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在太原府略作停留,跟随进京的商队又上路了。从太原到北京还有一千多里地。一路晓行夜宿,经过几十天的跋涉,穿越逶迤的太行山脉,终于来到了京西商道。西山里也有不少香火旺盛的寺庙,不过大师无心参访,一心向往着怀柔县资福寺。从西山望去,千年古都北京城果然名不虚传,十分壮观。又经大半日,到达北京城,城墙和城门楼更见高大宏伟。在南城的寺院歇脚,次日即往北京东北方向的怀柔赶去。
资福寺位于怀柔县城北约五公里的红螺山南麓。寺西500米处曾有一泓泉水,名 珍珠泉 ,据传泉里生活着两只斗大的红螺,昼伏夜出。每当暮色笼罩山林,红螺便吐出殷红耀眼的火焰,层林尽染,连山顶都红光熠熠,百里可见。红螺山便由此而得名。资福寺始建于东晋穆帝永和(公元 345-356 )年间,扩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英宗皇帝来寺降香,见佛顶放光,龙颜大悦,御赐寺名“护国资福禅寺”。嘉庆五年(1800),彻悟禅师退居红螺山资福寺,因众多弟子追随而至,于是开单接众,苦心料理十年,建成专修净土的丛林,道风远播。禅师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农历十二月十七日申时圆寂。临终前嘱咐弟子:“念佛法门,三根普被,无机不收。我数年来,与众苦心建此道场,本为接待十方同道,一同修持净业。凡我所立的规矩模范,要永远遵守,不得改弦易辙,这样才不负老僧我为大家的一片苦心。”
资福寺环境幽雅,群山环抱,山上古松古柏遮天蔽日,姿态万千。山门外古槐前20米背风、向阳、湿润的低洼处是一片北方罕见的竹林,一丛丛,一竿竿挺拔清秀的翠竹为这深山古刹增添了生机。
大师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跋涉,终于从南五台来到净土圣地资福寺。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