”,是般若的思想。在该经的后面有一段经文,是唯名论的:“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以上叙述“般若”和“见佛”的。在《般舟三昧经》里,见佛的观想和唯名论的倾向,也是混在一起的,经云:“具足不坏信心,不破精进,智慧殊胜和近善知识者,能成熟三昧。”又云:“一心不乱,续念名号者,能见庄严净土。由此修念,心中现佛,心见心自体,佛见佛本身,是名涅盘,动起想念,即生迷妄之世界。”这也是一种实相观佛的见佛。
见佛也就是念佛,见佛的思想与般若的思想有密切的关系,《般若》,《法华》、《华严》等经典、都非常重视念佛三昧。阿弥陀佛过去在世自在王佛下为因位法藏菩萨,而发起四十八愿,尔后修六度,结果具足了福德智慧。在《般若经》里,常说过有像如此之菩萨大愿的。《般若经》里的诸愿和四十八愿,是一脉相通的思想。若无般若的思想基础,即无以利他为内容的自利大愿。念佛的思想,是由于归依佛陀的伟大人格所发展的。救济的思想,是起源于因位慈悲摄取之行,而随着“本生谭”考察之发达,后来得到《般若》、《法华》之助力,再被《华严》思想所转,而最终变成了念佛的思想。
念佛思想的演变,第一是发源于欣慕佛陀之人格(佛陀住世时),第二是变成了忆念佛陀之庄严相貌(佛陀示寂之后),第三是发生了观想的方法(三昧的修炼法),第四是发展成了专持名号。究其内容就是由于彻底的信心,欲求往心净土,与佛永久住在一起,以求达离苦得乐为最后目的。忆念——观想——持名——信心——往生成佛,就是念佛思想的发端和过程。把观想、持名、信心、净土等重要思想,组成一个有体系的净土宗派,则是中国的善导大师。善导以后,观佛倾向渐废,持名念佛倾向风靡整个佛教教法,并非限于净土一宗。而念佛亦成为佛教修行之基本行法之一。
念佛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出四种念佛者,即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略述如下:
第一,持名念佛。谓专心持念佛之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作为恒定的功课。如是岁如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如《文殊般若经》所说:“有一行三昧,修是三昧者,速得佛菩提。欲入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坐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念中能见去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与一切功德无二,如是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虽阿难总持多阐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是名持名念佛。
第二,观像念佛。谓观佛像,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本性佛从而显现,如是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杂。如《大宝积经》说:“佛本因中,为大精进菩萨,因见比丘画佛形象,发心出家,持画(左叠右毛)像,入山观察,观此画像,不异如来,成就五通,得普光三昧,见十方佛。”是为观像念佛。
第三,观想念佛。谓观想佛之妙相庄严,相好圆满,观想纯熟,则三昧现前。此中有二:①观一相,于三十二相中随观一相,皆减重罪,如《观佛三昧海经》云:“佛为父王说白毫观,右旋宛转,犹如秋月,十棱成就,内外通明,如白玻璃筒,亦如暗夜中明星,观成不成,皆灭九十亿那由他恒河沙微尘数劫生死重罪,常蒙摄受。②观全身,如《坐禅三昧经》说:“若求佛道入禅,先当系心念佛生身,不念余法,但念佛身,处化虚空,如大海清时,有金山王,相好圆满,出无量清净光明,于此虚空青色之中。常念佛身,便得十方三世诸佛,悉在目前,若心余缘,还令摄住,除无量劫罪。”是为观想念佛。
第四,实相念佛。亦名法身念佛、觉性念佛。谓观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实相,乃无形无相,犹如虚空,而心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续,则三昧现前。如《文殊般若经》云:“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如观自身实相,观佛亦然。”《大智度论》亦云:“不以色身及相好念,以佛身自无所有故,以无忆故,是为念佛。”又如《占察经》云:“思惟诸佛平等法身,一切善根中,其业最胜。”《华严经》亦云:“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念一佛时,即一切佛。”是为实相念佛。
