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正念之道 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

发布时间:2022-10-14 11:13:18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正念之道

  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

  缅甸帕奥禅师讲解

  弟子合译

  目录

  帕奥禅师序 III

  译序 VII

  安般入门 1

  大念处经经文 7

  大念处经析解 33

  总说 34

  身念处 89

  安般念 89

  四威仪 118

  正知 132

  向前进与返回时的正知 132

  向前看与向旁看时的正知 150

  屈伸肢体时的正知 156

  穿着袈裟等时的正知 159

  吃饭、喝水等时的正知 162

  净身时的正知 165

  走路等时的正知 167

  不净观 174

  界分别观 180

  九种坟场观 189

  受念处 197

  心念处 219

  法念处 229

  五盖 229

  五取蕴 255

  十二处 261

  七觉支 270

  四圣谛 290

  苦谛 290

  集谛 294

  灭谛 302

  道谛 306

  修行念处的成果 317

  大心材喻经 319

  小心材喻经 325

  问答类编 333

  克服困难 333

  戒学释疑 348

  定学释疑 357

  安般念 357

  四护卫禅 369

  其它止禅 374

  慧学释疑 376

  八圣道分 376

  缘起 378

  证悟涅槃 387

  观禅 398

  禅修教授 402

  波罗蜜 405

  其它问题 407

  词语汇解 413

  索引 451

  帕奥禅师序

  佛陀的教法非常深奥难懂,关于这点从佛陀在《中部.圣寻经》(Ariyapariyesana Sutta)的开示即可得知:

  「对于我以前亦觉得甚难达到之法,就别再想要教了,因为它不能被那些活在贪欲与瞋恨中的人了知。那些被贪欲与瞋恨蒙蔽之人将无法透视此深奥之法,因为它逆着世俗之流前进、微细、深奥且甚难知见。」

  别说是所有四圣谛,单是第二项圣谛──缘起法──亦已非常难懂。这是为何佛陀在《长部.大因缘经》(Mahanidana Sutta)里向阿难尊者说:

  「阿难,这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由于未能以随觉智与通达智透彻地知见缘起,有情被缠住在生死轮回里,就好像一团打结的线,或像织巢鸟的巢,或像找不到头尾的草制擦脚布,而且他们无法脱离恶趣轮回。」

  佛法深奥得连大智如辟支佛者亦无法言传与他人;如今我们能够说法是因为佛陀教法的缘故。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谨记那是佛陀的教法,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法,因为那深奥之法并不是我们发现的。有些人把我遵循及用以与他人分享、记载于巴利圣典及注释中的佛法称为帕奥禅法,但是如此称之是完全错误的。那不是我的禅法,而是佛陀的禅法。

  身为佛陀谦逊的比丘弟子,我们应当只教佛陀的教法,岂可认为自己有足以傲世的独创之法?跟佛陀及其八十大弟子比较起来,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后学而已。我们应当向佛陀谦逊的诸大弟子学习;当其它比丘要求他们解释佛陀的某一项教法时,许多大弟子都谦逊地回答道:

  「诸位贤友,犹如一个需要心木、寻觅心木、四处寻觅心木之人,略过一棵大心木树的根部及树干不理,而以为能在其枝叶之中寻获心木。诸位尊者,你们也是如此,在遇到世尊时不问,而以为应该问我有关此法之涵义。」

  即使佛陀的大弟子都如此谦虚,我们岂可妄自尊大?因此在修学佛法时拥有正确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中部.蛇喻经》(Alagaddupama Sutta)里,佛陀以捉蛇的譬喻来形容错误与正确的修学佛法之道:

  「于此(教法),诸比丘,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学习佛法:经、祇夜、义释、偈颂、自说、如是语、本生谈、稀有及方广诸法。但是在学习之后不以智能来探讨佛法之涵义,不能领悟它们。他们学习佛法只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而没有获得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错误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伤害了自己,将会遭受很长久的痛苦。

