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的第二座寺庙是“灵峰寺”。灵峰寺始建于唐代,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重修,现在的灵峰寺重建于1998年,也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
灵峰寺前是一座颇有气势的六柱五门五楼石雕牌坊,民间坊额“五台圣境仰天大佛”由佛教领袖、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居士书写。这座石雕牌坊精雕细琢,额、联刻工不俗,是新建石牌坊中难得的佳品。
与精工打造的牌坊不太协调的是,灵峰寺前面的庭院凌乱不堪,建筑墙皮、油漆、彩绘剥落,呈现败象,给人以“买得起房子,没钱装修”的感觉。
灵峰寺的主体“五方文殊殿”建在一座高台上,自北而南依次为东台聪明文殊殿、南台智慧文殊殿、中台孺童文殊殿、西台狮子文殊殿和北台无垢文殊殿。
这“五方文殊殿”是五台山特有的一个寺庙现象,可能和五台山范围比较广大,各处寺庙距离比较远有关。
看看五台山的寺庙分布图可以知道,在五台山的五座山峰,也就是东、南、西、北、中五个台地上,分别建有供奉文殊菩萨一种法像的寺庙。
这样一来,如果来五台山的香客和信众要把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都朝拜到,就必须登上五座山峰,即“大朝台”。但对于绝大多数香客和信众,特别是旅游者来说,登上五座山峰基本不可能,于是就有了把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集中一处供人朝拜的设计。这种在一地即完成的朝拜,叫“小朝台”,类似今天某种物件或仪式的简化版。
实际上,在五台山还有更为简化的朝拜五方文殊的版本,那就是黛螺顶的“五方文殊殿”。
在黛螺顶的这座“五方文殊殿”里,一殿当中既集中了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让朝拜者只需转转身就可以完成自己的夙愿。
五台山朝拜五方文殊可以走简化“路线”的设计说明,佛祖更看重信众的心是否真诚,即所谓“心诚则灵”;佛祖更看重信众是否真心向佛,即所谓“心到佛知”。那种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一步一磕头、见庙就烧香的极度虔诚做法可能并不是佛祖所提倡的,更像是某些信众的自我解读,就像高香越烧越高,请香的价钱越来越离谱。
为免去朝拜者上上下下的辛苦,这五座佛殿之间均有天桥相连,可以让朝拜者的朝拜一气呵成。我并非信徒,但为了沾沾文殊菩萨的智慧之气,在年过半百时还能提高点智商,也非常认真地跟着女儿把五座佛殿走了一遍,向每一个文殊菩萨的法像都报了到。
在东台聪明文殊殿和南台智慧文殊殿之间竖有一通石碑,上书“灵峰胜境”四个楷体大字,落款是“康熙甲戍仲夏”。仔细观察这通石碑会发现,碑心的四个字应该不是一个年代的,“灵”字更像是原碑,其它三个字显然是后来补上的。翻看手中的五台山旅游资料,偶然看到一幅菩萨顶牌坊的照片,依稀可辨的仿额“灵峰胜境”竟然和灵峰寺的这通石碑是一个版本!所不同的是,坊额是横书,石碑是书写。有关资料介绍说,菩萨顶牌坊“灵峰胜境”四个字为康熙帝御笔,为康熙帝在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驾幸五台山时所题。
站在“五方文殊殿”所在的高台上望向对面的弓步山,起伏的山峰宛若一尊仰天大佛,灵峰寺之名大概由此而来。
从高台上下来,偶然发现高台的东北林木丛中有一座八角五层密檐式砖塔。该塔造型古朴,岁月的痕迹随处可见,一看就是座有些履历的古塔。
在网上搜索有关信息,知道这是座建于元代的仿木砖塔,塔名为“佛日圆明舍利塔”。佛日圆明,即海云大士,是元代著名禅师,为元初诸帝所重,曾敕封“光天镇国大士”、“佛日圆明大师”等号;南宋宝佑五年(1257年)在五台山华严寺圆寂。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