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漫谈
净慧法师
我今天讲的应该叫做佛经漫谈。我们要了解佛教、学习佛教、奉行佛教,就必须对佛经的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觉得这也是不可缺少的。
一
佛经有很多,用成语来说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我们平常只知道佛经有三藏十二部,有各种各样的底本,各种各样的文体。那么佛经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这就是我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佛经的起源。顾名思义,所谓佛经,当然就是佛说的经典。实际上不尽如此,佛经以佛说为主,佛的弟子、天人、变化人、五通仙人也都可说经,不过是在佛在世的时候、佛在现场的时候,在佛的印证、佛的加持下说经。所以佛经通五人说,也就是有五种人说经――佛说,弟子说,仙人说,诸天说,化人说。化人就是佛、弟子、仙人、诸天隐本现化,就是把他本身的形象、身形隐没了,变化成另外一个身形来说法,就像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他的三十二应化身都是属于化身。佛也可以变化为其他的身形来教化众生。佛涅槃以后,所谓五人说经这个事实就不存在了。佛去世以后,出现的类似经典的著作一概都称为论。只有在中国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六祖坛经》。
第二个问题,这五种人说的经是怎么样保存下来的?那就要通过结集:也就是在口头上以诵文的形式把它保存在记忆中,所以佛经的结集要通过很多次大家共同的认可和印证。结集经典有说三次、四次或者五次。结集的仪式叫会诵,召集能背诵三藏的法师到一起,大家你背诵一段我背诵一段,彼此来校正,看背错了没有,然后请最高的长老来认可、来印证。经典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保存下来的。所以佛经保存下来实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在记忆中保存了将近五个世纪。印度人有一个天赋――记忆力特别强。每一次结集,并不是把它写在纸上或者贝叶上,而是由大家共同来纠正你的记忆有没有错,你的师父传给你是不是这么背诵下来的。伊存可以说是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到中国来传播佛法的人,他也是凭着记忆口授《浮屠经》,传授给中国的博士弟子。所以说古印度僧人的使命是极其艰巨的,他们要把三藏经典通过记忆把它保存下来。
在斯里兰卡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年发生了大饥荒,没有饭吃,很多和尚都饿死了。有一位法师能够背诵三藏,为了完整地、准确地保存三藏,大家包括罗汉在内,化来的饭情愿自己不吃,都要供养这位背诵三藏的法师,使他不至于饿死。由此可见,佛经的保存在记忆的阶段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所以在古代,出家人没有别的事情,就是读诵经典,从老师那里一句一句地把它学会,学会了以后就反复地读诵;然后坐禅,因为禅定可以加强记忆。
经典的正式书写在贝叶上,大约是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一世纪间。把经本写在贝叶上是佛法能够长久住世的一个根本保证,如果没有这一条的话,随着能够记忆三藏的法师一个一个倒下,随着外教的入侵,佛法在印度也就不复存在。所以说把佛经刻在贝叶上是佛教弘传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进步。
第三个问题,每部经典都有一个题目,那么题目是怎样归纳分类的呢?佛经的命题有七种方式,叫做七种立题。七种立题不外乎有人、法、喻三个内容。以单人立题、单法立题、单喻立题的佛经,比如《佛说阿弥陀经》、《涅槃经》、《梵网经》。第四种是人法立题,人和法加在一起,比如说《文殊问般若经》。第五种是法喻立题,像大家读过的《妙法莲华经》。第六种是人喻立题,像《如来狮子吼经》,如来是人,狮子吼是比喻。第七种是具足立题,就是在一个命题当中,人法喻三法具备,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这是天台宗的创始人智顗大师总结归纳出来的,一切佛经的命题大致如此。
