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案本文
僧璨禅师以居士身得法于二祖,之后隐居皖公山 。隋开皇十二年,有沙弥道信 ,年十四,来向他求解脱法门。
(缘起于现象界,四祖道信年仅十四,已为解脱事,前来向三祖请益。)
道信师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请和尚慈悲,对我开示解脱法门。
三祖僧璨禅师问曰:「谁缚汝 ?」
(是谁缚住汝,要求解缚?是自心之妄想情见缚我也。)
道信师曰:「无人缚。」
(是无人缚我,仅自身业障所缚也。)
三祖僧璨禅师问曰:「更何求解脱 ?」
(既然无人缚,何必求解缚或解脱也。)
道信遂于言下省悟。
(悟者无咎,宜速修之,去除心垢。)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诸法缘起分为三种状况,一为无实质因缘法,心法起自于内源的种子,此等法都是前尘影事,积存法尘起现行;无知者认此法为我,法中有我,有我、我所则陷入烦恼境中,这些大概都是初阶修行者,道眼未开,所以被妄想心所缠缚,不知心法真实,此等都是五蕴所生诸法,所以《楞严经》云:「五蕴非因缘,非自然性」。其它二种 法起于有实质因缘之法,当然自然性能应缘起法,此因缘法又分为二种。所以第二种为有外缘实法,包括冤亲债主、护法菩萨等,邪来烦恼生,正来烦恼除,行者心不能自主时,都是由此正逆因缘所左右,若能自主,倒也能面境心如如。第三种为非常人所具有因缘法境界,此是心眼已开行者,佛性能感知超时空因缘,自心亦能以真性主行,无妄想相随,来体验虚空一切因缘,甚至于自性能鉴照十方国土与众生,此等人不是四禅境界者,就是圣人阿那含、阿罗汉等;有此等修证者,已非末法时期众生所能为,因此等人应具有五神通或六神通矣!
上述三种缘起法,为何有前尘影事所缘之不净法,为何又有心明自性主行应缘之法?不管妄想因缘或实相因缘,若认知体性本自清净,而成就解脱圣性,则诸法何碍你?何法缚于你?有所碍、有所缚,都是内心不净种子所缘,所以修行当断诸心垢,不然怎能得无所缚自在境界。所以我们尚不能得解脱前,当要认识自性,也可以说是要见性之标的。行者要见性,在心明后要能知圣性。何谓圣性?唯识学称生无漏智而断烦恼之性为圣性,有解脱知见现起为见圣性,所以在无漏智发起时,无漏种子为圣性之体。见圣性即见正性,见正性者当得贪无余断、瞋无余断、痴无余断,一切烦恼皆无余断,是名见正性。
见性仅止于得解脱之见,得见圣性。但尚未见宝性,达到得如来藏性,如来藏(tathāgata-garbha)获得当起三身、四智,得法身、报身、化身及大圆境智、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随法尔能知一切法,其如来藏遍虚空尽法界,无所不知过去、现在、未来,无所不见虚空各世界有情、无情类众生因果报应,这才是佛的境界,所以得如来藏才真得宝性。吾等众生于贪瞋烦恼中,如来藏尚不失真如清净之性,犹如金在粪秽中,不易其性。理可懂但境难证,所以行者要能离缚,当 认知七种染净诸法自性,可称七种性自性。即:(1)集性自性、(2)性自性、(3)相性自性、(4)大种性自性、(五)因性自性、(6)缘性自性、(7)成性自性。
行者要离缚、得解脱,当先认识「体性」真实,体性者即是指事物实质之体,而体之不变易称为性,故体即性,性即空体。若就理之法门而言,佛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但众生之所谓众生者,都是妄想执着一切法耳!要能解缚当断内习,要断内习当知心性真伪,然后如法修习,以般若智观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即能得自在、解缚。
2.释题
本公案名为「性用无缚」,唯识学言诸法由三性生,三性者─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此三性是一切法缘起及缘起后所衍生的一切妄执法,所以依三性产生三相,即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三相既然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所以三相可说无相,三性亦无性,性相终归于空寂。所以三性之性用中,若要能无缚,则遍计所执性当要灭除,此妄性灭则依他起性用时,无缚无黏,是谓见性。见性后要有圆成实性现起,当有大圆境智、成所作智,这些都是神通变化之境界,非一般得解脱知见者所能,也只有大菩萨、佛等境界者始能得之。
自性只有应缘起法功能,说真如性用更为恰当。但行者内心要清净无垢,不是一朝一夕能得到的,故要累劫而修。若行者不知修心,走入修身或修世间禅定,不从心地中去灭除诸心垢,终当做不到无缚。是谁在缚你?自己缚自己,自心缚自心,自身缚自身,心缚则身被缚,身心自在则人自在解脱。
