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讲到“贪、嗔、痴”三个字的时候,可能不会有多少感觉,因为它的意思很平实,容易理解。
于是我们往往只把它当做佛典中常出现的一个概念。但我发现,一念贪心,真的好可怕!以前,我特别爱买衣服,于是每次外出办事的时候,都去逛街。虽然衣橱里有很多来不及穿的衣服,但依然要享受购买欲得到满足时的短暂快乐。但为了这短暂的快乐却要付出一大堆的烦恼,甚至影响工作生活。
记得有一次我去海关办事,匆匆办完之后,又去自己经常逛的小店扫货,满足之后就回家了。过了一段时间,单位要用海关登记证,却突然发觉登记证不见了,这下脑子变得一片空白,要知道补办海关登记证可真是非常麻烦的,且需要很多工作日。但我怎么也想不起来,好好地怎么会不见了呢?最后不得不去海关准备补办,结果到窗口一打听,工作人员就把登记证拿出来,说上次我办事时落在海关了。我的天哪!我竟粗心到如此地步,而且当天回去之后完全没有印象,可想而知,我当时的心完全是被贪欲所占据着,发号施令的是贪,兴风作浪的是贪,制造痛苦的还是贪,而且贪的同时伴随着极大的痴。好在窗口工作人员细心地帮我保管,没有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现在重新审视,确实感到自己是贪嗔痴的重病患者。对于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基本没有抵抗力,即使一时的理智占据上风,致使贪爱没有得逞,回家之后,仍会日思夜想,满脑子都是那件衣服的影子,内心怎么也无法平静、安定下来,无法专注地工作、生活,被贪欲占据的内心焦躁不安,直到最后,不得不再去把它买回来,才能心满意足。可事实上,衣服进到衣橱之后,又有多少次去穿它呢?反而为日后整理衣橱平添许多烦恼,留之占位,弃之心疼,可见,心心念念买回来的更多的是一堆烦恼而已。
在生活中,也会有很多其他的例子。比如,往往因为只想满足一己之私,而忘了很多该做而没有去做的事情,忘了很多该关心而没有去关心的人,由此引发家人不满以及令自己烦恼的一系列情绪问题。遗忘,没有放到心上,都源于自己的一念贪心,被贪欲占据的心是不肯付出的心、不肯奉献的心,但以前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点,没有认识到那个时候的自己不过是贪嗔痴的奴隶罢了,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整个社会环境都是这样。
然而,对生命进行深入思考后,我真的发现,贪嗔痴绝对不容轻视,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己是贪嗔痴的重病患者,就不会想要去治病,这就是无明,就是痴。如果不消除贪嗔痴,生命就不得安宁,世界就不得安宁。即使再聪明,再有能力,只要没有认清贪嗔痴的真相,都是活在它们的掌控中,区别只在于,它们变现的花样更多,程度更甚。因为能力可以使贪嗔痴得到滋养,让人贪得更加心安理得,嗔得更无所顾忌,真正是一念贪嗔痴,苦日无尽头。
佛陀真是大智慧,仅用“贪嗔痴”三个字,就把人类的生命状态做了精辟总结。佛法同样用无我的智慧,教导我们从贪嗔痴的状态里走出来。当我们放下自己的私欲,放下对自我的执著,生命就变得简单轻松,关系就变得和谐有爱,内心也更加安定和沉稳,恐惧不安孤独等负面情绪也会随之消散。
三级修学的学员基本都是义工,义工行的目的就是让自私自利的心转变成付出奉献的心。无论是参加班级共修,还是分享博客,守在固定义工的岗位,或是参与书院的建设管理,义工是学习者、分享者、奉献者,最后还是创造者,所以只有让义工行成为人生的头等大事,我们才算真正走上了学佛之路,才有可能从贪嗔痴的舞台转身,成就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的品质,这才是真正的正业,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选择。虽然个人的力量非常微不足道,但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有两份力,就出两份力,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用心去做,就可以把这一点星星之火传递出去,不断传递出去,终有一天,它会驱散黑暗,光照大千。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