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极乐之路
中国净宗
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
东汉
179年光和二年,支娄迦谶译出《般舟三昧经》,为中国净土宗经典传译之始;继译号称“净宗第一经”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三国·
222年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出《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252年曹魏嘉平四年,印度沙门康僧铠译出《无量寿经》。
258年曹魏甘露三年,白延开始译经,《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为师所译。
·西晋·十六国·
265-274年晋武之世,《法苑珠林》卷四十二记载之信仰弥陀净土,求生极乐世界者阙公则往生。此为我国现存文献中,有关弥陀净土信仰的最早记载。
286年太康六年,竺法护译《正法华经》问世,自此国人始知有观世音菩萨,并有灵验之说,是为我国有观世音菩萨信仰之始。
·东晋·十六国·
334年咸和九年,净土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诞生于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
354年永和十年,山东长清建灵岩寺,为丛林“天下四绝”之一,近世为净土道场。
378年东晋太元三年,慧远率众离襄阳去庐山。
381年太元六年,慧远于庐山创“龙泉精舍”,并于此讲经说法,庐山遂成南方佛学之中心,为净土理论奠定基础。后又于庐山西北麓建东林寺,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大师此后即于寺讲学、译经,创“白莲社”。
401年后秦弘始三年,龟兹僧人鸠摩罗什法师到长安,次年开始译经;东晋隆安五年,杯度禅师创建九华山化城寺。后新罗僧金地藏、明末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都曾居此寺。
402年元兴元年,竺法旷大师卒。师生前以《无量寿经》为净土之因,有众则讲,独处则诵。师之讲《无量寿经》为中国讲解弥陀净土经典之滥觞;七月,慧远大师集慧永、慧持、刘遗民、宗炳等一百二十三人于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白莲社,共期西方,首创汉地佛教净土信仰,开结社共修之端;弘始四年,鸠摩罗什法师应姚兴请,至长安入住逍遥园西明阁,待以国师之礼,开始译经。首先译出的是净土基本经典《佛说阿弥陀经》,继译《十住毗婆沙论》等。
410年义熙六年,庐山十八贤之一刘遗民居士卒。
412年义熙八年,庐山十八贤之一慧持大师卒。
413年后秦弘始十五年,着名译经家,我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之一鸠摩罗什大师寂;晋司空陆玩舍宅为寺,此为苏州灵岩山寺净土道场之最初。
414年义熙十年,庐山十八贤之一慧永大师卒。
416年义熙十二年八月初六日,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圆寂于庐山东林寺。
419年元熙元年,北凉昙无谶三藏法师译出《悲华经》。二月,竺法力三藏法师译出《无量寿至真等正觉经》,此经为《无量寿经》之异译本,今已佚。
·南北朝·
423年景平元年,庐山莲社十八贤之一周续之居士卒。
424年畺良耶舍三藏法师来我国,住南京钟山道林精舍,译出《观无量寿佛经》。
427年元嘉四年,与庐山慧远大师交往的浔阳三隐之一、诗人陶渊明卒。
433年元嘉十年,南朝诗人,曾为庐山慧远大师掘池种白莲花的谢灵运卒。
435年元嘉十二年,庐山十八贤之一道昞法师寂。
442年元嘉十九年,《观无量寿佛经》译师畺良耶舍法师寂于江陵。
443年元嘉二十年,庐山十八贤之一宗炳居士卒。
453年元嘉末年,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
