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二

发布时间:2024-06-23 01:39:35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二

佛遗教经讲记(二)

净界法师主讲

二、别明

前面的总标是引用莲池大师的开示,以下根据天亲菩萨的《佛遗教经论》,说明本经的大意。天亲菩萨在造论之前也造了一些偈颂,以下是其后半段的偈颂:「为彼诸菩萨,令知方便道。以知彼道故,佛法得久住。灭除凡圣过,成就自他利。」佛陀为什么宣说这部经呢?天亲菩萨说,佛是为大乘菩萨而说。本经的当体虽然是声闻法,它所对治的是三界的见思烦恼,但身为大乘菩萨要共声闻修学本经,因大乘的凡夫位菩萨,他心中也有这种见思的过失。本经使我们在对治见思烦恼时,能正确的了知方便道,这方便道是指戒定慧法门,也就是说,若要契入涅槃,须假借戒定慧作为方便。虽然戒定慧本身不是涅槃,它是一种有为的造作,仍是生灭之法,但假借戒定慧的生灭法,能使我们趋向不生不灭的涅槃,所以戒定慧是趋向涅槃的方便。我们若能如实了知戒定慧的方便道,则有两种的功德:

(一)灭除凡圣过: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凡夫跟圣人在修习戒定慧时,凡夫有增益的过失,他会产生有相的执取,因这我相的执取,使戒定慧的功德无法完全开显出来。所以凡夫在持戒修止观时,他在心中产生我相的执取,这我相本来是不存在的,是因凡夫执取而有,故称为增益的过失。小乘的圣人在修习戒定慧时,产生对空性的执取,他内心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这样就产生方便道,调伏粗重烦恼劝修出世法要劝修方便(无求、知足、远离、不疲倦、不忘念)劝修正行(禅定、智慧)劝修结行(不戏论)调伏五根,调伏意根(对治烦恼)遮止邪业(对治邪业)收摄五根(对治止苦)生减损的过失,本来戒定慧是为成就自利利他,但二乘的圣人因内心安住在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所以是一种减损的过失。若能如法的修学《佛遗教经》,则能免除凡夫的增益之过,跟圣人的减损之过。本经告诉我们,何种戒定慧的修学才合乎中道,不增也不减,如是才能完全开显戒定慧灭恶生善的功德。

(二)佛法得久住:这是成就利他功德。佛法不共外道处,在于它的解脱道,而佛法之有解脱的功德,来自于对生命正确的观照,亦即所谓的正见。如果佛弟子没有戒定慧的正见,只是在表相上修学,这种表相的修学没有观照力的引导,只是人天的善法,则佛法跟一贯道、基督教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一贯道、基督教的教法,能使生死凡夫暂时的生天,如果佛法的修学也只是使人生天而已,则佛法的尊贵处就消失了,因为它没有比外道更加殊胜。所以佛法的可贵处在于它的修学中,都有对生命如实观照的正见,这是佛法之所以成就解脱的主要因素。本经使我们能正确生起修习戒定慧的正见,如是佛法的功德才能代代相传,利益后世众生,所以本经能使解脱道的功德久住。总之,因为知道戒定慧的方便道,成就自利与利他功德,所以佛陀在临命终时必须加以宣说。

什么是方便道呢?这里根据蕅益大师的科判,画成讲表来作说明。本经的修学主要有二:

第一调伏粗重烦恼:这是以持戒为根本,调伏我们的粗重烦恼。这里偏重在断恶,这是依止六根来断恶,分成二部分:

(一)调伏五根:先调伏眼耳鼻舌身前五根,蕅益大师对调伏五根又分成二段:

(1)遮止邪业(对治邪业):有些事业在造作后会在内心中产生负面功能,对戒定慧的修学有破坏性,这称为邪业。这些邪恶事业障碍修学圣道,故要遮止避免造作。

(2)收摄五根(对治止苦):很多的烦恼都是起源于放纵五根感官的感受,故要收摄五根。

(二)调伏意根:调伏粗重烦恼的第二部分是要调伏意根,这比较重要,因为「心为业主」,对这念心的攀缘烦恼要加以收摄。以上在持戒方面是偏重都摄六根,调伏粗重烦恼。

二、劝修出世法要:这是止观双运。出世法要在本经中有三个阶段:

第一劝修方便:在正修止观之前,须具足以下五种前方便,否则就不能生起止观。

(1)无求:无求即是少欲。既然想要成就出世的功德,对于平常生活资具的欲望要淡薄些,尽量能少欲。

(2)知足:对于已经获得的生活资具感到满足,并知感恩。

(3)远离:远离不必要的人事攀缘,若人事因缘太复杂会妨碍止观的修学。

(4)不疲倦:这是精进,要有不断的定课,专一相续的修学。

(5)不忘念:在佛堂做完功课出来后,对于在功课中所栽培止观的正念,保持不失,经常忆念在止观中所栽培的观照力。

第二劝修正行:本经能使佛法久住,灭除凡圣的过失,主要是靠禅定跟智慧,这是正行,经文中会说明如何修习禅定跟智慧。

第三劝修结行:当禅定跟智慧的功德生起后,如何能保任不失,这要不戏论,这里的不戏论是指不颠倒,使止观能保任不失。以上是整个经文的修学大纲。蕅益大师说本经当体是声闻法,但又旁通大乘。一般的持戒只是遮止邪业,对于不能做的事加以遮止,但它并没有要求我们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要依止止观,不是靠持戒。但本经在持戒时,止观就现前,也就是说,戒引生止观,止观又回过来帮助持戒,所以这里的止观是相辅相成,这种观念只有在大乘的教法中,才有这样的传承。所以本经所对治的虽是见思烦恼,当体是声闻法,但在实际操作时,却有非常浓厚的大乘精神,因本经在持戒时,它有用止观来都摄六根,在持戒时都有止观的观照力现前,这是本经旁通大乘的理由。

第一科、随文释义

○ 入文分三。甲一、序分;甲二、正宗分;甲三、流通分。

甲一、序分

释迦牟尼佛,初转*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为诸弟子,略说法要。

释义 蕅益大师的注解中说,这段序分主要是赞叹说法者的功德。这分为二,第一段说明生平的功德,第二段说明临终的功德,以下先说明生平的功德。生平功德又分为自利功德跟他利功德,「释迦牟尼佛」这句话是说明说法者所成就的自受用功德。依南传佛教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大约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也就是中国的周昭王时代,出生于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于蓝毗尼花园的无忧大树下,在散步时生下释迦太子。太子出生后,净饭王请外道长者阿斯陀仙人为太子看相,仙人见太子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就说:「太子如果是在家,以他的福德力能统领四天下,成就转轮圣王;如果出家,则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父亲净饭王因为个人的私情,希望太子在家继承王位,统领四天下,成就释迦族的霸业。所以太子年轻时,父亲就为他建造了春夏秋冬四种宫殿,供太子享用,目的是希望假借世间的五欲,打消太子出家的念头。五欲的快乐夹杂烦恼跟罪业的过失,这种快乐使人「常者生厌」,所以太子在十九岁时对这五欲的快乐产生厌倦,于是带着随从到宫外观看人群,他在人群中见到三种人,对他产生很大的刺激:第一是老人,原来总有一天人会衰老,头发变白,皮肤起皱纹,身体虚弱。第二,他见到人会生病,疾病造成身体种种的痛苦,当病痛出现时,即使受用种种快乐也没有意义。第三,也是最可怕的,他见到人最后会死亡,死亡来临时,所有的安乐全部消灭。这时太子见到人必定经过老病死三个阶段,他内心产生惊怖,感到世间的快乐是如此的脆弱,如此的无常败坏,所以太子就在十九岁时,放弃王位,出家修道。太子出家修学,有三个阶段值得加以说明:

(一)五年的参学:当时印度是宗教哲学思想非常昌盛的国家,他当初参访的外道主要是冥想外道,这是使人内心保持无想,以无想为解脱的根源。太子跟随冥想外道修习无想,成就了种种的禅定。后来他自己觉悟,若只是让内心保持无分别住的无想,这种境界只是「如石压草」,不能真实消灭老病死痛苦的根源,这种禅定不是解脱之道。

