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信愿法师:闻说阿弥陀佛

发布时间:2024-03-16 01:37:56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信愿法师:闻说阿弥陀佛

“闻说阿弥陀佛”,闻说佛名,是为闻慧。修学佛法不论修持哪一个法门,一定是要具足闻、思、修。闻要有闻慧,思要有思慧,修要有修慧。闻、思、修,当然是从听闻之后,思惟经文的真义,然后起行实践,也就是修持,这样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阿弥陀经》也是一样,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听闻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愿行功德所成就,听闻之后信受、思惟,若一日至若七日,一心不乱或者是系念不乱,这样的闻、思、修,具足往生三法信、愿、行。那当然相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必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生信不疑,谓之闻说阿弥陀佛

莲池大师对“闻”这个字的解释,说得非常的详尽。

莲池大师《阿弥陀经疏钞》云:闻慧者,阿弥陀佛虽有无量功德,而此功德,非闻不知,非说不闻。故《华严》云:“得无生慧,先赖多闻。”又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或闻经论之所宣扬,或闻知识之所开示,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是之谓闻。

莲池大师说,阿弥陀佛虽然有无量的功德,但是此无量的功德,如果没有听闻就不知道,如果无人演说就不能听闻。

所以,莲池大师引用《华严经》的两句话,“得无生慧,先赖多闻”,要得到无生法忍的智慧,必须要多闻佛经教法的道理。以我们修学阿弥陀佛第十八愿行者而言,想要对阿弥陀佛的名号建立真实的信心,一定要多闻。多闻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意义,多闻念佛往生报土的道理,多闻四十八愿的愿意,这样你对阿弥陀佛的名号,才能产生真实信心。

又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佛法若无通达教理的人来演说,凡夫的智慧不能彻底明了,所以佛法一定要有人宣扬演说。无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应该要尽到如来家业的责任,将佛法流布出去,演说佛法就是弘扬佛法很重要的一环。也许你会说:“师父!我也不会讲经。”不一定在法王座,根据经文一句一字的演讲,才是说法。鼓励人念佛,鼓励人求生净土,鼓励人断恶,鼓励人修善,鼓励人戒杀,鼓励人放生,都是在演说佛法。随缘、随分、随力帮助一切众生断恶修善、念佛成佛,如此就是在演说佛法、弘扬佛法。

“或闻经论之所宣扬,或闻知识之所开示”。“闻”这个字,可以自己阅读经论法语,识字的人好好读佛经祖论。尤其是佛经是佛陀的智慧宣讲结集而成,每天研读佛经,你就会慢慢开显智慧。师父跟大家真心报告,师父是一个驽钝的人,因为二十多年来,几乎每天用不少的时间研读佛经,所以我才有这一点点能力,在法王座上向诸位报告佛法。我若没有读很多佛经的法语,进入八识田中受用,我怎么能够说出很多、很好的佛法道理呢?所以你若肯用心,每天研读佛经,你就会发觉,佛陀实在是一个智慧究竟圆满的圣人。有很多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们的想法,我们的观念是不正确的,透过佛陀在经上所说的真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想法、偏差的观念,这样就是在修行。

佛陀所开示的真理,是从智慧流露而出,所以当你每天研读佛经,你不就是遨游在佛陀的智慧大海之中吗?你慢慢就会有佛的智慧气氛了,慢慢的就会开显智慧,所以好好听闻净土教理。净土的经论很多,如果你识字,自己好好研读。如果不识字,“或闻知识之所开示”,不识字的人,当然只好听闻善知识的开示。如果你要学习净土法门,看哪一位出家在家大德,对净土法门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探讨,去听他宣讲,向他学习,这样纵然你不识字,也能了解净土教理,而安心念佛。或者是你虽然识字,对经论法语不是很清楚明白,也可以听闻善知识的开示,正确体会经论法语的真义,然后依教奉行。

莲池大师说“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二句话确实说得很好。闻是从耳根而进入八识之中,成为菩提种子,所以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意义,当然就种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菩提种子。

故知,或披阅净土经典之法,或听闻弥陀本愿之理,或体会念佛往生之意,或理解名号功德之义,生信不疑,谓之闻说阿弥陀佛。

所以,闻说阿弥陀佛的道理,就是如此。自己披阅净土经典之法,或者是听闻善知识演讲阿弥陀佛的本愿道理,或者是体会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意义,或者是理解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的意义,这样叫做闻说阿弥陀佛,因为生信不疑,所以才做到“闻说阿弥陀佛”。

名号具足功德,愿行成就庄严

这句经文: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云:“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故知,闻说阿弥陀佛,即是听闻以下二事之理,一者阿弥陀佛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二者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阿弥陀佛功德所成就。

所以将《阿弥陀经》与《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互相对照,就可以了解“闻说阿弥陀佛”这句经文的真义,原来闻说阿弥陀佛,就是听闻这两件事的道理。