472年延兴二年,中国净土宗发祥地和主要道场玄中寺,建于山西交城县石壁山中。后又被日本净土宗奉为祖庭。
476年延兴六年,我国净土宗实际创始者昙鸾大师,生于山西雁门。
508年菩提流志译出世亲菩萨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542年兴和四年,净土宗之集大成者,撰述甚丰的昙鸾(476-542)大师寂。
·隋·
587年开皇七年,隋文帝建净影寺,慧远大师居此法化甚盛,人称净影慧远。
597年开皇十七年十月,智者大师寂于石城大佛前。大师融合南北佛教,倡止观并重等义创立天台宗,其著作《净土十疑论》,示欣厌二义,常行念佛三昧及施戒修等一切善行,为后来天台宗学人“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作出表率。大师之留世净土著作尚有《观无量寿佛经疏》、《阿弥陀经义记》、《五方便念佛门》等。
605年大业元年正月,灵裕大师卒。师之留世净土着述有《无量寿经疏》、《观无量寿佛经疏》并《往生论疏》等。
613年隋大业九年,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诞生于山东临淄(一说泗州)。
·唐·
623年武德六年五月,三论宗祖吉藏大师卒。大师留世净土经典注疏有《无量寿经义疏》、《观无量寿佛经义疏》等。
634年贞观八年十月,专修十六妙观的智琰法师寂于苏州。师生前曾每月集善侣五百人至寺念佛,一生讲《观无量寿佛经》达百余遍。
641年贞观十五年,善导至河西(今甘肃武威一带),听道绰大师讲经弘扬净土法门。后返京师,写《弥陀经》,画净土变相于寺院,时人争相仿效。
645年贞观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净土宗高僧道绰(562—645)大师预知时至,别僧俗圆寂于玄中寺。有《安乐集》等著作传世。
650年永徽元年,唐玄奘法师重译《阿弥陀经》,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668年总章元年十月,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寂。师曾依《摄论》立四种净土之说。
681年永隆二年五月十四日,净土宗二祖善导(613—681)大师寂。大师主要留世著作有《观经四帖疏》及《往生礼赞》等。寂后弟子怀恽于长安神禾原建塔以祀。
682年永淳元年十一月,窥基大师寂于大慈恩寺译经院。师之净土论着有《弥陀经疏》、《阿弥陀经通赞疏》、《西方要诀释疑通规》等,流传至今。
701年大足元年十月,善导大师高足怀恽法师寂。
706年神龙二年,于善导大师塔旁建香积寺,是为净土宗名刹。
712年太极元年,净土宗三祖承远大师诞生于绵州绵竹(今属四川)。
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山西交城县玄中寺铸铁佛。
742年天宝元年六月十三日,着名的金台接引往生净土之僧,怀玉禅师寂于临海涌泉寺。
748年天宝七年,净土宗高僧慈愍三藏慧日大师圆寂于洛阳罔极寺。大师主张禅、教、律、净四行并修而着重于净土,此说与慧远、善导两系并列,称为慈愍派。
751年天宝十年,四川广元之“观音崖造像”开凿。现尚存造像108龛,约7000尊。题材有说法图及一佛二菩萨等,多数保存完好。
758年乾元元年,画家吴道子卒。画家曾为两京佛寺绘“西方净土变”等壁画,其“送子天王图”、“地狱变相图”等尤为优美,因而被称为画圣。
769年大历四年,净土宗四祖法照大师于衡州湖东寺,开五会念佛道场。
784年兴元元年,迎法照大师入禁中教宫人念佛,并及五会念佛。
794年贞元十年,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聚集大众午夜行道唱赞,所化三千许人,人称后善导。
802年贞元十八年七月,净土宗三祖承远(712-802)大师别诸弟子,以九十一岁高寿而卒。
805年贞元二十一年十月初三日,净土宗五祖少康大师说偈、放光而寂于乌龙山。塔于台岩。
839年开成四年,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卒。大师于其所着《华严经疏·入法界品》中,归纳念佛不出五门,约华严明念佛之理。
840年开成五年,净土念佛会社“九品往生社”成立于会稽郡余姚平原精舍,与会者有元英法师等1250人。