无境缘时行者自缚,是妄想心特重;有境缘时被缚是执外境以为真,更没有无为法的修证,所以无法做到知法而不黏,遇境而不被缚。
古德云:「万境本闲,庸人自扰之」,若能不自扰,外缘、外境与我何干。说来容易,起行犹难;道理懂得,每临考验,即迷失自己。理可顿悟,事得渐修,行者当知修行次地,不然光着急或执境界而迷失。3.语体文解
僧璨禅师以居士身得法于二祖,之后隐居皖公山。
禅宗三祖僧璨禅师先以居士身受二祖慧可大师之教导,时约隋朝开皇二年(公元五八二年),慧可大师传衣法、经书于三祖僧璨,之后因值佛难,受二祖之命,即隐居安徽皖公山。话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五七四年),乃禁佛、道二教,两年后北周灭北齐,法难延及齐境。慧可大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辗转到达安徽舒州司空山(今岳西境)。后慧可大师在司空山居石洞修行,并在此为四众说法,度脱群品。爱徒僧璨则往来于皖公山与司空山之间继续学法。十年后隋开皇十二年,开始出世弘法。
皖公山即是现在的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景区面积约八十三平方公里,又称皖山、潜山,潜山县因山得名,安徽省简称「皖」亦源于此。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登临天柱,封为「南岳」。天柱山的自然景观奇异,具雄峰、奇石、幽洞、秀水,自然天工,居「南国第一」。白居易居士赞美天柱山:「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李白居士:「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苏东坡居士:「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居为终老之计」。明代诗人李庚先生亦曰:「天下有奇观,争似此山好」。古之贤哲流露出他们把天柱山选为自己归宿的愿望,足见其风景迷人处。
隋开皇十二年,有沙弥道信,年十四,来向他求解脱法门。
有一沙弥名道信师者,年纪仅有十四岁,来向僧璨禅师求真正的佛法─解脱法门。此沙弥却成为后来的禅宗四组,接收了禅宗的正法道传。僧璨大师者生年不详,入灭于公元六O六年。隋朝开皇十二年(公元五九二年),僧璨禅师开始弘法时。开皇十三年(公元五九三年)慧可大师在成安县(今属河北省)遭到陷害,被县令翟仲侃处以重刑后示寂。
按语说:「缘起于现象界,四祖道信年仅十四,已为解脱事,前来向三祖请益。」本是宿世因缘,今生亦不迷失,年纪虽轻却能为真正解脱事忧心,即往三祖处问法。
道信师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道信师即问三祖说:「我来此处参问、乞问解脱法门,愿和尚能发大慈悲心,给我指示这个法门。」因四祖道信年轻未有实际禅修境界,所以问不出境界来,但能以修行目标来参问三祖。按语说:「请和尚慈悲,对我开示解脱法门。」
三祖僧璨禅师问曰:「谁缚汝 ?」
既问解脱,当有人被缚,但显然无人缚。所以三祖答得锐利:「是谁缚您,要您来解缚、脱黏?」无因缘之境,是自己缚自己,受妄想心、习气所左右故。有因缘境,应缘又迷失于其境界中,当然又是自缚。所以有缘、无缘之法,都是自缚、自缠、自黏;圣人者则于有无因缘法中,自悟体性空、无相,不着一切境,所以能不被缚、也不自缚。
按语说:「是谁缚住汝,要求解缚?是自心之妄想情见缚我也。」有境、无境都是自己缚自己,要求解缚,当反求求自己。
道信师曰:「无人缚。」
道信师答曰:「是没有缚住我。」按语说:「是无人缚我,仅自身业障所缚也。」若行者执业缘为真,当有个业来缚。若能观一切法空,则无人缚、无业缚,自当脱黏、解缚。
三祖僧璨禅师问曰:「更何求解脱 ?」
三祖答说:「既然无人缚,是自己家内事,何向外求解缚?」按语说:「既然无人缚,何必求解缚或解脱也。」修行人初发心要见道、成道,已被道缚。有点境界认境为真,是已被境所缚。
道信遂于言下省悟。
道信师于三祖开示下,似已省悟。若能不求道、不求解脱,安住于当下,自能自在于万缘中,有此能耐行者,何必言解粘、脱缚。话虽如是说,理可顿悟,事还得渐成,不假修功、不经修练,而说成就道业,可能大妄语成。
按语说:「悟者无咎,宜速修之,去除心垢。」古德闻一首偈语,即能悟道、得果。禅宗行者参问一句,即能悟道而修道。闻思是悟道之手段,修是得道果之必要手段,去除贪、瞋、痴三毒,回归到清净自性,以自性应缘,不假造作,即能得无缚、无粘。禅宗修行目标为「内传法印,以契证心」,所以当悟得实相法印为目标;实相者无相,不取一相,就如僧璨大师言:「萧然静坐,不出文记」;又如弘忍大师言:「缄口于是非之地,驰心于空有之境」。
(2006.06.06.撰于法尔)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