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十一

发布时间:2024-06-23 01:35:05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十一

佛遗教经讲记(十一)

净界法师主讲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20面,

丙八、毕竟功德

本经是佛陀在临灭度时,对弟子最后的开示,也就是佛陀的最后遗教,身为佛陀的遗教,本经有二个主要特色:

(一)普遍性:佛法修学的主题有二:

(1)业力的修学:业力是指身业、口业的造作,这是透过持戒以断恶修善。

(2)正念的修学:透过止观的修学以对治心中的颠倒,使我们返妄归真。

在一切经典中对业力与正念的修学,基本上都有所偏重,有些经典偏重持戒,有些经典偏重修学止观,本经的特色是它具备持戒以对治身口的业力,也兼具修习止观以对治心中的迷惑颠倒,所以本经的第一个特色是具足普遍性。

(二)简要性:本经不像其它经典,佛陀有充分的时间开演种种的法义。本经是佛陀临灭度时所宣说,时间非常短暂急迫,故佛陀只能把一生中重要的法义作回顾,指出众生在修学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并加以对治,所以本经的第二个特色是简要性。

具足普遍性与简要性的内涵中,蕅益大师把本经的正宗分分成两部分:

(一)共世间法要:成就人天功德的法要有三:①持戒清净,②都摄六根,③调伏烦恼,这包括戒定慧。

(二)不共世间法要:这是成就出世间解脱的功德,共有八个法要:①少欲、②知足、③远离、④精进、⑤不忘念、⑥禅定、⑦智慧、⑧毕竟功德。

以下的毕竟功德是前面七个法要的总结,所谓的「毕竟」是指究竟圆满,前面七种修学法要都是方便功德,都没有达到诸法的究竟根源,这毕竟功德法要能使前面的七种法要,包括禅定跟智慧,功德圆满,也就是说,前面的七个法要因为跟毕竟功德相应,而成就了圆满的功德。

汝等比丘,若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

消文 佛陀告诉弟子们,修学前面的禅定跟智慧,重要的是要能消灭心中的戏论,因为如果不消灭心中的戏论,即使修禅定跟智慧,心中有殊胜的无漏功德,内心仍然是扰动不安。

释义 从业力的角度来说,戏论是一种口业的过失,讲些无益无利的言语,增长放逸的言词,这即是戏论,以上是从业力的角度,作粗显的解释。另外再从迷悟的角度来解释戏论:如果内心生起有所得心,违背我们的清净本性,生起向外追求之心,这即为戏论,这种解释的戏论是一种微细的法执。《大乘起信论》讲到修学有一心二门:生灭门与真如门。

(一)生灭门:这是从个体生命来修对治烦恼。什么叫个体生命呢?这念心性在无量劫的流转中造了众多的业力,由一群强大的业力创造了今生的五蕴身心果报。我们就依止现前这一期生命的五蕴,断恶修善,修习止观,返妄归真,称为生灭门。在生灭门中,我们有二个选择:

(1)放纵五蕴:我们放纵自己的感觉、思想,这是生死流转门。

(2)对治五蕴:这是以四念处的「不净、苦、无常、无我」,来对治五蕴诸法,这是还灭门。

无论是放纵的杂染法,或对治的清净法,都是属于生灭门,因为并没有回归到本性,只是就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断恶修善来加以对治。这种个体生命的修学,是站在这一期的生命上,观察生命的相貌,这是生灭门。

(二)真如门:这是回复到生命本来的面目,也就是回复到整个法界的一个整体生命。如何回复到本来的整体生命呢?观察由业力所创造的色、受、想、行、识,这都是假借因缘所生,并不是本来具足的。当我们剥开这些由业力所变现的色心诸法,见到内心深处明了寂静的心性,也就是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在这心性中,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这是「诸法皆如」的境界,也就是我们还没造业流转之前的本来面目,亦即现前的一念心性,这称为真如。

大乘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一是云何应住,一是云何降伏其心。虽然大乘佛法的修学过程中,也强调云何降伏其心的对治,我们的确有如梦如幻的烦恼要对治,有如梦如幻的善法要修学,但更重要的是「云何应住」,内心是否能回归到本来面目,这也就是所谓的根本法门。这段经文是说,假如前面禅定跟智能的修学,心没有回归到本性,仍只是向外追求的有所得心,这样的修学乖违真如本性,这即是戏论,虽然能成就种种的功德,仍未能消灭心中的扰动,所以「虽复出家,犹未得脱。」虽然出家修习戒定慧,但内心仍被有所得心所障碍,未能达到究竟圆满的功德,因为还没有把心带回家,心仍在门外。虽然自己积功累德,但没有回归本性,毕竟是乖违真如本性。这段经文是说明戏论的过失,下一段是赞叹不戏论的功德。

