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前古老中国的社会,寺庙的责任是负责教化一方,一般平民这教育实实在在得力于佛教。宋朝的宰相范仲淹出身非常贫贱,他年轻的时候在寺庙里念书,生活很苦,但他有非常可贵的品德。
2. 范仲淹先生从小就有救人救世的大志,一生积功累德,不疲不厌。他常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他的人生目的。
3. 我们在传记里面读到,范仲淹是虔诚的佛教徒,好善乐施。他这个人文武全才,武官做到元帅,文官做到宰相。
4. 最难得的是,范仲淹做大官,那个收入很可观,他还是过着很清苦的生活。他拿那些俸禄来养三百多家地方上清寒的子弟,替国家培养人才,自己的生活依然像从前做穷秀才那样,这不得了!
5. 他有五个儿子,两个儿子做宰相,等于现在的行政院长,一个做御史大夫,相当于监察院长,他死的时候没有钱买棺材,钱哪里去了?全部都做慈善事业,布施掉了。他晚年把自己的房子布施给佛教改做寺庙。
6. 范家一直到民国初年,代代出人才,都不衰。印祖讲他的家八百年不衰,为什么?祖宗之德,子孙能够继承。代代子孙都这么好,这是得力于什么?知足。在物质生活上的享受,他知足;纵然自己发达有财富,这个财富去利益社会,叫大家共享,这个福就愈来愈大,子子孙孙享受不尽。
7. 苏州范家,从范先生到现在差不多将近一千年,家道不衰,代代都出贤人、都有好子孙,什么原因?积德修善!
8. 我们要懂得积德修善,利益一切众生。聪明人会散财,散财是真正保持财富,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生活实在讲要节俭,节俭是惜福
。一方面惜福,一方面修福,这个福报永远享不尽。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