第四个问题,向大家介绍一下经典的文体和内容的构成。这就是所谓的十二分教,或者说十二部经。皈依仪式中我们要皈依法——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十二部不是指一部一部的经典,而是说所有的经典从文体或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十二种类型。第一是长行,是所有经典的主要部分,或者说散文部分。大家读过《普贤菩萨行愿品》,前面那部分散文就叫做长行。第二是重颂,就是对散文的内容以偈颂的形式做一次复述和归纳,也就是以诗歌的形式、以颂文的形式来复述一遍。第三是授记,授记与长行、重颂的内容相关,是佛对弟子说,你什么时候成佛、你成佛的国土如何、你的名号如何、你的国土庄严情况如何等等。第四是孤起,经典里有一些偈颂与前后的长行无必然联系,如《金刚经》中有一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第五是自说,许多经典都是有弟子请问,佛来回答,但是也有个别经典没有弟子请问,是佛主动说的。《佛说阿弥陀经》就是一部无问自说的经典,还有《法华经》中的方便品,也是没有待弟子问,佛就说出来了。第六是因缘,记载佛说法教化的因缘,比如经典中的序品。第七是譬喻,讲譬喻的经典很多,像《金刚经》里面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露、电,这是《金刚经》有名的六个喻;《法华经》里也有很多比喻,像化城喻、火宅喻、药草喻、衣珠喻。第八是本事,就是讲过去的佛菩萨在行菩萨道教化众生时的事迹。第九是本生,就是讲佛在过去生中修行的大悲行,像《法华经》里的十六王子的事迹。第十是方广,就是宣说广大深奥的教义。第十一是未曾有法,就是记载佛陀及弟子种种稀有难得之事。第十二是论议,是指佛与弟子在说法的过程中以问答的形式讨论某一个法义、某一个间题。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十二部经。十二部经可能在一部经中就完全具备,比如《法华经》,十二个内容、十二个部分或者说十二个文体,它本身就具备。十二部经在大乘经典中共通,但小乘经典并不完全具备,小乘经典只有九分,没有授记、自说和方广。介绍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在读经时具备一点点常识而已。
第五个问病题介绍经典的文字。从现行的经典的文字来看分为三个系统:巴利语经典、汉文经典和藏文经典。佛陀时代有一种梵语,是雅语,是上层社会使用的语言;巴利语是俗语,是普通大众使用的语言。佛为了使自己的说法让社会大众都能够理解,他用俗语来说法,没有用雅语说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佛教本身的平民色彩。佛陀时代采取的托钵化饭的形式,也是一个以平民色彩出现的沙门集团。由此可见,佛教不是贵族的宗教,是平民的宗教,是大众的宗教。但是巴利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它便于记忆,读诵起来音调非常好听,所以佛经要记载下来,一种是巴利语借用其它文字的字母来书写佛经,另一种是用梵文,这实际上也要经过一个翻译过程。因此传到中国的经典,早期是从巴利语翻成汉文的,晚期是用梵文本来翻译的。像玄奘法师翻译的经典,绝大部分都是从梵文转译过来的。因为佛教在印度经过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所以很多经典都失传了。现在在中国保存的汉文经典和藏文经典是世界上保存佛经最丰富的经典。
巴利语系、汉语系和藏语系这三大语系的佛教,基本上代表了印度乃至整个佛法传承的三个时期。巴利语系的佛教代表了早期的佛教,大概从佛圆寂一直到公元一世纪前后,这个时期一般叫做小乘佛教,60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就是印度的大乘佛教时期,这个时期是佛教东传的黄金时代,中国把当时能够搜集到的几乎所有的经典基本上都翻译过来了,汉语系佛教代表了印度佛教第二个600年。第三个时期是藏语系佛教,它虽然也翻译了一些像《阿含经》等显宗的经典,但它以密教经典为主,所以密乘佛教代表了印度佛教的第三个600年。
除了这三种主要文字的经典以外,还有蒙文、维吾尔文、西夏文、满文、傣文等比较古老的文字记载的经典。近代以来,由于佛教在世界上的传播,翻译成各国文字的经典越来越多。在美国过去有一位宣化法师,有一个国际译经院,用14种文字翻译过佛经。纽约还有一位大居士叫沈家祯,也办了一个译经院,也用欧美各国的文字来翻译佛经。当然最早把巴利语或梵文的佛经翻译成英文的,是在100多年前,英国有一个“巴利圣典刊行会”,他们翻译过许多佛经。
