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乱修:在乱云飞渡中寻找从容
资粮圆满之后,就要修加行,加行被称为“加行道”。
修道中间有五个阶段:第一资粮道,第二加行道,第三见道,第四修道,第五无修道。通过这五个阶段,就可以证得佛果。
上文我们讲了许多资粮道的通关方法,但总而言之,俱足信心的那一刻,资粮便会瞬间圆满。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就是如何修加行道。
《成唯识论》中说:“(加行道)乃加功力进修之道……即为断除烦恼而预备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修此方便加行,能引后无间道而趣向涅槃之道。与唯识五位中的加行位相同,即‘见道\’之前的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法)之位。”
《瑜伽》三十七卷中说:“加行者:谓为获得自胜义利,猛利乐欲为所依故;或怖当来堕诸恶趣,或怖现法他所讥毁;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无间所作,殷重所作。”
修加行的修法很多,但在没有真正得定之前,一般的修都属于散乱修。许多人在单纯地念诵生起次第仪轨,这也是散乱修的一种。因为一开始还得不了定,只能散修。
散修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就像在一间堆满了细小杂物的房子里寻找一颗纽扣。如果你还不明白这种境地的痛苦,不妨看看以下的几句诗:
春雷才啸歇,蛙吼大如潮。
不见旧时月,空余腹内嗥。
隆隆雷声初歇,窗外的群蛙又奏起了交响乐,那乱七八糟、震耳欲聋的声音,像潮水一样无休无止。这正是我们散修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这时,你的心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杂念,怎么都安静不下来。你听不到那支从出生起就一直陪伴着你的小夜曲,也看不见旧时朗照虚空的明月,即使你对此有着无数感叹与抱怨,也无济于事。
这里的小夜曲和明月,象征你的真心。
大部分人刚开始修生起次第时,杂念太多,有时候连咒子都能忘记,更谈不上明心见性。
初觉如瀑流,妄念大纷扰。
寻他千百度,难见心之饶。
杂念像瀑布一样,乱哄哄而来。妄念纷飞,一时想着“呀,我还没买菜”,一时又想“昨天借的那张影碟好像还没还”,有时甚至还会想起昨天在街上看见的胖小孩那张挂着鼻涕的小脸蛋。真是不胜烦扰。
我多么想尽快明心见性啊,但是却怎么都找不到觉悟的路,无法开启智慧的宝藏。
这里的“饶”,是丰饶之意,象征自性的宝藏。
接下来,就要经历修行中最苦的时候:
寻觅复寻觅,热恼熏吾心。
诸方无清凉,万里绝佳景。
黄沙扑眼眸,八风乱哄哄。
火中干沙碛,冰里荆棘林。
走了很久,找了很久,都看不见觉悟的曙光,我真的可以明心见性吗?我越来越怀疑自己了。
这时候,你比较痛苦,你开始寻找,开始寻觅,你整天愁眉苦脸,你的内心充满了困惑和担忧,持咒时杂念很多,观修也没什么进展。你感觉不到一丝清凉和舒心,觉得很烦,也看不到一点儿希望,没有任何安乐,只有苦,满眼都是萧条。
“黄沙扑眼眸,八风乱哄哄。”世间八法也把你的心搅得一塌糊涂,你忽而想做这个事,忽而想做那个事,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在诱惑着你。你的心也变得越来越焦躁,就好像“火中干沙碛,冰里荆棘林”,始终觉得自己像卧在冰窟里的荆棘上一样。这时候是修行最苦的阶段,但你却没有生起退转心,你仍在痛苦中向往光明。
注意,出现这个阶段,就是因为刚开始修行时杂念纷飞。
这是初步阶段。
我用一首诗形容了这种状况:
此心寓何处?翩羽心渺渺。
撩眼太虚近,凝眸师尊遥。
黑水白天外,关山路迢迢。
但恨身无羽,魂梦空牵绕。
你忍受着极度的愁苦,心就像一根失落的羽毛。你的心中妄念纷飞,也不知道该如何依止。你就好像是空中的一片羽毛,被业风吹得飘飘荡荡,无着无落。不知道该怎么办,说不清依止谁。不明白如何安止自己的心,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得到一种安宁的快乐。“撩眼太虚近,凝眸师尊遥。”你抬起头来,仰望天空,那种明静虚空仿佛近在咫尺,但观修的本尊或你期望的觉悟却遥遥无期。你观也观不清,看也看不到,想也想不明。