(二)苦行林的修学:第二阶段他走入苦行林,开始修学六年的苦行,他想假借身体的苦行,以消灭烦恼与罪业。在六年的苦行中,每天日食一麻一麦,经过六年的苦行修学后,太子如是思惟:众生在五欲中有过多的享受,这是障碍圣道,但过度的苦行,身体虚弱以致不能专注,这样子也障碍圣道,只有中庸才是随顺圣道。所以参学五年的禅定,乃至六年的苦行后,他知道禅定跟苦行都不是解脱的因缘。于是他离开了苦行林,接受牧牛女供养由牛奶与粥煮成的乳粥,太子吃下乳粥后,精神饱满,进入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走入菩提树下静坐。

(三)静坐成佛:太子在十二月初八的晚上,夜睹明星,豁然开悟,通达生命的真实相,生起了无漏智慧,成就了所谓的「释迦牟尼佛」。以上说明佛陀的自利功德。

以下说明佛陀的利他功德。佛陀成道后,最初在鹿野苑三转四谛法门,度五比丘中的阿若憍陈如。当初太子决定出家,净饭王因爱护儿子,就在释迦族中挑选五位年轻人,陪伴太子修学。当太子修学苦行时,有几位陪伴者受不了苦行而离开,其它剩下的几位陪伴者,当他们见到佛陀接受牧牛女的供养,放弃苦行后,他们也离开了太子。等到佛陀成道,佛陀就到鹿野苑找寻当初陪伴他修行的这五个人,所找到的第一人就是阿若憍陈如,当时他继续在修习苦行,佛陀就为他三转四谛法门。刚开始佛陀为他示相转,告诉他修行不只是修苦行,而是要知道生命有二种因缘:

(一)苦集的因缘。

(二)灭道的因缘。生命有痛苦,痛苦的来源是因内心有烦恼跟罪业,这跟色身没有关系,所以修苦行用种种方法来折磨色身,不能解决生命的痛苦,有如牛车不走,就算你打坏牛车,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因那是牛有问题。佛陀说三界流转的因缘是「苦集」;生命光明的因缘在于「灭道」,解脱生命流转的因缘是涅槃,这是寂静永恒不可破坏的安乐,若想得到涅槃的安乐须修戒定慧之道。佛陀为五比丘的阿若憍陈如指出生命的二种相貌:「苦集」的流转门及「灭道」的还灭门,生命有这两种选择,以上是示相转。

其次,佛陀对阿若憍陈如劝修转,这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要知道「苦」的相貌,对「集」要断除,对涅槃要生起欣慕之心,对「道」要如实修行。佛陀第二次转四谛法门是劝修转,想要解脱痛苦,须做四件事:「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第三次是作证转,佛陀以自己的修行经验做为阿若憍陈如的榜样,佛说:「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佛陀所宣说「苦集灭道」的道理,不只是一种理论,这是可成就的真实功德,不是天方夜谭的假想理论。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讲到转*轮时,说明佛陀在成道后要修百劫以成就三十二相,这是为取信于众生,也就是说,佛陀必须具足三十二相的威德力,使佛陀所宣说的法,众生都会信服。佛法的道理常跟众生颠倒思想冲突,则如何取信于众生呢?刚开始要靠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威德力来摄受众生,所以佛陀在现出三十二相后,说这四圣谛的道理是可以修成的。阿若憍陈如如是思惟四圣谛,他就证得阿罗汉果,这是最初僧宝的出现。佛陀次第在苦行林寻找其它四位年轻人,后来他们也都次第证阿罗汉果,这是佛陀最初的僧团。

佛陀最后临灭度在涅槃会上度化须跋陀罗。他本来是修习禅定的外道,已一百二十岁,有一天从禅定出来,听闻佛陀即将灭度,因他过去世有善根,他在一百二十岁的高龄才产生惊怖,所以赶快去面见佛陀。侍者阿难尊者遮止须跋陀罗,说佛陀身体不舒服,不准有人再进去见佛,佛陀天耳遥闻,知到须跋陀罗跟他有因缘,招呼阿难尊者让他进来,佛陀为他宣说八正道的道理,当时他就证初果,佛又为他讲四圣谛,他也证得四果,须跋陀罗就在佛陀面前先灭度。

以上说明佛陀说法功德的最初跟最后情况,中间的情形则是「所应度者,皆已度讫。」这是赞叹佛陀后得智的观机逗教,皆没有错谬,也就是说,众生的善根什么时候成熟,佛陀的观察皆没有任何差错。譬如说,你修止观的内在善根在今天成熟,佛陀绝不会等到明天才度化你,所以你什么时候善根成熟,佛陀就什么时候出现,说法使你成就解脱。所以佛陀一生度化众生,「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佛陀的后得智没有任何差错,众生之所以没有被度化,是因其善根尚未成熟。以上是赞叹佛陀生平的功德。