846年会昌六年,唐代诗人、虔修净土之白居易居士卒。居士晚年,曾与洛阳佛光寺如满法师等共结“香火社”,专志念佛以期生西,时值会昌灭法前后,意义深远。
904年天复四年,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禅师诞生于钱塘。
·五代十国·
907年后梁开平元年,义禅师于安吉灵峰结茅,后称灵峰寺,为净土宗九祖北天目灵蕅益大师,长期驻锡之道场。
954年周显德元年,吴越王钱弘俶创建净慈寺,后为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禅师道场;净土宗八祖云栖辟宏大师,亦曾驻锡开法,故此寺与净土宗关系甚深。
959年显德六年,净土宗七祖省常(959-1020)大师诞生于钱塘。
·北宋·辽·
961年建隆二年,延寿禅师继慧日永明院法席,着有《宗镜录》百卷及《万善同居集》等。
967年乾德五年,伏虎禅师大扇志逢(909-985)结庵于杭州五云山西麓。后吴越王钱氏为其建寺,始名云栖寺,后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居此,至民国间尚为净土宗名刹。
975年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净土宗六祖永明延寿(904-975)大师晨起焚香告众,趺坐而化。
988年端拱元年,曾撰《观经疏记》,并主张天台净土兼修的义通法师寂。
991年淳化二年,省常大师仿庐山莲社之举,于大昭庆寺结“净行社”,集众念佛,弘扬净土法门。
996年至道二年,遵式大师集道俗精修净土之业,作《誓生西方记》。
1002年咸平五年,遵式大师归东掖山。于其西隅建精舍,造无量寿佛像,与众共修念佛三昧。
1013年大中祥符六年二月,四明法智大师于延庆寺建“念佛施戒会”,尔后每年恒例修之。此会名为万人会,首先选定发起者二百十人,每一人劝募四十八人,各自每日唱佛名一千遍,将其数记于日历上,每年二日十五日携日历到寺集会,且醵出净财四十八文,若有死亡者持其姓名及日历到寺,聚会者一同念佛一千遍,为其人祈愿灭罪往生。
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慈云遵式大师至杭州下天竺寺弘传天台教观,行净土忏法。
1020年天禧四年正月十二日,净土宗七祖省常(959-1020)大师端坐念佛而寂。
1022年乾兴元年二月,智圆大师寂于钱塘。师为天台宗山外派僧,着有净土经疏多种,今唯存《阿弥陀经疏》,其余《阿弥陀经西资钞》、《十六观经疏刊正记》等皆佚。
1028年天圣六年正月,四明法智大师寂。师为天台宗山家派之主,前后与庆昭等人往复论难达七年。于净土则曾建“念佛施戒会”,所着关系净土者,有《观经疏妙宗钞》、《观经融心解》等。
1032年明道元年十月八日,慈云忏主遵式大师,对众略说法要后坐脱。师之一生虽倡本性弥陀、唯心净土之说,然多不涉论议,专门教人确立往生之正信,从事礼忏念佛。大师于净土法门,着有《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往生净土忏愿仪》及《往生西方略传》等,另于师所着《金园集》与《天竺别集》中,亦收有关净土之作多种。
1051年皇佑三年五月,东掖山承天寺神照本如法师寂。师曾效庐山之风,与郡守章得象等结白莲社,宋仁宗钦其道,赐寺名“白莲”。
1064年治平元年三月,仁岳净觉大师寂。师晚年专事净业,持律精严。师著作甚多,有《义学编论席解纷》一篇,收于《乐邦文类》第四中;师所着书,如《阿弥陀经疏指归记》二卷等,今皆佚失。
1072年熙宁五年,陈舜俞撰着《庐山记》五卷,述庐山白莲社之净土法门,及着名寺院胜迹等。
1090年元佑五年冬,灵芝元照大师卒。
1092年元佑七年,宗颐大师寂。师生前曾撰《莲华胜会录序》结莲华胜会,集众同修净业。
1097年绍圣四年,曾与净严法师集10万人于京师,结净土会以共修念佛的文彦博居士卒。
1099年元符二年春,择瑛法师寂于钱塘祥符寺。师之传世著作有《净土修证义》、《往生净土十愿文》、《劝修净土颂》、《辨横竖二出》及《弥陀偈》等;
1099年宗本圆照禅师卒于苏州灵岩山。
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夏,着有《玄签备检》及净土论多篇,常求西方,笃修净业的有严法师寂。