  犹如一个需要蛇、寻觅蛇、四处寻觅蛇之人,在看到一条大蛇时,捉住蛇的身体或尾巴。该蛇即回过头来咬他的手、臂或肢体,而他即会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为何如此?这是因为他捉蛇的方法错误。如是,于此(教法),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学习佛法……他们学习佛法只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而没有获得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错误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伤害了自己,将会遭受很长久的痛苦。

  于此(教法),诸比丘,有某家族之人学习佛法:经、祇夜、义释、偈颂、自说、如是语、本生谈、稀有及方广诸法。学习之后他们以智能来探讨佛法之涵义,并且能领悟它们。他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因而获得了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正确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将会获得很长久的快乐。

  犹如一个需要蛇、寻觅蛇、四处寻觅蛇之人,在看到一条大蛇时,正确地以木叉夹住牠,然后捉住蛇的颈项。那时候,即使该蛇用身体缠住他的手、臂或肢体,他也不会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为何如此?这是因为他捉蛇的方法正确。如是,于此(教法),诸比丘,有某家族之人学习佛法……他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因而获得了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正确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将会获得很长久的快乐。」

  讨论佛法时,我们不应乐于批评,只应依据巴利圣典及其注释来讨论事实,而且心中谨记我们的目标──解脱轮回之苦。这就好像在讨论戒律时,我们只是依照佛陀所制的戒来讨论,而无意批评那些持戒不严谨的比丘。若说每当讨论戒律时就算是在批评别人,那么就没有人能够讨论戒律,因此也就没有人能够学习戒律。如是,我们讨论佛法并不是为了批评别人,而只是为了息灭自己的烦恼及证悟涅槃,这点佛陀在《长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里已经讲得很清楚:

  「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槃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希望大家都能时时刻刻将此最终极的目标谨记于心,而且毫无偏离地朝向正道迈进。

  在结束拙序之前,我想要向所有协助完成此书的人致谢。本书内容有许多是引用自苏玛长老(Soma Thera)所译的《念住之道》(The Way of Mindfulness)──一本包含《中部.念处经》及其注疏的英译本。感谢我的弟子们帮我编辑英文版及将它译成中文;感谢佛教弘誓学院及槟城佛学院提供计算机、列表机、印刷纸等设施,方便编译本书的工作;也感谢慷慨助印本书以利大众的各位施主。

  最后,我谨以此开示及回答问题的功德同等地与一切众生分享,愿他们都能尽速证悟涅槃。

  帕奥禅师

  2001年1月3日

  译序

  本书译自帕奥禅师于两次禅修营期间的英话开示与问答,时间在公元二千年至二千零一年之间,地点分别于台湾佛教弘誓学院与马来西亚槟城佛学院。

  禅师讲解《大念处经》时引经据论、遵循注疏及剖析实修要点,由浅及深,次第分明,令禅修者得窥佛法奥妙,以利依教履践,亲证受益;问题回答则除疑解惑,契理契机,义趣分明,引人深思。如此详尽阐述《大念处经》涵蕴之开示尚属罕见,其珍贵可见一斑。然此仅是禅师数十年研修融贯所得之少分讲解而已,有心深入探究整个佛法禅修体系者应当研读禅师之缅文巨著《趣涅槃道》(Nibbanagaminipatipada)(五大册共三千余页,尚未译成他国语文)。

  本书以「注释」代表解释经论之著作(atthakatha; commentary),而以「疏钞」代表解释注释之著作(tika; subcommentary);遇到所引之文不确定出自注释或疏钞时则用「注疏」代表之。译义不明或易生误解之处往往加脚注说明,其内容多是参阅相关典籍或请示禅师之后依适宜所作。本书后面之《词语汇解》摘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乃为方便不熟悉论典专有名词之读者查阅之用。

