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都有这种习性:虽然知道死无定期,但因日日见不死,于是常见又会生起来。所以,就会想要多多的储存。就象世间的人,整天奔波忙碌,为了什么?忙着去准备以后乃至老年时受用的东西。
在阿拉伯半岛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他用金子和钻石造了一座非常精美的宫殿。他向人炫耀说:这个宫殿就象天宫一样的美丽。建好以后,他正准备住进去尽情享受的时候,在门口站着真主派来的使者,告诉他说:您的死期已经到了,请跟我走吧!
佛教里同样也告诉了我们无常的道理。佛在《八大人觉经》里说:世间无常,国土微脆,四大空苦,无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
所以,世间的所谓金银财宝、乃至于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是无能为力的。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间就象为旅客开的一个客栈,投宿一夜,第二天必须各自东奔西走,去走他的路。
其实,我们都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里的客人,这里不是我们的久呆之地,因为这里面充满了恐怖,苦恼。如果不好好地修行,这一生结束后,我们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不再沦落到恶道!但是真正的修行,又必须从自己的内心里来认识,知道修行不能依靠别人,而是需要自己脚踏实地去做的。
禅宗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个人急急忙忙地求道,投靠在禅师的座下,希望能赶快给传一个最高的法门,让他早日开悟。禅师对他说:不着急,你稍等一下,我去去厕所。
回来以后就告诉他说:象解手这样简单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修行别人能帮得了忙吗?我们都喜欢念观世音菩萨,你知道,观世音菩萨手里拿的念珠,他是在念谁呢?他是在念他自己呀!
所以,外缘只是一种启发。最主要的还是在于自身的努力。但是,我们又离不开外缘的帮助。因为我们的本觉一定要借助于始觉,也就是要听闻佛法等等来开发。
当我们知道了无常的道理,了解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开这个世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去思惟,去修。自然慢慢就不会再注重现世的贪求了,而精进修道的心就能生起来了。
所以,不要把修行停留在一种形式上,一定要学修并进,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