翻译经典是非常艰巨、非常严肃的事情。在古代,像鸠摩罗什的译场、玄奘法师的译场,都是集中了全国的高僧大德在一起来翻译经典,有几百人参加,是一个集体的劳动过程。每一段文字要经过反复推敲,反复研究,才把它确定下来;然后还要送到皇帝那里,皇帝再交给翰林院的文学大家逐字逐句地来审查,看是不是符合中国的语法,是不是能够被中国人接受,最后再由皇帝钦定发表出来。当时也没有报纸,就是请翰林院写字写得特别好的人书写多少部,送到各个大寺院藏经楼去收藏,然后天下人再照皇帝钦定的经本来书写、流通、读诵。所以说一部经典翻译形成的过程是非常严肃的。由此联想到当今有人说要修改佛经,增加几个字或者减少几个字,最明显的事实就是所谓夏汇本《无量寿经》,实际上这是一种不严肃的态度。现在佛教界有许多人、许多刊物纷纷起来,指出夏汇本并不能够真正代表净土宗的意义,他的这种做法违背了佛经翻译的严肃性。我觉得应该纠正这种做法,因为有文学修养、有佛法见地的人很多,如果大家都这么做,那么佛经就乱套了,佛法的严肃性就没有了。所以我赞成一切都保持佛经原来的面貌,我们可以有研究的心得,但是不能修改佛经一字。修改佛经一字,就是瞎众生的眼目。
第六个问题谈一下经典的分类。广义的佛教经典包括经律论三个部分。经通五人说,律不同,律只有佛一个人能够制定,所以对戒律更是一个字都不能动。根据国情、根据时代,你可以有选择地弘扬某一部戒律或者某一个方面的内容,但戒律是佛制定的,绝不能修改。中国的禅宗大德非常了不起,当发现戒律在中国的寺院里不能够完全地遵守,或者说不可以在中国的国土上完全兑现,就制定了一个“百丈清规”。清规是遵照中国的风俗习惯来制定的,是对戒律的一种补充。所以我经常说,中国的佛教是戒律与清规并行的双轨制,这个办法是很高明的。历朝以来都在做这件事,一直到现在,中国佛教协会也在做这件事,制定了《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也可以说是一个简单的清规,实际上也是在现今国情、现今社会制度下出现的对清规戒律的补充。当然也有人提出要修改戒律,但是都遭到一些有正知正见的大德法师长者居士的拒绝。论基本上是对经律的解释,分宗经论和释经论。所谓宗经论是以经典的内容、经典的宗旨为原则,但它并不具体地解释某一部经,像《大乘起信论》等等;释经论是具体地解释某一部经的,像《大智度论》等等。大体上从印度翻译过来的经书就是经律论三藏。当然经又分大乘经、小乘经,律又分大乘律、小乘律,论又分大乘论、小乘论;大乘、小乘之下按照各个部派又有分类,那就非常详细,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二
下面我想讲一点实用的东西。我们在家学佛,究竟应该读诵哪些经典?刚才我们说佛经浩如烟海、汗牛充栋,那么把三藏经典全部读完,对于一个专业从事佛教弘传工作的人来讲,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对于我们一般的人来说,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修学的法门,在本宗、本系统里选择一些经典来读诵、来研究。比如发给大家的《禅宗七经》,传统的只有五经,《金刚经》、《楞伽经》、《楞严经》、《圆觉经》、《维摩诘经》,后来我又加了《心经》和《六祖坛经》。因为《坛经》已经叫做经了,是祖师语录,所以也把它放在里面。如果学禅宗的人很好地留意研读这七经,不但在佛教的理路上、修行的方法上会有一个系统的把握,而且在修行过程中乃至在修行体验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也能够从这些经典中找到纠正的方法,找到印证的观点。所以这七经对于修学禅宗的人来讲是必须认真研读领会的。我们也编了一本《在家教徒必读经典》,一共包括十部经,都是针对在家教徒修戒定慧的需要来选择的,受到了广大在家教徒的欢迎。同时我们在虚云禅林专门开过课程,其中的三、四部经典都由明海法师向广大在家信众讲解过。
我平常教在家信徒早上读《普贤菩萨行愿品》,晚上诵《金刚经》。这两部经一个讲有,一个讲空;一个讲事,一个讲理;一个讲奉献,一个讲觉悟。《普贤菩萨行愿品》的重点放在不舍众生,是讲奉献;《金刚经》提倡般若空慧,教我们做一切布施要三轮体空,舍弃执着,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真正彻底觉悟,所以《金刚经》的重点是讲觉悟。有许多在家信徒按照这个方法在修在做,而且得到了很好的受用,不仅觉悟提高了,奉献精神也越来越旺盛。而且身心都很健康,家事和睦,工作也顺利。也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不已。读这两部经够不够呢? 因为念《大悲咒》有种种灵验,念《地藏经》可以不堕地狱,念《无量寿经》阿弥陀佛来接引,念这两部经好像没有什么明显的效益,都是要我们付出,得不到什么。实际上无得之得是不可限量的。佛法就是教导我们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耕耘,收获就在其中。如果在耕耘中还要何收获,那就是一种执着,那耕耘就是有相的,就是有取有舍有分别,就不是平等心、无住的心。