  尽管经过多人殚精竭力日夜辛劳才完全此书之编译,然而失误之处仍恐难免,期望诸读者海涵与指正,更望贤能者起而赓续订正,令本书渐趣完善,造福追求正法者。

  2001年1月5日 译者 谨志

  安般入门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修行安般念 以培育定力的基本原则。

  佛教的禅修方法有两大类,即止禅与观禅。止禅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观禅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在这两种方法当中,止禅是观禅的重要基础,因此佛陀在《谛相应》(Sacca Samyutta)里说道:‘Samadhim bhikkhave bhavetha, sama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abhutam pajanati.’──「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所以我们鼓励初学者先修行止禅,培育深厚的定力,然后修行观禅,照见诸法实相。

  在止禅的四十种方法当中,我们通常教导初学者先修行安般念,因为多数人能借着修行此法门成功地培育定力。

  佛陀在《相应部》(Samyutta Nikaya)里建议弟子们修行安般念,他说:「诸比丘,透过培育与数数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定力是宁静且殊胜的,它是精纯不杂的安乐住处,能在邪恶不善念头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清净道论》则说:「在一切诸佛、某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藉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业处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因此大家应当对这个法门深具信心并且以至诚恭敬的心来修行。

  接着我要介绍修行安般念的基本要点。

  第一点:身体坐正,保持自然,全身放松

  你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坐姿。如果盘腿有困难的话就不需要盘腿;你可以将两腿并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将一腿压在另一腿上。使用适当高度的坐垫可以让你坐得更舒服而且更容易保持上身正直。

  接着从头到脚一部份一部份地放松全身,不要让身体有绷紧的现象。如果发现任何部位绷紧,就借着放松与保持自然来将它舒解。若没有充分放松,在你坐久之后绷紧的部位会造成疼痛或不适,因此在每一次开始静坐时务必先将全身放松。

  第二点:放下万缘,保持平静安详的心

  你应当思惟一切缘起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它们不会顺从你的意愿,而只会依照它们自己的过程进行,因此执着它们是没有用的。理智的作法是在禅修时暂时把它们放下。

  每当杂念生起时,你可以提醒自己现在是抛开一切忧虑的时刻,而保持心只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呼吸。如果突然想起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认为必须仔细地思考一番,你也不应在禅修时那么做。你可以将它记录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然后将它抛在一边,继续专心禅修。

  如果真心想成就安般念,就必须将一切杂务放下。有些禅修者想要培育定力,但却又不能放下对世俗事的执着,结果他们的心变得非常散乱,时常在呼吸与世俗事之间来回奔走。即使他们努力要使心平静下来,却都无法办到,原因就只是他们不能放下对其他目标的执着。这种执着是禅修进展的一大障碍,所以你应当立下坚定的决心,在禅修期间暂时抛开世间的万缘,以平静安详的心来修行。

  第三点:借着不断的练习来熟悉呼吸

  在你确定全身已经放松,内心无忧无虑之后,就将你的心安置在呼吸与鼻孔外面皮肤接触的地方,亦即在鼻孔与上唇之间的区域。试着了知这个区域里的呼吸。当你能在此区域里的任何地方发现呼吸时,就让心一直知道那里的呼吸。应当像旁观者一样,以客观的态度来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去控制或改变它,因为那样会导致呼吸辛苦、胸口发闷。

  让你的心觉知正在通过上述部位的呼吸,而不随着呼吸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讲述一则守门人的譬喻:守门人不会去注意已经走入城里或走出城外的人,而只检查正在通过城门的人。同样地,接触部位好比是城门,禅修者不应注意已经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的呼吸,而应注意正在经过接触部位的呼吸(气息)。

  另一件应当注意的事情是:应当专注于呼吸的本身,而不要注意呼吸里四界(四大)的特相。意思是不要去注意呼吸(气息)的硬、粗、重、软、滑、轻(地界的特相)、流动、黏结(水界的特相)、热、冷(火界的特相)、支持、推动(风界的特相)。如果去注意其中的任何一种,其余的特相也会变得愈来愈明显,因而会干扰你的定力。你应当做的只是以整体的概念单纯地觉知呼吸本身。

