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原文网

学佛的三步骤

发布时间:2024-10-28 01:39:09作者:楞严经原文网
学佛的三步骤

在世界各宗教中,佛教一向被称为哲学的宗教。“哲学”这一个名词,原由希腊语PHILOSOPHY来的,意思是“爱智”,日本人把它翻译做哲学;所以,在中国的古书上找不到哲学这一名词;但是中国古代却把智识丰富的人,称为哲人;如果我们把“哲学”解释做智识丰富的哲人的学说,也是可通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陀是一位智慧最高的圣人,由智慧最高的圣人创立的宗教,称为哲学的宗教,这也是名副其实的。 古代的西洋人,因为受了宗教思想的压制,人类不敢说有智慧,因为他们认为智慧是属于天神的;为了避免冒犯天神,什么人也不敢称为智人。

印度古代的文化是“吠陀”,“吠陀”翻译做“明”,也就是智慧的意思。印度人传说“吠陀”是天神创造的圣典,读诵了它,可以得到智慧;但是“吠陀”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读诵的,只有婆罗门教的教士才可以读诵。

到了释迦牟尼佛陀在菩提树下深入禅定,豁然大觉大悟时,才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原来人们一向认为属于天神的智慧,并不是彻底的圆满的智慧,而且佛陀所发现的最高智慧是所有人类每个人都具有的东西。从人类文化方面说,这一个大发现不但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更有价值,也比太空人登上月球更有价值。因为这一个发现,揭穿了天神的黑幕,破除了印度传统宗教的迷信,所以佛陀当时三叹“奇哉”地说:原来一切众生都具有佛陀一样的智慧,只是因为给烦恼妄想蒙蔽着,不能显现而已。

因为这样,所以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教徒学佛的目的是在求智慧;说得清楚一点,就是藉修习佛法来启迪与引发我们本具的智慧。

佛经上常常拿光明来象征智慧,而以黑暗来代表愚痴。光明能破除黑暗,正像智慧能破除愚痴。黑暗会使人看不见眼前的境界,会使人撞墙碰壁,跌落深坑,遭受生命的危险;愚痴会使人不明了人生宇宙的真理,会使人思想错误,行为越轨,遭受到痛苦的果报。所以,黑暗与愚痴是应该要破除的。光明会使人看清楚眼前的形形色色,会使人走上康庄的大路,达到其欲达到的目的地;智慧会使人洞明人生宇宙的真理,会使人思想正确,行为合理,完成最高的人格,达到自由、快乐、解脱的境界。所以,光明与智慧是应该要追求的。因此,一个学佛的人要用佛法去破除愚痴,用佛法来启发智慧。

学佛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听闻佛法。听闻佛法,才能够了解到佛法的真义。但是,要听闻佛法,就必须要亲近善知识;能够有机会接近到善知识,从善知识那里,我们可以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佛法,由此可以使我们生起对佛法的了解,理解佛法的根本理趣,由是而精勤修学。一个学佛的人对于佛法的种种教理行门、种种名言法相,应该要尽量广求多闻。这听闻佛法,也包括自己的阅读与研究,依经论的教示而获得正解。从亲近善知识而修习多闻,或由自己阅读研究而获得正解,使我们能够明了佛法,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可做的。这由多闻博学而能契合三法印与一实相印的教法所引生的智慧,叫做闻所成慧,即是由听闻佛法所成就的智慧。

听到佛法为什么会生起智慧呢?因为佛法是智慧的泉源,多闻佛法,自然可以从广博的知识中生起慧解。很多读书不多的人专心学习佛法、研究佛理,经过了几年之后,居然会写出洋洋数千言的文章来,甚至会做起诗来。我们从这些事实,就可以证明听闻佛法,的确是可以成就智慧的。

