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高僧支遁(314—366),世称支道人、支道林。支遁家世事佛,早悟无常之理,隐于会稽余杭山中,专研《道行般若经》等般若系经典,为般若学六大家之一。支道林二十五岁出家,后游京师建康,为当时名士所激赏。他和同时代的书法家王羲之、指挥过淝水之战的宰相谢安、中书令王坦之等上层名流都是好朋友,经常一起下棋清谈。
据《世说新语·巧艺》载:“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就是说,在一起下棋的时候,王坦之和支道林分别给围棋起了个外号(别名):王坦之管围棋叫坐隐,支道林管围棋叫手谈。从此,“手谈”之名不胫而走。在这之前之后,围棋共有十多个别名,但影响最大、叫得最响的是手谈。
支道林以僧人身份参与上流社会的围棋活动,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给佛门弟子很多启迪。而同时代,鸠摩罗什在长安,支道林在金陵(今南京),一东一西,遥相呼应,对全国佛教界影响之大是无法估量的。
梁武帝萧衍(464—549),不仅政治上是位爱民如子的好帝王,在文化上也是一位博古通今,德才兼备的帝王雅士。尤其是他的棋艺更是鲜逢对手。梁武帝在位47年,酷爱佛教,优待僧侣,大修寺庙,提倡素食、禁止食肉。他对围棋之爱,同样爱得发狂。他重用会下围棋的大臣,同大臣们下棋经常通宵达旦。他的围棋水平甚高,亲自撰写了《围棋赋》和《棋品》一书,还两次下圣旨组织开展全国性的“品棋”,为棋手们考定“棋品”(今之段位)。梁武帝在佛教界,有“皇帝菩萨”之名;在围棋界,则是实至名归的“围棋皇帝”。“南朝四百八十寺,寺寺皆闻下子声”,当是围棋走进寺院后的动人场景!
《五言咏棋》诗
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
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
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
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
治兵期制胜,裂地不要勋。
半死围中断,全生节外分。
雁行非假翼,阵气本无云。
玩此孙吴意,怡情静俗氛。
——唐太宗李世民诗句
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围棋的爱好者。他为政之余经常下围棋,并且专门写了两首《五言咏棋》诗,抒发自己高雅的围棋情趣。从诗中可以看出,唐太宗引用了佛教围棋术语“手谈、坐隐”。他作为一个南征北战于马上得天下的帝王,认为这种枰上谈兵的围棋活动,既可培养和检验治国平天下的谋略,又可怡神陶情洗涤尘俗之气。
双陆智人戏,围棋出专能。
解时终不恶,久后与仙通。
——初唐僧人梵志诗句
初唐僧人梵志(?—670),喜好围棋,也是初唐著名诗僧,其诗语言浅近,多类佛家偈语,在民间流传极广。
辩才和尚,是王羲之第七代孙智永禅师的弟子,《法书要录》称他“琴棋书画,皆得其妙。”
隋唐之后,僧人们把围棋作为社交手段,广交社会名流,借以弘法布道。如诗圣杜甫的好友旻上人,就是一位会下围棋的高僧。两人年轻时交游多年,以致老年后的杜甫还念念不忘,写下“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的诗句,回忆当年与旻上人一起游湖下棋的美好情景。
出土古棋盘
《观棋歌送儇师西游》
长安男子东林师,
闲读艺经工弈棋。
有时凝思如入定,
暗复一局谁能知。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诗句
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好友儇师,是一位棋艺高超的长安高僧。刘禹锡在《观棋歌送儇师西游》这首七言诗中赞扬儇师的棋艺和禅定功夫。
无为堂上,敌手相逢。
移来一座水晶盘,
倾下两行碧玉子。
聚三掣五,夺角争先。
静悄悄向竹坞松轩,
冷静静对茅亭菊槛。
排成形势,黑丛丛万里干戈;
摆定机关,白皎皎一天星象。
休言国手,谩说神仙。
遍九州夺利于蝇头,
布三路图名于蜗角。
纵横在我,敲磕由他。
个中诀破着精神,
要使英雄满天下。
咦!除非有个神仙路,
冲破从来七九关。
——济公围棋诗
杭州灵隐寺的神僧济公,也是一位棋艺高超的棋僧。他的这首诗,全诗并没有提及围棋二字,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首诗写的正是围棋。
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重新抄录了济公这首诗并烧制成瓷盘,作为灵隐寺对外交流的礼品。济公围棋诗瓷盘
在中国历史上棋艺高超的棋僧,可谓不胜枚举。那么,为什么围棋和佛教能够如此交融呢?根本原因是自魏晋南北朝之后,禅文化作为佛教文化的主流,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围棋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正因如此,南宋诗人、文人棋手徐照,在写给他的好友、和尚释从善的诗《赠从善上人》中说:“诗因缘解堪呈佛,棋与禅通可悟人。”
杭州灵隐寺棋僧
佛教禅宗追求渐悟或顿悟,是人生境界的跨越与提升;而围棋手谈者要想在对弈中出类拔萃,首先要在心理境界上达到一定高度。
在棋盘上,许多棋士力争每一步都趋近于正解,追求尽善尽美的状态,这种追求,属于标准的“盘上棋道”。而出家人通过下棋进行内观,感受情绪的变化,证悟无常。围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禅修的对境,这是“人生棋道”。
围棋虽是黑白二子之分,看似简约却不简单。棋手要在方寸之间运筹帷幄,不但要有高超的棋艺,还需一颗清净心、平常心、无所挂碍之心,三心了不可得。这是禅棋文化的妙趣。
灵隐寺的棋僧说:参禅下棋有三重境界:见棋是棋,见棋不是棋,见棋只是棋。通过棋禅去感悟,才是超越了执着、超越从容淡定的生命!
《棋禅莲心》
说棋非棋禅非禅,
说棋说禅是为参。
识得棋禅法中味,
棋禅禅棋皆为幻。
心如莲花无可染,
法性常流遍三千。
琴棋书画法身化,
即假即真即心莲。
——灵隐寺棋僧释觉亮
往期回顾
▲新闻 | 千佛迎春·纹枰问道 暨“云林杯”第十一届新春祈福围棋三人联棋赛开赛
▲招募|云林志工艺术团招募通启
▲法讯|灵隐寺己亥年农历二月十九皈依法会通启
▲新闻 | 杭州灵隐寺己亥新春放生祈福法会圆满
编辑|妙莲
美编|璐希
责编|慧容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