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
(印光大师著/曾琦云 译注)
白话译文:
第十章 净土典籍
316、若讲大启弘愿,深明缘起的,唯有《无量寿经》。
专门阐述观法,兼说往生之因的,唯有《观无量寿经》。
但以上二经,法门广大,道理精深微妙,末世根基差的人,确实很难得到利益。求其经文精短而意义丰富,词语简约而道理深刻,三种根基一同收纳,九界众生共同遵循,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快,虔修一门,圆成万德,让因地心,契合果地觉的,则只有《佛说阿弥陀经》了。
由《佛说阿弥陀经》得闻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庄严,诸上善人都聚集一处,则真信生,切愿发,有若江河决堤势不可挡。从此恳切诚挚念佛,牢牢记在心里,时刻不忘记万德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心念总在这里,以至一心不乱。能这样,则再生已是极乐世界的圣贤了,临终自然随佛往生,开佛知见,同佛受用。因此应该知道持名一法,囊括万行。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因涵容于果海,果通达于因的源头。确实可说“归元之捷径,入道之要门”啊!
317、《阿弥陀经》,有蕅益大师所著要解,理事都阐述到了极点,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第一注解,好极了,准确极了!即使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也不能高出其上了。不可忽略,要仔细看,信受奉行。《无量寿经》,有隋朝慧远法师所注疏之文,训文释义,最为明晰。《观无量寿佛经》有善导和尚所著的《四帖疏》,只是想要普利三根,所以多就事相阐述发挥。
318、古人要想举世之人都修净土,所以把《阿弥陀经》列为日常功课。这是因为此经言语精粹而意义丰富,修行简单而成效迅速。弘法的大菩萨,纷纷注疏赞扬,自古及今,多不胜数。其中,最为广大精微的,莫过于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极为直捷要妙的,莫过于蕅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幽溪法师,根据天台宗“谛观不二”的道理,著《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圆融中道,道理高深,初学者也不难领会,文句畅达,依之修学,时间一久,就会倍加钦佩。
319、《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读到这里,就知道念佛求生西方一法,是“华严一生成佛”的最后指向,实为十方三世诸佛因中自利,果上利他的最胜方便法门。
320、《楞严经》第五卷末尾《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净土宗的最上开示。只这一章,便可加入净土四经,成为净土五经。
321、《净土十要》,是蕅益大师以金刚眼而编写的,他在阐扬净土的各种书籍中,选择其中契理契机的发挥到了极点,不可能有更深发挥的内容。《净土十要》中,又数《阿弥陀经要解》为第一,是大师自己注解的,文义深远但是又容易明白,道理圆顿而知一切唯心。 这本书实在太好了,应当经常仔细研读。于其他九种,也莫不理圆词妙,深契时机。《净土十要》,虽然未必能一一全部明了,但是一经翻阅,如服仙丹,久而久之,即凡质而成仙体。
322、《法苑珠林》(一百卷,常州天宁寺订作三十本)详谈因果,理事并进,事迹报应,历历分明,阅之让人不寒而栗,纵然在暗室屋漏,也常如面对佛天,不敢萌发一丝恶念。上中下根都能从书中获得利益,绝对不至于会错认路头,执理废事,而引起偏邪狂妄的弊病。
323、《龙舒净土文》能令人断疑起信,书中对修持法门进行了分门别类,逐条分析,为引导初学的第一奇书。若要普利一切众生,不可不从此入手。
324、《径中径又径》采辑诸家要义,分门别类,让读者不费研究翻阅之力,就能直接了解到净土法门的要旨。对于初学者,大有利益。
325、《高僧传》一,二,三,四集,《居士传》《比丘尼传》《善女人传》《净土圣贤录》,记载古德的善言美行,阅读后,自然有欣欣向荣之心,绝对不至于会得少为足,不思上进,自甘堕落。《宏明集》《广宏明集》《镡津文集》《析疑论》《护法论》《三教平心论》《读原教论》《一乘决疑论》都是护教之书,阅读后,则不被外道邪魔所迷惑,摧毁他们的邪见城垒。这一些书,只要阅读,能让正见坚固,能与经教互相补充。不要认为只要一心阅经,就可以放下这些书籍而不问。没有辨别是非的见解,倘若遇敌就会受挫取辱。
326、《安士全书》觉世醒民,尽善尽美。讲道论德,越古超今。言简意赅,理深而著。引事迹则证据确凿,发议论则追溯渊源。确实是传家的至宝,也是弘法的奇书。句句都是佛祖的心法,圣贤的道脉,末世觉民的要道,承前启后的秘方。
若能依照奉行,则位入圣贤,了生脱死,稳操胜券。与世间所流通的其他善书相比,如同一是高山,一是小山岗;一是大海,一是雨后积水的小水坑。