根据《贤愚经》里面说:从前印度乔萨罗国舍卫城里有一位大慈善家,叫做须达多长者,家财富有,曾经做了很多布施行善的好事,尤其是供养三宝,不遗余力。这位长者的家里,养着两只鹦鹉,一只名叫律提,另一只名叫赊律,都非常灵巧聪明,不但会听人的话,而且又会自己说话,每天看到出家人来,就大声叫喊长者家里的人出来迎接。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阿难尊者到长者的家来,看见这两只鹦鹉会说话,就教它们苦集灭道的四谛法,并为它们讲述四谛的道理。这两只鹦鹉听了,多么的高兴!飞到树上后,日夜不停地念诵四谛法。可是不幸,有一天晚上,这两只鹦鹉在树上栖宿时给野猫咬死了。

两只鹦鹉因为生前听闻了佛法,种下了善根,死后生到天上去,享受到天上的福乐;等到天福享尽了以后,又生到人间来,从小就非常聪明,长大后出家修行,成为德学兼优的高僧,最后解脱了生死的痛苦,证得了涅盘的安乐。

各位!鸟类听闻了简单的佛法,都可以获得那么好的福报,这证明听闻佛法的功德力量,的确是不可思议!人为万物之灵,我们要是不抓紧机会,多多来听闻佛法,研习佛理,真是交臂错过了!

一个学佛的人一定要找机会去听法,不听佛法,就不懂得佛法的义理;但是,听了佛法以后,还要把你所听到的佛法加以详细的思惟、研究、辨析、分别、抉择,然后才能够获得确切的认识。所以学佛的第二个步骤,是思惟佛法。

佛陀的教法本来是圆满的、究竟的、平等的,《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是众生的根性却有种种的不同。佛陀为了要适应这些不同根性的众生,不得不随机施设种种不同的法门,于是本来平等的佛法遂有了义教和不了义教的差别了。

什么是了义教?什么是不了义教呢?根据法相宗的判断,佛陀一生所说的经教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佛陀成道以后,看到一般人,甚至那些婆罗门教的宗教师和各派哲学的学者,都执著每个人有个实我的存在,所以在说《阿含经》时,阐述五蕴法,说明“我”是五蕴法假合的,如果加以分析,则只有法而没有我的存在,强调无我的道理,使他们放弃了我执。这叫做我空法有时,属於小乘有教。

佛陀说了《阿含经》,阐明我空法有之后,很多小乘根机的人悟道证果。但是还有一些人虽解我空,尚执法有;也就是说,虽然了解我是五蕴假合的,五蕴离散,便没有我的存在了,但却著诸法为实有,所以第二时期佛陀就说《般若经》,显示一切法都没有自性,来破除他们的法执,这叫做万法皆空(也称我法二空)时,属于大乘空教。

一般凡夫,执见是很难破除的,闻有则执有,闻空又执空。第二时期说《般若经》,谈空破相,虽然有很多利根的人闻法证果,但是还有一些人听了佛陀说空,又起空执,以为既然万法皆空,也就无法可修、无佛可成了,这又落入断灭空,患了空病。所以第三时期,佛陀就说《解深密》等经,开示三性、三无性,以显示境无识有;一切法依他而起,遍计所执非有,圆成实性非空,非有非空,才是中道真理。这个时期,叫做非有非空时,属于大乘中道教。

说到这里,什么是了义教,什么是不了义教,可以说已经昭然若揭了。在上面所说的三个时期中,第一时期的我空法有和第二时期的万法皆空,显然是不了义教,只有第三时期非有非空的中道,才是了义教。这所谓了义教,就是圆满的、究竟的,可以作为准则的;而不了义教,就是不够圆满、不是究竟的,不可以做准则的。我们要把听闻到或自学到的许许多多法义,审细的思惟、辨析、抉择,哪些是了义的,哪些是不了义的,当然要以了义抉择不了义,绝对不得以不了义来抉择了义。换句话说,必须要以了义的为准则,绝对不得以不了义的为准则。由于这样审细地思惟、辨析、抉择所引生的智慧,叫做思所成慧,即是由思惟佛法所成就的智慧。

从前印度摩竭陀国华氏城里有个婆罗门族的学者,名叫侨尸迦,他是一个很博学的人,不但通达婆罗门教的教理,连当时印度各派的哲学也都很有研究,所以在当时印度的学术界很有名望。