另外,有念佛三昧法,即一心系念一佛之名号,且观想佛之三十二相好光明,及其于众中之说法,如此念念相续不断,则能于定中见佛,亦得以往生佛国。净土宗以念阿弥陀佛为修行法门,若行者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至诚持念佛号,则命终时,即能往生阿弥陀佛国,称为念佛往生。阿弥陀佛的本愿,使念佛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故信解其本愿念佛,称为本愿念佛。此乃由佛的智慧而起,故又称智慧念佛。日本净土真宗常引智慧念佛之说,又谓末法浊世的众生根机劣钝,不堪义解,持戒或观想等行,仅信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以往生,此称愚钝念佛。至于不参其他行法,专心持名愿生净土者,称为专修念佛。若以自力精进持名,则称自力念佛。反之,若以阿弥陀佛赐与之信心,自然促成念佛者,则称他力念佛。持名念佛与观想念佛并行者,称为事理双修念佛。
诸经所讲念佛法门,归纳起来虽然有如此四种,但众多净土行者,多侧重于持名念佛,以此法门下手最易,三根普被,由浅入深,殊胜方便。行者具体该怎样去修持念佛法门呢?仍是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
善行福缘,是菩提善根的正因。如诸经所说,不发正觉菩提之心,虽六度万行,经恒沙劫,终不成佛。万善的根是谓之因,尤须一切福德助成菩提,以福济慧,求福求慧,以事实充实理,辅助入,谓之缘,所以各有因缘。善根的发起,必有种种善缘为助;福德的发起,亦必有种种福缘为助,是以各有因缘。《观经》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化;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修净业念佛行者的前提。证善根者,《大悲经》说,“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盘界,不可穷尽。”证福德,《大品般若经》说:“若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刹。”有人问,此土单修圆顿,不愿往生者,宁可谓之少善根?圆钝之人,虽悟一心,尚余后有,正宜求往生彼国,亲近阿弥陀佛。若有自负圆人,不愿往生,亦是善根薄者。故而,在《华严经•入法界品》说:“遮那会上诸大声闻,不见佛者,以善不同故。本不修见佛,自在善根故。所以知道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
初学净土的行者,应该知道处于恶世,念阿弥陀佛名号,有其不可思议,说不尽的好处。释迦牟尼佛愍念娑婆世界的众生,于诸多经典中一再叮嘱,鼓励念佛。行者感念佛恩,信受奉行。即行发行,净念相继,一心念佛。特别是持名念佛,名具万德,一句佛号圆满具足一切法之功德。专修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能“了生死,生西方,见弥陀,信佛语,依教行,老实念,莫换样。”有关念法之妙行,有个人修及集体修两种方式:
一、个人修。一切修行,不论出家在家,当依时节因缘,不可以含糊勉强。若真用功,不论工作的繁忙与空闲,生活环境的闹与静,都应该制定自己每时的念佛功课,一时不懈怠。若修持名念佛,计划每时念佛十万声,那一定要完成。
二、集体修。行者若发心参加佛七,按其念佛的各种仪轨,持八关斋戒,身、口、意之业熏修,求净心念佛为主。净土思想传入中国,慧远大师在庐山结莲社念佛,是集体修之发端。
念佛法门为释迦牟尼佛教示,浅事持,深理持,事可达理,以理亦不碍事。阿弥陀佛大愿功德,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唯一句佛号,行住坐卧,一切处所,均可修持。是方便之胜方便的法门。行者要至诚心念,从心持、口出声,耳听明、摄还归心,这样念念是佛,句句听清,杂念自然消迹,心净澄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行者,认为生活忙碌,休闲时已经劳累了,无暇念佛。如何解决这样矛盾呢?古代有很多的行者,他们将生产与念佛巧妙结合,如黄打铁,打一锤,一声佛;织布女,一声梭,一声佛。现代的生产工作当如何结合呢?行者宜自己去思索发现。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