是故比丘,当即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

消文 佛陀劝勉所有的七众弟子,一方面要修习前面的戒定慧,一方面要把戒定慧的功德回归到本性。

从本性上观察,虽然以戒定慧断烦恼,但事实上并无烦恼可断,应保持清净及平常心来修学,否则内心会被乱心戏论所扰动。这段经文的涵义中,说明心外求法有二种人:

(一)凡夫:凡夫在有相境界上追求,愚痴凡夫追求的是恶业,稍有智慧的凡夫则追求善法。总之,凡夫追求的是有相的执取,皆是心外求法。

(二)二乘人:二乘人也是心外求法,他所追求的是空性,也是有所得心,不合乎中道。

以上二种都属于乱心戏论。譬如律学的分派,从最初佛在世原始佛教的戒律,变成二部、五部乃至二十部,及最后的五百部。这些部主都是大阿罗汉,所以道宣律师说:「其入观也,人法双亡,及其出也,无不缘习。」阿罗汉入我空观、法空观时,我不可得,法不可得,回归到真如本性,但从本性出来,依自己的名言习气,在戒律上的解释就争论不休,这都属于乱心戏论。他们不知佛陀的制戒都是为对治众生诸病,众生有不同的病,所以佛陀制定不同的药,并不是有真实的药可得,所以乱心戏论者,不明白真如本性,本来清净的道理。为了达到究竟的寂灭乐,我们应该善加正念真如,消灭向外攀缘的戏论过失,这是不戏论。

释义 蕅益大师在这段经文总结说,前面的七种法要都是对治的法门,所谓对治法要都是有对立性的,如以善破恶,以空破有。这里的毕竟功德是圆融无碍的法要,所谓的圆融无碍是何义?《六祖坛经》上有一位法达法师,他七岁出家,以后专诵《法华经》共三千部,他起初因无善知识的开导,不知应依止清净心诵经,而依止自我意识修学善法,所以内心觉得「我」累积了众多读诵《法华经》的善业,他并没有回归到诵读《法华经》是为恢复本来面目,这种以意识分别心修学是一种对治法要。后来有人劝他参学六祖大师,他去参学顶礼六祖大师时,他的头没有着地,六祖大师是善知识,一见便知,呵责他说:「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今天对善知识如此的高慢,内心一定是依止强大善业而有所仗恃,可否请你道出有所得心所依止的善业?法达法师说他诵读《法华经》三千部。后来六祖大师对他开示说,《法华经》的重点是发明佛陀出世的本怀,使众生悟入佛的知见。六祖大师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若依止迷惑向外攀缘的有所得心读诵《法华经》,则被《法华经》的文字所转,因为你把读诵《法华经》当作一种功德善业想,所以虽读诵三千部,全被文字所转,非常可惜。如果明白《法华经》的真实义是为回归本性,所谓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一切法的修学,无不是为使有所得的我爱执心,回归到清净本性,如此而已,并没有真实的法可得,如是读诵《法华经》便能「转法华」,把《法华经》的文字般若转成内心的观照般若。法达法师听闻六祖大师的开示,他开悟后讲出内心的意境,祈求善知识的印证,他说:「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众生狂。羊鹿牛权说,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这首偈颂是说,自己过去诵经是依止有所得心,遇到曹溪六祖大师的开示后,现在有所得的心已平静下来;原来修学佛法是要明白佛陀的智慧,不是硬修硬冲就能成就出世的功德,而是要明白道理,要明白什么道理呢?「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原来读诵《法华经》的这念明了心,跟十方诸佛的心并没有差别,只是因一时的颠倒迷惑而成凡夫心,所以应该透过诵经的观照,把颠倒迷惑心带回家,恢复本来的面目。

这段经文是讲毕竟功德,前面的修行法要是少欲、知足、远离愦闹、精进、不忘念、禅定、智慧,这些法要都是有所对治,如少欲知足对治贪烦恼,精进对治懈怠,禅定对治散乱,智慧对治颠倒,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能对治的是心,所对治的也是心,最后回归到我们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一心真如,无有少法可得,作如是观照修学,方能趋向无上菩提。这段经文的毕竟功德,能提升前面的七种功德,使有所得心提升至无所得的真如本性。

