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忏悔品的思想内涵和现代意义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
宗教的现代诠释及其现代意义是一个十分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就以“忏悔”而言,忏悔是各宗教所共同具有的重要内容之一。佛教说“罪业”,基督教说“原罪”,伊斯兰教说“悔罪”,有“罪”唯有“忏悔”才能得到心灵的解脱和人生的救赎。佛教的忏悔思想有着与别的宗教不同的理论特色和修持方法。《地藏菩萨本愿经》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佛教指的“罪”是我们凡夫在过去无始劫中的贪瞋痴造罪,认为“罪”若不忏除,福德便不能积聚,道业更不能成就。但是世俗中的人们,普遍认为“罪”是一种耻辱,以不认罪为原因,绝对不忏悔。如果要忏悔,无疑等于承认自己已是“罪人”。其实,人本身就是充满贪瞋痴等毛病和缺点,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欲、瞋恚、愚痴这“十恶”是人们很容易犯下的过失和错误,有过失或犯错就需要忏悔,以此得到清净的身心。
佛教的修行是从忏悔开始的,所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佛教的忏悔思想不但体现了佛教主张的反省过失、恭敬宽容的处世观,同时体现了佛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人类是有思想的动物,有想法就会有烦恼,有看法就会有见解,得不到思想上的解脱就会给自己的身心加重负担,甚至会患上焦虑、忧郁、恐惧、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造成种种的烦恼困扰。“忏悔”是佛菩萨教导我们,以清净心的智慧,化解自身的烦恼与不安,从而达到解脱自在的目的。佛陀开示,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人们在犯错后如能真心发露忏悔,完善自我,就能证得菩提,成佛菩萨。《六祖坛经》的忏悔品中讲述的“五分身法香”、“无相忏悔”、“四弘誓愿”、“三归依”等忏悔思想,为佛弟子和普罗大众提供了用“忏悔”以伏灭罪业和对治烦恼的方法,同时指明“忏悔”是求证解脱、从凡夫到成佛的重要途径。这些思想不仅对于佛教的修持有价值,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能起到劝人积极向善,塑造理想人格,提高社会伦理道德、乃至关注心灵环保、人文关怀都有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认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消除贪瞋痴慢疑等不良习性,这对减少或缓冲社会矛盾,创建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1.忏悔与“五分法身香”的功德
在《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六祖首先开示:“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此事”是指生死解脱大事,或是指明心见性这件大事。换句话说,要明心见性必须从净心开始。如何净心呢?当从忏悔开始。比如,一个瓶子要装纯净的水,若瓶子不干净,再纯净的水倒进去,都会变成污水一瓶,所以首先就要把瓶子洗干净,再注入清水。“忏”是对过去所犯的过失,从前所造的一切恶业,愚迷、骄狂、嫉妒等罪,完全忏除尽净,今后永不再起;“悔”是决心以后不再犯从前的错误。两者合起来就是忏悔。因此在忏悔品中,六祖先为大家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这“五分法身香”是忏悔修行的具体细则,也可以说是纲领。所谓“五分法身香”即是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种功德所构成的功德智慧之身。
第一是戒香,是指自己通过守戒而没有过失、罪恶,没有嫉妒、贪瞋的心理,没有悭贪瞋恨的念头,没有劫杀、偷盗、邪淫、妄语的意图和行动。有戒香就能得到因戒律而得到的清净功德。我们就可以看到诸善恶境界,自心不乱,能把意念专注于修行的一个境象上,摆脱那种心猿意马式的散乱、昏沉、掉举、攀缘的不安状态,这就是定香,是第二。历来的祖师大德都在上面下深工夫,如:云门文偃禅师用功17年,做到“心猿罢跳,意马休驰”;赵州和尚用功30年,做到不杂用心,打成一片。有了戒香、定香,第三的慧香就进一步了,戒香仅是教我们防心离过,慧香就不同了。慧香就是自心清明,没有障碍,常以智慧观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亦不执着,真正达到一种绝对圆融无二的境界,这就叫慧香。第四是解脱香,就是心不攀缘外境,不思量分别善恶,身心自在,无所挂碍。第五是解脱知见香,就是自心对于善恶都无所攀缘,待人谦虚和善,随顺众生,不妄自分别人我,但也不死守空寂,多方参学,听经闻法,识自本心,达诸佛理,从初发心直至圆满菩提时,真如自性毫不变易。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知见”,不是世间的知识,而是一种无漏的智慧,其中,解脱香偏重于从个体的解脱,而解脱知见香则偏重于利济众生。前者重在归体,后者重在妙用。佛教的修行讲究忏悔,皆因忏悔是学佛之人自净身心,明心见性必经的重要阶段,只有自己内心至诚恳切的彻底自省与改变,才能真正达到“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目的。