《普贤菩萨行愿品》十大愿王,愿愿不离众生,念念不舍众生。如果能够时时处处想到众生,我们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心态。我们的心态不好,就是因为我们经常只想到自己,没有想到众生,或者想得太少。我们心中只有自己,只装着一个我,只装着一个我所有,这就是我执和法执,处处从我出发、从我所有出发,所以才处处不得自由、处处不得自在、处处不得圆满。如果我执淡一点、少一点,我们就会轻松得多,潇洒得多。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分房子,想到我了;发奖金,想到我了;动员下岗,又想到我了。应该说这是一些实际问题,因为我们生在世间,生活在社会当中,不可能不想这些问题。但是怎么去想、怎么去做,就是一个有没有智慧的问题。有智慧的人,不是到要分房子的时候才想到房子,不是到要发奖金的时候才想到奖金,而是一心扑在工作上,扑在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上面。如果你能够处处带头,事事走在别人前头,我想,一切不求而自得,发奖金有你,分房子会优先考虑你,下岗没有你的份。那么这是不是跟所谓的“吃小亏占大便宜”差不多呢? 不是那个意思,佛教教导我们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根本就不考虑奖金的问题。因为在一个单位,在这个社会,在这个国家,我们受到众生的恩惠,受到师长的恩惠,受到国家的恩惠,我们要时时刻刻想到回报众生、回报社会、回报国家。这样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所以我希望我们在家佛弟子要真正从内心深处把好事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所谓“代众生苦”。这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品的精神,也就是菩萨的精神。菩萨不是供在大殿里泥塑木雕的形象,而是有血有肉的、觉悟了的或者正在追求觉悟的人,一切正在追求觉悟、正在努力奉献的人都是菩萨,都是菩萨行者。泥塑木雕的只是表法,象征景仰的对象、我们的行为模范,我们行菩萨道、做人的标准。我们要怎样行菩萨道、怎样度众生、怎样做众生的朋友? 那就要向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这四大菩萨学习,学习他们的大智慧、大行愿、大慈悲、大愿力,有这四大,菩萨的精神就完全地具足了、圆满了。
除了日常读诵的这两部经之外,还有两部经――《华严经》净行品和《善生经》也是我们学习生活禅的教科书。《华严经》净行品是一本很短的经,是以颂文的形式说了141个愿。尽管其中有一些适用于出家众,但至少有十四条是专门为在家众说的,为出家众说的一些内容也同样适用于在家众的修学。一开始就讲:“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这是总说,然后就每一件具体的事情告诉我们怎么做。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我们要像恭敬供养佛那样来恭敬自己的父母,并以此为出发点去爱护一切众生。接下来,“妻子聚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跟妻儿聚首是一种天伦之乐,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发愿,希望整个人类社会,都像一家人一样亲密无间,共享天伦之乐。所以佛教并不是没有人情味,菩萨也并不是没有人情味的。“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有位法师讲课时说对五欲要不拒不迎,这就符合《华严经》净行品的精神。我们得到了五欲,也希望众生不要被五欲的现象所迷惑,不要被五欲的世事所缠绕,要得到究竟的安稳。因为五欲不能长久,只有涅槃才是究竟的安稳。“妓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妓非实。”妓乐聚会相当于现在的卡拉OK,在那个时候,我们也要非常的清醒,要以佛法做为自己内心的一种娱乐。这并不是说在卡拉OK那种地方要拿出一本经来学习,而是要观察缘起性空的道理,一切现象都不过是一时的缘生缘灭,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那个时候你固然是在那里唱,在那里跳,但是你内心还是保持了一种清凉的境界,那种专注、清明、绵密的境界没有消失,这就能够达到“以法自娱,了妓非实”。像这样共有141条,许多内容对我们出家、在家的教徒都非常有用。