甲三、流通分

○ 流通分分四 乙一、劝修流通,乙二、证决流通,乙三、断疑流通,乙四、嘱付流通

乙一、劝修流通

这段劝修流通是佛陀在讲完前面的世间、出世间法要后,劝勉我们应如法的精进修行。这分成三段,第一段是总标。

汝等比丘,于诸功德,常当一心,舍诸放逸,如离怨贼。

释义 佛陀告诉弟子们,对于前面的世间与出世间功德,这二中功德都包括戒定慧,即使修学世间善法,也没有离开戒定慧,能对治的是戒定慧,所对治的是烦恼跟罪业,因有深浅的不同,而安立为世间法要跟出世间法要。譬如从止观的角度来说,世间法要止观的主题是偏重在业果,出世间法要止观的主题则是偏重在无常、无我的空性观察,所以能对治的法要都是戒定慧,所对治的都是惑业苦,但从深浅的角度,开出世间功德与出世间功德。我们对于这么多的功德,应该如何修学呢?「常当一心,舍诸放逸。」蕅益大师解释「常当一心」是安住在真如门。修学时我们一定要有一个重要观念,虽然是以戒定慧对治心中的惑业苦,但自己一定要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心中所累积的贪瞋痴烦恼及杀盗淫妄的罪业,不是本来就有的,我们本来没有这些烦恼跟罪业,这是在启动生命流转,造业以后才召感的,也就是说,它是后来才有的,这个观念非常重要。讲到人的本性,儒家思想有认为「人性本善」,也有认为「人性本恶」,佛法则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人的本性是清净,非善非恶的,但心可以变成善,也可以变成恶。所以这段经文「常当一心」,劝勉我们要安住在一心真如的体性上来修学,知道烦恼与罪业是因缘所生法,它是可以被消灭的,这是安住在真如门,也就是根本法门。

从个体生命来说,「舍诸放逸,如离怨贼。」我们除了从理体上的真如,来观察生灭的因缘,我们也应该同意,在无量的流转中,我们也曾经生起许多虚妄的烦恼,造了众多虚妄的罪业,召感许多老病死的痛苦,这些都是要对治的。所以从个体的生命来说,我们应该要承认现在的自己偏离了本性,所以应该「舍诸放逸,如离怨贼。」

以上经文告诉我们在修学种种功德时,一方面安住在真如,一方面要生起对生灭的对治,这样才能理事圆融。以上是总标,下一段是别明,详细开展出「常当一心,舍诸放逸」的种种方法。

大悲世尊所说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若于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念所受法,勿令忘失。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

消文 这段经文说明修学的内涵,主要有二段,第一段先对法的赞叹:「大悲世尊所说利益,皆已究竟。」佛陀临灭度时,劝勉弟子们皈依法,所以先对法有所赞叹。佛陀一生所宣说的法要,给予众生的功德利益是究竟圆满,没有欠缺的。也就是说,只要如法修学,你想求世间功德,就能得到世间功德;若想求出世间涅槃,也能成就出世间涅槃。不论你今天是追求现世安乐,或追求究竟安乐,佛法都具足这些安乐的法门,你不用再学习其它的宗教或学问,因为佛法基本上是具足五乘功德,只要依教奉行皆可成就。所以佛陀劝勉我们「汝等但当,勤而行之。」只要老实的根据法要修学,功德自然出现,不必再追求其它法门。

我们应该怎样修学呢?以下正式说明修学法要,当中有三小段,先看第一小段:

「若于山间,若空泽中,若在树下,闲处静室。」若想成就功德,首先要选择处所,若在扰乱处所,不可能成就功德。哪些处所适合修学呢?或在山林道场,远离愦闹;或在空旷水边;或在阴凉的树下。总而言之,就是要「闲处静室」,闲处是空闲无事,想要成就内心的戒定慧,若事情太多,把精神体力都耗损在处理事情上,那就没有心力修习止观了。所以自己若是有烦恼业力的初学者,想要成就戒定慧,一定要减少杂务,保存精神体力,因为修学时有精神体力才能有成就。其次,要处于静室,静室是寂静而不吵闹的处所,若有太多声音的干扰,对初学者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这里的经文是说,凡夫都是夹带烦恼而修学,烦恼有时活动,有时不活动,当烦恼活动时,我们不可能修学,如起瞋心时,根本没办法打坐。所以刚开始修学时,要远离污染的因缘,烦恼虽还存在,但它处于「眠」的状态,若不惊动它,烦恼就不会活动。所以初修学时,闲处静室,不要刺激烦恼,在心平气和之下修学佛法。以前忏公师父在斋戒学会开示,一个人宁可在山中睡觉,也不要在都市办道。这句话有道理,因都市的色声香味触法境界诱惑多,若再刺激贪欲、瞋恚,单是要调伏烦恼,就已没有时间修习戒定慧了,若在山中睡觉,总是有睡醒的一天。所以初修学者虽都有烦恼,但不要碰触刺激它,在心平气和时,赶紧拜忏、念佛、修四念处。开始时虽烦恼势力强大,戒定慧力量薄弱,但这没关系,不要去刺激烦恼,赶紧集中精神体力在修学法要上。所以初修学时,「闲处静室」非常重要,故要找一阿兰若来修行。