有一天,侨尸迦到乡下去拜访一位朋友,刚好那朋友不在家;朋友的太太请他进去坐了以后,就告诉他:那朋友有事出门去了,大概还要过三四个钟头才能回家。侨尸迦是个好学的人,他看到朋友家里的书厨中收藏着很多书,因想:可以利用这三四个钟头的时间,不使浪费。便向朋友的太太借一本书来看。朋友的太太随便拿出一本书,刚好那本是《佛说十二因缘经》。侨尸迦拿到这本佛经,就静静地阅读下去,越读越有兴趣!原来这本佛经,是说明众生生死流转以及涅盘还灭的现象,从世间走上出世间的过程。侨尸迦一边阅读佛经,一边在思惟经里的义理,结果,他从佛陀的因缘法中,了悟到诸法无我的真谛;同时,他也了解到佛法中因果的真理;他认为各派哲学虽然也说到因果,但都不如佛法说得彻底和圆满。于是,他跑到附近一座林园中,默默地在树下静坐下来,专心思惟经中的法义,结果,获得了佛法的真理。所以,我们听闻了佛法之后,一定要加以审细的思惟;自己阅读了佛经之后,也要加以审细的思惟。通过审细的思惟,才可以引生智慧,才可以得到真理。

各位!“佛教是哲学的宗教”,这是说,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只重信仰而已;佛教有博大精深的教理可供大众研究,由研究教理而引生智慧,获得真理,所以说,“佛教是哲学的宗教”。但是佛教的哲学跟一般的哲学并不完全一样,一般的哲学只供人们研究、谈论,佛教却是着重于实行的。因此,我们在听闻与思惟佛法之后,就要照着去实行;如果只重闻思而不实行,这就好像替人家数钞票,数得再多,也跟你自己没有相干,谚语说:“说食不能当饱,画饼不能充饥。”又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所以,学佛的第三个步骤,是修行佛法。

由听闻佛法而思惟佛法,由思惟佛法而修行佛法,这是学习佛法的次第。

佛法特别注重实践,没有真实的行践,就失去了佛法化世的意义,也得不到真实的受用。所以一个学佛的人,日常一切生活必须要纳入佛法的正轨。古人说:“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不但念佛、参禅是修行,就是礼拜、读诵、受持、书写、讲说、研究也都是修行;总而言之,我们日常的一切举止动作,待人接物,只要是如法如律,处处不离佛法的规矩绳墨,都可以算是修行。从修行佛法所引生的智慧叫做修所成慧,即是由修行佛法所成就的智慧。

中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白居易,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对佛学很有兴趣。这位大诗人在杭州做州长时,听说秦望山上有一位高僧叫做鸟窠禅师,对佛法有精湛的造诣。有一天,白居易亲自到山上去拜访这位高僧,他问鸟窠禅师道:“佛教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在白居易的想象中,这一个大题目,鸟窠禅师一定会发挥他的长篇大论了,哪里知道事实却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鸟窠禅师对这一个问题只是简单地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感到非常的失望!他很不客气地对禅师说:“这两句话有什么稀奇?三岁的小孩也懂得呀!”但是,禅师这时却很郑重地回答他道:“尽管三岁的小孩子都懂得,可是八十岁的老翁却不一定都做得!要知道,真理并不离开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不要看轻这两句平凡的话,能够好好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把它实行起来,才是真正修行佛法的。”白居易听了禅师这一番话,才佩服禅师的高见。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佛的人,必须要在日常行为动作的一切生活中,把所闻所思的佛法实行起来,才算是修行,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实益。

学佛的目的在求智慧,智慧有有漏与无漏的差别,我们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虽然要靠无漏的智慧去完成,但是如果没有闻、思、修的有漏智慧,无漏的智慧是不会出现的。必须由闻而思,由思而修,修慧澄明澈达,才能引生无漏的智慧,而证见诸法的实相。学佛修行到了这个时候,才是我们在佛法中真正自由自在的新生活的开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楞严经原文网