  有些禅修者不能觉察自己的呼吸,因为他们的呼吸很微细,而他们还不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他们应当以冷静与警觉的心,将心保持在上述呼吸出现的部位,并且了解自己还在呼吸。只是保持知道自己还在呼吸就够了,不要故意使呼吸变得明显。在这个时候,保持清明的正念是很重要的。只要保持警觉心与耐心,渐渐地他们就能觉察微细的呼吸。若能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这对培育深厚的定力有很大的帮助。

  你应当依循中道,也就是以适度的精进来修行。精进力不要用得过度,因为那会造成很多困扰,如绷紧、头痛、眼睛疲劳等等;精进力也不要用得不足,因为那会使你落入白日梦或打瞌睡。因此应当付出适度的精进力,让自己能够持续地知道呼吸就够了。

  当你内心生起妄想时,不要去理会妄想,而要将心引导回来注意呼吸。对妄想或对你自己生气都是无济于事的,只会使你的心更加掉举。然而借着不理会妄想,你就能使自己渐渐疏远妄想;借着经常觉知呼吸,就能使自己渐渐熟悉呼吸。这就是处理妄想的正确方法。

  如果你的心经常妄想纷飞,你可以在觉知呼吸的同时在心中默念:「吸,呼;吸,呼……」,藉此帮助心安住于呼吸。或者用数息的方法:在五到十之间选择一个数目,然后固定地从一数到那个数目。例如你选择数到八的话,则可以在吸气时心中默念「吸」;呼气时心中默念「呼」;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一」。同样地,在第二次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二」……如此从一数到八,然后再从一数到八,一再地重复。如此数息时,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而不是放在数字,因为数字只是帮助你将心安住于呼吸的工具而已。应当持续地数息,直到你的心平静稳定为止,然后可以停止数息,而单纯地只觉知呼吸。

  第四点:专注于呼吸

  当你能持续不断地觉知呼吸十五到二十分钟时,那表示你已经相当熟悉呼吸了,就可以将注意力的焦点集中于呼吸。在上一个要点里,在觉知呼吸的同时你也知道接触部位;而在这一个要点里,你试着将心的注意范围缩小到只集中于呼吸本身而已,如此做能使你的心愈来愈专注。

  第五点: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全息)

  当你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呼吸,时间达到三十分钟以上时,那样的定力已经相当好,你可以专注于呼吸的全息。意思就是当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经过时,你都在接触部位毫无遗漏地专注到它们。如此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你的定力将会愈来愈强、愈来愈深,因为没有空隙让你的心去想其它的事情。

  你会知道有时呼吸长,有时呼吸短。这里的长短是指时间的长度,而不是指距离。当呼吸慢时,呼吸的时间就长;当呼吸快时,呼吸的时间就短。然而不应故意使呼吸变长或变短,应当保持自然的呼吸。无论呼吸长或短,你都应当专注于全息。

  若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如此修行,定力就会愈来愈稳定。如果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地专注于呼吸一小时以上,每天至少五次静坐,如此持续至少三天,不久你会发现呼吸转变成禅相 (nimitta),那时就能进到更上一层的境界。

  以上所说的是修行安般念的基本要点,大家应当熟记每一个要点,并且切实地奉行。无论身体处在那一种姿势,都应当如此修行。在每一次静坐结束时仍然要继续修行,不要间断。意思是当你睁开眼睛、松开双腿、站起来等时都要继续觉知呼吸。日常活动中行、住、坐、卧等任何时候也都要持续地觉知呼吸。

  不要去想呼吸以外的其它目标,让修行间断的时间愈来愈少,乃至最后能够持续地修行,几乎没有间断。从清晨一醒来开始,到晚间睡着为止,这中间的时间里都应当如此精勤不懈地修行。若能如此精进,你就很可能在这次禅修营期间达到安止定(即禅那),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安般念应当被培育与数数修行的理由。

