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观经》是净宗重要的一部经,我们可以这样子说法,《大乘无量寿经》是净宗概论,从方方面面来介绍这个法门。小本的《阿弥陀经》便于受持,所以在中国这一千多年来,修净宗同学都把这个经本做为早晚课诵,非常的简要。这是世尊无量的慈悲,确实给我们一个容易修学的法门,一个方法。《十六观经》就是《观无量寿佛经》,它里面讲十六种观法,这里面有观想念佛、有观像念佛、有持名念佛,最后第十六观是持名念佛。愈是在最后,这个法门就愈重要。在古时候中国跟印度都有这个说法,最好的、最殊胜的是摆在最后。在文艺表演里面属于压轴戏,最好的一出戏总是放在最后,让观众看到愈看愈有兴趣;如果最好的摆在前面,看完了,后面都不如前面,大家就不看、就走了,最好的放在后面。
那你就晓得,十六观里把持名念佛放在最后,这就知道净宗修学方法,持名实际上比观想、观像都要殊胜。为什么?这些经过去我都讲过,我在学《观经》的时候曾经问过李老师,问他十六观的观想、观像,还有一个实相念佛没提。观想就有十四种,唐朝智者大师就是修观想念佛往生的,所以这个法门也就跟着传到韩国、传到日本。
在中国,修观想法门的不多,我向老师请教为什么,老师告诉我,观想不容易成就!譬如第一观,观落日悬鼓,什么叫成就?你睁开眼睛看到,黄昏太阳下山那个太阳就在你面前,你真能看得见,闭着眼睛,这个景象也在你面前,你试试看你什么时候能观成?真观成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得把这个东西拿掉,不拿掉你着相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还得把它拿掉,拿掉比观想成就还要费事、还要困难。他说念佛好,念佛只要一句名号,要你放下很简单,比放下你那个观想容易多了,想想是有道理。所以要记住,经上这句话是总原则、总纲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七十二集)2010/6/29 檔名:02-039-0072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