“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传授完“五分法身香”后,六祖还特别强调“五分法身香” 是用来熏修自心的,千万不能离心而向外寻求,自性本自具足,这既是学佛修行的前提,又贯彻学佛的始终,直向“心觅”至证得菩提。由此可见,这“五分法身香” 的利益是从忏悔中得来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有通过真心至诚地忏悔思想行为的种种过失、妄想、执着和罪业,就能得到“五分法身香”的清净功德。
2.“无相忏悔”与明心见性的证悟
六祖教导了“五分法身香”后,接着再传授“无相忏悔”,以使我们灭除三世罪业,使身口意三业得到究竟清净。上面说忏悔要从“五分法身香”开始的,这里再说“无相忏悔”,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五分法身香”针对已造恶业的有形事相的忏悔,再通过持戒、修定、开慧、解脱、解脱知见等次第修行来得到清净功德利益的话。那么“无相忏悔”是从意念这个根源入手,是体性上的忏悔,缘起性空,它破除的是由人的妄念而生成的有相的虚幻,目的是为了明心见性,活在当下。
《六祖坛经》忏悔品指出:造诸恶业的动因就是贪瞋痴等六根的烦恼。“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狂染,从前所有恶业骄狂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恶业中造罪最重的主要有愚迷、骄狂、嫉妒。愚迷摆在第一,愚是愚痴,迷是迷惑。也即是无明,指人们迷惑或不了解万事万物是缘起性空的真理,对外境幻相妄执不休,就会起贪瞋痴等烦恼恶业。骄狂可以解释为傲慢,这是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的俱生烦恼。人们自以为是地球的主人,对自然环境肆意索取,就是人类傲慢最淋漓尽致的表现。第三是嫉妒,仔细观察,婴儿也有“嫉妒心”,这也是众生无始劫以来的恶业烦恼。六祖在这里是用“无相”打破无明,我们愚迷、骄狂、嫉妒都是因为我们喜欢攀缘外境,对外境执着。无相忏悔主要是破除人们对事相的执迷,要我们深刻理解忏悔的空性,当我们明白缘起性空的真理,对外境的事相不执着,内心也没有了分别,“前念”、“今念”及“后念”均不起伏,念念平等清净,这种忏悔才是真正的忏悔,是无相平等的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所以真正的忏悔就是性空的忏悔,是使自己心里没有一切的是非,没有一切的善恶。当自己出现贪、瞋、痴、慢、疑等不合戒律的心理行为时,即能用智慧灼破无明,诸恶不作,广修众善,而心不执着,保持内心的平稳与祥和。
六祖说“菩提自性,本来清静,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因无明妄想执着蒙蔽了自性,通过无相忏悔能使我们觉知自性清净,并能保任内心的清明而印证菩提佛果,这也是“自性是真佛”的实质所在。六祖并强调“要在一切时一切处,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心,自度自戒”,这里的“念念自净其心”是学佛修行的根本法门,是指在一切时空、一切的事情上面都能够无相,能够自净其心,念念观照,念念自觉,舍妄归真,背尘合觉,从而达到明心见性。因此,无相忏悔真实体现了禅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根本精神。
3.忏悔与菩萨的“四弘誓愿”
一般人认为认罪、忏悔,身心获得自在解脱后就行了,但是六祖这里再进一步,教导我们下真工夫,真在修行,认为获得清净的身心还要发菩萨的“四弘誓愿”,以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决心。因为忏悔清净后,要想不为外境所转,最好的方法是发四弘誓愿,令心永不退转。
《六祖坛经》忏悔品云:“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六祖说的四弘誓愿强调“自心”和“自性”。这是六祖要大家返观“自心”,始知法界无边众生不是外在的,而是自心中众生。心中的众生,就是所谓的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种种不善的心,都是心中的众生,是极为刚强难调伏的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就是将自己心中的邪见、烦恼、愚痴等众生,用正见来度。如果有了正见,就能运用般若智慧来打破愚痴迷妄的众生,各各自性自度。邪见来时能用正见度,执迷来时能用觉悟度,愚痴来时能用智慧度,恶念来时能用善念度,这样来度心中的众生,就叫做真度。同时,即是度己及人,当我们看到芸芸众生也受痛苦煎迫的时候,就要想方设法度化他,教导他们用正见、觉悟、智慧、善念等来自性自度,见清净自性,离苦得乐。而“烦恼无边誓愿断”是要我们发愿运用自性般若的智慧来去除虚妄分别的心,就叫做真断。正是因为众生是自己,也是别人,所以六祖这里是教导我们一定要恢复自己清净平等,以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来对待众生,这才是真正断掉烦恼。