  除了向指导老师报告及绝对必要的时候之外,大家应当禁语,尤其是在卧室里面。举办这样的禅修营不是容易的事情,主办者和协助者很辛劳地安排一切所需,让大家能专心禅修。施主们供养各种必需品,乃是基于希望大家修行成功及与大家分享功德的善愿。各种理由都显示大家应当精勤地修行。

  然而不要期待样样都十全十美。大家应当珍惜现有的每一项方便设施,而忍耐任何不方便之处。不要有所抱怨,而要时时刻刻将心安住于你的呼吸。请大家现在就开始做。

  愿大家修行成功。

  大念处经

  (MAHASATIPATTHANA SUTTA)

  总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俱卢国的一个市镇,名为剑磨瑟昙。那时世尊称呼诸比丘说:「诸比丘。」诸比丘回答说:「世尊。」世尊如此开示:

  「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槃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何谓四念处?在此,诸比丘,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受为受,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心为心,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法为法,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

  身念处(身随观念处)

  甲、安般念(呼吸念;入出息念)

  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身为身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地,盘腿而坐,保持身体正直,安立正念在自己面前(的呼吸)。他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就像善巧的车床师或他的学徒,当他做长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长弯。』当他做短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短弯。』同样地,当比丘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乙、四威仪

  再者,诸比丘,行走时比丘了知:『我正在行走。』站立时他了知:『我正站立着。』坐着时他了知:『我正坐着。』躺着时他了知:『我正在躺着。』无论身体处在那一种姿势,他都如实地了知。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丙、正知(明觉)

  再者,诸比丘,向前进或返回的时候,比丘以正知而行。向前看或向旁看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屈伸肢体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穿着袈裟、执持衣钵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吃饭、喝水、咀嚼、尝味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大小便利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走路、站立、坐着、入睡与醒来、说话或沉默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丁、不净观(可厌作意)

  再者,诸比丘,比丘思惟这个身体,从脚掌思惟上来及从头发思惟下去,这个身体由皮肤所包裹,并且充满许多不净之物:『在这个身体当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液、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液。』

  诸比丘,就像一个两端开口的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谷类,如粳米、米、绿豆、豆、芝麻、精米。一个视力良好的人打开袋子,检查它们,说:『这是粳米、这是米、这是绿豆、这是豆、这是芝麻、这是精米。』

  同样地,诸比丘,比丘思惟这个身体,从脚掌思惟上来及从头发思惟下去,这个身体由皮肤所包裹,并且充满许多不净之物:『在这个身体当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液、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液。』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戊、界分别观(界作意)

  再者,诸比丘,无论身体如何被摆置或安放,比丘都以各种界来观察这个身体:『在这个身体里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诸比丘,就像一个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屠宰了一头母牛之后,将牠切成肉块,然后坐在十字路口。

  同样地,诸比丘,无论身体如何被摆置或安放,比丘都以各种界来观察这个身体:『在这个身体里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己、九种坟场观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死后经过一天、二天或三天的被丢弃尸体,那尸体肿胀、变色、腐烂。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被乌鸦、老鹰、秃鹰、苍鹭、狗、老虎、豹、豺狼或各种虫所噉食。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只剩下(一些)血肉附着的一具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一具没有肉而只有血迹漫涂的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没有血肉的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分散在各处的骨头:这里一块手骨、那里一块脚骨、这里一块脚踝骨,那里一块小腿骨、这里一块大腿骨、那里一块髋骨、这里一块肋骨、那里一块背骨、这里一块胸骨、那里一块颈椎骨、这里一块下颚骨、那里一块牙龈骨、这里是头盖骨。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贝壳色的白骨。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变成经过一年以上的一堆骨头。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骨头已经腐朽成骨粉。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受念处(受随观念处)

  再者,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受为受呢?