第一件事就是阿弥陀佛名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件事你若没有自己阅读净土的经论,你就不知道,或是没有听善知识的开示,你也不知道。所以听闻之后,明白了,对阿弥陀佛的名号就会产生信心。原来,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有无量的功德、有无边的功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是法藏菩萨修行所成就的,是为了要救度我这样的凡夫众生修行所成就。所以佛号有无量的功德,要救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是足足有余,一定是肯定往生。信心就从闻产生了。

第二件事就是,听闻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愿行功德所成就。西方极乐世界依报为何很庄严?大地黄金铺地;行树、楼阁无不七宝所庄严;西方极乐世界日夜一片光明;四时春夏秋冬非常的凉爽,不冷不热;在西方极乐世界,饮下八功德水可以长养圣胎。在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为何这么庄严?就是阿弥陀佛发愿修行所成就的,所以一切来自佛的愿力。西方极乐世界正报也非常的庄严,每一个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与阿弥陀佛一样,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有六种神通,与阿弥陀佛同样相好光明,智慧、神通、慈悲、道力与佛无异,为何西方极乐世界正报如此庄严?就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愿行功德所成就。所以不管依报庄严或正报庄严,都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的。因此对阿弥陀佛的名号生出信心,然后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是“闻说阿弥陀佛”这句经文做到了。

所以闻说阿弥陀佛,是要经由披阅净土经论,或是听闻善知识开示净土教法,或者是自己体会念佛往生道理,或者是理解名号功德的道理,心中生信不疑,然后起行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所以,我们念佛人,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管是要往生报土,或是要往生化土,都一定要做好“闻说阿弥陀佛”这句经文。有的人很喜欢念佛,很不喜欢闻法,几乎可以说净土经论不曾看,也不喜欢听善知识演说净土教法。虽然认真念佛,但是这样没有做好这句经文“闻说阿弥陀佛”,所以对阿弥陀佛的名号很难建立真实不变的信心。这样有行无解的净业行者,若遇到考验、打击、挫折,往往就会退失道心,放弃念佛,这都是因为对阿弥陀佛名号的信心不足。

下面引用窥基大师的开示。

窥基大师《阿弥陀经通赞疏》云:闻说阿弥陀佛者,谓于善友处,闻此阿弥陀教中往生之事,或自寻览,执持佛名号。

窥基大师这段法语解释得很好,将“闻说阿弥陀佛”这句经文解释得很好。闻说阿弥陀佛,就是在善友处,听闻阿弥陀佛教法之中往生之事,也就是听闻念佛往生的道理,听闻有人念佛已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道理。所以师父在讲席之中,除了认真向诸位报告念佛往生的道理,师父也经常引用念佛往生的实例向诸位报告,让大家增加念佛的信心。理论与实例都有了,有理有事,那么你对净土教法的道理,越来越了解了,也知道很多人念佛往生的实例,那你内心对阿弥陀佛名号的信仰就会非常的笃实;念佛,心中就会非常的踏实。就是如此。

窥基大师说,“或自寻览,执持佛名号”,自己阅读净土经论之后实践,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修学佛法,一定是经历信、解、行、证的历程。信是相信,解是了解,行是修行,证是实证。相信佛经的道理,然后进一步了解佛经的真义,了解之后照佛经的道理实行,最后证悟佛经所说的道理。每一个法门的修持,都是经历这样的阶段,信、解、行、证。我们修学阿弥陀佛净土教法的行者亦是如此,相信净土三经世尊所说的道理,然后进一步好好的阅读净土三经,体会净土三经世尊教导我们念佛的意义,或者是听闻善知识演讲净土三经,了解念佛往生的道理。了解之后,实践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将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证悟念佛成就佛道的道理,就是如此。

下面引用蕅益大师的开示。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云:“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故知,闻信弥陀名号为前因,称念弥陀名号为后果,信行一体。

蕅益大师说,“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这是一定的道理。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道理,如果不相信,当然就不会想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可能会念佛。如果听闻阿弥陀佛的净土教法,相信——相信有阿弥陀佛,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信念佛能成佛,才会切愿往生。当有一份真心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会落实,力行念佛,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不信不愿,与不闻等”,如果不相信阿弥陀佛的净土教法,不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和没有听闻阿弥陀佛的教法是一样的,闻而不信,犹如不闻。“虽为远因,不名闻慧”,也就是闻而不信犹如不闻,虽然能做将来修行的远因,但是不能称为闻慧,也就是没有做到“闻慧”这二字。

所以,“闻信弥陀名号为前因,称念弥陀名号为后果,信行一体”,修学弥陀净土教,你就是将这二点每天老老实实做好,这样净土法门,要使你成就道业,就会非常容易。每天听闻阿弥陀佛名号的意义,每天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就是有信有行。信行一体做到了,当然你就和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相应,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