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者,於忍辱中生决定心。】
《弥勒发问经》里面讲的十种心,这也是求生净土的重要条件。前面三条我们读过了,这个第四条,『於忍辱中生决定心』。忍辱范围包括的很广,在大乘菩萨法里面是个很重要的科目,我们在《金刚经》上可以看到。《金刚经》是大乘菩萨法,菩萨法里面修学的纲领就是六波罗蜜,经里面,在六波罗蜜里面特别提到布施与忍辱,讲得最多。布施是修福,忍辱是能够保持,如果没有忍辱,一切功德都不能成就。忍辱,佛经上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天然灾害的忍受。这些在近代,我们在资讯里面所听到的,相当频繁,比过去几年有增无减。当然这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生活、修学都要有极大的耐心,要能够忍受。
第二类是人为的加害。人为加害,实在讲,也有很复杂的业因。那个人为什么找我麻烦,不找别人麻烦?凡是遇到这些事情,自己一定要认真反省。我这一世当中没有得罪他,他来找我麻烦,必定是过去生中的过节。不学佛的人往往不了解这个道理,於是他不甘心、他不服气,这里面就产生怨恨、报复,这个事情真的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是一桩非常残酷的事情。六道众生里头,最不幸的就是这桩事情,就是冤冤相报。学佛的人,如果我们要说他所得的殊胜利益,第一殊胜利益是什么?就是听了佛这些开示觉悟了,凡是与我过不去的人我都能够忍受,我也都能够原谅。自己深深反省,必定是过去世也是这种态度对他,他今天报复过来。能够忍受,这个帐到此地就了结,绝不能够有丝毫怨恨之心。这个关系很大,这是真正第一殊胜利益,是真实的受用。这一生在世间,不怨天、不尤人,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灾害都不怪别人。我们在《金刚经》上读到忍辱仙人,那是修菩萨道的时候,菩萨修忍辱波罗蜜,遇到歌利王割截身体,那是无枉之灾。遭这么大的劫难,忍辱仙人没有动一丝毫的瞋恚心,而且发愿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他。
所以,外面境界实在讲没有好坏,好坏是在自己一念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观念,好坏都是在自己的观感。忍辱仙人对歌利王,为什么不责怪他,将来成佛还第一个度他?这就是他们的观感跟我们不一样,我们认为受了很大的委屈、很大的伤害、很大的耻辱,我们以为是这样的,决定不能忍受,非报复不可,这是凡夫的观念。修行的人的观念,遇到这个境界,他是菩萨、他是大善知识,他成就我忍辱波罗蜜。他给我这种伤害,看看我能不能忍受?能不能在这个境界里面还是心平气和,还是丝毫没有波动?观念不一样。他要不给这个境界,我怎么晓得我的忍辱波罗蜜圆满了,我成就了?这一念观感不同。所以外面境缘哪有好坏,好坏的确是在自己的念头,自己心清净,念头善,世间没有一桩恶事,也没有一个恶人;自己烦恼不断,这个世间连佛菩萨也不是好人。这是我们要懂得的,我们要忍受的,无论什么人一天到晚板著面孔,看到我们就讨厌,我们见到了恭恭敬敬,在这里头修,修忍辱、修清净心、修平等心,这就是真正善知识。不能把他看作恶人,把他看作菩萨、看作善知识,我自己成就了。善的境界里面没有贪爱之心,恶境里面没有瞋恚之心,这是修忍辱波罗蜜。
第三类的是修法。我们今天讲学佛,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如果没有耐心,你的道业不能成就。所以,修道也要有高度的忍耐的功夫。
这三类忍辱往往有连带关系,所以这三大类它是融通的。我们成就道业不简单,今天我们生在这个环境当中,说是要找一个很理想的道场,到哪里去找?走遍全世界你也找不到。什么地方人事物能如你意?为什么原因?我们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所修的不善业,这一生的遭遇都是果报。我们幸亏遇到佛法,幸亏遇到大乘,我们在这个境界里面得到解脱。什么是解脱?就是善恶我都不放在心上,顺逆环境我都能够忍受,境界就平等了。平等的境界就是最好修学的道场,一切时、一切处皆是道场,这样才找到一个真正的归依处。
如果你心里面烦恼没有舍离,是非人我没有放下,你走遍全世界,你也找不到一个修学的道场,你也找不到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你找不到。所以,在忍辱当中生决定心,什么决定心?决定不为顺逆境界所动,决定不为善恶境界所动。一心求出离,求出离三界,一心求生净土,就对了。
大乘无量寿经指归 (第七十三集) 1996/4 美国圣荷西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