  在此,诸比丘,感到乐受时,比丘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他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感到有爱染的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有爱染的乐受。』感到没有爱染的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没有爱染的乐受。』感到有爱染的苦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有爱染的苦受。』感到没有爱染的苦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没有爱染的苦受。』感到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感到没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没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受为受、安住于观照外在的受为受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受为受。他安住于观照受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受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受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受』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受为受的方法。

  心念处(心随观念处)

  再者,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心为心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有贪欲的心为有贪欲的心,了知没有贪欲的心为没有贪欲的心;了知有瞋恨的心为有瞋恨的心,了知没有瞋恨的心为没有瞋恨的心;了知有愚痴的心为有愚痴的心,了知没有愚痴的心为没有愚痴的心;了知收缩的心为收缩的心,了知散乱的心为散乱的心;了知广大的心为广大的心,了知不广大的心为不广大的心;了知有上的心为有上的心,了知无上的心为无上的心;了知专一的心为专一的心,了知不专一的心为不专一的心;了知解脱的心为解脱的心,了知未解脱的心为未解脱的心。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心为心、安住于观照外在的心为心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心为心。他安住于观照心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心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心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心』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心为心的方法。

  法念处(法随观念处)

  甲、五盖

  再者,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依五盖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五盖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在此,诸比丘,内心有欲欲 时,比丘了知:『我内心有欲欲。』内心没有欲欲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欲欲。』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欲欲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欲欲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欲欲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内心有瞋恨时,他了知:『我内心有瞋恨。』内心没有瞋恨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瞋恨。』他了知尚未生起的瞋恨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瞋恨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瞋恨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内心有昏沉与睡眠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昏沉与睡眠。』内心没有昏沉与睡眠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昏沉与睡眠。』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昏沉与睡眠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昏沉与睡眠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昏沉与睡眠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内心有掉举与追悔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掉举与追悔。』内心没有掉举与追悔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掉举与追悔。』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掉举与追悔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掉举与追悔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掉举与追悔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内心有怀疑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怀疑。』内心没有怀疑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怀疑。』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怀疑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怀疑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怀疑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五盖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乙、五取蕴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五取蕴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五取蕴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坏灭;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坏灭;这是想,这是想的生起,这是想的坏灭;这是行,这是行的生起,这是行的坏灭;这是识,这是识的生起,这是识的坏灭。』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五取蕴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丙、十二处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耳根,了知声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鼻根,了知香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舌根,了知味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身根,了知触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意根,了知法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丁、七觉支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七觉支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七觉支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念觉支存在比丘内心时,他了知:『念觉支存在我内心。』念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念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念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念觉支。

  择法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择法觉支存在我内心。』择法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择法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择法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择法觉支。

  精进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精进觉支存在我内心。』精进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精进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精进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精进觉支。

  喜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喜觉支存在我内心。』喜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喜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喜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喜觉支。

  轻安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轻安觉支存在我内心。』轻安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轻安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轻安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轻安觉支。

  定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定觉支存在我内心。』定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定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定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定觉支。

  舍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舍觉支存在我内心。』舍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舍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舍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舍觉支。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七觉支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戊、四圣谛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如实地了知:『这是苦。』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原因。』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息灭。』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苦息灭的修行方法。』

  一、苦谛

  诸比丘,何谓苦圣谛?

\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什么是生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丘,那称为生。

  诸比丘,什么是老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衰老、老朽、牙齿损坏、头发苍白、皮肤变皱、寿命损减、诸根老熟,诸比丘,那称为老。

  诸比丘,什么是死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死亡、逝世、解体、消失、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毁坏,诸比丘,那称为死。

  诸比丘,什么是愁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愁、悲伤、苦恼、内在的哀伤、内在的悲痛,诸比丘,那称为愁。

  诸比丘,什么是悲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痛哭、悲泣、大声悲叹、高声哀呼,诸比丘,那称为悲。

  诸比丘,什么是苦呢?任何身体的痛苦感受、身体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苦。

  诸比丘,什么是忧呢?任何心理的痛苦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心理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忧。

  诸比丘,什么是恼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恼、大忧恼,以及由于忧恼、大忧恼而感受到的苦痛,诸比丘,那称为恼。