前面两个弘愿强调“自心”,后面两个弘愿强调“自性”,“自性”就是指我们的真如本性,在真如本性中,本来具足无尽法门,本来具足无上佛道。“法门无尽誓愿学”就是必须见自本性,常常实践正法,行无上正道,精进无间,这就叫真学。“无上佛道誓愿成”就是常能心存谦卑实践正法,又能远离迷妄而又不执着于觉悟,内心常生般若智慧,非有非无,真妄俱除,就能见到自己的佛性,也就能在一言之下悟道成佛,才能得自在。这里六祖教导我们要愿学、愿成,悲智相应。我们有了悲心还要有智慧来随缘随机度化众生,如果没有智慧,我们就不知道哪个众生有哪种根机,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度他。有了智慧,我们就可以了解,这众生是属于哪一种根机,他现在存在哪些烦恼?哪些问题?需要我们用智慧去化解。悲心和智慧,相依相成。
从中可知,忏悔罪孽是发愿的第一步。要知道,在一个充满烦恼和罪业的心中是发不起愿力的,纯净的愿力必须在三世清净的心中才能生根、发芽。若只是忏悔罪孽,却不能将自己的功德回向给无量的众生,那还不能算作广发四弘誓愿,自然也不能修成真正的圆满自性无上的佛道。唯有发四弘誓愿,像地藏菩萨发的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我们才有悲智双运的功德,力行践愿,普度众生,利益众生。忏悔的功用才能生起最大效果,发愿的功德才能圆满。
4.忏悔与“三归依”的圆满佛果
如果说“五分身法香”是忏除妄想和烦恼,“无相忏悔”是见清净本心,“四弘誓愿”是用忏悔后的清净心去发愿度化众生,那么“三归依”就是忏悔的最终目标——圆满佛果。断烦恼与度众生是一不是二。《六祖坛经》(忏悔品)云:“归依觉,两足尊。归依正,离欲尊。归依净,众中尊。”这与普通所说的“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是不同的,但道理是一样的。“佛”就是觉,一般人讲到归依佛,总是想到心外有一个佛,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十方诸佛。这里的“归依觉”是自身心性中的清明本觉,福慧具足,名为“两足尊”。“归依正”是平等正直,平等正直就要远离五欲六尘,所以称为“离欲尊”。“归依净”即是三业清净,三业清净之人在一切众生中是最尊贵的,称为“众中尊”。这个说法与“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自性三宝完全相应,为真正智慧的开示。“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六祖在这里以善巧的开示,从名称上教导我们自悟自性、自修自性,这与我们平时的归依是不同的,它是在见自身清净的本心上去自性归依,这样的归依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是修学佛法的根本,内可调适我们的心性,外敬他人,这也是真正的自性归依。
忏悔品的思想内涵分析到这里,我们对忏悔的作用和目的就不言而明了。忏悔修行的最终目的是真正归依三宝,自归依者,必须除却自性中一切不善,因为我们自性清净。一切不善之物、一切不善之心,都不是真性,而我们妄想的心中物,必须将它忏除去。六祖说:“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从中可见,忏悔是学佛修行的殊胜法门。六祖的忏悔思想的意旨是自悟自性三身,见自性佛,才能成就自性无量功德。真正的三归依是自悟自性,能亲证见到“一体三身自性佛”,即“归依清净法身佛”,“归依圆满报身佛”,“归依千百亿化身佛”。第一是“清净法身”,世人的心性本来清净无染,一切万法都由自性而生。如果心中思量一切恶事,会产生恶的行为;如果心中思量一切善事,就会产生善的行为。一切万法无不从自性中生,只要自己除去迷妄,内外自然明彻,这就是自己的清净法身。第二是“圆满报身”,念念圆明,无二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这是说自受用身,从初发心一直到成就无上菩提,念念之间自见本性,不失正念,这就叫做报身。第三是“千百亿化身”也就是利益一切众生,成就一切善法。三身具足于一体,这就说明我们只要用真心去忏悔,就一定要能做到念念都是清净无染,都是光明圆满,也就是诸佛菩萨的境界,常乐我净了,功德不可思议。
《六祖坛经》中的忏悔品传授的“五分法身香”、“无相忏悔”、“四弘誓愿”、“三归依”,都是教导人们洁净自身,自净其意,达到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六祖的忏悔思想是一种自觉精神之提升,是经由道德实践,转化为理想人格的要素。这些思想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来,就是在与人交往时,经常反省自己的过失,除却“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此等心,涵养成“清净心”、“恭敬心”、“直心”、“真心”,与人相处时,慈与众生乐,悲拔众生苦,成就博大包容、圆融无碍的胸襟。这些宝贵的思想在当下社会能建构理想人格,提高社会伦理道德,推动人文关怀、心灵环保等方面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分法身”建构理想人格
在《六祖坛经》中,六祖并没有明确而系统地指出,什么是理想的人格。但是六祖强调的“人人皆有佛性”、“人成即佛成”已为理想人格提出了标准和指引,佛教中的诸佛菩萨就是理想人格、福德圆满的完美形象的体现。那么人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理想人格状态,圆满完成自己的佛道呢?《六祖坛经》忏悔品中提出的“五分法身”是建构理想人格的主要途径和善巧方法。