「念所受法,勿令忘失。」这是不断的忆念所领纳的法门,使这法门在心中专一相续的运作,而不会忘失。这里的重点是在于专一相续,佛在前面说:「小水长流,则能穿石。」如此柔软细小的水滴,凭什么能穿破石头呢?它所依凭的就是专一相续,水滴的每一滴都落在同一点上,而且不间断。所以诸位想要成就功德,绝不可以说今天持大悲咒,明天持往生咒,后天念观世音菩萨,这样不可能有成就。也就是说,每一个法门都很殊胜,但对所修的法要应专一相续,「念所受法,勿令忘失。」这是成败的重要关键。

「常当自勉,精进修之;无为空死,后致有悔。」有情众生心会「常者生厌」,对于某一法门修习久后,特别是出家已久的老参,常会有懈怠的情况,这时要自己勉励自己,思惟死亡无常。我们内心若思惟法要,渐渐与法相应时,就能成就很多的善业,善业带来花报,虽然正式的果报在来世,但今生就会出现一些安乐的果报,若稍不注意,则容易堕入对现前安乐果报的执着,自己所修的根本法门也随之忘失。这时就要思惟,死亡总有一天会到来,当死亡来临时,现在的美好果报,如财富、名闻利养、可爱眷属等,全都会被死亡所破坏,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如是透过对死亡的观察,就会从对境界的执取中解脱出来,而安住于内心的法要。我们修学的障碍,在于太重视眼前的果报,太重视一时的得失、一时人事因缘的美妙境界。其实佛法认为果报不重要,重要的是因地,也就是心与果报接触时所创造的业力,但是我们往往忽略因地,宁可不择手段追求今生的安乐。要如何对治这种颠倒呢?思惟无常,今生所追求的安乐,死亡来临时全都被破坏,而所造的业力却会影响来生的安乐与痛苦,所以透过对死亡的观察,使我们了解什么只是暂时的因缘,什么事情会对我们产生比较久远的影响。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思惟死亡可以帮助我们从颠倒中醒悟过来,知道有些事情只是暂时的因缘,而拜忏、诵经、念佛才是长久安乐的因地,要紧的是争千秋,不是争一时。以上是劝修对治,佛陀在临灭度时劝勉所有弟子,修学时要注意:①选择处所。②念所受法。③思惟无常。

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消文 在这一段经文,佛陀对三宝的皈依中,佛与法之间相互的关系,作了说明。「我如良医」,佛陀在众生的修行过程中,扮演医生的角色,佛陀所宣说的世间、出世间法要是药物,颠倒的众生有如病人,病人如果不吃治病的药物,这并非医生的过失。又譬喻说,迷惑的众生没有正见,完全凭着感觉做事,佛陀指引众生离苦得乐之道,若众生不依此正道而行,遭受痛苦时,这也不是导师的过失。

释义 这段经文是在说明一个观念,佛法是重视身、口、意的实践,佛法绝没有「你相信我就得永生」的思想,如果整天跟在佛陀身边,却不如法修行,仍要堕落。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跟随佛陀出家,身为佛陀弟子,经常亲近佛陀的六亲比丘中,有三个堕三恶道。一个人若要堕落,想跳火坑,谁也没办法救他。这段经文说明,我们所真实皈依的是法,这是佛法殊胜的地方。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服药,当然这药必须是医生所开的药方,所以真正能治好病的是如法的修学。换句话说,修学佛法与佛陀是否在世无关,即使生于佛世,若不如法修学仍要堕落。虽生于未见过佛陀的末法时代,若能遵循佛陀的遗教,如法修学,仍能成就种种功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