1106年崇宁五年,居士陈瓘卒。
1116年政和六年九月,元照律师坐化于钱塘。师生前曾撰《观无量寿佛经义疏》、《阿弥陀经义疏》及集《净业忏仪》。
1119年宣和元年春,专修念佛三昧之思照法师厉声唱佛,趺坐结印而寂。
1125年宣和末年,着《念佛方便文》勤修念佛三昧的江公望居士无疾而化。·南宋·金·
1127年建炎元年秋,大兴“净业社”之齐玉法师卒于上天竺。
1137年绍兴七年冬,思净法师端坐念佛而寂,顶上经七日犹暖,异香不散。
1140年绍兴十年九月,曾着《观经疏净业记》等之专修净业僧,如湛法师坐化。
1142年绍兴十二年,道琛法师结“净土系念会”于延庆寺,定每月二十三日会众念佛,与会道俗多达万人。
1152年绍兴二十二年十月,真歇清了禅师寂。师主张禅净双修,倡行念佛禅,以“阿弥陀佛”四字为话头,大弘禅净合一之教。
1153年绍兴二十三年十二月十六日,专修念佛三昧,作《唯心净土说》的道琛法师寂。
1166年乾道二年,宋高宗书“莲社”二字赐居士张抡,以嘉其率众精修净业之行。《乐邦文类》卷三,收居士之作《高宗皇帝御书莲社记》;宋孝宗诏白莲宗主子元至得寿殿,演说净土法门,赐号慈照宗主。三月二十三日,子元合掌辞众,奄然而寂。
1169年乾道五年,月堂惠询与行因两位法师共兴“西归莲社”,劝人精修念佛三昧。
1173年乾道九年正月,王日休居士立化。居士生前曾着《龙舒净土文》,并会集《大阿弥陀经》。
1179年淳熙六年十月,慧询大师书偈、念佛而寂。
1200年南宋庆元六年,天台宗僧人宗晓编《乐邦文类》五卷,为弘扬净土之作;西夏桓宗天庆七年,智广法师撰《密咒圆因往生集》,阐明有关密教的往生净土之说。
1211年嘉定四年,结“西归社”共修念佛之昝定国居士沐浴更衣,端坐念佛而卒。
1214年嘉定七年八月,宗晓法师卒。师生前曾任延庆寺首座,纂辑《乐邦文类》、《四明教行录》、《法华显庆录》等。
1246年淳佑六年,万松行秀寂。师曾编《祖灯录》六十二卷,又撰净土书若干种,断念佛之疑,劝人深信弥陀法门,师自亦恒修净土法门。
1251年淳佑十一年,曾作《劝修净土文》劝进净土的理宗丞相,郑清之居士卒。
1258年宝佑六年,志盘大师于东湖月波山起笔撰《佛祖统纪》,其中有《净土立教志》三卷。
·元·
1272年至元八年,精修净业之盘谷法师预期无疾而寂。
1312年皇庆元年正月,《庐山莲宗宝鉴》颂行天下,并赐优昙普度号“虎溪尊者”,为白莲宗教主,世称“莲宗中兴之祖”。
1323年至治三年,八月十四日,“普应国师”中峰明本书偈辞众,置笔安坐而逝于天目山。
1330年至顺元年,“虎溪尊者”优昙普度寂。
1342年至正二年,性澄法师寂于杭州上天竺寺。师晚年笃志净业,曾以天台之教旨着《阿弥陀经句解》。
1364年至正二十四年,福建泉州弥陀岩阿弥陀佛石像开雕。
·明·
1368年洪武元年,天如惟则禅师寂。师着有《净土或问》,破对净土法门之疑惑,倡唯心净土之旨,弘禅净双修之法。
1370年洪武三年秋,梵琦楚石大师寂于南京天界寺。有《楚石梵琦语录》二十卷及《西斋净土诗》等著作行世。
1407年永乐五年,曾着《阿弥陀经略解》及《净土指归集》之大佑大师寂。
1408年永乐六年正月初二日,曾撰《阿弥陀经注》之普智法师,晚年专修净业,寒暑不辍,于时别众面西端坐念佛而寂。
1444年正统九年,作净土诗一百八首,平生以净业劝人的景隆禅师寂于杭州西湖修吉山。
1465-1487年成化年间,河北正定隆兴寺“西方净土变”、“二十四诸天”壁画绘成。
1535年嘉靖十四年,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诞生于仁和。
1571年隆庆五年,莲池大师重建宋代开山的杭州云栖寺为净土念佛道场。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僧明证虔修净土,沐浴端坐合掌念佛而寂。
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净土宗九祖蕅益大师诞生于吴县木渎。
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曾着《西方合论》十卷弘扬净土的袁宏道居士无疾卒于荆州僧寺。
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戒行精严,虔修净土之辟锦尼师,正坐念佛而寂。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七月初二日,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别众,端坐念佛而寂。师之传世著作,后人编为《云栖法汇》,共三十四册。