虽说“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但是人天生就有追求完美的自性,并且佛教认为人的自性本自具足。人为什么需要忏悔,那是因为人为了减轻罪恶感之外,同时人们不满足于自己的缺点,肯积极努力地学习和改变,奋斗不息。因此由“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这“五分法身香”而得到的忏悔功德,可以使人们守“五戒”、修“十善”,懂得自我珍重,自尊自爱,体现了人的有意识、主观需要和自主能力,这也是理想人格的重要体现。例如有些人,染上了抽烟、喝酒、嫖赌、吸毒、奢侈等不良恶习,在通过忏悔否定自己的不足的基础上,下大决心不再抽烟、喝酒、嫖赌、吸毒、浪费,能够严持戒律,改变了这些不良恶习,用智慧内观返照,清除心灵的弊障,涤除奢欲与杂念,把自己的内心打扫干净,这样就接近于佛道了。忏悔的作用就是在否定自己的同时又不断肯定自己,从而获得新生,它是我们达到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和主要途径。
从六祖的忏悔思想中看出,人如果能够根据“戒定慧”来过修行生活,就能够从纷扰的社会生活和对功利的追求中解脱出来,使人重新获得已经失去的“解脱”和“解脱知见”,即自由自在,心无攀缘,真正地认识自己本来的真心,通达诸佛所证的真理,因此过上一种自在无碍、安乐祥和的生活。如此,人格也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也就是人成即佛成。
2.“无相忏悔”重树社会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论语》的解释,“道”意在指人人应遵循的最高行为准则,而“德”则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了道之后所导致的主观收获和体验。伦理与道德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理”意指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当然原则。伦理二字合起来联用,是指人们处理相互关系时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古人所讲的道德包含着伦理的意思。
忏悔能重树社会伦理道德,是因为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羞耻之心都不在乎时,道德对他就毫无意义;而法律也只能对那些既成事实的犯罪行为进行制裁,对于如何从根本上防止犯罪的产生也是无能为力的。“无相忏悔”主要是忏悔罪业清净,是为了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摒息诸缘、莫生妄想、一切放下,于相而离相,于念而离念。这些思想突出表现在道德意念上,强调善行要发自善心,出乎自觉,顺乎自律。也即符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就恰好作为社会规范的总纲领。佛即众生,众生即佛。如果人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就能成佛。而这三者是做人的三个层次,尤其前两者是做人的根本。真正的人应该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人在否定自身以往错误的同时,修行向佛必然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众奉善行。因此,“无相忏悔”使人不会明知故犯,动机不善。所以说,“无相忏悔”是从动机和起因上解决现今社会道德沦丧动因和起因的问题,它不单是从善恶因果报应上来分析行动的,皆因深信因果报应的人绝对不会怀着侥幸的心理违法犯罪,更为重要的是“无相忏悔”是建立在我们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的基础上,认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皆我父母的基础上,众生既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同时也是我们的慧命父母,那么我们对内心就没有分别、没有对抗、没有矛盾,只有平等了。这样的伦理思想结合于现实,就把佛性世间化、人性化,强调个体道德的完善,从而把道德的自律所带来的情感、意志因素突出地表现出来,合乎道德本性。
有必要指出的是,“无相忏悔”特别注重提升智慧与慈悲,它必然能给社会带来正能量,像无量光明,能除黑暗,扭转社会歪风。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无相忏悔”对重树社会伦理道德,以致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3.“四弘誓愿”建立人文关怀
佛教就是“以人为本”的宗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是区别于其他宗教人文精神最突出的展示。在《六祖坛经》忏悔品思想中,六祖通过教导发“四弘誓愿”来强化这种标志人文精神博大圆融,慈悲一切有情众生的教义内容。“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这里的“自心”和“自性”都是关键,六祖强调的是立足于现世人生,以人自己本身为中心,要解脱烦恼就要从自己出发,人人都有缺点烦恼,但人人也有佛性,只有把握现在,不断完善自己,用功修行,即可成佛。
