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船子和尚开悟后,每天都在溪边摇橹过渡,然后有一天来了夹山禅师,夹山禅师懂得很多,然后两人就对起机锋,对话到一半,夹山禅师输了,然后理屈词穷,又想着在想话来对。结果被船子和尚一个竹竿打下水,夹山不会游泳,在溪水里就乱噗咚,一折腾出水面,问他,;说,说。夹山刚要说,船子和尚就把他头在压下水里。如此反复两次。就这样子,夹山就开悟了。
开悟了什么?夹山本来很懂得教理,所以和船子和尚对话,机锋逞口雄。但是夹山的机锋都是思维的东西,一落水后,吓了一跳。这些思维的道理,佛理,全部都用不上了。所以船子和尚再要他说说,他说什么呢。就这么开悟了。
这个和德山棒临济喝一样的。嘴皮功夫好的人,遇到德山禅师,德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几棒子打下来。看你平常思维的东西都跑哪里去。
学佛要记得,你要能抓的住一样东西。
比如你生病时,你的三藏十二部,满腹文采,能不能用的上。你遇到危难时,落入水时,遇到灾难,你的教理漫天能否用的上。那唯有什么?平常的功夫。平常学佛人,一句观音菩萨能用的上,就好了。危难时,一句观音菩萨就能用上了。你看,修行不用多语。但要对观音菩萨有信心啊,这个信心不是看书看来的,如果看书能看出信心来,博士教授早就解脱了。信心是修行出来的,是经过事情磨难,磨练出来的。要经常念观音菩萨,念《普门品》,然后危难时,不用思维,不用脑袋想,自然就;观音菩萨出来了。这时候就很难起作用。
这个很关键。教理研究解决不了生死,但信心就能。一个老太婆,大字不识,只会观音菩萨,他就能了生死。不要小看,信心和文化程度无关,和一个人善根有关系。当然在你信心很足时,就可以研究教理了。或者说,教理的研究,是为了增加我们的信心。
危难时,显现修行的真假,否则文字功夫是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我们有信心时,文字功夫也是很好的,可以通过文字功夫,把信心传播出去,这也是好事。有信心时,你也可以多深入经藏。平常时,要记得多念观音菩萨,到危难时,才能想起这个圣号。要是平常没有念,危难时就想不起来了。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