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无明慧经和尚圆寂。和尚年愈七旬尚随众耕作不息,提倡念佛并有《念佛法要》等传世。
1623年天启三年十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主禅净兼修之行的憨山德清大师圆寂。
1624年天启四年,由大贤、大雯、大霖等17名僧及王宇春等16名居士,共加校订印刻的《云栖法汇》出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智旭大师,受菩萨戒于杭州云栖寺,后以北天目灵峰为中心,弘传净土法门。
1626年天启六年,净土宗十祖行策大师诞生江苏宜兴。
1627年天启六年十二月,主张不废宗门,事必假渐修的圆澄禅师寂。师曾作《净土偈》8首,赞百行不如念佛好。
1628年崇祯元年五月二十一日,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之传灯大师寂于幽溪道场。师之有关净土著作有《净土生无生论》、《阿弥陀经圆中钞》、《净土法语》、《观经图颂》等。
·清·
1655年顺治十二年正月二十一日,净土宗九祖智旭蕅益大师卒于灵峰寺。大师从儒入禅,继而研教、究律,知禅者佛心,教者佛语,律者佛行,三者统一而不可分割,三学之归趣,则不外念佛一门,并以念佛为禅教律之归结,于是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
1659年顺治十六年七月,建庵度众,专志净修的念纯大师寂。师之留世著作有《禅净双修集》及《净土诗》等。
1663年行策大师到杭州法华山西溪河渚结庵,弘扬净土法门,后到江苏常熟成立莲社,被尊为净土宗十祖。
1678年康熙十七年十月十五日,曾对《净土十要》进行点评,并作序刻印于康熙七年流通的成时大师寂。
1682年康熙十一年七月九日,净土宗十祖行策大师寂于虞山普仁寺。
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诞生于江苏常熟。
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道霈法师寂于鼓山涌泉寺。师之有关净土之作有《净土旨诀》、《净业常课》、《续净土生无生论》、《西方发愿文注》及《餐香录》、《还山录》等。
1727年雍正五年,省庵大师在杭州梵天寺创妙莲法会,弘扬净土法门。
1734年雍正十二年四月十四日,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自知时至,合掌称佛名而寂。师之主要著作为《劝发菩提心文》。
1739年乾隆四年,博通经藏,深信净土法门的周梦颜居士卒。留世著作主要有《西归直指》,分《净土纲要》、《疑问指南》、《启信杂说》、《往生事略》等四篇,均收于居士之文集《安士全书》中。
1741年乾隆六年,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诞生于京东丰润县。
1793年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彭希涑居士卒。居士系彭绍升居士之从子,遵嘱编《净土圣贤录》九卷。
1796年嘉庆元年正月,彭绍升二林居士卒。居士生前持戒念佛甚虔,编着有《华严念佛三昧论》、《净土三经新论》、《一行居集》、《居士传》、《善女人传》等多种。
1806年嘉庆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律净法师自知时至,坐龛、说偈、合掌而寂。
1810年嘉庆十五年二月,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预知时至,辞诸外护,劝众念佛。至十二月十七日,再次别众谓佛已来迎,即结印而寂。逝后众闻异香浮空,露龛七日,面貌如生,白发变黑,荼毗后得舍利百余颗。
1812年嘉庆十七年十月十九日,闭关于杭州古梅庵,日课弥陀十万声的起信大师盥沐易衣,念佛坐逝。师生前曾作《念佛歌》劝修净土。