出家人有一本《毗尼日用》,其中至少有45条是选自这个净行品的。出家人每天从早上一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每一件事都要念一个偈子,再念一个咒语,实际上就是要这颗心安顿在正念上,不至于使心走失。心的走失,从菩萨行者来看,莫过于忘记了众生。妙湛老和尚有一句名言:“勿忘天下苦人多。”这就是不舍众生。这个苦,我想不仅仅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不能上学,众生被贪、瞋、痴等烦恼所淹没才是最大的苦。我们救济众生,虽然要从衣食住行方面以最大的努力去投入、去关注,但是如果得到了衣食住行而烦恼不除,可能贪心会越来越大,痛苦会越来越深。所以菩萨救护众生,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先要在物质上给予一切众生以适当的满足,然后要引导他们得到究竟乐。
我们每天的三皈依也是出自净行品。“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我建议大家有机会好好地读诵净行品,它可以说是生活禅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教科书。这本书总的精神是教我们时时处处善用其心,时时刻刻想着众生,让我们保持平等的、慈悲的、无住的心态。
《佛说善生经》是佛专门为在家佛教徒说的一本经,也就是佛对一个叫善生童子的居士所讲的一部经。《善生经》主要内容是教诫我们怎样认识善恶罪福的根本是什么,教诫我们怎样求财谋生,教诫我们怎样择友,怎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本经实在是好得很,一共讲了169件事,对每件事我应该尽什么责任和义务,对方应该尽什么责任和义务,都交待得非常具体,用现在的话说,《善生经》具有可操作性。
《善生经》是以六方来代表六种人际关系而展开的。六方在印度是一个很流行的方位概念。《阿弥陀经》中有六方诸佛共赞释迎牟尼佛说阿弥陀经。六方不像中国人说的东西南北那样,方位是对立的,印度人说方位—东南西北是顺时针的,是圆融的。这样的顺序含有很深的哲学思想。它把东方比喻为父子关系,南方比喻为师生关系,西方比喻为夫妇关系,北方比喻为主仆关系,下方比喻为亲族之间的关系,上方比喻为信徒和出家人的关系。
比如父子关系,规定了儿子应该对父母尽什么责任和义务,父母又应该对儿子尽什么责任和义务。儿子应该做五件事,五件事都和经济生活有关系。第一增益财物,使父母的财产能够不断地增长;第二备办众事,要给父母办他需要做的事情;第三所欲则奉,父母需要什么东西,我们一定要满足他;第四自恣不违,父母的教导,你不应该违背;第五所有私物尽以奉上,你自己有什么特别好的东西,都应该供养父母。现在的人好像很难做到这些,可能是受了西方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化,亲情也越来越淡薄。那么子女以五事来奉敬供养父母,父母也要以五事来善念其子。第一爱念儿子,第二供给无乏,第三令子不负债,第四婚娶称可,第五父母可意所有财物尽付其子。这五件事可以说全面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再比如夫妻关系,首先丈夫应该以五件事来爱敬供给妻子。第一怜念妻子,要时时刻刻一心一意想到妻子,这也代表了感情要专一的意思。第二不轻慢,即不大男子主义,让妻子在家中有地位,不是一个附属品。第三为作缨珞严具,就是说有什么好时装出来了,应该想到你的妻子,要给她买。第四于家中得自在,妻子在家中应有安全感,能够做到前面四件事,她就有安全感。第五念妻亲亲,不仅要对自己的妻子爱护、尊重,同时还要对妻子的娘家人,也要恭敬、供养和尊重。如果一个丈夫全面地落实了这五件事,他一定是个模范丈夫。佛对我们众生的关怀,可以说想得非常周到。那么妻子对丈夫应该承担什么义务呢?妻子要以十三件事来回报丈夫。这么看来有些不平等,做丈夫的只有五件事,我想十三事并不是不平等,而是规定得更具体,把一件事分做几件事来说。第一重爱敬夫,就是说妻子对丈夫的爱要专注、要敬重。第二重供养夫,家里有好吃的、好穿的,应该供养丈夫。第三善念其夫,在一些女性不参加社会生活的民族或国家里,丈夫在外边劳碌奔波,妻子在家里主持家政,妻子要时时刻刻爱念丈夫。第四摄持作业,要操持好家业,不要让财富浪费了。第五善摄眷属,要关怀照顾丈夫的眷属,比如说公婆、妯娌、兄弟,要处理好这些关系。第六前以瞻侍,第七后以爱行,第八言以诚实,第九不禁制门,这就是说丈夫要遵守一种信条、遵守一种戒律,妻子不要阻拦。第十见来赞善,来了宾客要欢喜赞叹。第十一敷设床座,第十二施设净美丰饶饮食,第十三供养沙门梵志。印度有一种风俗习惯,和尚每天早晨、中午两餐要到施主家化饭吃。我到缅甸、泰国去看过,和尚们5点钟就出来化饭,打着赤脚,拿着一个大钵,我感觉他们很辛苦。那么家家3、4点钟就起来做好饭摆在门口供养沙门。
