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净土法门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50集2014年12月22日讲于香港
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学佛从哪里下手?中国佛法是大乘教,他老人家告诉我的,从“看破、放下”下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六度前五度是“放下”,最后“般若度”是“看破”。
那么先“看破”还是先“放下”?各人根性不相同,因缘不相同,没有一定,应该是大多数的人们,先从“放下”下手。所以“六波罗蜜”的排列,前五度摆在前面“放下”(五度都是“放下”),“布施”这底下有放下悭贪,“持戒”放下破戒,“忍辱”放下嗔恚,“精进”是放下懈怠,“禅定”是放下散乱。最后“般若”是智慧,放下愚痴这是“看破”。
念老这个地方这个提示得很好,菩萨修学的六门功课,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学佛放不下,就不能成就。所以念老在此地告诉我们,这六门功课是证涅盘的正因。修学大乘,无论是哪个宗派,无论是哪个法门,这是佛陀教菩萨修学的六门功课,大小乘经典都说。大乘,几乎没有一部经上不讲六波罗蜜的,布施对治悭贪。
这六门课修到什么时候圆满?“悭”是吝啬,“贪”是贪求,什么时候我们没有吝啬的概念、没有贪求的欲望,“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
“六度”所对治的这六种全都是染污,染污我们自己的真心。在本经上就是“清净、平等”,有悭贪就不清净了,心是浮动的就不平等了。
佛法的修学,求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希望得到的是什么,这个自己一定要非常清楚。总的来说,用佛经的术语,佛法修学的目的就是“成佛”。
成佛是什么意思?成就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行、究竟的相好。这是大乘菩萨修学终极的目标。用什么方法?大乘经上说八万四千法门,“四弘誓愿”里面讲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六大类。六大类展开就是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是六种,这六大类。所以每一条里面所含的境界是没有边际的,无量无边。
众生对于一切法都贪恋、都希求,分别执着,这就把“本来是佛”变成了六道众生,在佛的眼目当中“可怜悯者”。每一个众生,原本跟一切诸佛一样、跟阿弥陀佛没有差别,为什么今天变成这个样子?无始劫来迷了,迷是愚痴。自性本有的无量智慧,这一迷之后,智慧变成了烦恼,变成无量烦恼。
佛现在教给我们要把这个东西放下,首先把你的欲望,对物质上的享受、愿望,精神享受的愿望统统放下。
有人说,这是人生的享受,放下了,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凡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凡夫他所认识的快乐,我们用一般名词来解释,都是一些刺激,真正的乐他没有享受到。好像现在这个世间年轻人很多吸毒,你问他为什么吸毒?快乐、麻醉,打吗啡,是这个乐。
这个乐付出的代价是生命,极其痛苦,哪里是乐?!佛法里面有没有乐?有!连世间法凡是随顺性德的有乐,《论语》头一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就是喜悦、就是快乐。这个乐从哪里来的?学、学了之后把它落实、“习”就是落实,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快乐!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不亦说乎”,这种快乐不是外面的刺激,从内心里面生出来的。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