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曾作《净土诗》百余首,重刻《弥陀疏钞》弘扬净土的周光居士卒。
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八月,曾作《净土诗百首》,日课佛号十万,胁不着席数十年的觉源法师端坐念佛而寂。
1830年道光十年九月二十日,悟开大师坐化。师之一生,以净土指归,有《念佛百问》、《净业知津》、《净业初学须知》、《念佛警策》、《十六观古道情》等著作问世。
1857年咸丰七年,魏承贯居士卒。居士晚年受菩萨戒,专修净业,曾会集《无量寿经》期成善本,结果亦未全尽人所愿。
1861年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圣量大师,诞生于陕西合阳(今合阳)。
1878年光绪四年,杨仁山居士创办并主持的金陵刻经处刊印“西方极乐世界图”。
1885年光绪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浙东授心法师趺坐念佛,泊然而寂。
1890年光绪十六年,台湾净土宗道场灵山寺,创设于雾峰北郊青桐岩。1946年毁于地震,遂重建于台中市之中心今址。寺设念佛会、灵山学苑、学经班等,斌宗、道源、忏云诸大师及李炳南、周邦道等居士,都曾先后至寺讲经,弘扬净土念佛法门。
1892年光绪十八年七月初七日,清代专修专弘净土法门的古昆玉峰大师圆寂。
1893年光绪十九年,印光大师晤化闻和尚于京,应化老之邀,南下至普陀山法雨寺,安单藏经楼。自此两度掩关影不出山者二十余年。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庐山海会寺至善法师驰书诸方,与相识者别,因晚年以院事付高弟清虚,清虚和尚自南昌得书疾归庐山,和尚抵寺,法师即座而化。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初三日,普陀山忆莲沙门通智法师,合掌念佛而寂。
1910年宣统二年,真达法师接苏州灵岩山寺丈席,后来与妙真和尚大举复兴堂舍,印光大师为制订各种规约,寺遂成专修念佛之净土道场。
1911年宣统三年八月十七日,近代佛教复兴先躯、金陵刻经处创建者、对净土法门有独特见解的杨仁山居士卒于南京。
·近代·
1916年台湾台中专修净土道场创建。
1918年徐蔚如居士集印光大师文20余篇印于北京,题为《印光法师文钞》,为印光大师文集名《文钞》之始;农历七月十三日,弘一大师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1922年上海佛教净业社成立,为专修净业的念佛道场,社址设爱文义路64号,关纲之居士任社长。
1923年在印光大师倡导下,南京魏梅荪居士创建法云寺放生池、念佛道场及慈幼院,此后念佛、放生活动广泛开展,各地纷纷成立莲社,建放生池。
1924年正月初二,普陀山了余法师寂于上海锡麟堂下院;兴慈大师于上海吉安路创建净土道场法藏寺。
1926年5月,上海佛教净业社出版发行《净业月刊》;
1930年印光大师创办的弘化社,在上海觉园净业社内成立。
1932年教宗天台、行归净土的天台宗高僧谛闲法师圆寂于宁波。大师有关净土之著作甚丰,主要有《观经疏钞演义》、《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省庵发菩提心文讲义录要》及讲解《佛说阿弥陀经》,有宝静法师笔录名《阿弥陀经亲闻记》;
9月26日,省元法师于北京拈花寺含笑念佛而卒,寂后奇香馥郁,舍利多至千数。
1933年曾璧山、李公达、周佛慧等居士为提倡念佛法门,组织香海莲社,为香港首家居士道场。
1935年4月15日,香港何张莲觉居士独资兴建的“东莲觉苑”落成。
1936年日军于东北挑起事端,沪上佛教同人于上海觉园佛教净业社内启建“护国息灾法会”,请印光大师破关前往说法,皈依者千余人。时绥远灾情严重,大师即以所得香敬2900余元尽数捐去,并再自拨原存印书款千元为倡,筹资再助。
1937年徐蔚如居士卒。居士生前曾集印光大师书信文稿出版《印光法师文钞》及创立“北京刻经处”、“天津刻经处”流通经籍。
1938年五月,印光大师亲订灵岩山寺规制五条,明确该寺为十方专修净土道场;11月3日,近代佛教居士、画家王一亭卒于上海觉园。