唉,路途何其遥远,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得见真心呢?要是我长了对翅膀,能马上飞到净土佛国,借由本尊的加持马上明心见性,那该多好!也就不用魂萦梦绕而求之不得了。这时候,很像无著菩萨那觉悟前的十二年苦修,你可能连一点感觉也没有。
这是乱哄哄后的苦,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你就开始读经,这里的“读经”代指得到了一种清凉的慧光。
虽言心无事,息羽去听经,
奈何羽在侧,默里发大声。
虽说你已经放下了许多执著,想专注地诵经、持咒、听法,奈何心灵的翅膀却耐不住寂寞,悄悄地,一次又一次扇动着,发出巨大的声音,在想要平静的心湖上掀起波浪。
这波浪就是放不下的执著和止息不得的妄念。虽然我明白该怎么做,也在不断打扫心上的灰尘,却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无法做到完全的随缘和真正的清净。
这里的“羽”字,代指纷乱的心,就是说想要自己心中无事:放下吧,一切都放下吧,息羽去听经。
很多寺院的牌匾就是“息羽听经”——把心收回来听经。但“奈何羽在侧,默里发大声”,虽然你在听经,但心的翅膀还是扇来扇去,在沉默中发出巨大的声音。你心里说,要放下,放下!但就是放不下,你想息羽息羽,但就是息不了羽。你虽然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但就是控制不了心。
不过,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你就可能得到清凉慧光的滋养,在生活中就渐渐学会了随缘——
随风散柳絮,迎面唾红尘。
萧索关道上,相偕玉玲珑。
你渐渐明白了如何对治杂念,念如柳絮,随风而去吧。它来者自来,去者自去。对待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是这样,要有出离红尘的勇气,任何事都不要执著它,不要让自己的心被红尘中的事情束缚。
古人所说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正是这种境界。
你虽然拒绝了红尘的各种牵绊,但是却感觉自己仿佛走在萧索的关道上,内心感到无比的冷寂,幸好这一路上有挚友伴随左右。这位挚友就是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也是当初发下的誓愿。
不过,你虽然有了一点慧光的滋养,但一遇到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时,还是不稳定,热恼熏心。我用一首诗来形容这个阶段:
翩跹山海关,黑风正凄凄。
风中无飞白,足下石咕噜。
牵手八万里,谈笑逐飞絮。
叹醒大梦后,息羽无归期。
这时候心仍然在风中飘荡,杂念还是占据着大脑。修行的状态不够稳定,还是看不见觉悟的光明与希望。
幸好,在这么长的一段修行路上,对觉悟的热切追求始终如挚友般陪伴在我的左右,让我能够笑对纷飞的妄念,而不追随它。
唉,这红尘中所有的事情都如梦如幻,变化莫测,执著于它,只能平添痛苦烦恼。到底我何时能超脱红尘,明白觉悟呢?
注意,这时候,你正处在一个修行的重要关卡上,顺利度过之后,修行的状态就会趋于稳定,一切情况都会慢慢好起来。
“翩跹山海关”,这时候需要破关。注意,这一关过去之后,一切就慢慢好了。
“黑风正凄凄”,你处境并不是很好,心还是被黑风遮住,看不到光明。
“风中无飞白,足下石咕噜。”脚下石咕噜,你站得不是太稳,你这时候修行还不够稳定。“飞白”,希望。风中无飞白,你也许一点希望也看不见。
但好的一点是:“牵手八万里,谈笑逐飞絮。”无论多远的路,心中都有个玉玲珑。我们还是有发心,有追求觉悟的心,所以说“谈笑逐飞絮”。
不要紧,无论多么苦我们都“谈笑逐飞絮”,杂念让它该来的来,该去的去,不要执著,也不要在乎。
“叹醒大梦后,息羽无归期。”虽然这时觉悟到红尘如梦如幻,但还是说不清那妄心什么时候才能息下来。
前面讲的诸多,都属于散修。现在许多修行人都属于这个散修阶段。散修还包括生起第次中间的散乱之修,会供也是散修,一边会供,一边散乱地修。有些人在散修时还会睡着。
好多人修行很苦,苦了几个月,闭了几年关,最后和别人在关房里面打架。正是因为还在散修阶段,心里仍然充满了杂念和痛苦、冷寂和热恼。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