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宗研究》序
麻天祥
与光山结缘,还是二十余年前的事情。一场大水,席卷淮河流域。毛主席一声号令,我和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奋不顾身奔赴豫南抗洪前线。我徒步穿越了洪区数县,自然对包括光山在内的信阳地区留下了虽然淡忘,却难以磨灭的记忆。直到九十年代初,由于生命角色的转换,灯下读史已成生活之常课。偶然由僧传中获知,天台宗的创始人慧思、智顗师徒,早在十数个世纪之前,就曾结庵于光州大苏山,而将天台法华经义推向全国。淡忘的光山又牵动我对艰难岁月的回忆。然而,毕竟由于历史的尘封,无论是怀旧的情结,还是作学术上深层次探索的欲望,都在南北东西辗转的生命之旅中稍纵即逝。1998年夏,当我从大洋彼岸归来,学会的朋友与我谈起光山并相约至苏山作实地考查,不过,直到去年暑假,才如愿以偿。
八月的淮河流域,也是骄阳如火,我们一行数人,在县农业局局长王照权先生的导引下,参观了位于苏山之阳的净居寺。夏日炎炎,暑气蒸腾,破落的古寺却别有情趣:凉风习习,绿树参天。寺依山傍水,上则云蒸霞蔚,松竹掩映,下则湖光与蓝天一色,芙蓉与野鹤并立;环寺群山,似欢舞盘旋之青龙,与古寺一体,浑然天成;唐柏五株,如傲岸守卫之将军,壮净居声威,根深叶茂,山茶飘香,"九龙捧圣"。寺门宋真宗"敕赐梵天寺"题额奔来眼底,脚下断石残碑,诉说着往昔的文运与繁华。明嘉靖年间苏轼游净居寺诗并叙的石刻蜷伏在土墙的角落。有"七井泉通一脉香"的功德井,早巳干涸,再也不能煎寺前山茶而饮回味无穷了。惟有唐道岸手植的银杏,不仅浓荫遮地,而且其上寄生檀、柏各一株,生机勃发,以同根三异树名闻遐迩,沿寺侧小径蜿蜒匍匐而上,近百米处有巨石如劈,虽历千余年的风雨剥蚀,壁上字迹尚依稀可辨:"住大苏山慧思开石甲戍三月二十五日"。史传文物相互印证,天台宗思想导源于苏山之阳显然是不争的事实。一阵幽隐清新的山风扑面而来,顿时觉得心胸豁然开朗,视野似乎也变得无限宽阔,把江淮和南国的风物尽收眼底。正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当时顺口胡诌一联曰:名山名人名僧名扬天下,古寺古树古井古泽后人。我们反躬自问,中国传统文化泽及之后人,怎能继续让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淹没无闻,而做败落家产的不孝子孙?对历史上的谬误充耳不闻?因此商定,在光山召开一次净居寺与天台宗的学术研讨会,既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学术探讨,也可在新形势下对光山经济的发展做绵薄的贡献。可惜的是,会议筹备期间,我们学会首先提议到光山考察的先生因病魔的侵袭,过早的与世长辞。会议成功,论文结集,都难免一份凄然。
会议筹备期间,银杏树枝无端断落,光山百姓纷传,"银杏着地东坡回";会议的前一天,与会代表从四面八方赶来,久旱的光山又普降甘霖,如此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与自然的巧合,事实上反映了人们对这次会议的期待与厚望。正因为如此,会议的全过程得到了县委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季羡林先生的关爱与指导。黄心川、唐明邦、杨曾文、孙昌武等着名学者更是从各个方面给予会议以热情洋溢的帮助,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的论文。大正大学等十余名日本学者也赶赴光山,为净居寺的学术地位作了充分的论证。中日学者50余人,还有来自台湾《中国佛学》的高仰祟先生等,济济一堂,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并讨论慧思、智顗以及天台宗思想形成、发展与光山净居寺的关系,详考史实,充分论证,一致认为,苏山之阳为天台思想的发祥地,为天台宗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日本学者川崎小姐为纪念此次光山之行。曾向中国学者索句,我亦有一诗相赠:负笈跨海离东瀛,光山净居楚天青。巾帼不让须眉业,慧心巧结中日情。罗炽先生尤其诗兴豪发,事后有诗十余首,确实反映了光山会议中融洽的学术气氛和新时期学术界精益求精的开拓精神。这里结集的四十余篇论文,既是对会议的总结,又是期待推动天台宗研究的铺路石子。值此书出版之际,我谨代表大会发起并组织的单位,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会、武汉大学宗教学系以及东道主光山县人民政府,向季先生、黄先生以及全体与会的中日学者,向给予会议全力支持的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同志再一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议中的用片由光山县蒋文和、杨华洲、刘光群同志提供,特此说明井致谢意。
麻天祥 2000年12月于珞珈山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