安士先生,姓周,名梦顔,一名思仁,江苏省昆山县的读书人。博通三教经书,深信念佛法门。二十岁时考取了秀才,厌恶仕途,发菩提心,著书觉民。想使人民先立于无过之地,后出离生死苦海。所以先著戒杀之书,取名为《万善先资》。后著戒淫之书,取名为《欲海回狂》。这是因为众生造业,唯杀生,邪淫最多,改过也唯此二者最关健。
又著《阴骘文广义》,直将文昌帝君留下遗训的心意,彻底显露,和盘托出。从此,千古之上,千古之下,垂训者与受训者,都没有遗憾了。
安士先生奇才妙悟,直取佛祖圣贤幽微奥妙的深义,用世间事迹,文字来阐述发挥,雅俗共赏,智愚共晓。再著《西归直指》,阐明念佛求生西方,了生脱死的大事。因为积德修善,只获得人天的福报,福尽还会堕落;念佛往生,便入菩萨之位,一生不退,决定成佛。
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其中也具有了却生死的方法;末一种书,虽教人了却生死,其中还须努力奉行世善。安士先生,确实可以说是现居士身的说法度生者,若说不是大菩萨再来,我不相信。
327、梦东说:“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这一段开示,精切之极,应当熟读。
而《梦东语录》,通篇词理周到,的确是净宗指南。再进而求之,则蕅益老人的《阿弥陀经要解》,实为千古绝无仅有的良导!倘若能死心依从这两本书,那么即使无暇研究其他一切经论也无关紧要,只要常看净土三经及《净土十要》等,相信佛祖诚实之言,生真信,发切愿,至诚恭敬,持佛名号。虽在独处或偏僻之处,也像面对佛祖和上天,克已复礼,慎独存诚。不效仿近世“通人”,没有一点拘束,肆无忌惮。
如果是这样,我虽然是生死凡夫,也敢为阁下保证,你这一生便可永离娑婆,上品上生,加入西方莲池海会,亲为弥陀弟子,大士良朋了。
328、《历史统记》这本书,无论信佛,谤佛的,都肯看,因为所选录的都是史鉴中事。比其他一切善书,更有实益,为最切要。
329、要知禅净的道理,非博览禅净一切书籍不可。
即使能博览,如果没有选择正法的智眼,也是望洋兴叹,渺茫而找不到归路。因此,应当专看净土著述。然而,净土著述很多,未入门的人,尤其难得其中纲要。要寻找引人入胜,将禅净界限,佛力,自力,分析明白,完全没有一点疑惑和遗漏,并且语言浅显,意义确切明白,可作为研究古德著述的初步向导的书,就是《印光大师文钞》了。希望你静心研读,当自知之!330、了然大师(俗姓温,名谦和。江西宁都人。24岁于江西龙凤岩青雨寺出家。1913年偕德森法师同坛稟具于大乘寺。宿根深厚,般若力充,独居七星岩山顶,参禅数年,大悟。1916年住赣州光孝寺,曾住持马场。1921年与德森发足参方。翌年,至普陀山法雨寺亲近印光大师。大师见彼二人笃实,相契甚深,为向佛顶山文质和尚处讨藏经楼单,使安心住楼阅藏。
大师至苏州报国寺,了然法师亦与德森法师二人结伴随从,并协助印公抄写、校对、刊印经书各事,后随大师同上灵岩。了然法师遂闭关于佛海泉珍桃圆之西关房,额其关房曰“不退”。境幽缘胜,足不逾阈达数十年之久,念佛乃大进。文革后,由灵岩移居天平山果园养老。1976年春,其弟子迎至苏州城内调理病体。先住钟楼新村,后迁至谢衙前弟子家中。
1977年7月9日晨六时,安详往生。临终有瑞相,出声念佛,正念分明。世寿八十九,僧腊六十五。然于披剃前读书不多,出家后用功得力,智慧开朗,文思泉涌,举笔成章。著有《佛祖心灯贯注》、《禅净双勖》、《圆通章讲义》、《净修道言》、《般若净土中道实相菩提论》、《普劝同伦念佛文》、《入香光室》等,于禅净两门奥旨多有阐发。
凡参谒求开示者,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明训,语多平淡,悲心流露,闻者莫不为感动。其座右铭有云:“人生无常,朝不保暮,须勤念佛,切莫虚度,一堕三途,万劫受苦,趁此健康,求生净土。”),从刚开始出家,即志在宗门,苦参力究,得其旨归。此后云游各地,研究经论,才知道净土法门实在是诸佛诸祖究竟自利利人的甚深法海,于是就生真信,努力修持。著有《禅净双勖》,阐述禅净的道理,句句确切,发人深省。此书虽仍提倡禅宗,实则注重净土,可让参禅未得悟证者,找到此生了却轮回之道。
331、《金刚经》是让人实践六度万行,普度一切众生的规矩准绳,是一代时教和一切法门的纲要。它所说“即相离相”的道理,怎么说与净土不相融通呢?要论度众生的方法,唯净土法门最为第一。要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以不着相的清净心念佛,则此心作佛,此心是佛。往生西方,证无生忍,是决定不变的理事,又何必怀疑呢?
332、应当以念佛为主,阅经为助。《法华》《楞严》《华严》《涅槃》《金刚》《圆觉》这一些经典,或者专门以一经为主,或者一一轮流读阅,都无不可。
333、有了这些书,净土众义,可以完全知道。即使不遍阅群经,还有什么欠缺呢?倘若不知道净土法门,纵使能够深入经藏,彻悟自心,要了生死,不知还要经过多少大劫,才能满他所愿。阿伽陀药,万病总治,对此却不知道,可痛惜啊!知道了却不修行,修行了却不专一,更加痛惜啊!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