“四弘誓愿”是通过忏除自己过错之后,以推己及人的悲悯心利益他人,关怀众生的道德体现,是建立在“慈悲”的基础之上,使心灵超脱尘世,不沾带于外境,也就是处世而又超然的境界,无疑是拥有了一颗禅心,一颗进取之心,一颗慈悲之心,具有一种清净精进的精神,内化成了一种旷达的性格,就是禅宗的这些内在的、精神上的、思想的人文关怀,让他们思想进入更高的境界,让生命融入更多的智慧力量,融入无量的慈悲之心,对待有情众生都能以慈悲为怀,放弃恶念,实践善行。有了“四弘誓愿”的仁心,就能尽自己的所能,帮助所需之人,尽自己之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了脱生死。因为我同众生融为一体,自己能转为清净、高尚的人,也要努力度化他人成佛,真正成就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道业。
“四弘誓愿” 揭示佛法实践不离世间的重要特质,其对社会众生关怀的本质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和具体实践;同时反映了中国佛教对个人道德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人重新审视自己,提升人格,完善自己,更是建立现代社会人文关怀的要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市场经济的实用性与功利性特征,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消解,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漠视,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的突显。佛教的人文关怀除了关怀人的精神情感,同时关心人的生存状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关怀。值得注意的是,佛教的人文关怀由人类推而广之涵盖于一切有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众生”,都深切关怀它们的生灭苦乐,这也是佛教教义人文精神的体现,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4.“三归依”建设心灵环保
人是社会中的人,总有不净的地方,如何回归于一尘不染的本心本性。禅宗的根本宗旨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是超越妄想执着,回归于一尘不染的本心本性。回归于纤尘不染的本心自性,就是觉悟。《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宣扬的“三归依”具有心灵觉醒和洗涤人心的功能。“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六祖引导我们,“自心归依清净”能自性不染着,就是众生中最最尊贵者,因众生都是染着,若想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就要离欲。能没有欲念,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真正学佛法。当我们面对一切所有的尘劳——社会上所有的境界,不被欲流所转,不被社会潮流所腐化,慈悲于一切,教化社会、教化众生。
事实上,六祖强调的“三归依”是把外在佛变成了心内佛,“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觉性不在于向外追求,只要反求诸己,识得本心,便是觉性,换句话说就是要认识自己,人的自性本来清净,只要反观自心,就能够“即时豁然”而顿现“真如本性”此即所谓:“明心见性,自成佛道。”“三归依”是把向外觉悟的大千世界的外在超越变成向内反求诸心的内在超越。而“三皈依”和“唯心净土”是相同的妙理,要求皈依本自觉悟、纯正、清净的自心。净土不在西方而在自心,自心清净,即是净土。这样内心清净,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必然是清静的世界。
“三归依”思想不仅对于佛教的修行有价值,而且在现代社会中能起到劝人积极向善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人们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消除贪婪等不良习性,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当我们每一个人从观念、想法都往“心净”的方向转化时,“心净则国土净”,外现为社会行为时,就不会破坏别人,不会破坏自然环境,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减少或缓冲社会矛盾,对创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戒律以戒杀为第一,既然犯杀孽者能够真心至诚地忏悔,仍然可以完成最圆满境地的高尚人格,即人成即佛成。《六祖坛经》中的忏悔思想一方面体现了诸佛菩萨为救度众生,慈悲无尽,故忏悔无尽,菩萨不仅要为自己的过咎忏悔,也代众生忏悔。另一方面体现了佛教大慈大悲、宽大包容的思想,凡夫能在造下各种罪业或者过错时,在佛法义理的引导下,忏悔过往,弥补过失,回报社会,回报众生,能求得自己内心的平衡。我们通过解读《六祖坛经》“忏悔品”,可以得到以下启示:第一,忏悔是关注自身、认识罪业的良心;第二,忏悔是弃恶向善、完善自我人格的方法;第三,忏悔是净化身心、洁净社会的力量;第四,忏悔是大乘佛教的重要修习内容和实践方法,值得学佛之人共同学习和关注。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