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念佛与调五事

发布时间:2023-04-21 08:32:15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念佛与调五事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八日讲于北京广济寺

  净慧

  各位居士发心来这里参加佛七,因缘很殊胜。我本人对各位的精进心、勇猛心、向道心感到非常敬佩。不少居士希望我能经常给大家讲讲佛法,但由于教务工作比较忙,所以各位这种愿望没有能够及时满足,很抱歉。今天已经是佛七第四天了。前几天,明哲法师等已经给各位开示了很多,而且有许多人经常在这里参加佛事活动,经常听各位法师讲法。我今天仅就念佛与修定应注意的问题,根据佛祖的言教,同各位谈一点体会。

  我们这次举行的是念佛七,严格地说,念佛也是禅定的一种。大家每天念的回向文中就有“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的话。念佛的人都希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正定。念佛三昧也就是念佛的正定(或禅定)。念佛如果不能念到一心不乱,念佛就不容易有受用;能够念到一心不乱,那就是定相出现。没有定,要想念到一心不乱,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禅定与念佛是一码事。各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要把念佛和修禅定打成两橛。从佛教修行、修定的根本意义上来讲,念佛与禅定是密不可分的。另外,从我们念佛的仪式或念佛七的仪式来看,也是念佛与禅定相结合的,如我们每支香除了称佛名号,还要“止静”。止静实际上就是默念佛号,默念佛号也是禅定的一种。所以从这两方面来看,念佛与禅定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希望各位从思想上、道理上明白这个意义,把这一点弄明白了,我们在修净土法门时,就不仅仅是追求一天要念多少名号,而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散漫心、妄想心得到调治,得到止息,得到息灭,这才是我们修行、念佛的目的。妄想心不除,尘劳念不除,要想得到一心不乱,要想在当下得到受用,要想在临命终时往生极乐世界,那也是不可能的。为了使念佛达到除妄想、得禅定的目的,就要讲究修行的方法,讲究打坐的方法,讲究调身、调息、调心的方法,还要讲究调饮食、调睡眠的方法。只有使这些方面都能够协调起来,都能够与道相应,我们的修行才能顺利、快速地得到受用。这几方面就是天台宗《小止观》里讲的“调五事”方法。把这五件事调整妥当了,修行就有条件,修行就容易进步。懂得这些方法,不仅在打佛七时有用,自己平常修行、在家里打坐也同样有用。

  所谓调五事,第一,调饮食。食物本来就是我们滋养身体、修行进道的一种资粮。我们利用得当,就能够成为我们的助道因缘;利用不得当,吸收过量或不足,都对身体有影响,对修行没有好处,甚至会引生百病,所谓病从口入嘛。调食要注意四个方面,一、饮食不要过量,只能七成饱或八成饱。因为吃得太饱了,打坐、念佛,就会胸闷气胀,心不容易静下来,念头不容易把住,身体就不安稳。二、也不要吃的太少。我们平时一顿能吃二两、三两,修定时只吃一两,那也不行。因为肚子饿了,身体支持不住了,营养不够,同样无法修定。如果我们饥肠辘辘,妄想纷飞,怎么能修定呢?没法修定,没法得到念佛三昧、得一心不乱。这两条结合起来就是不饥不饱、适可而止,即适中。佛教主张中道,只有安住中道,才是修行的正道。三、不吃秽浊之物,如鱼、肉、葱、韭、蒜及喝酒、抽烟等。这些食物都与修定、念佛不相应。油腻太多,心沉不下来。葱、韭、蒜刺激性大,气味很重,自己闻着都感到难受。这种气味对我们的眼根、鼻根有刺激,不容易入静。四、不吃不宜之物。即不吃对自己健康有损、或者与自己的饮食习惯不协调的食物。如有人不能吃辣椒,猛然吃了许多辣椒,那对修定肯定是不利的。吃了不宜之物,容易滋生种种疾病。所以修行、念佛、打坐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寺院里,调食是第一件要事,饮食调好了,身心舒畅,进道有方,才是修行的前提。

  第二,调睡眠。佛教不管修哪一法门,都讲究精进不懈。六波罗蜜当中,精进非常地重要。不精进,布施没法修,持戒没法修,忍辱、禅定、智慧都不可能持之以恒地去修持。修学佛法,不管是哪个法门,都不能懈怠,不能贪睡眠。所以寺院里规定每天早上四点半或五点起床,诸方大丛林都是三点钟起床,晚上九点钟才睡眠。睡眠按时按量,既能够在时间上为修行提供保证,又能在精神上保持清醒。当然,不贪睡是一个方面,但过分地疲劳身体,不睡眠也不行。因为我们的身体毕竟是脆弱的,还是要爱护它、爱惜它,使之成为我们修行、做事业、为众生作贡献的一种工具,一种方便。我们要爱护这个身体,借假修真,我们要保证每天有一定时间的休息、睡眠。睡眠时间多少要根据每个人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一般地说,老年人有六、七个小时睡眠就够了,青年人要保证八小时的睡眠。假使睡眠时间太少,我们坐在那里就容易昏沉,修定、念佛都不会有真正效果。睡眠过少,神志不清,意志不明,要想净念相继也是办不到的。睡眠调好了是我们修行的基础。从上述两条来看,修行是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我们修行的人、学佛的人不应当轻视忽略物质生活的重要性。