在中国遇到化缘的和尚怎么办呢? 当然化缘的和尚有真有假,但是作为我们供养三宝的人不要存怀疑心,否则供养了也没有功德。假如来了一个假和尚到你家化缘,你可以这样说:“希望师父就在门外,我供养你。”现在的和尚不会要饭吃,也不会要米,他是要钱,那么你给他5块、10块钱都可以,然后很恭敬地向他一问讯,送他走,这样很安全。万一碰上个不法之徒到你家里捣乱怎么办? 这就是说要有智慧,这样做也符合佛教的戒律。因为化缘的和尚只能站在门外,一个人不能进你家里去。如果供养后知道是一个假和尚,那么你也不要后悔,因为不看僧面看佛面。假设你一开始就怀疑,我总感觉不好。只要他穿着这身衣服,我们都要恭敬他,是真的是假的,是他本身的事情,与我们供养的人无关,我们供养了,还是一样的种福田。同时我也希望,在家佛弟子看到佛门有问题,不要到处张扬,这对整个佛门的形象不好,这是我们护持三宝应该注意的事情。因为在家居士有一条戒,叫不说四众过。连在家二众的过都不能说,出家二众的过就更不应该说。僧人当中有问题,僧团会解决,教会会解决。有什么事,可以向教会、向僧团反映,不要在社会上宣扬。
三
除了《禅宗七经》、《在家教徒必读经典》以及刚才说的生活禅教科书以外,我想特别劝你们读两部经――《楞严经》和《法华经》。所谓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如果你们想找到一点修行的法门,并且在修行中遇到的问题能解决、得到的境界能印证,那么这两部经一定要读。另外,你们还可以读《大智度论》和《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实际上是一部非常有系统的佛学概论,我们一切的教义来源可以说集中反映在这本书里。
读这些书时,要注意参考一些工具书。比如要了解整个大藏经的结构和基本内容,可以看明朝藕益大师的《阅藏知津》,它实际上就是佛经提要,所有的大小乘经典在这部书中都有扼要介绍。另外,还需要有一部佛学辞典。现在能够代表佛学研究水平的佛学大辞典,日本有一部叫《望月兴衡》,我们不可能得到;台湾的星云法师编了一部《佛光大辞典》,把《望月兴衡》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二、三十年代出的《佛学大辞典》的一些成果都吸收进去了。这本书应该不难得到,前几年国内曾经出版过。其它还有陈兵先生编的《新编佛学辞典》和《佛学小辞典》,一般人有这两本辞典也就够用了。
课堂提问
问: 读经典要不要看注释?
答: 我劝你先自己读。因为经典的解释分宗分派,分门分类,也往往不能真正把握佛经的本义,如果我们想整体把握佛教的内容,那就读原典,慢慢啃。
问: 有没有这样的事,用功很紧时脾气会很大,如果有,怎么办?
答: 确实有这样的事。不用功还好,一用功无明火嗔恨都出来了。无明火就是嗔恨心重,应该修慈悲观,只要心怀众生,瞋恨心就会淡化。你只想到自己,“我在这里打坐,外面怎么那么大的声音哪? 你走路怎么那么重的脚步? 你知不知道我在打坐啊?”都是自我在作怪。你要想到,你有打坐的自由,别人也有走路、说话的自由。当然,我们打坐时选择场所是必要的,同家人订好协议也要的。但是如果你完全要求别人,不改善自己的心态,就永远没有一个平静的时候。如果你希望别人都同情你、都不来打闲岔,那时再来修行,我告诉你,你一万辈子也修不了行。
问: 要尊重经典,应怎么做?
答: 尊重经典,首先要从心态上信佛所说,然后还要依教奉行,所谓信受奉行。尊重主要是在信的范围,信了之后要受持,还要奉行。
问: 台湾有人提倡现代禅,您是怎样看它的呢?
答: 现代禅我也接触过,李先生也来北京访问过我。不过我感觉现代禅有一些基本的理念违背了传统的佛教,所以台湾许多法师都把它归并到附法外道这一类。
问: 经书破了应该如何处理?
答: 经书读旧了,如果是线装书,好好保存下来,传到下一代,一直传下去,传个一、二百年就是文物了。如果是普通版本的经书,破了可以带到寺院里来,恭敬地把它放到香炉里烧掉。也许有人不赞同,但我感觉这样处理不违背经义。这不算是毁,因为你是恭恭敬敬的,是为了不糟蹋经书,才这么做的。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