1940年十月二十八日,经印光大师提议及在山职事、护法居士会谈,一致同意妙真法师任灵岩山寺方丈,并于十一月初一举行升座典礼;十一月初四日卯时,净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西逝。翌年二月荼毗后得五色舍利百余颗,大小舍利花及血舍利千余粒。
1941年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会刊《弘化月刊》创刊,杂志以弘扬净土法门为主旨。编辑钟慧成,发行人德森法师;离欲和尚于成都任家湾(今人民北路)建“离欲念佛堂”,创办离欲念佛会。
1942年九月初四日,在大众念佛声中,一代高僧弘一大师安详西逝。荼毗后获舍利1800粒,舍利块600颗。
1945年施省之居士卒。居士生前曾任上海佛教净业社董事长、上海居士林林长,并曾创办北京中央医院等社会公益事业。
1946年定西法师于沈阳般若寺创念佛堂,率缁素弟子共修净业。
1946年十月,觉光法师于香港跑马地正式成立“香海正觉莲社”。现有四众莲友人数近2500人。
1947年10月,近代高僧,灵岩山寺重兴真达老和尚寂于上海;张一留居士卒。居士生前笃修净业,着有《净土宏纲论》、《西方认识论》、《驮沙净土文》及编纂《苏州灵岩山志》。
1948年专修净业的戒空法师卒于昆明筇竹寺。法师留世著作有《莲社明训》、《净宗要语》等;日本学者望月信亨卒。望月氏主要著作有《望月佛教大辞典》及《中国净土教理史》等。·现代·
1950年3月,李炳南居士于台湾台中市创办台中佛教莲社。居士大力弘扬净土法门,在其影响之下台岛南北莲社竞起,弘化规模日广;四月十七日,教宗天台、行归净土的大德法师,上海法藏寺之创建者兴慈大师寂于上海江湾;罗鸿涛居士经七年搜集之后,将所收集到的印光大师文稿结集成册,即今《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底本,并将此书稿交灵岩山寺妙真和尚校勘定稿;十月十二日,袁希濂大德卒于苏州;曾着《佛法导论》、《饬终津梁》及编《印光大师嘉言录》弘扬净土的李圆净居士卒于上海。
1951年近代佛教大德,上海佛学书局编辑范古农居士卒。
1952年定西法师创建香港东林念佛堂于荃湾芙蓉山,为专修净土道场;凤山佛学研究社创立于台湾高雄,翌年请煮云法师住持,改名为凤山佛教莲社,专修净业,弘扬净土。
1953年8月,先后任中国佛教会会长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圆瑛大师,圆寂于宁波天童寺。师主张宗教兼通,禅净双修而归于净土,故自号三求堂主人。
1954年静修净土法门的“台湾高雄佛教莲社”,创立于高雄前金区,常有数百僧俗来社念佛,并出版流通佛教典籍;灵源法师创建十方大觉寺于台湾基隆,创寺主旨为办一所禅净双修而归于净土之道场。
1957年律航法师任台湾台中专修净土道场慈善寺住持。自此即整肃寺规、树立道风、日念佛万声,李炳南居士亦常来讲经和主持念佛,净土宗风大扇。
1958年阐扬戒律、自律甚严,行在净土的慈舟法师寂于北京安养精舍;1月,曾着《法源论》、《净土决疑碍行答问》并助临海兜率寺通文法师创办“兜率寺莲社”的林慧光义行居士卒于临海。
1959年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禅宗巨匠虚云老和尚圆寂于江西云居山。大师虽主禅宗,但亦应机教人念佛。
1960年六月十一日,律航法师一心不乱念佛而寂,荼毗后获五色舍利数百颗,顶骨现莲华色半露舍利,若绛璧之嵌珍珠,师生前专弘净土,曾着《念佛入门白话解释》、《百日念佛自知录》等书弘扬净土法门;12月20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天台山国清寺首座,教宗天台、行在净土的高僧静权大师,在大众念佛声中正念分明含笑而寂。
1961年圣怀法师于香港跑马地成和道创“弘化莲社”。莲社至今一直保持每周三天的念佛及讲经活动。还在荃湾东林念佛堂组织“生西助念团”,作为在香港念佛、诵经之共修净业场所;致力于净土法门,创作白话通俗着述弘法,曾任上海佛教净业社社长的黄涵之庆澜居士卒于上海。
1962年五月十三日,定西法师在香港东林念佛堂佛七期中,逐日拈香礼佛,终七后与众执手话别,容色殊畅,在大众念佛声中端坐而寂。
1963年1月6日,现代净土宗大德,精修念佛法门并常驻弘化社襄助印光大师校刊净土诸书的德森法师,寂于苏州灵岩山寺。
