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仁清法师:如果发了菩提心就是大乘佛教的行者

发布时间:2024-01-01 01:37:10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仁清法师:如果发了菩提心就是大乘佛教的行者

在这部经典上,释迦牟尼佛讲完了十二因缘法以后,就是看着颠倒女她能接受了十二因缘法了,然后“我当为汝说一实道”,又开始引她到一实道上来,就是更进一步了。接下来就是经文,“汝当思维。守护一念”,在这里说,“一念者。谓菩提心。菩提心者。名曰大乘”。我们已经讲到了,大乘和小乘的主要界线就是发不发菩提心?如果发了菩提心了,他就是大乘佛教的行者,他一般会修大乘法,“一念者。谓菩提心。菩提心者。名曰大乘。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别说三”。

刚才我们讲到了吗,人天乘、小乘和大乘,诸佛菩萨为度众生的缘故,善巧地分别说了三种,但是《妙法莲华经》说了“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最终趋入大乘,在这里也是这个含义。诸佛菩萨为众生的缘故,众生根基不同的缘故,分别说了这三种,但是你既然听了十二因缘法小乘法了,堪为法器了,我现在就为你说一实道,叫你思维,“汝当念念常勤守护是菩提心”,所以说这个一实道的大乘法。

他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菩提心;第二个含义是六度。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听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为什么?因为我们缺乏得太多。为什么非常重要?只有大乘佛教才能最终成佛,其他的不可能成佛,小乘的声闻缘觉最多是自了汉,他证得是偏真涅槃,离佛果还很远。

那么我们念佛求往生的往往都说我们修的是大乘法,修的是大乘道,那么首先你得知道什么是大乘道,什么是大乘法,包含什么内容,哪些大乘法适合我们修行,而且我们是不是大乘根基,这些都是需要知道的。所以说,大乘佛教,大乘道,般若蜜乘的大乘道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是菩提心;第二个含义是六度。刚才我们讲的是菩提心,“汝当念念常勤守护是菩提心。勿令忘失”,后面有一句话,“纵有五阴四蛇。三毒六贼。一切诸魔。来所侵娆。终不能变是菩提心”。这里“五阴四蛇。三毒六贼”,这是说的一切的障碍。

比方说我们这个五蕴色身的变坏,我们身体的变坏,这就是一种障碍。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也是一种障碍,包括外界魔障,我们冤亲债主的干扰等等都是一种障碍。在修行上我们都称他为障难,或者是诸魔。假如说你菩提心坚固、菩提心清净的话,念念守护你这颗菩提心的话,那么这一切障碍对你是不能动摇的,是这样。一切的诸魔来所侵扰、扰恼、侵害,终不能变是菩提心,都不要变你这个最初发心。

因为什么呢?因获如是菩提心的时候,“身如金刚。心如虚空。难可沮坏”,因为你这个菩提心不坏的缘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缘故,“常乐我净。具足而有”。“常乐我净”是指的佛果境界,“常乐我净。具足而有”,证得真实的“常乐我净”,相当于证得真实的佛果了。

“常乐我净”是佛果地上的一种证境,一种功德证境。就等于说一实道当中讲了菩提心,我们这是讲了第一层,讲了菩提心。

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无论是讲到五蕴色身的变坏,外界的天灾人祸,包括我们内部人心的烦恼,无量劫以来的无明习气等等,包括一切的冤亲债主的干扰,或者天子魔的扰恼,我们都要坚定这一颗菩提心不失变坏的话,最终就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并且证得常乐我净具足,相当于说最终你会成佛的。让我们发菩提心,而且是坚守这一颗菩提心,这是愿菩提,当然还有行菩提,这是愿菩提。这是发的愿。

——摘自仁清法师《消灾长寿护童子,忏悔堕胎度婴灵》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讲义

更多请搜“仁清法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