  诸比丘,什么是怨憎会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讨厌的、不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怀恶意者、心怀伤害意者、心怀扰乱意者、心怀危害意者,与这些人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怨憎会苦。

  诸比丘,什么是爱别离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想要的、喜爱的、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怀善意者、心怀好意者、心怀安慰意者、心怀安稳意者、母亲、父亲、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亲,然后丧失了与这些人的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爱别离苦。

  诸比丘,什么是求不得苦呢?诸比丘,会遭受生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生,希望我不要投生!』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老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老,希望我不要变老!』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病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病,希望我不要生病!』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死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死,希望我不要死亡!』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愁、悲、苦、忧、恼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愁、悲、苦、忧、恼,希望我没有愁、悲、苦、忧、恼!』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是指什么呢?它们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简而言之,这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这称为苦圣谛

  二、集谛

  诸比丘,何谓苦集圣谛?

  造成投生的是爱欲,它伴随着喜与贪同时生起,四处追求爱乐,也就是:欲爱、有爱、非有爱。

  诸比丘,爱欲在那里生起,在那里建立呢?

  在世间有可爱与可喜之物的任何地方,爱欲就在那里生起,在那里建立。

  在世间什么是可爱与可喜的呢?在世间眼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眼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眼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眼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诸比丘,这称为苦集圣谛。

  三、灭谛

  诸比丘,何谓苦灭圣谛?

  那就是此爱欲的完全消逝无余、舍离与弃除,从爱欲解脱、不执着。然而,诸比丘,如何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呢?

  在世间有可爱与可喜之物的任何地方,就在那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什么是可爱与可喜的呢?在世间眼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眼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眼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眼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诸比丘,这称为苦灭圣谛。

  四、道谛

  诸比丘,何谓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什么是正见呢?诸比丘,正见就是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苦灭的智慧、了知导致苦灭之道的智慧。诸比丘,这称为正见。

  诸比丘,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瞋思惟、无害思惟,诸比丘,这称为正思惟。

  诸比丘,什么是正语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诸比丘,这称为正语。

  诸比丘,什么是正业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诸比丘,这称为正业。

  诸比丘,什么是正命呢?在此,诸比丘,圣弟子舍离邪命而以正当的方法谋生,诸比丘,这称为正命。

  诸比丘,什么是正精进呢?在此,诸比丘,比丘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避免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生起。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降伏已经生起的邪恶不善法。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使已经生起的善法持续、不衰退、增长、广大、成就圆满。诸比丘,这称为正精进。

  诸比丘,什么是正念呢?在此,诸比丘,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受为受,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心为心,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法为法,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诸比丘,这称为正念。

  诸比丘,什么是正定呢?在此,诸比丘,比丘远离爱欲,远离不善法,进入并安住于具有寻、伺及由远离而生之喜、乐的初禅。平息了寻、伺之后,借着获得内在的清净与一心,他进入并安住于没有寻、伺,但具有由定而生之喜、乐的第二禅。舍离了喜之后,他保持舍心,具备正念与正知,如此他以身 感受快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此快乐是安住于舍心与正念者所感受的。』他进入并安住于第三禅。由于舍离了苦与乐及先前灭除了喜与忧,他进入并安住于超越苦乐及由舍与正念净化的第四禅。诸比丘,这称为正定。

  诸比丘,这称为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修行念处的成果

  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七年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不用说七年,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六年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不用说六年,诸比丘……

  不用说五年,诸比丘……

  不用说四年,诸比丘……

  不用说三年,诸比丘……

  不用说二年,诸比丘……

  不用说一年,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七个月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不用说七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六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五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四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三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二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一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半个月,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七天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这就是为什么说:『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槃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世尊如此开示之后,诸比丘对世尊的话感到愉悦与欢喜。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 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者