以下说明佛陀临灭度时,他也是表现自利利他的功德,先说明佛陀的自受用功德。佛陀临灭度时是在娑罗树下,娑罗树坚固高大有三十二尺高,这娑罗树二棵连在一起,称为双树,上枝相合,下根相连,这表示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是不常也不断:佛陀对生命的观察,生命的相貌是不断灭的,因果丝毫不爽,有相的因缘只要有造因,因地的业力就不会消失,因地就有召感果报的功能,这是说明生命不断灭的道理;不常是指虽然不断灭,但业果召感的本身是剎那生灭,变化无常,从本性上来说,体性是空寂的。以上表示佛陀对生命的观察是不常亦不断,非空亦非有的中道实相。所以佛陀将入涅槃时,他那念清净明了的心性是安住在中道实相的真理中。「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蕅益大师解释无声为「言语道断,」内心中没有任何的名言;寂然是指「心行处灭」,内心没有分别的戏论。这「寂然无声」是形容佛陀临灭度时,他内心安住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寂然无声状态,他心中是离开一切名言及一切的分别,而安住在不常又不断的中道实相。以上是赞叹佛陀临灭度时的自受用功德。

佛陀临终时的他受用功德-「为诸弟子,略说法要。」这时佛陀知道他一生的教化即将结束,所以需要在临灭度时的关键时刻,把一生所宣说的戒定慧法门,做一扼要的总结,让弟子们知道如何正确修学戒定慧,所以略说法要。以上是赞叹佛陀的大悲心,他不但自己安住在寂然无声的中道实相中,同时又能从空出假,「为诸弟子,略说法要。」这是赞叹佛陀的临终功德。蕅益大师对经文序分的注解,他说在正式宣说《遗教经》之前,先赞叹说法者的功德。说法者的功德可从二方面来说:

(一)以法为师:释迦牟尼佛为何能成佛?主要原因是以法为师,他不是靠禅定也不是靠苦行,他是依止佛法的熏习,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豁然开悟,成就自利功德。

(二)以法师人:佛陀「以法为师」得到自利后,接着「以法师人」。佛陀一生中没有做什么慈善事业,他就是宣说佛法,广度众生。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我对这句话很感动,一个人临命终时保持「寂然无声」,这是什么境界呢?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佛陀在临灭度时,色身败坏,弟子们哭泣着,这时佛陀内心的观照力现前,他能不随境转,这是一个重点。当然佛陀是示现告诉我们,不论一生中做了多大的事业,摄受多么多的眷属,盖了多少庙,这些有为法都是其次,临命终时是否过得了关,关键点在于「寂然无声」,内心是否能真实放下因缘,向内安住,这才是重点,修净土者更是如此。

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自己一生中持多少佛号,这倒是其次,往生的关键,在于临终时是否能「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首先自己内心相信阿弥佗佛的功德,绝对有能力救拔你;其次,你真实「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心一意等待弥陀的现前,然后安住在现前佛号上,这才是关键。如果平时虽念一万、二万声佛号,临命终时却起颠倒,东罣碍西罣碍,则这人决不可能往生,因颠倒错乱现前,没有安住在内心的正见与正念中。所以临命终时要注意,你这时「云何安住,云何降伏其心?」自己要安住在真理上,不能向外安住,若向外安住,「瞥尔情生,三界枷锁,万劫缠绕。」一个人临命终时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则要从头再来努力几十年。平时的挫折,可能拜个忏,忏悔几天就走过去了,但临命终时的失败,却要付出另一期生命的代价,这有多可怕。为什么临命终时会错乱呢?

世间上的事情有它的等流性,有它的前因后果,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时的正念,若平时就很少在真理上安住,很少生起观照,则临终时就无法生起观照力。今生虽修习持戒修福的善业,来生就在三界得有漏果报,如此而已。所以这段经文:「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这是非常重要。佛陀一生中虽也做了很多事业,如「初转*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佛陀做了这么多事业,而在临终时,佛陀是以什么心态来面对灭度呢?「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要这样的修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