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如实知心 正确用功

发布时间:2023-03-08 14:22:43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讲于禅期现场2011.06.25

  在禅修当中怎么样是用功呢?安止、意守人中、正知这就叫用功。能够觉知到这颗心不断地相续在一个目标——人中,就是持续不断地用功。说起来好像很简单,要做到是非常的不容易。我们的身心如果被昏沉或者散乱带走的时候,我们的念头就中断了,就没有持续。我们动作快一点,我们持续的目标就丢失了、就断了。我们一直没有发出声音去念诵这个行愿品,虽然我们的心也在人中,但却是不明显的,所以如同水桶都下到了水面上,沾了一下水,又提上来,桶里面是空的。这样子看起来,这个持续、不断用功是非常非常的难。佛陀讲,因为心的散乱,所以我们长期地处于生命的黑暗当中。如果我们现在要想回归,让我们的意识从散乱当中得到第一次地调整,就是安止在人中。随着安止在人中,我们要有很多辅助的功能。比如说,身体的每一个当下;动作的每一个大小;用力的大小。所以我们发的那个止语牌子上,都是说如何在每一个当下,能够保证我们的心持续不断。那这个就是方法。

  很多同修让人很感动,虽然自己没有找到这种感受,但是一直不放弃,一直在努力地用功,去找如何是正确的用功方法。我们有些人,心还是忐忑不安,还是没有安下来,还是不知道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是有多么的重要,还有所挂碍、有所挂念,没有让这颗心不断地浓缩,从无量的人我是非、过去未来当中,回到当下的这一念——人中。没有从当下这一人中得到安宁,得到适度的调整意识,让意识变得纯粹。

  这时候觉知的功能是我们有情众生的本能,因为破除了散乱,它自然地起觉照:噢!我如实地知道心散乱了;我明晰地知道我的心起分别了,分别在过去、未来、现在、概念、人我、是非——哦,我起分别了,我起的这个分别有关外境吗?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它早就过去了,或者还没有发生,现在变来变去的,原来只是我在变。所以从这种觉知当中,我们这种敏锐的洞察自然地生起。你在这个人中安住得有多稳定,你对客尘的关照就会有多么的敏锐,就犹如雄鹰一样,它虽然飞在高处,下面的一草一木都躲不过它的眼睛。我们要持续地安止。这种敏锐的洞察,它是伴随持续不断地安止而产生的,而不是说我们要去培养觉知。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也是有关分别心,也就是知识和概念与自己亲身的体验它们最大的差别。

\

  我们眼睛睁开什么都知道,眼睛闭上一切都忘记,这种道,能伴随你渡过生死的黑暗吗?看来说道容易,行道难啊!光说不行总是闲,蹉跎从哪里来?后悔从哪里来?都是不能行道。所以我们要想真实地利乐自己的人,你在如实地关注自己的心,以正确的方法持续不断地精进。佛陀说如果你找到正确的方法,你有一个机缘能够用功七天,你将彻底地亲证你心的本有的清净,所以这是一个次第。

  你能够安止,不是说在安止的当下你已经能够有这种洞察力,能够洞知生命的客尘与主体,而是说你要不断地延续七天之后,你的身心的法界才能得到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果。所以我们虽然这样地去解读佛陀的语言不一定正确,但是我们能够少分地知道这种规律是铁定的事实。所以如何让我们的正念能够相续,这个显得比我们了知正念的差别更难。

  我们看一看,在这个人世间,我们有多大的自由。我们能来这个道场四天,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同样的,你之所以有四天的时间,你可能下了很大的决心,还有很多很多的人来成就你,你这四天才真实地有意义。如果当中有哪一个缘不清净,这四天来不来差别不大。所以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无奈。面对人世间最大的幸福,我们明明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够躲开一切有限的命运的捉弄,去做我们最应该去做的这么一件事情,难道世间还有比这个更惨的事情吗?我们没有这个缘分也就罢了,入牛胎、上刀山也就罢了,也就无所谓了,但我们知道了得不到,这种遗憾真的是太可怜了!所以我们不知道怎么用功,我们的见地始终是在对客观世界起颠倒的见,我们的习气怎么样都是在财、色、名、食、睡里面,在我们的意识的深层,我们追求的是这个?!天下的事情没有比这个事情更颠倒的了。

  佛法的价值,能够让那么多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九死不悔,难道我们后人,连这么一点点用心的地方、随喜的地方都不愿意仔细地思维一下吗?我们的心不可思议,能上天能入地,但是就不愿意分析自己的生命品质当中到底哪一个是我割舍不掉的。这难道是一个佛子、一个大丈夫的不能着力的地方吗?所以很痛心,痛心是觉醒啊!我们觉醒的不仅仅是当下的正念,更重要的是对生命整体的把握和规划,这种觉醒胜于当下的一念。只有这种觉醒建立了,我们当下的一念不会被腿疼、一个小小的违缘这样子带走。你这个地球只有在这个宇宙当中,你才有可能存在。我们用这个钢铁,打造一个地球的模型,有什么能在上面生存吗?它有物质的这种气候的交流吗?它能承载精神生命吗?不可能的,那是黑洞啊!