  第三,调身。调身一是指我们修禅定、打坐时如何来调身,二是指我们平时不打坐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打坐的位子、坐的垫子非常重要。打坐用的垫子一般要与跏跌坐的长度、宽度相等,或略宽一点。坐在那里四平八稳,才能真正起到调整身心的作用。坐垫要柔软,臀部要有一个小垫子,使臀部略高于两腿。坐下来以后要盘腿,盘腿的要求是先把右脚收回来,然后将左脚压在右脚上,以脚背与大腿齐平为标准,这叫做单盘或单跏趺。一般上了年纪的人能单盘就不错了,年轻人应要求高一点,都应练双盘。盘腿对修行、入定、得念佛三昧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切诸佛的成道相都是跏趺坐相,跏趺坐相就是定相。盘腿是入定相,所以一定要锻练。不要以为光念佛就行了,盘不盘腿并不重要,不能这样看这个问题。如果要真的修行的话,就要下决心练盘腿子。腿盘好了,手要结禅定印。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拇指相对,放在腿上,与自己的腹部靠紧。两拇指一定要相对,这样才能够从各方面来加强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的精力能够集中,意念能够集中,这对于念佛、修定是一种增上缘。手放好了,头、颈、脊骨正起来。所谓正,并不是要把身子故意挺得很直,但也不能弯腰曲背。挺得太直了,容易伤气;弯腰曲背又容易憋气,气出不来,气不顺。一定要端身正坐,不偏不倚,不俯不仰,这是调身一个要领。要而言之,不宽不急是身调相。

\

  第四,调息。调息就是调呼吸。不管念佛还是修其它法门,调息是基本功。只有把息调好了,才是修定的开始,得念佛三昧才有希望。息有四种相状,一是风相。我们平常人呼吸声音很大,这不是息,而是风。二是喘相。喘相即是不通顺,快一下,慢一下。三是气相,即呼吸很粗。这三种相都不是修定的正常息相。修定的正常息相应把心住在息上,使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既没有声音,也不结滞,非常通顺。如果我们把息停留在风的阶段,那我们的心就容易散漫,所以说“守风则散”。如果我们把息停留在喘的阶段,则不通顺,“守喘则结”。如果把息停留在气的阶段,不但呼吸粗重,而且容易疲劳,“守气则劳”。不管是散也好,结也好,劳也好,都不是修定的正常息相,只有把息调整到不涩不滑,出入绵绵,若有若无,若存若亡的阶段,才能保持这种息相,我们就容易得定,所以说“守息即定”。大家一定要记住息的这几种相状:所谓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守就是保持。

  怎样把念佛与调息结合起来呢?我们在念佛时,声音不高不低、不急不缓、声声入耳、念念印心,念与息同步、息与念相融,使念佛之念与呼吸处于一种非常协调的状态。呼一口气,吸一口气,叫做一息。比如说,我们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出气时念“阿弥”,吸气念“陀佛”,这是一种方法。如果使用这种方法感到自己的呼吸非常急,念佛就很吃力,这就是因为呼吸停留在风相和气相上。呼吸调到了息相的时候,若存若亡,那就可以随呼吸时默念佛号了。息相稳定了,纯熟了,只要有佛号这个意念存在就行了,不一定非要念出佛号。息相稳定,净念相续不断,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就是禅定现前,念佛三昧成熟。这种方法,在我们打坐时可以用,平常走路、做事、睡觉时都可以用。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呼吸很难把握,心容易散乱。默念佛号与呼吸保持同步,是摄心的一种方法。但有时默念佛号,因为四个字(阿弥陀佛)或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很难与呼吸协调,很难与息协调,利用数息来摄心也是一种方法。就是以一呼一吸为一个单位,从一数到十,然后再从一开始。每呼一次或每吸一次,数一个数字。数息也是很有效的修定方法,天台宗的《六妙门》首先就是讲“数息门”。这种方法同样能够止息妄想、深入禅定。

  第五,调心。我们讲调身也好,调息也好,最终目的是要调心,把我们的心调到一个不沉不浮、意念清明的状态,这才是我们念佛修定所需要的心理状态。调心有三个阶段:一是入,二是住,三是出。“入”就是我们把前面这些问题都注意到了以后,就要使我们的意念或心进入禅定的状态,这就是入。进入禅定状态要注意两点,一不能昏沉,二不能掉举。所谓昏沉,就是当我们进入禅定状态以后,我们的意念不清明,或者是姿势不对,如低头曲颈,闭目弯腰,这样就精神不振,意念不清。掉举就是妄想多。如果感到昏沉,就把意念提一下,注意自己的鼻端,眼睛睁一睁,马上就能清醒了。对治掉举的办法是把意念移到丹田,注意息相,提起佛号,不要让妄念插入,使净念安住在禅定的状态中。安住同时就是进入,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在安住禅定状态时,要保持意念清明。我平时强调修行要达到“轻安明净”,“轻”是身体健康,“安”是心地安祥,“明”是不昏沉,“净”是不掉举。怎样从禅定状态中出来呢?当我们修完一坐,或者一个小时,或者四十分钟,我们在禅定中非常安定,非常舒服,非常有效果时,要出静就要注意先把意念从息相中引出来,开口放气,想自己的浊气从百脉随意而散,微微摇动身体,擦热双手,抚摩两眼,慢慢睁开双眼,放下两腿。放腿时也要按摩一下,待身热稍歇,方可随意出定。出定时一定要缓缓使身心放松,使自己的意念从安定的状态中走出来,这样就不会因为出入禅定状态的不得法而引起身心不安。

  今天讲的这些内容不但对大家打佛七用得着,平常自己在家里修行也用得着。各位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把智者大师的《小止观》从头到尾反复看几遍,对我们修行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后,祝愿各位在这次精进佛七中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利益,为平常修行打下良好基础,为成就佛道种下金刚种子。

  谢谢各位!

  (白衣弟子林明珂根据录音整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