  大念处经析解

  在这次禅修营当中,我要为大家详细地解说《大念处经》。这部经是佛陀住在俱卢国(Kuru)的剑磨瑟昙城(Kammasadhamma)时所开示的。据说,在剑磨瑟昙城里没有适合世尊居住的处所,但在城外则有一处水源充足、风景宜人的大树林,世尊就住在那个树林里,并且以剑磨瑟昙城作为他托钵的地方。

  俱卢国受到宜人的气候及其它各种舒适条件的庇荫,例如维持身心健康所必需的优良食物与饮水,因此那里的居民身心健康,智慧力强,能够接受深奥的教理;所以世尊对他们开示这部含义深奥的经,教导二十一种证悟阿罗汉果的修行方法 。就像一个人得到金色的宝盒之后,会将此宝盒装满各种香花或七宝;同样地,得到俱卢国人民这样的听众之后,世尊开示深奥的佛法。基于同样的理由,世尊在那里还开示了其它深奥的经,如《大因缘经》(Mahanidana Sutta)、《心材喻经》(Saropama Sutta)、《树譬喻经》(Rukkhupama Sutta)、《护国经》(Ratthapala Sutta)《摩犍地耶经》(Magandiya Sutta)及《不动适应经》(Anebjasappaya Sutta)等。

  再者,在那个国度里的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通常都精勤地运用正念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即使连奴隶、工人、仆人也都谈论正念的修行法。在水井旁边或纺织房里,听不到任何人在谈论闲言闲语。如果有女人问另一个女人说:「大姊,妳修行那一种念处?」而得到的答案是:「我不修行任何念处。」那么问的人会批评回答的人说:「妳的生命是可耻的,虽然妳活着,却像死人一样。」然后她会教导后者某一种念处的修行方法。然而,如果她得到的答案是后者正在修行某一种念处,那么她会称赞后者说:「善哉,善哉!妳的生命是可敬的,妳不枉费出生为人。正是为了像妳这样的人,正等正觉佛陀才出现于世间。」因此,在获得许多深具智能的听众之下,佛陀开示了含义深奥的《大念处经》。这部经的开头是如此:

  总说(uddeso)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俱卢国的一个市镇,名为剑磨瑟昙。那时世尊称呼诸比丘说:「诸比丘。」诸比丘回答说:「世尊。」世尊如此开示:

  「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槃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经文一开始说到「如是我闻」,这里的「我」指的是谁呢?这里的「我」是指阿难尊者,他是佛陀的堂弟。佛陀灭度之后,在王舍城的七叶窟(sattapannilena)所举行的第一次佛教圣典结集中,经藏就是由阿难尊者背诵出来的。

  佛陀在经上说:四念处是单一的道路。何谓「单一的道路」呢?它的意思是指:本质上,这不是一条双向的道路;或者指:这是一条「单独的路」,因为这条路必须自己单独走,没有伴侣同行。所谓「没有伴侣」有两种情况:一、舍离与群众来往之后,独处而没有伙伴。二、透过内心寂静而舍离爱欲。

  或者由于这是最上等人之路,因此称为「单一的道路」。在一切众生之中,世尊是最上等之人,因此这条路称为世尊之路。虽然也有其它人走在这条路上,但是由于这条路是由世尊所开创的,因此称为世尊之路;所以有一句话说:「婆罗门,世尊是未创之路的开创者。」这条路只在佛陀的法与律当中才有,是外道所没有的。因此佛陀说:「须跋陀,八圣道分只存在于我的法与律当中。」再者,「单一的道路」指的是它通向单一的目标,意即只通向涅槃。虽然在初步的阶段此法门可透过不同的方法来修行,但是到了后来它只趣向单一的目标,即涅槃。这就是为什么娑婆世界主梵天(Brahma Sahampati)说:

  「佛陀充满慈悲,他见到无生的涅槃,并且见到通向涅槃的唯一道路。过去的诸佛与圣者依循此道而渡过生死洪流;未来的诸佛与圣者依循此道而渡过生死洪流;现在的佛与诸圣者也依循此道而渡过生死洪流。此道路就是八圣道分,这是想要证悟涅槃的人必须经历的道路。」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