  诸位同修,如果你们没有大的生命觉醒,虽然你们在这四天当中找到觉受,只不过是自己对别人炫耀的资本罢了,不可能在未来成为你自己的生命。看看这个现实当中,有多少负面的磁场,想让我们加入到它的团队当中。身体是地、水、火、风、空组成的,这个地水火风空可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当年一念颠倒,跟天地借了一点点的地、水、火、风、空,因为我们自己画了一个界,完了我们就成为不断地生长的一个生命体,我们不断地借债度日,不断地从天地宇宙中划分一些地、水、火、风、空来充实我们的生命,所以我们从几克长到了一百多斤。难道我们的债权人就不想要这笔债吗?它时时刻刻都想要这笔债,但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心力,就好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大人借了他的东西,他不敢讨,但他在旁边等待机会。地、水、火、风、空自己每天的也在处心积虑地想要脱离我们的统治,这就是我们的生命现实。所以我们会病。

  地大想离开我们,我们每天所排出的大便就是地大;火大想离开我们,我们每天散发的体温就是已经有一些火大挣脱了我们的统治;风大更加的隐密,它每天用我们的思想来逃离我们心的磁场对它的控制。所以非常麻烦的一场战争!我们的债权人他们有他们的底线,他们有他们的奸细潜伏在我们的身心意识当中,他们里勾外联,我们的生命处于一场战争当中,总有一天我们要失败!虽然我们现在的意志很强大,死亡来临的时候,最后的一口气(风大)彻底地和我们告别;体温下降,火大彻底抛弃我们。债权人胜利了,他给我们制造了很多迷惑和假象,让我们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忙于应付他们挑战,却没有照顾自己的国王——就是清净的心。最后国王被地、水、火、风、空所俘虏,带去审判,最后我们得到一次机会脱离,脱离了以后地、水、火、风、空又失败了,又给我们借了一些债,完了我们又开始新一期的迷惑和贪着。我们妄认地、水、火、风是我们生命的本体,我们对生命的本体——“心”完全不知道,所以心被地、水、火、风、空遮盖了眼睛,分割我们的心种种的思想都是入地、水、火、风、空各各的境界,就形成了五蕴、六识、造作、贪着、贪嗔痴。

  在造作当中火大蒙蔽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嗔恨;水大蒙蔽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贪欲;地大蒙蔽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愚痴,这一切就是我们生命的真相。你以为我们拥有了什么?很可怜啊!我们太可怜了,时时刻刻在受着财、色、名、食、睡五大的煎熬,却不自知,还在不断地用种种的心思往里钻,以种种的技巧、心计、智慧、经历、财富不断地在累积愚痴!非常的痛苦!又有谁能够改变我们的现实?只有佛陀的教法才可以依靠。

  所以我们了解到大的规律,已经看到了生命的方向,我们会自然地面对真实,在我们现量的境界当中如实地知道,这就是我们禅修所要面对的境界。我们自己的心要足够的精进,要足够的坚强,在我们禅修的时候,这种种的假象都是地、水、火、风、空它们不断地对我们的征讨。你站稳脚跟,你不能失败,如果这一次失败了,下一次就没有机会。所以要如实、真实从你的现量当中去观察,你粗妄的意识会自然地破除见分、相分、辗转增上对你意识的自我的昏迷,你会觉知,这就是自证分的显现。在这种自知当中,一切主体、客体完全地融为一体,你的心从纯粹当中得到了净化,生命得到了一个落脚的地方,你不再是一个流浪的人。

  我们的禅修,一念之间,你可以和你的生命的本体去沟通啊;一念之间我们在这个滚滚红尘当中被出卖了,绑缚刑场。我们不要觉得我们现在不知道生命的苦,它只是在累积,到了一定的量我们老的时候,有谁愿意理我们啊?我们有钱,来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的心思都是冲着我们的钱来的,包括我们的子女。世间的黑暗有多么的惨烈!我们病了,不知道吃什么药,我们死的时候,那些对我们很好很好的人他们不知道我们的感受,我的身体这里,谁碰我一下都是非常非常得难受,而这个时候,我们哪里痛他们就要来动我们哪里。我们的身痛他们会知道,我们的心痛他们也会知道。他们会说什么吗?你知道他们会说什么吗?就是那些所谓的一直挂念你的人,一直深爱着你的人会说什么吗?你都想象不到,他们那个时候只维护他们自己的感受,对你不会给予任何一点点的关怀和关爱的。你们要依靠谁啊?谁可以依靠啊?在你最痛苦、最无助、最软弱,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生老病死的这个关头,就是这个样子的!

  现实没有人可以逃脱,所以我们面对现实,去抉择我们的人生,去认识佛法的价值。我们要感恩佛陀,佛陀一直以平等、包容、智慧、慈悲的心力、磁场,想给予我们种种的安乐,但是我们不愿意接受,我们要如实地破除自我所设置的生命的这么一个鸿沟,要突破自己,要真实地安住在道上啊。

  你们来这里,我们只能说一说。你们回去,才能行啊。要靠一生的时间。我们看看我们的年龄,我们为了贪、嗔、痴的境界用了五十年、六十年、四十年、三十年、十年、二十年,我们用在正事上的时间又有多少呢?因缘会给我们多少?我们自己能利用多少?我们珍惜自己的福报,好好地修行吧!世上事情很多,只有修行不耽误我们的,提起正念,好好地用功,生命不止用功不止!

  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