1965年主张以净土一门融摄世间、出世间法,为禅、教、律、密之精华与归宿的夏莲居居士卒。居士有《佛说大乘无量寿清净庄严平等觉经》会集本,广为流传,并有《净语》、《净修捷要》等著作传世;曾任《弘化月刊》主编之窦存我居士卒于江苏。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文革”中寺院、佛像、经书、法器被毁,许多僧尼被驱逐,被批斗,佛教活动被禁止。
1967年1月,现代净土宗大德,苏州灵岩山寺方丈妙真老和尚卒。
1969年冬,曾与苏慧纯居士办大*轮书局流通经籍书刊,编发《觉有情》月刊弘扬佛法的陈无我居士卒于上海。
1970年永慈法师创建玉佛寺于台湾南投观音山,为专修净土道场。
1971年台北佛教莲社创立,为专修净土道场。
1972年4月,毛惕园居士编收典籍近300种,集净土宗经文之大全的《净土丛书》初版,于“台湾印经处”印成并发行。
1973年永惺法师于香港创建西方寺,是净土专宗寺院,丛林格局一应俱全,内设菩提学会,法化深远,度众万千。
1976年8月,林克智居士于临海普贤寺为男女居士多人讲《佛说阿弥陀经》,后复以弥陀圣诞为中日,于该寺打专修念佛“净七”一堂。其后数年中,抄写《净土十要》全文五部,《佛法要领》五册及《二时课诵》、《金刚经》、《大悲忏》等经籍,又画多幅“西方三圣”像,以应熟谂居士学佛之急需。
1977年7月9日,曾着《禅净双勖》、《入香光室》、《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以弘扬净土的了然法师寂于苏州。
1981年果一法师任庐山东林寺方丈;12月明学法师任苏州灵岩山寺方丈。
1983年二月二十日,曾创办大雄书局流通佛书,并编着《在家学佛要典》、《建设佛化家庭》、《可许则许》等多种普及书籍的陈海量居士卒于上海。
1984年香港青山慈净寺妙莲和尚,于台湾南投购地150亩,兴建灵岩山寺,遵印光大师遗风,专就念佛一门深入,为解行相应的专修净土道场。
1986年三月初五日,现代净土宗大居士李炳南卒于台湾。居士创台中佛教莲社,创办《菩提树》月刊弘扬净土法门。所着《净土问答》、《当生成佛之道》,为接引初机入门之要书,主持编集《净土丛书》,是为震旦第一创举;八月初九日,凤山佛教莲社住持、清凉寺专修净土道场住持煮云法师寂。法师多次主持台湾各地精进专修佛七,提倡念佛修行。留世著作有《弘法散记》、《精进佛七日记》、《大专精进佛七专辑》、《精进佛七感应录》等多种。
1988年四月十六日,严持戒律,力弘净土之道源法师寂,荼毗后获舍利千余颗。留世著作有法师讲、广化法师记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记》及法师之佛七开示录《佛堂讲话》五集;7月17日,曾创办专修净土道场“十方大觉寺”于台湾,并着有《净业纲要》、《山居杂语》、《心经集注》及画作《佛菩萨圣像画集》的灵源法师寂于台湾。
1990年曾任《弘化月刊》主编、上海佛教居士林林长的游有维居士卒于上海。
1992年曾任北京居士林林长,中国佛学院净土宗教授的黄念祖居士卒于北京。居士主张禅、净、密三宗一体不二,强调习禅修密者,须发愿往生净土。居士的主要弘扬净土著作有《大乘无量寿佛经解》、《净土资粮》、《华严念佛三昧论讲记》、《谷响集》、《心声录》等;6月,庐山“东林寺莲社”重建;“东林寺净土宗文化研究学会”在东林寺成立,果一法师任会长。
1993年由妙善大和尚主持修复的普陀山专修净土道场,“西方净苑”重建落成;4月13日,以研究、弘扬净土法门为主的“临海市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在浙江成立,林克智居士任主任。
1994年我国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方丈果一法师寂于山;9月11日传印法师继承东林寺方丈。
1996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魏磊教授辑着的《净宗法语大观》;
2000年8月26日,现代佛教大德郑颂英居士卒于上海。
*本年表下限为2000年。
**表中日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者为公历;用汉字表示者为农历。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