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弟子学佛后,感觉在称谓上比较乱,例如我们称呼你为师父,但有人称呼你为大师、导师或佛。又我们应自称是弟子、学生还是末学?同学之间称师兄弟、姐妹是否如法?
答:这是属于礼仪。现在不讲礼了,怎么称呼都行。可是在从前不行,那就是一百年前是绝对不许可的。为什么?称呼错了,失礼。有涵养的人笑笑,没有涵养的他会批评,他会轻视你,说什么你从小没有教养,你的父母、老人没有教你。所以,从前重视,为什么?他是礼义之邦,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要靠礼,没有礼不行。
这个称呼,称师父是俗称,世俗一般称师父,实际上就是老师。如果真是符合现代社会的习惯,我们称老师最适当,为什么?可以把社会对于佛教的误会化解。我们在学校称老师,佛法是教育,老师、学生,师生关系。最恭敬的,对人最恭敬的自称是称名,别人不能称名。别人称名对你是不恭敬,自己一定要称名,对别人是恭敬,最恭敬的。我们称人不能称人名,更不可以连姓带名称呼,这个很不好,这是很不恭敬。称字、称号。名是他从小父母给他命的,他没有成年可以称他的名。为什么?他是孩子,童子,那是十九岁之前,十九岁没有成年,二十岁算成年。成年行冠礼,在从前是有礼节的,就是戴帽子了。十九岁之前不戴帽子,二十岁正式戴帽子,礼帽,就叫冠礼。从这一天之后,行冠礼的时候,你的同辈,你的兄弟们、同学们送一个字给你,以后就称字。大家都称你字,不称名。你做官了,从前在朝廷做官,皇帝也称你的字,不称名,这对你尊重。如果皇帝称你名,那你有罪了,你犯了法有罪这大家称你名。所以他有很多规矩的。
如果有德行、有声望,连字也不称,称号,他有别号。最尊敬的称呼,连别号都不称,称你的故乡。比如清朝的李鸿章,他做到宰相,德行、学问为大家所景仰,也不称他名、字、号,都不称,称他什么?合肥,他是合肥人,李合肥。这个称呼是什么?这个称呼非常恭敬,整个合肥那个地方的人都被他尊敬了。出家人也不例外,你看我们不称智顗大师,称什么?天台大师,天台山。我们不称窥基,我们称慈恩大师,慈恩寺的大师。所以称他的寺庙,称他居住的这个地方,这是最尊敬的。这些现在都很少人知道,现在人彼此称呼是连名带姓。你现在要是用古人的规矩,现在人也不懂,所以也就随俗。不过称人名最好不要带姓,尊重人的时候称一个字,他名字两个字,称一个字,他比我大,某兄,称兄;比我小的叫某弟,称个弟,这是很尊敬的。自称的时候一定称名。在过去,一生称名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父母,父母一生都称你名,第二个是老师,所以老师的身分跟父母是平等的,老师对学生称名。这是从前的礼俗,也应当要知道。可是在我们正式日常生活当中也懂得随俗,不要斤斤去计较这些。我们自己要这样做,别人怎么做法不要放在心上,这样就好。
称“大师”实在这是错误的,“导师”也不可以称。为什么?在佛门里面,大师、导师是只有对佛的尊称,这个要懂得。有些地方他不太清楚的时候,也必须要纠正。可是大师里面也有一种特殊,净土宗的祖师称大师。但是不是他活着在世的时候,你看印光大师,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都称他印光法师,没有称大师的。他往生之后,佛教界里面公推他为净宗第十三代祖,这称大师,称他大师,他自己不知道。这个我们要知道。导师跟大师都是对佛的称呼,他能真正教人成佛作祖,有这种德行、学问;菩萨不敢称。
佛门里面最尊敬的称呼是称“和尚”,这现在人世俗就不知道了,认为称和尚是小看了人。和尚是印度话,一个寺庙只有一个和尚,这学佛的同学都应该知道,方丈、住持他称和尚,别的人不能称,别的人称闍梨,阿闍梨。在我们中国,一般他出家了,我们称他师父,称他法师,不可以称和尚。和尚翻成中国意思就是学校的校长,这个寺院里面的方丈、住持,所以他只有一个。
通常称呼称“善知识”,这是对人很尊敬的称呼,称善知识、称仁者,这都是很尊敬的,对菩萨都可以称仁者、称善知识。仁是仁慈的人,是这个意思,慈悲、仁慈的人这是菩萨。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