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了义与不了义的抉择

发布时间:2023-03-09 15:02:36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从“空义”谈中观与唯识

\

  了义与不了义的抉择

  我们谈「空义」,事实上是在修行的理上抉择了义、不了义,这个了义与不了义到底和我们修行有什么关系?

  中观人怎样谈空?唯识怎样谈空?印度的历史上,为什么要发展出中观或者唯识?这个理论很艰深、很复杂,还谈到了义、不了义,到底了义、不了义和我们修行有什么关系?这两者的关系相当密切。我曾说过:“理不彻,则事不圆”,“理”必须彻悟到不二的中道,理不能彻,则事相上就不能圆满。“事”落实于事相上的圆满叫做“事究竟”,也就是“波罗密”;波罗密的意思就是究竟到彼岸。比如说,布施的行为要怎样才能究竟到彼岸?如果看相布施,认为布施的功德很大,这样的人有没有功德、有没有福德?当然有:所谓“善有善报”,布施当然有幅报。如果把福德说是着相,功德就是不着相,这样的“文字”分别,事实上,是历史上后来才分别的,古人并没有这样分,古人是说功德等于福德、福德等于功德。布施如果没有般若与理相应,仅着人天相的修福,他的毛病只是不能究竟到彼岸而已,不是没有功德,如果说没有功德那就拨无因果了,这就糟糕了。要能究竟到彼岸必定要三轮体空--不执看于有布施的人、被布施的对相、所布施的东西。所以要便你究竟到彼岸则“理”要彻。

  为了让各位晓得我强调这一点是有道理的,我还要讲一句话:我们常念“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就是惑、业、苦,有时说是烦恼障、业障、所知障。请问那一个障先消?你看现在的佛教徒,只要听说什么法会可以消业障,就一窝蜂去做,放生、朝山、拜忏、诵经,最能消业的最热闹,其实都错了。

  我最近遇到几个个案,有一位居士学佛很久、功德做得很大,朝山、诵经、放生、佛七--什么都做过了,一、二十年下来,结果遇到了逆境,那种挫折之重击,简直使他信心要崩溃、要退转了,他心想:怎么做那么多,业障从来没有消?其实,这毛病都出在解脱的层次和步骤,四书有一句话说:“事有本末,物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修行也是这样。所以,三障最重要的是所知障要先破,所知障真正破了的人是理有彻悟的人,理有彻悟就不会像有些年纪大的佛教徒,每天规定拜佛、念佛多少数目,诵经规定几部数目,如果一天做不到就担心得睡不着,连续几天如果补不完就担心得要命,这毛病都在这里。如果理彻悟得好,则今天有时间、精神好就多拜一点,若没空则即便都没念也无所谓,拜多拜少,念多念少是事相问题罢了,理如果彻悟得好那还担心什么?理和事一定要把握好。

  各位可能看过“百法明门论”,这是唯识学的基本入门书,教导名相的;百法明门论在解释“烦恼”就讲到“五钝使”和“五利使”,这十种烦恼是由六大根本烦恼来的,六根本烦恼是:贪、嗔、癡、慢、疑、见。“见”又分出五种容易断的烦恼叫做“五利使”,五种难断的烦恼叫“五钝使”。

  现在学佛的人都说“息灭贪嗔癡”,这是有点不知先后,应该改口说“断六毒”,而不是断“三毒”,因为根本烦恼有六种--贪、嗔、癡、慢、疑、见。那为什么历史上人多数都这么说呢?早期佛经也说断三毒而没有说是断六毒?原来,佛陀在世时的人们正见不成问题,听佛一席话下来马上得正见,因为正见跟习气没有关系,正见完全是一种理智、理性的,概念上一种深刻的印证就能够得到正见,至于你的性格、习气和气质,就要靠“定”和“慧”的辅助去修行。所以佛陀在世时,门人彼此都具有正见了;当时,僧团的第一条就是见和同解,那有像现代大家都这么“多见”?现代佛教不能团结,是因为“见”根本没有同解,彼此没有共识怎能团结?原始佛教时代见和是普遍同解的,“见”简直不成问题。

  “疑”也是一样。原始佛教对三宝不疑、对戒也不疑,所以那时候并不强调“疑”。又因为学佛的人向来都比较谦虚,所以也不大提“慢”,只提到贪、嗔、癡。

  佛教界形容今天已是末法时代,末法时代最严重的事是“邪正”已搞不清楚了,所以现在谈断贪嗔癡不高明,要谈断邪见,先把握正见。六根本烦恼一定要从见惑先突破,消除疑、慢,然后再进一步推到贪嗔癡,因为贪嗔癡是二果、三果、四果的人在断的,证初果的人只是断见而已,重要的是五利使。由于这个问题在佛陀入灭后就成了大问题,所以大乘人在争论中觐或唯识比较了义时,已经都陷人知见上的问题了。等于说,一、二干年来修行的“理”,在知见上老早就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佛理的理要彻悟到很圆满、很中道、很正确,确实是佛陀的正知正见,那真是不容易。“见惑”破的人等于类似禅宗讲的明心见性,也就是“开悟”了一样,是很自在的,很多烦恼的事情可以马上超越。谈到这里就可以晓得,今天谈“空义”,事实上是抉择知见上修行的这个“理”,在这个理上抉择了义、不了义而深刻的把握中道。这和修行有密切的关系,没有先在理上正知正见把握到最中道就一定会偏。历史上的各宗各派在辩谁了义谁不了义、谁方便谁究竟,这也都是知见上对“理”的悟入不同,彼此领会的“理”不同所表达出来的就不一样,这跟修行有关,以及跟经论的结集有关。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