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宣化上人:地藏经 地神护法品浅释 第十一卷

发布时间:2024-12-08 01:39:06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宣化上人:地藏经 地神护法品浅释 第十一卷

地神护法品浅释 第十一卷

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瞻视顶礼无量菩萨摩诃萨。皆是大不可思议神通智慧。广度众生。是地藏菩萨摩诃萨。於阎浮提有大因缘。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身百千身形。度於六道。其愿尚有毕竟。是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如千百亿恒河沙。

在说完了第十品之後,将说第十一品的时候,有一位坚牢地神即对佛说:「我从往昔以来,瞻仰观视顶礼过无量无数菩萨中的大菩萨,他们都具足很大不可思议的神通智慧,广泛救度一切众生。可是这位菩萨,其愿力比其他菩萨更深更重!世尊!这位地藏菩萨,与南阎浮提的众生有特别的大因缘。像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这四位大菩萨,他们也化现百千身形来广度六道的一切众生,但是他们的誓愿,尚且有完毕的一天,唯有这位地藏菩萨,教化六道里的众生,所发的宏誓大愿所经之劫数,像千百亿恒河沙数那麽多。」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於所住处。於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

地神又对佛说:「世尊!我观察未来世界及现在的众生,在所住的地方,若能向南方安设一个清洁的位置,用土、石、竹、木等的原料,做一个龛座,在这龛中能够塑或者绘画,甚至用金、银、铜、铁来铸造地藏菩萨的形像,时常烧香供养,瞻仰礼拜、赞叹,这人所居住的地方,就可以获得十种的利益。」

何等为十。一者。土地丰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现存益寿。五者。所求遂意。六者。无水火灾。七者。虚耗辟除。八者。杜绝恶梦。九者。出入神护。十者。多遇圣因。

「什麽是十种利益呢?第一、他所住的地方变得很肥沃富饶,所种的五谷或蔬菜等都能丰收。第二、家中大小眷属都平安无事。第三、已亡的祖先都可超昇天上。第四、现在存者皆能增福延寿。第五、所求的事均能遂心如意。第六、没有水火的灾患。第七、一切惊恐不如意的事都得消灭。第八、永不会再做一切恶梦。第九、出入平安,有善神护卫。第十、能遇到一些殊胜的圣德因缘,诸如闻法,读诵大乘经典的善知识,或做布施修整塔寺、塑造佛像等,这一切的圣缘。」

世尊。未来世中。及现在众生。若能於所住方面。作如是供养。得如是利益。

在未来世界中,即是指我们现在这世界中,以及现在的众生而言。当时的现在就是我们的过去世。地神对佛说:「假使能够在所住的地方,做前面所说的种种供养,则能得到前面的十种利益。」各位要知道,为什麽地神又再对佛重复的说呢?即是为了要启示我们众生能尊敬供养地藏菩萨。

复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处。有此经典及菩萨像。是人更能转读经典。供养菩萨。我常日夜以本神力。卫护是人。乃至水火盗贼。大横小横。一切恶事。悉皆消灭。

地神又再对佛说:「世尊!未来世界中,假使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所住的地方,若有地藏菩萨本愿经及地藏菩萨的圣像,这个人还能转读诵这部经典,供养地藏菩萨,那麽我便在日夜间常常用我本人的神通力量,来卫护这个人,甚至於水火盗贼,大横祸小灾害,一切恶事,都一概会消除息灭。

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神少及。何以故。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苇。谷米宝贝。从地而有。皆因汝力。又常称扬地藏菩萨利益之事。汝之功德。及以神通。百倍於常分地神。若未来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菩萨。及转读是经。但依地藏本愿经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拥护之。勿令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辄闻於耳。何况令受。非但汝独护是人故。以有释梵眷属。诸天眷属。拥护是人。何故得如是圣贤拥护。皆由瞻礼地藏形像。及转读是本愿经故。自然毕竟出离苦海。证涅盘乐。以是之故。得大拥护。

佛告诉坚牢地神说:「像你这样大的神通力量,其他的诸神很少能比得上。什麽缘故呢?南阎浮提世界的土地,都是蒙你保护,乃至於一切的草、木、沙、石、稻、麻、竹、苇、谷、米,以及一切的宝贝。总而言之,凡是地上所有的东西,都是因你的保护力而生长。你更应当时常称扬地藏菩萨功德利益的事情。你的功德以及神通妙用是比普通的地神高过百千倍分。假使未来世中有善男子或善女人,能供养菩萨,及转读这部经,还能依照地藏菩萨本愿经里每一件事来修行的人,你要用你本有的神通力量去拥护他,不要使一切灾害,及不如意事,令这位众生听到,何况叫他亲身去受这灾难呢?不仅是你去卫护这人,因他乃依经修持,所以也有帝释天及梵王眷属,及诸天的眷属等,也都来拥戴保护他。为什麽能够得到这麽多的圣贤来卫护这人呢?都是由瞻仰礼拜地藏菩萨的形像,以及转读这本愿经的缘故。这些众生自然而然毕竟能脱离苦海,证得常乐我净涅盘四德的快乐,因此能得到这麽大的卫护。」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